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公共領域的結構與其(再)轉型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最後,既有研究發現不同場域的討論內容在時序中存在著彼此間的互動關係

(Neuman et al., 2014; Zhou & Moy, 2007),故本文也將「時間」考量在內,將特 定事件中之弱公共領域網絡節點之複雜互動放回時間序列探索其實際運作。

第五節:本章小結

藉由文獻回顧與整理,本章試圖展現公共領域概念的多元面貌,並嫁接於社 群媒體時代而與既有文獻對話,繼之提出一套新的研究架構。Habermas 早期對 公共領域的討論容易讓人聯想到沙龍、咖啡廳等實體空間,相關研究者過去因此 多著眼於此空間之普遍近用、平等對話等特質。

本文整理 Habermas 不同時期的論述後卻發現他想像中之公共領域實具多種 樣態:一方面,沙龍、咖啡廳、小冊子、報紙、國會等空間、組織及媒體皆為意 見交流與輿論形成的場域,而若要取得公共領域的特性,則需透過機制的設計以 確保內部運作之公共性。

另方面,一種「以單數稱之的公共領域」則為本文所欲強調之概念,因為任 何一個實體或虛擬場域若未相互連結交流,意見便難以深化、擴大以能在社會上 發生影響力。「網絡公共領域」指的便是一個由無數場域相連而造就的意見交流 網絡,資訊串聯與意見深化在此並不限於特定時空,因為任何一場政見辯論會的 對話可能因媒體報導以及人們在社群媒體的討論而擴散出去。同理,辯論會上某 位候選人的發言在新聞報導中若被摘錄而獲得強調,其發言重點在報導過程中不 可避免地被或多或少地改造或挑選了。部分閱聽人透過報導知道了這場辯論的內 容,也有些人藉由電視直播看見了辯論會的全部內容,再於實體空間如學校、工 作場合、朋友聚會或虛擬空間如論壇、臉書分將他們接收且認為重要的內容與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人分享、評論、延伸或改造。這種跨時空的意見交流過程不會停止,意見形成後 又隨著時間而轉化,參與者們推著事件向前發展,同時被與事件相關的大量資訊 圍繞。

具體而言,這是讓公共意見得以形成的社會機制,是一場在無垠廣場中進行 著的球賽,更是一場傳遞著無數擴音器的街頭辯論。意見在無數的參與者間傳遞,

人們跟一群人展開辯論,接著再將辯論的暫時結果帶到身邊正進行著的另一場辯 論,如此周而復始。

這種「單數公共領域」類似前引 Bruns(2008a)提出的「網絡公共領域」, 意指圍繞著相同議題的人們連結在一起,再與關注各個不同議題的社群連結起來,

一方面構造出公共意見的形成機制,另方面則因參與者的異質性提升而為這機制 添加了彈性與多元性。

而無論是人或是社群的串聯,各類不同媒體皆扮演著關鍵角色:新聞媒體藉 由報導而傳遞人們的意見,社群媒體除了將人和社群連結在一起外也透過標籤與 轉貼等機制帶動意見串聯。藉由串聯而創造出的網絡改變了傳統新聞產製過程,

人們也透過「二階守門」的方式整理、挑選、編輯與改造訊息,賦予資訊脈絡;

藉由這些機制,人們認為重要的意見得以傳遞、討論因此綿延不絕。

另一方面,從文獻回溯也可發現,網路以及社群媒體具有的情感特質或能促 進公共領域作為「預警系統」的功能並擴大聲勢引起大眾傳媒關注,新聞媒體或 能作為弱公共領域和強公共領域之間的主要橋樑。但這過程中資訊是否獲得深化?

意見交流是否可能避免「系統性扭曲」?情感表達對於公共領域的運作有何影響?

這些問題皆尚有待在接下來各章解答。

本文試圖藉由網絡公共領域「實際表現」與「規範性想像」之間的差異與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意義探索上述問題,以此進一步思考人們日常生活討論與政治決策者之間究竟存 在者甚麼樣的互動關係?從實際表現之特性,思考若要朝向公共領域所追求的理 想意見交流邁進,尚需要甚麼樣的條件方能達成?最終,跳脫 Habermas 對理想 公共領域的想像,回到台灣在地脈絡,思考具在地性的當代公共領域意涵應是如 何。

若想以經驗資料回答上述問題,首先必須找到合適的概念、觀測方法以及分 析方法。在本文的研究架構下,最大問題在於如何研究在時序中發生的跨平台意 見擴大過程。針對此問題,本文認為「框架」(frame)概念可幫助研究者捕捉 網絡式公共領域中的意見流動,看見意見流在時序中之擴大與深化。選擇框架概 念原因主要有二,首先乃因框架概念長期以來被視為掌握人們如何理解與討論特 定議題的重要工具。既有文獻並也曾將新聞媒體視為公共領域,並以框架分析公 共領域中的論述樣貌、討論傾向(邱家宜,2015)。

面對網路的發展,公共討論場域快速增加,許多研究者也開始以框架概念研 究社群媒體的公眾議題框架(Nip & Fu, 2016; Meraz & Papacharissi, 2013),或比

較不同媒體之間對同一議題的報導傾向差異(邱家宜,2015),嘗試掌握不同媒

體處理特定議題的邏輯。其中也不乏研究者將焦點放在比較傳統媒體與社群媒體 之資訊處理邏輯(Zhou & Moy, 2007; Song, 2007; Neuman et al., 2014)並試圖掌 握因果關係以及影響的方向性,但此類研究最終多仍難以確認因果關係,或僅能 以時間上呈現出的先後順序來建構影響之方向性26

26Neuman et al.(2014)使用 Granger causality 來檢驗傳統媒體與社群媒體在時序中的議題設定效 果,此方法常於經濟計量學家(econometricians)所用。Granger causality 的邏輯為以過去模式預 測將來。一般而言,我們會預期公眾過去在社群媒體上對槍枝管制議題的討論量能夠大致預期之 後某日社群媒體對此議題討論量,而若傳統新聞媒體對槍枝管制的討論量比社群媒體本身討論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文認為框架概念確能幫助研究者看見網絡化公共領域中複雜的意見擴大 過程,但本文將焦點從因果關係以及影響方向性移開,改而探索複雜資訊流動網 絡之意見擴大與深化邏輯。

有此立場,乃如 Abercrombie & Longhurst(1998)伴隨其「觀展/表演典範」

(Spectacle/Performance. Paradigm)所提出的「擴散閱聽人」(the diffused audiences)概念,認為在人們高度浸淫於媒體中的當代,再也難逃受到媒體內容 的直接、間接影響,也難以再用觀看與否來論斷媒體對人的影響力。

本文認為,擴散閱聽人現象也使得研究者難以確認節點間相互影響的因果關 係。而當在意見快速在網絡中流動,本文將焦點從確認節點間影響力的方向性與 因果關係轉移到意見流動的過程、結果及其影響。框架概念在此扮演關鍵角色,

應能幫助研究者看到此過程。

以滅頂抵制林鳳營鮮乳為例,連續幾周在新聞、臉書、PTT 等平台上都出現 了相關討論,包括抵制理由、鮮乳贈品、秒買秒退的正當性並也不乏惡搞鮮乳贈 品(如將 iPhone 綁在林鳳營鮮乳旁佯裝贈品)等內容,研究者難以確認這些不 同平台間意見的影響方向,但透過框架概念,研究者可看見在時序中不同平台對 該事件的討論框架為何、如何改變,並深入研究特定框架討論內容是否隨著時序 而有所深化,最後由結果回推意見流動與擴大過程中的媒體運作邏輯為何以及帶 來甚麼影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