• 沒有找到結果。

「網絡(networked)公共領域」的意見擴大與深化 ──探索當代「弱公共領域」的運作邏輯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網絡(networked)公共領域」的意見擴大與深化 ──探索當代「弱公共領域」的運作邏輯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9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班 博士學位論文. 政 治 大 「網絡(networked)公共領域」的意見擴大與深化 立 ──探索當代「弱公共領域」的運作邏輯. ‧ 國. 學. Logics of the dissemination and deliberation of public opinion. Nat. n. al. er. io. sit. y. ‧. in the networked public sphere. Ch. engchi. 指導教授:臧國仁 研究生:盧安邦. 中華民國. i n U. v. 博士 撰. 一○七 年 七 月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2) 謝誌. 還記得初次走進傳院的那個早上,我不自覺繞開寫著「傳播學院」的大道, 從一旁小徑拾階而上。路旁野花雜草蔓生,粗野中卻隱然可以看見細心照顧的痕 跡,抬頭一看,天空藍得像畫。 旅行的價值在過程而非終點,在人生的旅途中,我總留戀身旁巧遇的風景。 從小我就不是師長眼中的好學生,雜學、不好背誦、隨心所欲。也曾焦慮不夠專. 政 治 大. 注以致一事無成,但隨著雜學程度益增,似乎也逐漸找到自身定位而安心下來。. 立. 沒有人能一路順遂,不安與疑慮總來得既突然又強烈,而能找回心安,堅定. ‧ 國. 學. 學習、持續前行,則多虧了身邊的親友、師長以及夥伴。我是個仰賴社會的人,. ‧. 在善意的滋養下方能成長。幸虧,與我親近的人們大多擁有良善的靈魂,讓我對. sit. y. Nat. 人生充滿希望,從中汲取動力。. io. al. er. 博士班入學面試時,臧國仁老師以及翁秀琪老師都在,在面試結束前,臧老. v. n. 師用一貫的燦笑與宏亮聲音問我「你的論文來得及寫完嗎?」當時戰戰競競地點. Ch. engchi. i n U. 了頭,臧老師一定不曾想到,這個問題居然就這樣餘音繞樑,回音般延續了九年。 輔一入學便擔任翁老師的助理,幾年來修習兩次「傳播批判理論」、參加了 兩個由翁老師主持的讀書會,並且最終在翁老師的主持下通過博士論文口試。口 試通過的那天,翁老師傳來訊息,說她總算「有始有終」,並且祝我未來一切順 利。這句祝福標示了我博士班的學習歷程,並且指向未知的未來,對我而言意義 重大。 博班讀書會以及研究室的同儕陪伴我從懵懂新生持續成長,每周一次的聚會 不僅分享知識,更凝聚徬徨的心。因為有他們,讓我感受到學術的路並不孤獨, ii.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3) 我們就像是兄弟姊妹,當遭遇困難,會有彼此在身邊支持,不計回報。 一年級加入媒體素養研究群,成為媒體素養概論課程助教,就這樣跟隨吳翠 珍老師、盧非易老師、方念萱老師、江靜之老師、劉慧雯老師,在媒體素養研究 與教學領域學習了 7 年,身為「教育者」以及「公共人」的自覺在此逐漸養成, 對我產生莫大影響。而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初次踏入吳翠珍老師辦公室時,那 溫柔而慧黠的笑容。 陳百齡老師以及鄭宇君老師主持的「水火研究群」以及劉慧雯老師召集的「社 群媒體研究讀書會」在我博士論文寫作過程扮演關鍵角色,「資訊」在此能夠透. 政 治 大 過分享、討論而延伸,最終轉化為個人化的「知識」,我在這裡看見了學術研究 立 ‧. ‧ 國. 更佳。. 學. 所具備的可能性,也體驗到學術討論確實能夠長成堅實的友誼,搭配酒精,效果. 回顧博士班學習過程,我所做過最正確的決定,或許就是大膽地敲了臧老師. y. Nat. io. sit. 的門,跟老師分享我粗略的研究發想,並且花了很長很長的時間,透過持續的探. n. al. er. 索、嘗試、失敗、振作,經過數十次的修改而從 10 頁、50 頁到兩百頁,讓這本 論文逐步成形。. Ch. engchi. i n U. v. 我不僅隨心所欲而且耳根子硬,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反覆地任由注意力分枝: 我成為(最終放棄的)案例中的倡議者,跟著反美麗灣的夥伴從台東步行至台北, 寫下數篇記錄並且四處分享;我一頭栽在傳播學、傳統質量化研究方法與資料科 學方法的跨領域研究中,著迷於不同方法的特性,並且逐漸思考跨領域思維與研 究如何解決社會問題;於是我與資訊背景的夥伴一同合作提案、參與競賽,讓思 維化為實踐,並且在實踐中驗證自己的思維。 這是一個令人享受的過程,每天都有新的挑戰、新的收穫,但卻讓我的博士. iii.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4) 論文一再延宕。我幾乎犯了每一個臧老師曾提醒我注意的錯誤,一路拖到了最後 一刻,才終於收回脫韁的野馬,將論文逐步收斂、整理、書寫完成。而跟著臧老 師的這些年,即使我犯了那麼多的錯誤,從老師口中說出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善 意提醒,從未有一句責罵。那些臧老師笑著給出的信任與鼓勵,不僅是他學術指 導的方法,更顯現了其為人處世的原則。每次在人老研究群看見臧老師大大綻開 的笑臉以及蔡琰老師直視靈魂深處的溫暖笑容,就覺得自己似乎可以放下焦慮、 安下心,再走得遠一些。 九年的政大生活,我從山下走上山,接著一路攀上後山、樟山寺、指南宮、. 政 治 大 貓空、巨石龜、杏花林、猴山岳、阿柔洋。野花雜草外,還發現數窩長居於此的 立. ‧ 國. 學. 台灣藍鵲。猴山岳視野遼闊,可遠挑淡水河出海口,叫聲清亮的大冠鷲在空中翱 翔,抬頭一看,天空湛藍,一如既往。.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018 年 8 月 15 日,誌於政大校園。. iv.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5) 本論文榮獲. 吉星福張振芳伉儷文教基金會 2013 年李瞻教授新聞研究論文獎. 立. 治年 科技部 105 政 大. 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論文獎助. y. ‧. ‧ 國. 學. Nat. n. er. io. al. sit. 特別感謝. Ch. i n U. v. 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花蓮港區扶輪社(2014-15) 、三重五工扶輪社(2017-18). engchi. 提供之「中華扶輪獎學金」,於本人求學以及論文寫作過程提供莫大幫助。. 本論文受惠於「人老研究群」以及「水火研究群」良多,從主題發想、概念延伸 到方法設計到研究成果彙整,皆有賴於研究群提供之激盪與討論。. v.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6) 摘要. 本文回顧德國思想家 Jürgen Habermas 之公共領域概念發展進程進而延伸提 出「網絡公共領域」(networked public sphere)之想像,由此出發試圖建構一個 以各類媒體接續討論公共事務為核心之公共領域研究架構。 本文鎖定研究問題在「弱公共領域」 (weak public sphere) ,分從意見「擴大」 以及「深化」兩個層面探索其運作邏輯。研究方法係以「批判實在論」為方法論. 政 治 大. 基礎並以 2016 年之「輔仁大學性侵事件」為案例,蒐集臉書以及新聞資料並結. 立. 合電腦輔助分析方法與質性框架研究進行分析。. ‧ 國. 學. 研究發現「網絡公共領域」確實存在,係由議題利害關係人以及意見領袖組. ‧. 成之「議題公眾」生產大量重要論述,其在公共討論過程固然扮演關鍵角色,卻. n. al. er. io. 了議題之多元性且過度強調行動者知名度。. sit. y. Nat. 在意見擴大及深化過程受新聞、媒體粉專以及一般粉專之運作邏輯影響以致降低. i n U. v. 本文因此認為,某些「傳聲者」以及「轉譯者」有助於意見擴散並讓論據權. Ch. engchi. 威獲得重視,應將其納入體制設計之一環。. 關鍵字:大數據、公共領域、框架、社群媒體、議題公眾、批判實在論. vi.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7)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ose literatures concerning Jürgen Habermas’ concept of public sphere and proposes to study the “networked public sphere,” a new form that connects all kinds of media and public discussion taking place in those spheres. Further by focusing on the “weak public sphere” and taking the “critical realism” perspective as the main methodological stance, this study combines qualitative. 治 政 大 sphere which emerged in a and deliberation of public opinion in the networked public 立. framing analysis and the Computational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logic of dissemination. sexual assault case happened in 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in 2016.. ‧ 國. 