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愛的橋梁-成功開放收養的因素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三節 愛的橋梁-成功開放收養的因素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1 

第三節 愛的橋梁-成功開放收養的因素

本節以養父母的主觀詮釋為主軸,歸納本土收養家庭成功開放的因素,在收 養家庭與出養家庭見面的過程中,受訪養父母內心都曾反覆思索各種不同的條件 影響,顯示成功開放收養非單一因素所能決定,綜合影響養父母成功開放的因素,

可分為內部動力因素及外在影響因素。內部動力因素主要綜合收養家庭內部養父 母對開放收養的主觀認知及價值觀,而外部增強因素則涵蓋養父母以外的家庭及 社會系統等種種因素,詳如下述:

壹、 內部動力因素

一、 支持開放的信念

相關研究指出在開放收養關係中,養父母與生父母維持聯繫的動機往往是以 兒童為中心的信念,相信維持雙方接觸對被收養童最好( Logan & Smith, 1999),

此與多數受訪養父母秉持開放對孩子較好的信念相同,開放收養家庭中的養父母 希望透過雙方家庭的接觸,讓孩子有機會連結原生家庭、滿足對過去的好奇,並 建立對身世正向的信念。更重要的,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被遺棄的,還有很多的 愛包圍著他/她。

(一)認同身世告知必要性

事實上,孩子若不是由養父母口中得知自己的身世背景,他/她會相當的震 驚,感覺最信任的父母居然背叛自己,進而完全喪失對父母的信任感,另外有些 孩子會對自己的過去感到羞恥、絕望,開始猜想一定是我的親生父母很糟糕,所 以才不敢告訴我…(白麗芳譯,1998)。在開放收養的家庭中,多數養父母認同 身世告知的必要性,認為對孩子隱瞞身世可能造成潛在傷害,相信讓孩子知道會 對其未來發展較好。

「我覺得讓孩子知道會會對他比較好,如果把孩子與原生家庭隔絕,他的心態或許會 很不平衡,容易胡思亂想、鑽牛角尖,反而對孩子發展更不好(傑媽-0228-023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為孩子遲早會發現,戶口名簿上面,會有原來父母變更的資訊,未來萬一孩子發 現,不能接受,反而對她傷害更大(依爸-0129-0131)」

「妳如果沒辦法完全阻止這件事情發生,小孩子知道這件事情會傷心,她只會選擇不 告訴你,但不代表她不會尋根或不會想知道這件事,既然沒有辦法阻止,不如正面思 考它(玟媽-0434-0436)」

(二)幫助孩子正面看待身世

相關文獻指出孩子如何得知自己是被收養的,比何時得知更為重要,「溝通 之下的感覺」對收養結果的影響,會大於對收養的告知(Carole, 1997);因此,養 父母如何詮釋收養事件、如何帶領孩子瞭解身世議題,對未來收養適應有重大影 響。多數受訪養父母表示開放見面可以幫助孩子正面看待身世,讓他/她在成長 過程中,持續保有對原生家庭的正面記憶。

「這個是人生中一個很大的衝擊,若能將這個衝擊降到最低,而且是給她一個正面的 力量的話,那就最好了(蕙媽-0832-0834)」

「你進入兒福這種機構收養,坦白講要讓孩子不知道身世不太可能,與其這樣不如給 孩子正面的聯想,讓她一直存在正面的感受(玟媽-0401-0403)」

透過開放見面,養父母希望孩子知道自己沒有被拋棄,原生家人依然關心著 他/她,期待孩子以正向角度看待來自兩個家庭的愛。

「我們就希望孩子不要感覺自己是被遺棄的,希望可以讓他感覺到很幸福,能有多一 個家庭照顧他(傑媽-0307-0308)」

「讓孩子知道這個媽媽是愛她,她不是被遺棄和被放棄的孩子,她有那麼愛她的媽媽 和阿姨舅舅,而且每次來探視她的時候,都帶禮物送她(依媽-1019-1021)」

「我覺得至少我女兒可以知道她,她不會覺得說她是被人家拋棄的,至少親生媽媽還 想到她……然後一方面就是說見面以後,她可以兩個家庭比較,她會覺得說我的家比 較幸福(秀媽-1224-1227)」

(三)讓孩子多一種親屬連結

當收養家庭開始與孩子的原生家庭接觸,養父母對開放收養的關係也產生不 同的詮釋,部份養父母提到開放見面讓孩子多一種親屬連結,這種連結觀點幫助 養父母解釋重新解讀收養的意義,也使孩子更容易接納被收養的事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3 

