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看見並打造更完善的弱公共領域結構

第三節、 研究意涵:延伸與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文化消費公眾與文化批判 公眾並存,隨著接收資訊 增加,文化消費公眾可能 轉為文化批判公眾;

同質性社群以及回聲室效 應確實存在;

「傳聲者」是打破同質社 群異質性的關鍵角色;

需要「轉譯者」根據議題 論據權威挑選資訊並轉譯 提高可讀性及影響力。

第三節、研究意涵:延伸與討論

台灣擁有活絡的公民社會,民選代議政治讓政治領袖對民意/輿論特別敏感。

在新傳播科技的連結下,大眾、意見領袖、倡議組織與政治家被編織成一個綿密 的人際與資訊網絡,每個節點都是意見氣候的造就者、回應者以及反抗者;這種 狀況顯與 Habermas 所寫的德國大眾媒體時代有所不同。本研究透過輔大性侵事 件試圖初探台灣網絡公共領域隱含的運作邏輯,下文將試圖延伸、彙整第四章呈 現之複雜資料,並從台灣在地的經驗資料出發與 Habermas 的公共領域概念對話,

以能為此概念帶來新的刺激並帶動更多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

由 Habermas 的概念出發可知,公共領域概念實與公民社會以及政治體制實 際運作息息相關,因而探索台灣網絡公共領域的運作樣貌並非僅是為了在理論層 次與 Habermas 對話,也希望能在實務層次有所貢獻,辨識公共領域運作的現有 問題,對症下藥設計適切的解決方案。此外,為了捕捉網絡公共領域的意見流動 樣貌,本研究採用了較為特殊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設計,或也值得後續研究參考 修正。

因此,本節將分別針對本研究之理論、方法以及實務意涵進行說明,期能藉 由「理論意涵」讓第四章呈現出的複雜經驗資料與公共領域理論概念以及相關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獻有所連接進而修正並補充之,另藉「方法意涵」提供後續對「網絡公共領域」

有興趣者或嘗試結合多種方法進行研究設計者參考,最後提出「實務意涵」之政 策以及實踐建議,協助設計完善的公共溝通機制,推動公民社會健全發展。

一、理論意涵:拼湊台灣本土的公共領域結構

Habermas 針對大眾媒體時代的公共領域運作邏輯曾有清楚說明,對於網路 時代的狀況則甚少著墨。Habermas 認為網路造就了分散的議題公眾,「在龐大的 數位雜音中,這些溝通社群就像是數以億計的群島。它們是內在封閉的溝通空間,

缺乏如古典公共領域般得以凸顯實際重要事物的包容力(inclusive force)」,因而 網路不是一個適合討論「專注地」進行公共討論的場域(Habermas, 2014)。

Rheingold(2007)則認為 Habermas 並不理解網路,實則除了聊天室外,網路世 界還有電子信箱、維基百科的討論頁、留言板、部落格與部落格的留言等,且有 許多案例俱都顯示了不同意見的交流辯論確實存在,而非如其想像之「內在封閉 的溝通空間」。

回到我們日常的網路使用經驗可知,我們確實喜歡與志同道合意見相仿的人 互動,而在演算法中介下則可能因此讓不同意見在我們臉書的出現比例日益減少

(Bucher, 2012)。但是不同意見的討論甚至爭執仍隨處可見,原因在於任一事件

/議題的意見夥伴在另個事件/議題中仍有可能成為意見的歧異者,如反核夥伴 的性別議題立場就可能與我等天差地遠。這於是打亂了演算法的陰謀,削薄了迴 音室的牆,使得雜音與異見隨時可能撞破外殼,擾亂一江春水。

過去多有研究探討網路具備的公共討論特性,如認為網路平台固可提供另類 論述與詮釋框架(見 Song, 2007; Zhou & Moy, 2007; Hassid, 2012),卻也聚集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群同質者(Ruiz et al, 2011),因而帶來無批判、無質疑類型的情緒性共識