學. Through scrutinizing the data on Facebook and news media, the results show that. ‧. the “network public sphere” do exist. Insiders, consisting of stakeholders and opinion. sit. y. Nat. leaders,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important opinions which unfortunately were often. io. al. er. neglected by the news media and Facebook fanpages. Along with increases of. n. dissemination, the level of deliberation decrease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one’s fame becomes more prominent.. Ch. engchi. i n U. v. This paper then suggests that some “transmitters” and “translators” may help the deliberation of the networked public sphere and foster “the Force of Better Argument” to regain its importance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emphasized and included in the system.. Keyword:big data, critical realism, framing, issue public, social media, public sphere. vii.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8) 目錄 第一章、緒論:想像一個網絡式的公共領域............................................................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從台東「美麗灣事件」談起................................ 1 第二節、從公共領域到「網絡」公共領域........................................................ 5 第三節、本研究的問題意識.............................................................................. 11 第四節、研究問題.............................................................................................. 18 第五節、章節分配.............................................................................................. 18 第二章 文獻回顧:公共領域的結構與其(再)轉型............................................ 20 第一節 重新勾勒 Habermas 的公共領域概念藍圖 ......................................... 20 第二節、以「媒體」為核心的多元公共領域研究:提出研究架構.............. 37 第三節、數位民主?新科技為弱公共領域帶來的契機與危機...................... 46 第四節、「網絡公共領域」的研究架構初擬.................................................... 62 第五節:本章小結.............................................................................................. 64 第三章、研究方法:以「批判實在論」為方法論基礎的分析架構...................... 68 第一節、批判實在論對知識的想像.................................................................. 68 第二節、研究範疇.............................................................................................. 72 第三節、議題框架的概念適用性與分析途徑.................................................. 73 第四節、「輔大性侵事件」以及本文框架研究設計........................................ 73 第五節、研究方法綜述...................................................................................... 88 第四章、資料分析:「弱公共領域」的運作邏輯.................................................... 91 第一節、意見擴大的邏輯.................................................................................. 91 第二節、意見深化的邏輯................................................................................ 119 第三節、本章小結............................................................................................ 133 第五章、結論與討論:看見並打造更完善的弱公共領域結構............................ 136 第一節、研究摘要與回顧................................................................................ 137 第二節、研究發現............................................................................................ 139 第三節、研究意涵:延伸與討論.................................................................... 149 第四節、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169 參考文獻.................................................................................................................... 17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iii.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9) 表目錄 表一:框架類型與框架.............................................................................................. 83 表二、研究步驟說明.................................................................................................. 89 表三、議題框架總聲量.............................................................................................. 93 表四、框架聲量突出日期與事件.............................................................................. 94 表五、不同資料類型對各框架之重視(以框架聲量加總及百分比呈現).......... 98 表六、來源類型之不同關注面向.............................................................................. 99 表七、不同來源對各議題框架之關注程度之變異係數分析................................ 104 表八、擴大期討論集中度........................................................................................ 106 表九、各來源類型關注之行動者排序(取關注量 1%以上者) .......................... 108 表十:分享數 500 以上文章列表 ........................................................................... 130 表十一: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與運作邏輯............................................................ 14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x.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10) 圖目錄 圖一、公共領域研究架構.......................................................................................... 44 圖二、輔大性侵事件聲量圖...................................................................................... 92 圖三、「發起期」框架聲量(單位:篇)................................................................ 96 圖四、「醞釀期」框架聲量(單位:篇)................................................................ 97 圖五、「擴大期」框架聲量(單位:篇)................................................................ 97 圖六、網絡公共領域之弱公共領域意見擴大過程................................................ 144 圖七、網絡公共領域之弱公共領域運作機制........................................................ 146 圖八、網絡公共領域特徵........................................................................................ 16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x.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11) 第一章、緒論:想像一個網絡式的公共領域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從台東「美麗灣事件」談起 「一個遠在台東的地方社會運動,為何能吸引全國的目光?」2012 年 10 月 3 日, 《新新聞》雜誌曾針對「美麗灣事件」刊出報導 1,指出此事件之所以能吸 引全國目光、引發藝文界關注、與其他社會運動串連,甚至在過程中累積輿論並 吸引主流媒體報導,關鍵因素便是網路以及社群網站的興起。 正如當前眾多社會事件的發展過程,「美麗灣事件」呈現了多平台間的串聯 與合作:如從成立於 2009 年的「刺桐部落格」2以及 2010 年的「杉原刺桐」3個. 政 治 大 人臉書帳號開始引發社會大眾的關注,人們的關注繼而帶動了「東海岸事件簿」、 立 4. ‧ 國. 學. 「保護東海岸,救救台灣的天堂」5、 「捍衛東海岸,為權益而戰」6、 「杉原灣守 護海洋搭麓岸 O Fudafudak No Talu'an」 7、「杉原公共海水浴場」等粉絲專頁接. ‧. 續成立,而「地球公民基金會」 、 「環境資訊協會」等組織也隨之在各自網站、部. y. Nat. io. sit. 落格與粉絲專頁協助報導並散播資訊。. n. al. er. 這些平台的成立者包括當地民眾、NGO 以及關心此議題的外地人,他們大. Ch. engchi. i n U. v. 〈 【台灣新力量】反美麗灣臉書 YA! 接著要拆大違建!〉 (見 http://www.new7.com.tw/NewsView.aspx?i=TXT20121003150633S3U) 。上網時間:2013 年 6 月 8 日。 2 刺桐部落格(見 http://fulafulak.blogspot.tw/) 。上網時間:2013 年 6 月 8 日。 3 杉原刺桐(反美麗灣) (見 https://www.facebook.com/fan.liwan?ref=ts&fref=ts) 。上網時間:2013 年 6 月 8 日。 4 東海岸事件簿(見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6%9D%B1%E6%B5%B7%E5%B2%B8%E4%BA%8B%E4%B B%B6%E7%B0%BF/178300302226055?ref=ts&fref=ts)。上網時間:2013 年 6 月 8 日。 5 保護東海岸,救求台灣的天堂(見 https://www.facebook.com/protecttaitung?ref=ts&fref=ts) 。上網 時間:2013 年 6 月 8 日。 6 捍衛東海岸,為權益而戰(見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6%8D%8D%E8%A1%9B%E6%9D%B1%E6%B5%B7%E5%B 2%B8%E7%82%BA%E6%AC%8A%E7%9B%8A%E8%80%8C%E6%88%B0/298880076810736?re f=ts&fref=ts) 。上網時間:2013 年 6 月 8 日。 7 杉原灣守護海岸搭麓岸 O Fudafudk No Talu’an(見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6%9D%89%E5%8E%9F%E7%81%A3%E5%AE%88%E8%AD %B7%E6%B5%B7%E6%B4%8B%E6%90%AD%E9%BA%93%E5%B2%B8-O-Fudafudak-No-Talu an/401802649855219?ref=ts&fref=ts)。上網時間:2013 年 6 月 8 日。 1. 1.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12) 多參與過與美麗灣事件相關的實體活動如記者會、音樂會、展覽等,並在離開活 動現場後轉向網路繼續蒐集、創造、傳播訊息,藉由部落格、個人臉書頁面、臉 書粉絲專頁以及網頁等管道,其所傳播的訊息影響到了他們的周遭友人,引發進 一步討論並為事件的下一次活動帶來更多參與者。 由上述案例簡述可知,像臉書(Facebook)這樣的新興媒體已經無法明確地 歸類其為個人媒體、小眾媒體或是大眾媒體而應統稱其為「社群媒體」(social media)8,其特色即在於一個擁有 500 位好友的個人臉書既是個人媒體兼是小眾 媒體和大眾媒體,由「好友」以及「好友的好友」所構成的「社群」決定了這個. 政 治 大 媒體的影響力(見下說明) :如某人在臉書上的個人塗鴉牆發表了一篇心情狀態, 立. ‧ 國. 學. 若沒能引發好友們的分享與傳散,充其量不過是在向好友們「說話」,而在這一 刻臉書僅是「個人媒體」。但當有人在臉書網誌發表了一篇對「美麗灣事件」的. ‧. 評論並隨即引發同樣關注美麗灣事件好友們之關注與分享,且接續在好友之外的. y. Nat. io. sit. 某一特定社群(如被轉引至「花東發聲台」或「東海岸事件簿」粉絲專頁)引發. er. 討論,臉書瞬間便扮演了「小眾媒體」角色。而若發表的文章、照片、資料進一. al. n. v i n 步與其他議題連結因而跨出特定社群並持續發揮影響力,甚至引發更廣泛地分享 Ch engchi U 或進而引起主流媒體如報紙、電視新聞等跟進報導,此個人媒體便搖身一變而為. 「大眾媒體」;如以更準確地說法,此時臉書業已成為大眾媒體的關鍵節點 (node) 9。 「美麗灣事件」並非個案,實則利用新科技與新媒體發表意見、討論與串連. Social media 也常譯作「社交媒體」 ,多強調其社交功能。本文重視如何透過媒體聯結社群以及 社群間的互動關係,此處選擇「社群媒體」譯法,在傳播領域已有前例,如張約翰(2015) ; 施伯燁(2014) ;陳啟英、張少樑(2014) ;王泰俐(2013)等。 (請確定這些文獻都在參考書目 中) 9 節點指的是運輸系統中的重要結構要素,可能是資訊與貨物運輸的起點、終點或轉運點。資訊 網絡的討論常用節點概念表示資訊網絡中的不同個人、平台或組織。進一步討論可參考《連結》 (Nexus) (胡守仁譯 / Buchanan, 2003)一書。 8. 2.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13) 早已成為當代社會運動的主要運作策略,隨著不同的科技引入而有不同涉入程度。 如 1990 年「野百合學運」發生時,參與者猶需依賴演說、傳單、引吭高歌左派 運動著名的〈國際歌〉來吸引關注,也靠著校際間的人際串連而帶動將近 6,000 名台灣南北各地大學生共同集結在中正紀念堂廣場靜坐抗議(鄧丕雲,1993)。 2008 年的「野草莓運動」則已轉而依靠電子佈告欄(BBS)發起行動聲明、使 用電子郵件和即時通軟體串連,除了自行整理資料公布於部落格外,並也透過公 民記者的報導以及 Yahoo! Live 補充主流媒體之不足,更曾透過網路轉播現場狀 況(蕭遠,2011),因而擴張了影響力並使其受矚目的程度超過以往。. 政 治 大 同理,士林「文林苑」都市更新案早在 2009 年前就已啟動,直至 2012 年初 立. ‧ 國. 學. 才引發一般大眾關注,其關鍵便在拒絕都更的王家透過當時日漸普及的科技媒體 「臉書」說明事況,並在原址遭到拆除當天(3 月 28 日)由「都更受害者聯盟」. ‧. 發動並透過臉書串連聚集了近 400 名民眾,有的負責串起人牆阻礙拆除,有的則. y. Nat. al. er. io. 為近幾年來網路社會運動的代表作之一。. sit. 負責紀錄現場狀況同步上傳至 Youtube 與臉書,過程中引發更多人關注,繼而成. n. v i n 再者,台灣反核運動已經推行經年而至 2012 年達到新的高峰,箇中原因除 Ch engchi U. 了 2011 年日本發生的福島核災外,更因 2012 年五月導演柯一正與戴立忍召集藝 文界人士發起了「我是人,我反核!」行動,透過臉書串連起散布各地的反核民 眾,並以創意和行動表達反核訴求,進而引發媒體和一般大眾關注 10,成為結合 臉書與社會運動的另一具體案例。 前引發生在九 O 年代初期的「野百合運動」促使當時執政者廢除《動員戡 亂時期臨時條款》並結束「萬年國會」進而帶動台灣民主發展,「野草莓運動」 「我是人,我反核!」粉絲專頁:(見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6%88%91%E6%98%AF%E4%BA%BA%E6%88%91%E5%8F %8D%E6%A0%B8/307969115955037) 。上網時間:2013 年 6 月 8 日。 10. 3.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14) 則讓人們看到新型態社會運動的可能性兼而重新思考集會遊行法的意義,「文林 苑事件」促成立委連署提出釋憲與修法,居住正義問題因此重回公共論壇討論。 而在持續數十年的反核輿論與辯論下,行政院於 2013 年 2 月 25 日宣布舉辦核四 公投 11,2013 年 3 月 9 日的全國反核遊行聚集了逾 20 萬民眾走上街頭 12,成為 台灣有史以來反核行動的最高峰。