(el-Nawawy & Khamis, 2010),參與者採用了廣告的邏輯,以表演式的影像政治 取代了公共審議(Trenz, 2009),因而傾向二元對立各抒己見,異見者間也甚少 出現交互參照對話(楊意菁,2008)。這些研究凸顯了網路空間作為公共意見交 流場域所存在的問題,並一再呼應 Habermas 對網路之擔憂。

然而正如前引 Rheingold 所述,網路並非「內在封閉的溝通空間」,網路空 間充斥數位雜音,網路使用者群聚而成的溝通社群即使有著高度同質性,卻絕非 彼此隔絕的群島。這些群島之間的距離並不遠,並由或大或小的橋樑連結,人們 得以自由地在「島」間移動,透過各種管道傳遞訊息,在這樣的機制下不同意見 的交流辯論確實存在。

而對本研究來說,在否定網路具有的公共討論潛力之前,更重要的任務在於 直視由各種不同媒體共同構築起的多元媒體面貌並探索這個時代的公共討論邏 輯,進而討論如何在此邏輯中促成更具公共性的互動方式,讓有價值的意見得以 擴大傳散而為更多人所知、更多元的意見得在論辯中深化,最終進入「強公共領 域」之政策決策過程。

從輔大性侵事件來看,本研究發現台灣網絡公共領域的名人效應確實存在,

但越是靠近事件利益關係者則影響越弱,反映了網絡公共領域確如 Habermas 所 述,「就像是數以億計的群島」。意見極化以及回聲室效應清晰可見,如事件發展 過程中,夏林清、民陣成員以及平台主辦方的主張難以傳達到外圍廣大公眾的耳 裡,夏林清的臉書並曾湧入大量情緒激動的民眾在其貼文留下激憤的批評言論。

顯示意見極化的具體效應。但這些場域卻不是「內在封閉的溝通空間」,而是由 眾多名不經傳的傳聲者共同搭起橋樑的「開放的同質性社群」,在此雖然參與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意見同質性經常很高(回聲室效應),但也不乏異見者衝撞以及傳聲者分享各 類觀點。對話雖然不見得能在留言串中完成,但此些多元資訊則為同質意見帶來 新的養分,成為參與者思考的素材甚至促使他們蒐集更多資訊,進而在不同場域 透過標註、喊話的方式對焦特定議題發表意見、展開對話。

Bruns & Highfield (2016)認為在 Habermas 那個時代的德國,主流媒體成 功吸引大眾閱聽人的注意甚而造就了可被稱為統一、全國性的公共領域,而在傳 播環境日益複雜的狀況下,公共領域實已分化成為複數。許多學者將這樣的公共 領域樣態稱之為「公共碎域」(public sphericules),不再宣稱其可反映整體社會 的公共論述,而由對特定主題有興趣的小眾參與者所組成,針對特定議題展開論 辯。Bruns & Highfield 認為這群人具有共同的興趣與知識,一旦參與人數減少,

則有助於提升在其中進行的審議品質。

這群圍繞著特定議題集合而成且取具有共同興趣與知識的人因而被 Bruns &

Highfield 稱之為「議題公眾」(issue publics),他們具備動態且短暫存在的特徵,

隨著公共討論而出現與消散,是「公共碎域」在特定主題上的分枝。而當公共碎 域呈現了長期的論題狀況,議題公眾則耕耘於某些特定的研究報告、政策制定或 是其他驅動公共論辯的短期討論。

在本研究案例中便可明顯看見,在輔大性侵事件下,圍繞法律與程序、性別 與權力、身體與情慾、諮詢輔導等議題聚集的議題公眾,其人數不多卻接續針對 事件相關子題發表重要意見、展開辯論,成為外圍公眾認識此事件的重要資訊來 源。

由「議題公眾」組成的「網絡公共領域」透過「傳聲者」連接起眾多「開放 的同質性社群」,並在「跨平台」的時空接續過程中展開反思與對話;這是透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研究個案所看見的網絡公共領域運作機制。這樣的運作機制顯與資產階級公共 領域強調在沙龍、咖啡廳中面對面辯論的模式相去甚遠,究竟這種模式是否發揮 了公共領域強調的「理性辯論」功能而對公民社會的公共討論有所助益?抑或這 其實僅僅延續了大眾媒體所造就的公共領域再封建化,讓以言取效的工具理性更 進一步壓過了溝通理性呢?