至於台東「美麗灣事件」延燒十二年後終使業 者表明退出開發、交付仲裁,地方公民團體透過法律途徑尋求救濟 13,由此一路 「燒出」的輿論力量更迫使中央政府機關與官員不斷對此回應 14。 在上述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事件中可以明顯看到行動者散落在各平台、各媒. 政 治 大 體的複雜互動,意見與論述不斷在此流動:有些意見在過程中消失了、有些在串 立. ‧ 國. 學. 連中廣為閱讀、有些則進一步深化甚至產生行動。這些從社會各領域產製出的論 述與行動藉由媒體報導擴大其影響力,最終進入政治決策場域從而要求決策者做. ‧. 出回應。. y. Nat. io. sit. 這不就是 Habermas 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一書所描述的「公共意見」. er. (public opinion)形成並對政治系統發揮影響力的過程嗎?若是,那麼我們可不. al. n. v i n 可以說事件中的資訊載體(包括實體空間和虛擬空間 、介面)便是公共領域(public Ch engchi U. sphere)(曹衛東等譯,2002/Habermas, 1962),而過程中的公共意見形成便是 公共領域運作的結果呢? 值得進一步提問的問題則是:「公共領域」概念是個觀察、分析上述各事件 的合適理論觀點嗎?本研究認為,雖然我們不能斷言某些資訊載體是或不是公共 〈江宜樺:核四公投預計在 7、8 月進行 公投前將持續興建〉(見 http://www.nownews.com/2013/02/25/301-2906584.htm)。上網時間:2013 年 6 月 16 日。 12 〈20 萬人 上街喊廢核〉(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r/10/today-t1.htm) 。上 網時間:2013 年 6 月 16 日。 13 〈美麗灣不美麗 台灣第一例勝訴的環評公民訴訟〉 (見 http://e-info.org.tw/node/80930) 。上網時 間:2013 年 6 月 8 日。 14 〈美麗灣爭議 李鴻源:台東縣府應「認賠」〉 (見 http://www.nownews.com/2012/12/12/301-2881445.htm) 上網時間:2013 年 6 月 8 日。 11. 4.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15) 領域,但在適當條件下的某些時刻,這些載體所連結、創造出的資訊交流空間確 實發揮了公共領域的某些功能。這種說法乍聽起來尚屬模糊,若要進一步釐清, 重新探索 Habermas 的公共領域概念應屬重要且必要之第一步。. 第二節、從公共領域到「網絡」公共領域 一、媒體公共領域研究 自從 Habermas 的關鍵著作《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Strukturwandel der Öffentlichkeit)於 1989 年出版英譯本後,「公共領域」便已成為政治學及社會學. 治 政 者極為重視的概念,影響力遍及全球。又因媒體在大 Habermas 的公共領域概念中 立. 扮演重要角色,傳播學界同樣視其為經典文獻(張錦華,2010)。綜觀台灣近年. ‧ 國. 學. 關於公共領域的討論即可發現,相關論述多將焦點置於特定媒體如電視、廣播、. ‧. call-in 節目、網路,進而檢討其是否符合 Habermas 之公共領域定義,持續將兩. Nat. sit. y. 者(公共領域概念與特定媒體)放在同一層次相互檢驗(見黃啟龍,2002;楊意. n. al. er. io. 菁,2008;劉世鼎、勞麗珠,2010)。. Ch. i n U. v. 例如,有鑑於網路近來快速發展,研究者逐漸試著回答「網路算不算是公共. engchi. 領域」的問題。相關討論大致呈現兩種立場,一者將網路視為「另類媒體」,認 為其具低近用門檻特性,足可帶給弱勢族群發聲並進行意識型態爭霸的潛能,如 黃啟龍(2002)即認為網路具備之開放性和自由平等互動環境為公共領域帶來了 嶄新契機。 這類研究強調網路賦予公民之能動性,而這能動性帶來人們反抗體制的可能。 所謂反抗又可分為眾多層次,包含透過公眾討論影響公共政策的現代式反抗(如 曾繁旭,2009)以及透過擬仿、戲謔而達成的後現代式反抗(如趙惠淨,2009;. 5.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16) 劉世鼎、勞麗珠,2010),其多強調閱聽人(或公民)的主動性,採用新馬克思 主義或是文化研究路徑,研究方法則多為個案分析。簡而言之,此類作品常透過 國內外個案之介紹強調網路具有之反抗性格。 另種立場則批評網路成員的匿名性、討論形式的非理性、不同意見無法對話 等現象,指出這與 Habermas 所談理想溝通情境有所差異,因而反對將其與 Habermas 所述公共領域等同。如楊意菁(2008)對 BBS 政治討論版的觀察發現, 網路論壇的溝通論證雖然確曾提出有效論據,但整體而言論壇上的溝通仍呈現二 元對立而少交互參照、對話。此外,Putnam(2001)對網路匿名性的擔憂也屬此. 政 治 大 類,認為網路互動雙方缺乏社會線索(social cues) 。由於相同意見者傾向在網 立 15. ‧ 國. 學. 路聚集,可能使得同儕團體不斷強化自身定見而不與異見者互動。 這兩類論辯在網路相關討論中常帶來網路既是公共領域又非公共領域的爭. ‧. 辯,究其原因大致在於公共領域概念本身具備多面向規範意涵,並無實際案例得. y. Nat. io. sit. 以完全符合公共領域概念的「理想型」(ideal type;Weber, 1997)。. er. 而在此概念之多重規範面向中,不同論者間之論述重點也不盡相同。如劉世. al. n. v i n 鼎、勞麗珠(2010)主張公共領域具有凝聚公共輿論和認同的潛力,因而網路互 Ch engchi U. 動雖然充滿諷刺並缺乏理性辯論,但使用者的美學化和風格化諷刺語言及影像卻 展現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認同抗爭,為公共領域添加了理性辯論之外的可能性。黃 啟龍(2002)則強調公共領域的普遍近用與平等互動,雖也察覺網路上的溝通模 式不盡符合 Habermas 所述之理性論辯,對他而言仍不損網路的公共領域性質。 相對於黃啟龍,前引楊意菁(2008)則明確指出網路論壇缺乏對話、各持己見的 狀況難以達成辯論者間的視域融合,實與理想之公共領域概念尚有距離。 但為何前述論辯不斷試圖界定網路或其他媒體是或不是公共領域呢?此與 15. 社會線索指互動過程中幫助雙方相互理解的元素,如表情、聲調、肢體語言、眼神、服裝等。 6.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17) 公共領域概念的翻譯以及在台灣傳播社會廣為流傳的定義有關。一般來說,國內 多數論者對公共領域的定義大致與張錦華(2010:264)所著《傳播批判理論: 從解構到主體》的描述相去不遠: 「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意即針對公共事務, 公民得以在『法律制度保障』下, 『不受壓制』的自主及『理性的互動及辯論』, 以形成公共輿論」16。與此定義類似,知名的 Habermas 研究者 Holub(1991)也 曾指出,公共領域是由一群帶有私人身分的個人經由自主聚會、進行公開討論的 場域(realm) ,討論主題以評論國家、政府及公眾利益有關的公共事務為主,基 本上每個人都應有權進入公共領域並在其中擁有相等的表達機會。. 政 治 大 綜合張錦華以及 Holub 的定義,則可說公共領域強調「私人」「在法律制度 立. ‧ 國. 學. 的保障」下,得以「擁有相等的進入以及表達機會」 , 「自主」而「不受壓制」地 針對「公共事務」進行「理性的互動及辯論」。上述提及的要素,包括「法律制. ‧. 、 「相等的表達機會」 、 「每個人都能進入」 、 「理性的互動及 度保障」 、 「不受壓制」. y. Nat. io. sit. 辯論」等,即可構成了公共領域的規範性特色,並成為檢視媒體公共性的指標,. er. 帶動研究者相繼討論特定媒體「是否足以」稱之為公共領域。. al. n. v i n 此外,詞語之使用也影響了中文論者對特定概念的認識 (詳見下章說明) 。 《公 Ch engchi U. 共領域結構轉型》德文原文為 Strukturwandel der Öffentlichkeit,英譯本則將 Öffentlichkeit 譯為 public sphere,中文本直譯其為「公共領域」 (曹衛東等譯,2002 /Habermas, 1962) 。然而,德文 Öffentlichkeit 一字並無中文「領域」帶來的空間 想像而較偏向「公開性」 、 「公共性」 、 「公共討論」意味。面對翻譯的問題,曾慶 豹(1998)認為 Öffentlichkeit 應譯為「公共論域」方較符合 Habermas「溝通論 辯」之原始旨趣,指透過公眾間之公開、自由與平等對話與意見表達以形成公共 意見的過程。 16. 本段雙引號為本文所加。 7.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18) 或許由於中文之「領域」一詞帶有特定空間、場域意涵,讀者常據此認為公 共領域所指乃如咖啡廳、沙龍、報紙、雜誌等特定空間或媒體,因此進一步導出 「究竟網路是不是公共領域」之討論。再加上台灣傳播學界一向強調公共領域的 規範性特色,也就出現了許多檢視不同媒體究竟有多大程度、多少指標符合公共 領域此一理想型之研究論辯。 然而本文認為,若以「公共性」 、 「公共意見」或「公共論域」的視野回顧《公 共領域結構轉型》一書,Habermas 透過歷史考察呈現的樣貌便成為一幅公共意 見、公共討論如何流通繼而接續發生影響力的機制圖像,而咖啡廳、沙龍、國會、. 政 治 大 報紙、雜誌、小冊子都是機制中的一份子且各自扮演重要角色,須改將這些場所、 立. ‧ 國. 學. 媒體與它們彼此間相互補充所發揮的公共功能合併觀看才能構成公共領域的整 體性。也就是說,若僅有咖啡廳、沙龍、報紙等「公共領域」,而空間中之參與. ‧. n. er. io. al. sit. Nat. 它與 Habermas 所談「公共領域」也就難謂同一套概念。. y. 成員間卻各自為政或老死不相往來,沒有彼此討論議題的承接、累積的話,那麼. Ch. 二、公共領域還可以是甚麼?. engchi. i n U. v. 接下來的問題是,若跳脫前述特定空間或特定媒體的想像而開始思考公共意 見與公共討論的流通、接續,那麼還能怎麼看待公共領域概念?除了界定特定媒 體算不算是公共領域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樣的研究、引入什麼樣的視野? 《公共領域結構轉型》一書出版後,Habermas 的公共領域概念曾經遭遇多 項批評,如後現代學者 Fraser(1995)就認為 Habermas 過於強調單一、全面性 的公共領域概念,反將日趨多元的公眾視為民主政治的阻礙。 在經 Habermas 修正後的公共領域版本中(曹衛東等譯,2002/Habermas,. 8.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19) 1962) ,他提出了「雙軌的民主審議概念」回應,一方面主張「強公共領域」 (strong public sphere)連結於正式的「決策制定」過程,包括了立法與司法機構;另方 面, 「弱公共領域」 (weak public sphere)則為散佈在日常生活的無數非正式討論, 不但能流通各種觀念以及發展各種「政治意願」與「公共意見」,也能夠發展出 集體認同。Dahlgren(2006: 275)繼之認為 Habermas 修正後的公共領域像是:. 由多元的、動態的互動『星系』(constellations)構成,有些星系比較穩 定,有些則比較流動。雖然大眾媒體催生了閱聽人,這些閱聽人則會參. 治 政 與各種議題與論述的互動而進一步成為『公眾』 ,其中包括閱聽人間面對 大 立. 面互動以及『媒體中介』互動,就像網路互動與各種組織的內部簡訊、. ‧ 國. 學. 鄰里間的公告、公會的報紙、行動手冊這些『微型』媒介所串連的互動。. ‧ sit. y. Nat. 從上述 Habermas 對公共領域概念的修正內容亦可發現,至公共領域概念之. n. al. er. io. 發展後期,Habermas 本人實也強調公共領域運作的彈性。事實上,公共領域背. i n U. v. 負的規範性意涵並未減少,無論強或弱公共領域,普遍近用、平等互動、理性溝. Ch. engchi. 通等規範性元素仍然扮演重要角色,只不過無論從「雙軌的民主審議」概念或是 「星系」譬喻中皆可看出,修正版的公共領域想像似已逐漸跳脫特定空間之規範 性條件,而愈形偏向由媒體中介眾多討論場域的公共意見「網絡」視野。 作為 Habermas 長期的論戰對手,Taylor(李尚遠譯 2008:136/Taylor, 2004) 雖對 Habermas 論述多有挑戰,但其對公共領域的認識也同樣是這種想像的網絡 關係,逕而認為公共領域是(添加語詞出自本文):. 一個共同的空間(a common space),社會成員可以在這樣的空間裡透過 9.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20) 各式各樣的媒體聚首: 【如】印刷媒體、電子媒體,同時還有面對面的實 際相遇;他們可以藉此討論共同關切的事物,從而得以對這些事物形成 一種共同態度(common mind) 。我之所以說它是『一個共同的空間』 ,是 因為儘管媒體各式各樣,而且當中所發生的交流也各式各樣,但它們在 原則上都是互相交流的。 【如】在電視上所進行的討論接續了出現在今天 早報上的新聞報導,而它可能又是來自電台昨天的辯論,如此等等。這 是我們之所以會用單數來描述公共領域的原因。. 治 政 在 Taylor 的詮釋中,媒體扮演了接續沙龍、咖啡廳等實體場域討論的重要角 大 立. 色,使得特定議題的溝通能夠接續且累積進而形成公共意見,這樣的公共意見也. ‧ 國. 學. 就獲得了合理權力並影響政策制定。換言之,媒體、公眾與其他實體場所在這套. ‧. 運作機制中相互串連起來,並在公共意見累積、傳散的過程中各自扮演了重要角. n. al. er. io. sit. y. Nat. 色:. i n U. v. 書籍、小冊子與報紙在受過教育的公眾之間流傳,傳達了論理、分析、. Ch. engchi. 論證與駁詰,彼此之間相互援引與辯難。【而】在面對面的聚會、客廳、 咖啡廳、沙龍與較具官方色彩的公共場所(如議會)中,他們受到廣泛 的閱讀與討論。這一切所產生的一般觀點(如果有的話)可算作是這種 嶄新意義下的公共意見 (李尚遠譯,2008:137-138/ Taylor, 2004;添 加語詞出自本文)。. 因此對 Taylor 來說,公共領域的討論並不限於特定時空,也非在一次討論內 即可完成,而是在 Taylor 所謂的「後設論題共同空間」 (metatopical common space) 10.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21) 進行,「它把各種這類的空間交織成一個更大型的非集會空間。我們今天所進行 的論辯、明天某人的嚴肅交談,以及星期四報紙上出現的訪談等等,【皆】被認 為是在進行同一場公共討論」(李尚遠譯,2008:139/ Taylor, 2004;添加語詞 出自本文)。 根據上述視野,公共領域不僅是空間或媒體,而是由各類媒體中介起眾多討 論場域的公共意見「網絡」。在特定時間發生在特定場所的討論在參與成員以及 討論時間上勢必有所侷限,然而在「後設論題共同空間」中,媒體傳遞著發生在 不同時間、空間的討論內容,意見交流因此得以跨出特定時空延續下去,圍繞著. 政 治 大 特定議題展開的論理、分析、論證與駁詰在網絡中進行跨時間、跨平台、跨媒體 立 ‧. ‧ 國. 學. 的援引與辯論,這就是本文所謂的「網絡」公共領域(networked public sphere)。. 第三節、本研究的問題意識. Nat. sit. y. 一、跨平台、跨媒體的公共領域視野. n. al. er. io. 若從網絡公共領域觀點回頭去看媒體,問題也就不再是「某媒體是不是公共. Ch. i n U. v. 領域」 ,也應重新思考「網路是不是公共領域」此一提問是否適切。劉慧雯(2008). engchi. 研究「東海劈腿事件」時,發現 BBS 平台 PTT 使用者共同遵守的特定文化模式 使其在整體意見流動的過程扮演了特殊角色,也造就其在台灣公共領域網絡中的 特殊地位。可見公共領域實乃由不同場域的不同參與者根據不同文化規則進行討 論所組成,所謂「網路」實乃由無數「平台」所組成,這些平台連結起來再加上 發生在實體場域之討論,方構築而成「後設論題的共同空間」。 前引 Taylor 之「後設論題的共同空間」概念不只打破了特定時空的面對面辯 論想像,同時在試圖決定某一特定媒體夠不夠格稱作公共領域的研究途徑之外又. 11.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22) 另開闢了一條嶄新道路,要求研究者採取跨平台、跨媒體的視野,進而觀察不同 媒體平台甚至實體空間展開的各式討論如何在時空中接續,如 PTT 的討論究竟 透過何種方式整合化作文章發表於臉書引發網友分享,甚至吸引主流新聞追蹤報 導、成為談話性節目主題或提供立委質詢題材。 根據此種視野,本研究認為「某媒體是不是公共領域」可以改寫為下列兩個 問題:一方面,各個實體、虛擬空間的討論如何透過媒體中介而匯集起來、傳遞 出去,繼而如同公共領域所強調的,最終在公共政策決策過程中發揮影響力?另 一方面,在上述過程中,不同媒體在何種狀況與條件下發揮 Habermas 所述之公. 政 治 大 共領域社會功能,促成公共討論的累積、流通、接續與發酵並進一步影響公共政 立. ‧ 國. 學. 策?首個研究問題之焦點係在公共討論之形成並如何影響公共政策決策「過程」 , 次者則討論影響著此過程的各種社會、文化、技術「條件」。. ‧. Nat. sit. y. 二、兼具意見串連與論述深化任務的公共領域. n. al. er. io. 此外,在《公共領域結構轉型》 (曹衛東譯,2002/Habermas, 1962)以及其. Ch. i n U. v. 後的《溝通行動理論》 (Habermas, 1984) 、 《規範與事實》 (Habermas, 1998)幾本. engchi. 著作中, Habermas 對公共領域概念實有著不同強調面向。如《公共領域結構轉 型》一書試圖建構的是一幅公共意見與討論如何流通、接續繼而發生影響力的機 制圖像,重點是公共討論間的串連。人們在咖啡廳、沙龍中的討論雖然也是重點, 但直至《溝通行動理論》Habermas 才開始為「溝通理性」建立理論基礎及規範 準則,並將重點放在理性溝通以及溝通過程所能達成的意見深化,試圖建立真誠 性、正當性與真實性概念做為評斷溝通有效性的判準(Habermas, 1984) 17。. Habermas 的普遍語用學及其如何從中發展出真實、真誠、正當三有效性宣稱可詳見該書第三 章。 17. 12.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23) 也就是說,對 Habermas 而言,公共領域有著雙重任務:首先必須透過對話 者間彼此觀照、對焦的理性溝通與辯論方能深化論述,同時也要讓各種論述能夠 跨越不同虛擬或實體平台傳播出去,因為唯有不斷流通與接續才能讓任一意見在 龐大而瞬息萬變的意見洪流中存活下來,進一步發酵並引發更為龐大的公共意見 而強迫政治體系之決策者回應。 為何要強調跨平台的資訊流通與接續?回頭想像 Habermas 原書描繪的公共 領域初見的 18 世紀歐洲,當時人們深化論述的主要場域有二,一是與自我對話 的內心場域,另一則是與他人面對面討論的實體場域。識字者透過閱讀而與自身. 政 治 大 既存的視域對話,並在過程中深化意見進而化作語言,於咖啡廳或沙龍中與他人 立. ‧ 國. 學. 面對面地進行辯論。然而,提供實體辯論的咖啡廳總有物理限制,所能參與之人 數也有限,若討論始終侷限於此時此地參與者的小社群,那麼論述將難以獲得深. ‧. 化機會,更難有效地引發社會大眾注意,遑論形塑更大社會力量。. y. Nat. io. sit. 於是,在口耳相傳之外,報紙、小冊子等新興媒體扮演了關鍵角色,讓發生. er. 於實體空間的辯論過程與結果得以再次化作文字並打破時空限制地傳散出去。這. al. n. v i n 時另一群閱讀者被引薦了進來C ,他們獲得與既有意見對話的機會並能再次深化, hengchi U 也再次化作語言而奔馳於實體辯論場域;如此週而復始,論述深化以及意見串連 兩者的互補及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三、多媒體時代的串連 但若將時空拉回當代,網際網路以及 Web 2.0 的發展使得上述狀況更加複雜。 在前述「美麗灣」 、 「文林苑都更事件」以及「反核運動」等社會事件的萌芽過程 都可看見,透過臉書及其他個人媒體、社群媒體與獨立媒體進行串連並引發主流. 13.