(一)公共碎域的公私領域與新型態對話

Trenz (2009)認為,數位媒體讓多元性得以展現卻可能造成人們爭奪有限 的公眾迴響空間,因而將注意力從公共審議轉向自我再現。Arsène (2008)也 認為在強調「以和為貴」的中國文化裡,人們常會選擇避免衝突而離開討論串。

搭配上社群媒體可隨時抽離的特性,似乎確實讓如今以數位媒體為基礎架構的網 絡公共領域成為各自獨白的同質者集合體,鮮少出現對話遑論提供論據而展開的 理性論辯。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網絡公共領域除在留言串序列發生之明顯可資辨識的對 話外,尚存在一種非即時、跨平台、具表演性質、喊話式的對話模式。以輔大性 案例中的 Sada Chou 與鍾君竺為例,兩人立場與觀點從事件爆發時就有不同,卻 在事件發展過程中多有對話。

舉例來說,6/8 日凌晨夏林清記者會後,Sada Chou 在其臉書發表〈不(願)

負責的到底是誰?〉75一文討論事件當事者間的倫理以及權力關係,隨即引來鍾 君竺留言回應。兩人在留言處接續對話,使得 Sada Chou 於 6 月 10 日於個人臉

75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sada-chou/%E4%B8%8D%E9%A1%98%E8%B2%A0%E8%B2%A C%E7%9A%84%E5%88%B0%E5%BA%95%E6%98%AF%E8%AA%B0/1116762711699219

%E7%AB%BA/1117948368247320/

77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sada-chou/%E9%9C%A7%E4%B8%AD%E9%A2%A8%E6%99%A F%E8%88%87%E5%8F%97%E5%AE%B3%E8%80%85%E7%9A%84%E8%A7%92%E8%89%B2

%E7%AB%B6%E9%80%90/1135750399800450

78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sada-chou/%E4%B8%8D%E6%8D%90%E6%AC%BE%E4%B8%8 D%E6%94%AF%E6%8C%81%E4%B8%8D%E5%BF%98%E8%A8%98/1138958536146303

79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9%8D%BE%E5%90%9B%E7%AB%BA/%E7%82%BA%E5%8 F%97%E5%AE%B3%E8%80%85%E4%BB%A3%E8%A8%80%E7%9A%84%E7%B6%B2%E8%B 7%AF%E5%85%AC%E5%AF%A9%E5%9B%9E%E6%87%89%E5%91%A8%E5%AD%9F%E8%

AC%99sada-chou%E9%9C%A7%E4%B8%AD%E9%A2%A8%E6%99%AF/1039261466122293

80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sada-chou/%E9%8D%BE%E5%90%9B%E7%AB%BA%E8%AB%

8B%E5%A6%B3%E7%82%BA%E6%B1%99%E8%A1%8A%E7%9C%BE%E4%BA%BA%E7%8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但思考並未就此了結,爭論內容持續存在發酵,吸引雙方持續關注彼此動態,進 而帶動下一輪衝突與論辯。這些跨平台在時間序列中接續下來的意見交流圍繞著 特定議題築起了一個龐大的意見樹,人們各自從相關的資訊網絡取得不盡相同的 內容,而這些內容與其生活脈絡及生命經驗產生互動,從而建立起各自脈絡。人 們根據閱讀、思考、整理後的結果形塑觀點決定自己對議題所抱持之立場,最終

但思考並未就此了結,爭論內容持續存在發酵,吸引雙方持續關注彼此動態,進 而帶動下一輪衝突與論辯。這些跨平台在時間序列中接續下來的意見交流圍繞著 特定議題築起了一個龐大的意見樹,人們各自從相關的資訊網絡取得不盡相同的 內容,而這些內容與其生活脈絡及生命經驗產生互動,從而建立起各自脈絡。人 們根據閱讀、思考、整理後的結果形塑觀點決定自己對議題所抱持之立場,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