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24) 媒體的報導已是新型態社會運動的常見現象。 跨平台串連如何能夠運作,關鍵技術便是網路技術的發展。簡單來說,自從 Web 2.0 的興起搭配社群網站的普及後,資訊傳播已從一對多的「單向傳播」模 式轉向多對多的「分享」,如此改變為許多弱勢、議題性等不受主流媒體青睞的 公民團體帶來新的機會,不再只能等待被報導或僅將議題包裝成符合主流媒體的 框架以迎合媒體組織的新聞價值,反可透過自己的平台說自己的故事、創造自己 的價值,並透過社群網站的分享而由那些認同價值者協助傳散(盧沛樺,2012; Ashuri, 2012) 。更重要的是,網路與社群網站不僅提供了發言空間,更強化人際. 政 治 大 串聯、降低資訊傳播的技術門檻,使得這些資訊在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立. ‧ 國. 學. Separation)的小世界中(Milgram, 1967;胡守仁譯,2003/Buchanan, 2003)更 有機會很快地擴散出去 18,達成遠較主流媒體更為加強大的傳播力,或是在激擾. Nat. y. ‧. 出相當程度的討論後進一步引發主流媒體的跟進報導。. io. sit. 於是,這裡的核心問題似已跨出早年的「特定媒體是否符合公共領域規範條. er. 件」而轉為「各類媒體如何透過資訊串連與改造而形成力量」,因為在多對多的. al. n. v i n 社群網站傳播模式中,訊息必須透過一再轉貼才能逐步擴散,而意見則在接連轉 Ch engchi U. 貼過程中獲得存活下來的能量;另一方面,轉貼過程的改造則成為意見的「營養 劑」讓其得以深化。 在這樣的觀點下,引進「網絡」視野有其必要,因為唯有使用資訊網絡方式. 美國心理學家 Milgram 在 1967 年提出「六度分隔」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概念,指出世 界上任兩人之間僅需經過 6 個人中介便能產生關連。Milgram 寄信給內布拉斯加與堪薩斯州隨機 選出的人,並在信中請他們把信轉寄給波士頓某位股票經紀人,信中沒有提供該股票經紀人的地 址,只請他們將信寄給最有可能認識那位股票經紀人的朋友。最終 Milgram 發現這些信件平均僅 須轉寄六次就能夠寄到那位股票經紀人的手中,因此得出「六度分隔」概念(可參見 Milgram, 1967; 胡守仁譯,2003 / Buchanan, 2003) 。而根據 2012 年 Facebook 與米蘭大學(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Milano)合作發表的一篇學術研究指出,Facebook 已經使得人際之間的六度分隔縮小成為四度分 隔,參見 Backstrom, Boldi, Rosa, Ugander, & Vigna(2012). Retrieved June 24, 2015, from http://arxiv.org/pdf/1111.4570v3.pdf 18. 14.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25) 來思考當前媒體環境,才能更清楚地看見社群媒體、個人媒體與大眾媒體間的資 訊流動特性,也才得以看出它與傳統大眾傳播研究的典範差異。 「網絡」乃由眾多「節點」(node)與節點之間的「關係」(link)所構成, 許多不同領域的研究都發現,在一個複雜網絡中,節點之間的關係既非「有序網 絡」,亦非「隨機網絡」。有序網絡會造就群聚與團體,是以 Granovetter 所稱之 「強連結」(strong tie)構築成的網絡,群聚度(degree of clustering)極高,但 分隔度(degree of separation)也非常大。也就是說,在此網絡中之任兩點相距的 平均步數多,距離所謂六度分隔小世界非常遙遠。而隨機網絡則以弱連結(weak. 政 治 大 tie)組成,雖然分隔度低,但其群聚度也極低,不存在社區、社團、朋友圈、工 立. ‧ 國. 學. 作團隊這類小團體,與實際上的社會網絡組成模式相去甚遠。 Buchanan(胡守仁譯,2003)指出,世上許多複雜現象背後其實有個共通秩. ‧. 序,它們都具有「小世界網絡」的特性:既有很強的「群聚度」,又具備很低的. y. Nat. io. sit. 「分隔度」。複雜網絡的組成模式介於有序網絡以及隨機網絡之間,在有序網路. er. (強連結)裡面加上幾個隨機網路(弱連結),就成了小世界網路。. al. n. v i n 華茲和史楚蓋茲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設定了一千個節點且讓每個節點與 Ch engchi U. 十個距離他最近的鄰點相連,由此建立了五千條連結。在這樣的有序網絡中,群. 聚度為 0.67,分隔度則為 50 左右。接下來,他們這樣的網絡中在用電腦隨機加 入五十條連線,創造了一個大量有序網絡與少量隨機網絡共同組成的複雜網絡。 加入了這些連線後,網絡的群聚性僅從 0.67 降到 0.65,但分隔度馬上從 50 驟降 為 7。 1999 年,美國聖母大學的物理學家 Albert, Jeong, & Barabási(1999)計算全 球資訊網 10 億份文件之間的距離,發現該直徑的估計值約為 19;也就是說,從. 15.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26) 一份文件點擊連結到任意另份文件,平均僅需點擊 19 次。有序網絡(強連結) 與隨機網絡(弱連結)的結合造就了群聚性高、分隔度低的小世界網絡,Buchanan 認為這是隱藏在複雜現象背後不容忽視的潛在秩序;而全球資訊網的小世界特性, 似乎也能相當適切地引導我們理解社群媒體時代的資訊流動網絡。 在社群媒體上,我們既與每日互動的親友連結(強連結),又與曾經相識但 久未連絡的點頭之交們或是因為共同興趣而認識的同好們(弱連結)維持好友關 係,這些人都是妳我發言的潛在讀者,並且共同構築出小世界網絡。因為群聚性 高,訊息傾向在同質性的強連結內交換,這時社群網路就成為了意見相仿者相互. 政 治 大 取暖的回聲室。然而當人際間的弱連結將強連結中的訊息帶了出去,小世界的效 立. ‧ 國. 學. 應也能夠讓訊息快速傳播,在性質各異的社群中創造各式討論。因此,在小世界 網絡的訊息交流過程中,值得注意的關鍵有二:一、訊息是否得以被弱連結帶出. ‧. 同質性團體;二、且在其他社群中延續討論。. y. Nat. io. sit. 以臉書為例,資訊流動主要透過兩階段進行:首先,透過個別使用者及粉絲. n. al. er. 專頁的資訊產製,使用者可能在塗鴉牆發表文字、書寫或轉貼文章、上傳或轉載. Ch. 圖片及影片等,從而與好友或粉絲們分享資訊。. engchi. i n U. v. 在第一階段的資料上傳後則進入評論、按讚、標籤、分享等第二階段,按讚 以及留言評論讓系統將資訊判定為重要,因而創造其能見度;臉書的「分享」與 Twitter 的 Retweet 功能皆讓使用者得以將他人傳播的資訊轉貼到自己的臉書頁面, 使得更多社群朋友也能獲此資訊。而在小世界網絡中,資訊之間的流動網絡既是 關係緊密的同質性強連結團體,又是六度分隔的異質弱連結網絡,節點與節點間 藉由分享而產生關係。在資訊網絡中,這些不同社群平台的不同功能(包括評論、 按讚、標籤、分享)皆代表資訊的傳散、接續以及進一步深化的可能。. 16.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27) 在資訊爆炸的當代,人人皆能透過各式各樣的媒體產製大量文本內容,但絕 大多數內容無法引發人們持續關注,因而會迅速地在已趨氾濫的意見流中淹沒、 死亡。使用者的「分享」則是對資訊內容或形式的肯定,而每次的分享都可能帶 來進一步的再分享。如此透過接續的分享,一則資訊文本能夠很快地傳散出去甚 至在傳散過程中改造、深化;這樣的傳播模式已經跳脫 Lazasfeld, Berelson, & Gaudet(1948)提出的兩級傳播(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模式進而形 成三級、四級甚至多級網絡型的傳播模式;藉由這樣的資訊分享機制,使用者認 為有意義的資訊就得以存活下來。. 政 治 大 廣義而言,一則資訊文本的死亡在於它不再被閱讀及討論,而持續不斷的分 立. 分。. ‧. ‧ 國. 學. 享以及分享過程中的延伸、批評、嫁接與轉譯則是賦予資訊源源生命力的必要養. 除了 Facebook、BBS 等台灣盛行的社群媒體外,個人媒體(如部落格)同. y. Nat. io. sit. 樣是資訊流動的節點。而除了這類以個人為單位的節點外,在台灣公共領域意見. er. 流動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的還包括各式各樣的獨立媒體以及主流媒體。其中與新. al. n. v i n 聞媒體間的意見串連則多透過幾種方式進行,包括讀者投書、提供公關稿以及吸 Ch engchi U. 引新聞媒體的主動關注與報導。在當代社會運動中多可以看見上述不同資訊節點 間的頻繁互動,且在這過程中論述深化可能發生在實體討論空間,卻也可能在不 同媒體平台、不同介面間迭經傳散和串連並透過改造而產生。 在此狀況下,我們可以在前述對輿論形成並影響政治決策過程的關注上再加 上「擴大」與「深化」元素:某些意見得以在公共領域的動態活動中透過不斷的 串聯而存活下來,另些則消逝,究竟它們有何特性?在串聯過程中,意見如何擴 大?討論是否獲得深化?. 17.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28) 第四節、研究問題 行文至此,藉由回到 Habermas 對公共領域的描述,本文試著勾勒了一個網 絡型態的公共領域概念並提出一套新的研究視野:若試圖以網絡型公共領域概念 切入研究公共領域之運作,則研究者必須觀察跨平台間的資訊流動,包括意見串 連以及論述深化。在此視野下,本文將嘗試回答下述研究問題:在意見形成並影 響政治決策過程的過程中,某些意見何以得以透過不斷串聯而存活下來而另些則 消逝,究竟它們各有何特性?在串聯過程中,意見如何擴大?討論是否獲得深 化?. 政 治 大. 立. 為了回答此問題,本文將在第二章整理 Habermas 對公共領域的討論,詳細. ‧ 國. 學. 地將公共領域概念放回 Habermas 與批評者間對公共領域概念的詮釋和辯論,藉. ‧. 此回顧公共領域概念的發展歷程並釐清公共領域概念意涵,進而建構一套多元媒. Nat. n. al. er. io. sit. y. 體時代的公共領域研究架構。. 第五節、章節分配. Ch. engchi. i n U. v. 在章節安排上,本文將於第二章第一節將回到 Habermas 對公共領域概念的 詮釋,展開此概念藉由論辯在時間中之意義流變,從「雙軌式公共領域」出發提 出本文所謂之「網絡公共領域」想像。第二章第二節將媒體放回網絡公共領域的 核心,提出適用於網絡公共領域的媒體研究架構並說明本文研究範疇。第二章第 三節則將討論聚焦於當代網絡化「弱公共領域」的相關文獻,初探當代科技環境 對弱公共領域帶來的影響,並於第四節提出本文研究視野與研究問題。 本文第三章第一節則首先提出本文以批判實在論為基礎的方法論立場,說明 該方法論基礎下的推論邏輯;第二節界定研究範疇;第三節說明框架概念在本文 18.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29) 中的適用性與價值,並藉由先驅研究在眾多可能的研究方法中尋找適合本文研究 問題的方法組合;第四節介紹本研究採用之案例「輔大性侵事件」並於第五節結 合文獻與先驅研究發現提出本文之研究步驟與操作方法。 第四章為資料分析,第一節探討從資料中浮現的網絡公共領域中之弱公共領 域意見擴大邏輯,第二節討論意見深化邏輯,並以第三節整合綜述之。第五章則 為結論與討論,藉此章融合研究發現、過去文獻以及 Habermas 提出之公共領域 理論綜合討論。第一節回顧本文研究問題、理論背景以及研究設計;第二節簡要 說明研究發現;第三節從理論概念再次回顧研究發現,除提出公共領域結構再轉. 政 治 大 型後的新形態運作邏輯,並討論本研究所具備之方法以及實務意涵;第四節則說 立 ‧. ‧ 國. 學. 明研究限制並且提出未來研究建議。.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9.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30) 第二章 文獻回顧:公共領域的結構與其(再)轉型. 從前引《公共領域結構轉型》 、 《溝通行動理論》到《規範與事實》諸書,究 竟 Habermas 如何談論公共領域?而隨著時代更迭,公共領域概念對於於網路新 媒體時代而言又具有甚麼樣的啟示?本章首將回到 Habermas 的文本重新爬梳其 對公共領域概念的描述,繼而納入既有網路公共領域相關論述與研究,嘗試建構 一套多元媒體時代網絡公共領域的研究架構。. 治 政 第一節 重新勾勒 Habermas 的公共領域概念藍圖 大 立. 《公共領域結構轉型》一書呈現的是一個鑲嵌在特定時空社會文化脈絡的. ‧ 國. 學. 「公共領域」樣貌,常有論者認為台灣不存在那樣的歷史社會條件,故公共領域. ‧. 概念不適用於台灣 (范純武,2000)。然而公共領域概念在 1962 年德文版首次. Nat. sit. y. 成書出版後,數十年間業已經歷各式各樣的批評與討論。正如 Habermas 對理性. n. al. er. io. 溝通的一貫強調,其學術生涯始終充滿與他人的對話與辯論,而其不同時期的公. Ch. i n U. v. 共領域論述實都是針對相關批評的回應,也都牽涉了對前一時期論述的延伸、修. engchi. 正與擴充。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共領域」不僅是個鑲嵌在特定時空社會文化脈 絡的概念,實則隨著時代變革且在與他人對話過程中持續修正,也為不同詮釋者 帶來日漸多元的想像空間。 本文認為,研究者若欲套用 Habermas 的公共領域概念便須考量時間變遷因 素,納入 Habermas 個人不同時期作品間的關聯以及其與批評者間之對話關係, 始能掌握他對此概念的整體論述。 本節試圖爬梳從《公共領域結構轉型》、《溝通行動理論》到《規範與事實》. 20.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31) 的論述發展中,Habermas 針對公共領域概念的修正與重述。本文認為,在此修 正過程中,《公共領域結構轉型》中看似堅硬、規範性、菁英主義式的公共領域 已然擴充,而隨著「後設公共領域」 、 「多元公共領域」等概念相繼衍伸出現後, 其論題更延伸至人民、NGO、法律與政府間的關係究竟如何透過「公共領域」 運作,並與其後續「溝通行動理論」結合,兼而討論政治決策過程如何透過溝通 協調而建立決策之合法性與合理性。 在這樣的論述中,公共領域概念顯非鐵板一塊,實而在對話中持續修正。回 溯此發展過程將能更清楚地認識其「前世今生」,也才能真正地理解他人對. 政 治 大 Habermas 的詮釋與批評、定位相關文獻引用公共領域概念時所抽取的是哪些元 立. ‧ 國. 學. 素、忽略的又是甚麼面向。以下本文擬將公共領域概念分為三個階段詳述,前二 階段為 Habermas 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一書中論及之「資產階級公共領域」. ‧. 的建立以及隨著大眾媒體發展而出現的「公共領域再封建化」,第三階段則較少. y. Nat. io. sit. 為傳播學界所注意,乃 Habermas 後期對公共領域概念之修正與補充,相關論述. n. al. er. 主要可見於《規範與事實》書中。. 一、資產階級的公共領域. Ch. engchi. i n U. v. Habermas 係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第一版(1962)中首次正式提出了 「公共領域」一詞,透過歷史爬梳展開了有關歐洲如何從「代表型公共領域」 (representative public sphere)轉型至「資產階級公共領域」(bourgeois public sphere) ,並在社會條件的改變下進一步「再封建化」 (re-feudalization)以致最終 失能的討論,由此展現了公共領域在歷史進程中的「結構轉型」。 若回到前章論及之「公共領域」德文 Öffentlichkeit 原意,並依曾慶豹譯為「公. 21.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32) 共論域」的用意,將重點放在「公共意見的流通過程」 ,那麼 Habermas 試圖展現 的實是公共意見在不同場域形成、交流、傳遞的樣貌,而《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 一書分析的也就是在公共意見流通、討論以致影響政治決策過程中之各種社會條 件的轉型。 在此書中,Habermas 將歐洲公共領域的結構分為三個時期,其間曾經歷兩 次轉型。首先,在中世紀時期,由社會公眾集合起來對時政批判討論的公共領域 尚未出現,封建等級制度尚存,一般大眾的私人產權制度亦未明確,公共領域係 由領主、王侯以及各種特權階級佔據,「他們在民眾『面前』所代表的是其所有. 政 治 大 權,而非民眾」 (曹衛東等譯,2002:9/Habermas, 1962)。Habermas 將此時 立. ‧ 國. 學. 期之公共領域稱為「代表型公共領域」,其存在功能不是討論而是貴族王侯展示 權力、宣示地位的表演場域,因此「這種代表型公共領域不是一個社會領域,作. ‧. 為一個公共領域,它毋寧說是一種地位的標誌」(同上引:8)。. y. Nat. io. sit. 18 世紀末,一方面廣大勞動階層在城市企業和某些鄉村階層中逐漸壯大進. er. 而成為社會發展主力,另一方面,統治階層也脫離了階級制度而發展成為「公共. al. n. v i n 權力」 ;此時,一種和「國家」對立的「市民社會」逐漸形成, 「市民階級」概念 Ch engchi U. 也隨之出現。市民階級中具有一定財產以及教育水平的閱讀大眾在私領域閱讀文 學、國家施政報告、新聞以及來自各個討論場域的小冊子,然後在沙龍、咖啡廳、 社團、讀書會聚集起來針對時事批判討論。Habermas 稱此「資產階級公共領域」, 其與政治決策息息相關:「資產階級公共領域當中形成了一種政治意識,針對專 制統治,他提出了普遍而抽象的法律概念和要求,最終還認識到應當將公眾輿論 當作這種法律的唯一合法源泉」(同上引:70)。 然而,這種「普遍而抽象的法律概念和要求」如何形成?Habermas 在描述. 22.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33) 資產階級公共領域的運作時強調透過「理性辯論」達成共識的重要性,認為這種 辯論能力需要練習,而「文學公共領域」乃是「政治公共領域」的前身,也是最 重要的練習場:「它是公開批判的練習場所,這種公開批判基本上還集中在自己 內部 ─ 這是一個人對新的私人性的天生經驗的自我啟蒙過程」(同上引:37)。 對文學公共領域的重視也與 Habermas 將「有教養的階級」視為資產階級公 共領域主體有關,19Habermas 認為人們在私領域的閱讀是進入公共領域前的準備, 藉由閱讀文學作品,人們始能讓源自家庭內在領域且與公眾密切相關的主體私人 經驗與所閱讀之內容對話,在對話中進行思考,隨後將這些思考成果帶到文學公. 政 治 大 共領域與他人分享、討論;而透過這樣的準備過程,參與討論的人們即能練習理 立 ‧. ‧ 國. 學. 性討論形式:. 一方面,滿腔熱情的讀者重溫文學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私人關係;他們. Nat. sit. y. 根據實際經驗來充實虛構的私人空間,並且用虛構的私人空間來檢驗實. n. al. er. io. 際經驗。另一方面,最初靠文學傳達的私人空間,亦即具有文學表現能. Ch. i n U. v. 力的主體性事實上已經變成了擁有廣泛讀者的文學;同時,組成公眾的. engchi. 私人就所謂內容一同產開討論,把他帶進共同推動向前的啟蒙過程當中 (同上引:66)。. 而也因為在閱讀過程中, 「作者、作品以及讀者之間的關係變成了內心對『人 性』 、自我認識以及同情深感興趣的私人相互之間的親密關係」 (同上引:65;雙 引號出自原文),這種關係的建立有助於人們練習將個人私利轉化成普遍利益的 此點或也與女性被排除在資產階級公共領域外有關,因為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一書中, Habermas 在註 39 中指出,18、19 世紀之交的歐洲婦女一般在家裡閱讀的是一些輕鬆報刊(參 見曹衛東等譯,2002:95,註 39) 。 19. 23.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34) 辯證。 透過文學公共領域的中介,參與討論的公眾得將私人經驗帶入公共討論領域, 其討論內容無可避免地逐漸朝向與他們息息相關的政策以及公共權力;由此,公 共領域便逐漸發展成「一個公共權力的批判領域」(同上引:67)。 「一個公共權力的批判領域」乃是 Habermas 對公共領域的功能性描述,而 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中也陸續討論了資產階級公共領域的規範性原則。首 先,Habermas 認為在公共領域進行的討論必須擱置「社會地位」問題,由此方 能確保「論證權威」得以取代「社會階級制度的權威」。所謂「論證權威」也就. 政 治 大 是讓更佳、更有說服力的論據能在討論中逐漸浮現而不會受制於階級制度的壓迫; 立 ‧. ‧ 國. 學. 這便是公共領域的「平等原則」:. 儘管宴會、沙龍以及咖啡館在其公眾的組成、交往的方式、批判的氛圍. Nat. sit. y. 以及主題的趨向上有著懸殊,但是,它們總是組織私人進行一定的討論;. n. al. er. io. 因此,在機制上,它們擁有一系列共同的範疇,首先要求具備一種社會. Ch. i n U. v. 交往方式;這種社會交往的前提不是社會地位平等,或者說,他根本就. engchi. 不考慮社會地位問題。其中的趨勢是一反等級禮儀,提倡舉止得體。所 謂平等,在當時人們的自我理解中即是指『單純作為人』的平等,唯有 在此基礎上,論證權威才能要求和最終做到壓倒社會等級制度的權威。 (同上引:47). 而除了「平等原則」外,Habermas 也強調資產階級公共領域應讓所有公眾 普遍近用,認為「資產階級公共領域的成敗始終都離不開普遍開放的原則。把某 個特殊集團完全排除在外的公共領域不僅是不完整的,而且根本就不算是公共領 24.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35) 域」(同上引:110)。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一個公共權力的批判領域」的「資產階級公共 領域」發展了起來。然而透過前文描述可以發現,Habermas 對公共領域的描述 似乎抽象而偏向其在社會發揮的功能:公共領域是一個透過理性討論的領域,個 別私人透過私領域的閱讀而將想法帶入公共領域以與他人對話,並在對話中對公 共權力與公共政策進行批判性的討論。 這究竟是個甚麼樣的領域呢?在描述資展階級公共領域運作的機制過程時, Habermas 討論了沙龍、咖啡廳、讀書會等實體空間,也對小冊子、雜誌、報紙. 政 治 大 多有著墨,甚至在討論英國咖啡廳的興起時引用一則報導描述當時不同團體聚集 立. ‧ 國. 學. 在不同咖啡廳所進行的五花八門各類活動。20Habermas 想表達的是甚麼?他認為 這些咖啡廳都是公共領域嗎?但這些咖啡廳裡的人們並不總在討論政治事務,也. ‧. 不總是保持著理性辯論的形式,我們怎麼能說它符合公共領域的規範性條件而得. y. Nat. io. sit. 以稱之為「公共領域」呢?本文認為,要回應這個問題必須回到「公共領域」這. er. 個詞彙的翻譯上,由此為基礎推展出定義公共領域的兩種視野。. al. n. v i n 正如前章所述,《公共領域結構轉型》一書德文原文為 Ch engchi U. 20. Strukturwandel der. Habermas 在註 13 中引述了 National Review, Nr. 8 的一則報導: 「每行職業,每個商業階層,. 每個派別都有其鍾愛的咖啡館。法學家們在 Nando 或 Grecian 咖啡館以及協會裡討論法學問題或 學識問題,批評最新情勢,…市民則在 Garraway’s 或 Jonathan’s 咖啡館聚會,議論股票的漲跌, 明確保險金的狀況。文人們在 Truby’s 或 Child’s 咖啡館就大學裡的流行話題進行交談,或對 Dr. Sacheverell 最近的佈道進行考察。士兵們在 Charing Cross 附近的老人或年輕人的咖啡館聚集一 堂,發洩他們的勞怨。St. James’或 Smyrna 咖啡館是惠格黨的主要聚集場所,而保守黨經常光顧 的是 Cocoa Tree 或 Ozinda 咖啡館,所有這些咖啡館都坐落在 St. James 大街上。蘇格蘭人把 Forest 咖啡館當作他們的聚集地。法國人則到位於 St. Martins Lant 或 Giles 或 Old Slaughter 咖啡館會面。 賭徒們到位於柯芬園周圍的 White 咖啡館或巧克力館賭錢,藝人光顧 Gresham 學院邊上的咖啡 館,領導潮流的文藝愛好者集中在 Great Russel 大街上的 Will、Button 或 Tom 咖啡館裡,他們在 這裡看完戲之後接著玩皮克牌,消遣直到深夜…,發跡的商人在 Lloyd 咖啡館對股票的漲跌爭得 喋喋不休。在 Robin 或 Mrs. Rochefort 咖啡館裡,來自異國他鄉的使節和銀行家門討價還價。愛 好藝術的朋友則把 Cheyne Walk 的 Don Saltero 咖啡館當作光臨的主題…。」 (曹衛東等譯,2002: 43-44,註 13) 。 25.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36) Öffentlichkeit,英譯本則將 Öffentlichkeit 譯為 Public Sphere,中文本直譯其為「公 共領域」。然而,若將德文原文 Öffentlichkeit 拆解開來實是由 Öffent-lich-keit 組 成,Offen 是打開、開放的意思,Öffentlich 為形容詞,可將其想像為一種揭之於 眾的狀態。Habermas 指出,Öffentlich 詞意與英語的 publicity 相近(曹衛東等譯, 2002/Habermas, 1962) ,由此可看出,Öffentlichkeit 一詞原無如中文「領域」一 詞帶來的空間想像,而較偏向「公開性」 、 「公共性」 、 「公共討論」意味。面對翻 譯的問題,誠如前引曾慶豹(1998)即曾認為 Öffentlichkeit 應譯為「公共論域」, 因其較符合 Habermas「溝通論辯」旨趣,關鍵在於透過公眾間之公開、自由與. 政 治 大 平等對話與意見表達以形成公共意見的過程。 立. ‧ 國. 學. 若說公共領域失去了其字詞所暗示的強烈「空間」意涵,相關討論便可採用 更為抽象的視野視其為意見的交流領域。而一旦脫離了那種空間的想像,或有助. ‧. 於我們理解 Habermas 於《在事實與規範之間》對公共領域的定義:. sit. y. Nat. n. al. er. io. 公共領域不能被理解為建制、當然也不能理解為組織;它甚至也不是具. Ch. i n U. v. 有權能分化、角色分化、成員身分規則等等的規範結構。它同樣也不表. engchi. 現為一個系統;雖然它是可以畫出內部邊界的,對外它卻是以開放的、 可滲透的、移動著的視域為特徵的。公共領域最好被描述為一個關於內 容、觀點、也就是意見的交往網絡;在那裡,交往之流被以一種特定方 式加以過濾和綜合,從而成為根據特定議題集束而成的公共意見與輿論 (童世駿譯,2003:445/Habermas, 1992) 。. 在這樣的定義下,公共領域不再特指某一空間、某一媒體或某一平台而呈現 為意見交流的抽象領域,不同的空間與媒體在意見交流網絡中皆僅扮演了一部分 26.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37) 的角色,加在一起才構成了完整的公共領域圖像。Taylor(李尚遠譯,2008:136) 將公共領域描述為各類媒體接續討論共同關切事物的共同空間,「它們在原則上 都是互相交流的。在電視上所進行的討論接續了出現在今天早報上的新聞報導, 而它可能又是來自電台昨天的辯論」,便相當精確地捕捉了這種意見交流特性。 在這個公共領域想像中,透過媒體的中介,來自各個沙龍、咖啡廳、讀書會 的討論得以匯集並跨越討論當下時空傳遞到別的時間與空間,而其他場域的人們 藉由閱讀小冊子、雜誌與報紙,如同接棒般地將討論接續了下來並繼續延伸下去。 這就構成了一個綿延不絕的公共意見流動機制,而此機制便是 Habermas 最初討. 政 治 大 論之「公共領域的結構」,而結構的轉型則導致了公共意見流動機制的改變。 立. ‧ 國. 學. 二、公共領域的「再封建化」. ‧. 十八至十九世紀,組織化的資本主義興起,寡頭壟斷和集中化取代了先前的. Nat. sit. y. 小商品經濟方式。Habermas 認為,視聽媒介的出現以及與技術發展相應的媒體. n. al. er. io. 產業擴大與集中化,成為公共領域第二次轉型的重要觸媒(曹衛東等譯,2002. Ch. i n U. v. /Habermas, 1962)。在 Habermas 筆下,資產階級公共領域時期的報紙、小冊子. engchi. 等媒體在公共意見交流圖像中扮演著正面角色,連結了不同的意見交流場域而讓 討論跨越時空地傳遞,並也提供人們私領域裡的閱讀材料。Habermas 描述的理 想新聞業便以這個時代為基礎:. 發行人為報刊業建立了一個可靠的商業基礎,但並沒有使報刊業本身商 業化。一份報刊是在公眾的批判當中發展起來的,但它只是公眾討論的 一個延伸,而且始終是公眾的一個機制:其功能是傳聲筒和擴音機,而 不再僅僅是資訊的傳遞載體,但也還不是作為文化消費的媒體(同上引: 27. DOI:10.6814/DIS.NCCU.PDC.003.2018.F0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強課程統整,「決戰伸展台國際秀」以表演藝術為主,融入視覺藝術及

目的) 、各種公民團體、 公民活動(參與) 、 目的) 各種公民團體 公民活動(參與) 公共領域與法治規範。..

→使該主義學者相信 科學成果 是反映事實的真相 孔德和斯賓賽把

(網站主頁 > 課程發展 > 學習領域 > 藝術教育 > 教學資源 >視覺藝術

為要達成普通話科的整體學習目 標,學校每周安排 2-3 教節是最理 想的。但個別學校可能因為暫時的 困難,只能為普通話科安排 1

本課程共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由基本網頁概念介 紹開始,帶領學員循序漸進使用 FrontPage 2003 建 立個人網頁;第二階段著墨在 Flash

本課程共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由基本網頁概念介 紹開始,帶領學員循序漸進使用 FrontPage 2003 建 立個人網頁;第二階段著墨在 Flash

本課程共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由基本網頁概念介 紹開始,帶領學員循序漸進使用 FrontPage 2003 建 立個人網頁;第二階段著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