「以小孩子的觀點看,對孩子來說,她好像多了一種連結,不代表她多了新連結,我 們這邊就會斷……這種關係就好像我們這邊多了個朋友,不代表之前那邊就不要了,

只是最近有人跟我更「麻吉」而已(玟媽-0501-0505)」

「從正式接觸一直到現在,我都跟孩子說:你是個最幸福的孩子,別人只有一個媽媽,

你有兩個媽媽(依媽-0228-0233)」

「我跟孩子講,你雖然失去一個爸爸,但來這邊又得到一個爸爸,而且你還是都可以 回去喔(傑媽-0308-0309)」

「我就覺得這一段,前面的人陪他走過這段路程很辛苦,那我們接手過來的過來人也 很辛苦,但最辛苦的是孩子,所以你要尊重他,你要把他的線連過去,那連過去以後,

他接受他的過去,他就會接受他的現在跟未來(峰媽-1208-1211)」

(四)給孩子更多的愛

一些研究結果顯示收出養雙方的連結與接觸是成功收養關係中很重要的特 性,需仰賴被收養童生父母和養父母有效合作以共同提昇孩子的福祉(Susan, 2008),受訪養父母認為開放見面使原生家庭有機會表達對孩子的愛,透過雙方 家人的合作,讓孩子清楚知道愛的關係一直都在他/她的身上。

「希望她永遠不要忘記她還是來自一個很愛她的媽媽,就算她去追溯她的身世時,她 有印象的確如此(蕙媽-0306-0307)」

「透過跟生母見面,讓孩子知道這種愛的關係還是在她的身上,她的生母並非不接納 她或不愛她,她也真的愛她,只是能力沒辦法繼續照顧她,讓她知道生母並沒有把她 丟棄,像她生日見面的時間,生母都會買東西給她,帶她去吃飯,她年紀還小,會覺 得有人愛她很高興(依爸-0319-0323)」

「她有兩個媽媽疼她愛她照顧她,我覺得很ok(莉爸-0426-0427)」

(五)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依據國內研究發現多數被收養的孩子想知道他們的來源,希望能與原生家庭 接觸,但又害怕會傷了養父母的心,所以隱藏內心的感覺和期待(Wang, 2000),

受訪養父母則希望主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清楚知道自己的過去,避免造 成潛在傷害。

「我知道孩子大部份是很好奇,想知道那一段過去,像解開一道迷題,解完後她就好 了(玟媽-0409-04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主要是希望讓孩子知道他的生父母那邊是怎樣的人,媽媽也不是不好的人,讓孩子 看見他的姑姑是怎樣的人,是因為家庭發生劇變才有收養的結果(傑媽-0233-0234)」

(六)讓孩子的記憶更完整

當孩子被收養時已經會認人,且對原生家庭有印象,多數養父母將開放見面 視為孩子的權利,「那本來就是他的姑姑和他的媽媽,你也不能把他切斷呀(傑媽 -0803-0804)」、「這是生母的權利,這是孩子應得的(依媽-0311)」因此,在孩子已知身 世的情況下,養父母普遍希望幫助孩子連結過去與現在,讓孩子對身世背景存有 完整的記憶,不會因為收養而造成對過去的否定或切割。

「我們前年回去也看到叔公的下一代,過年也回去,還有他的叔叔,都看到了,所以 他小時候的記憶都在,那個叔叔呀,小時候還帶他去吃蛇肉……因為我們有帶他回去,

有去聯繫,所以他的整個記憶是完整的(峰媽-0816-0821)」

「我們覺得不要對孩子有所隱瞞,也坦誠告訴孩子,因為她也已經有印象,而且有記 憶,所以我們也會在環境中教導孩子說她有兩個媽媽都愛她(依爸-0134-0136)」

(七)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對被收養的孩子而言,若已經知道或見過親生父母,就不會理想化或妖魔化 原生家庭,而是成為被收養童過去及現在生活中真實、看得見的一部份(Marianne, 1993)部份受訪養父母表示開放見面有助於建立孩子的自信心,破除對原生家庭 的負面想像空間,讓孩子有機會接觸自己的根源,並強化其自我認同的能量。

「因為妳讓她曾有接觸過,當她知道身世時,她不會有特別的想像空間,當她情緒有 負面時,她不會去想像她是來自一個不喜歡她的原生家庭,所以才出養她或她是棄嬰 等等的,當她人生是負面狀況時,不要有負面想像空間,讓很多負面加在一起(蕙媽 -0307-0310)」

「他以前很容易暴怒(峰媽指稱小峰)……有些人講話不是很好,就有同學跟我兒子 說:你是孤兒,那我就跟我孩子說你不是孤兒,你只是更多了一對爸爸媽媽而已,你 不要理會他們,那他現在就完全沒有任何感覺,因為他知道他不是呀(峰媽-0821-08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5 

二、 尊重孩子的意願

研究指出收養家庭開放與原生家庭接觸對被收養童有幫助,孩子藉此可以對 自己及收養意義有更多瞭解(Fratter, 1989),在開放收養家庭中,受訪養父母不僅 透過開放幫助孩子瞭解收養意義,更積極展現對孩子的尊重,包括讓孩子決定是 否再次與原生家人見面,以及未來如何與原生家人相處,彰顯出養父母願意承認 收養與親生之間的差異性,更能以彈性、開放的態度教養孩子。

「你既然告訴她身世了,我覺得畢竟她不恨她媽媽嘛,還是要讓小孩知道,讓小孩自 己 去 判 斷 , 我 不 會 說 阻 止 她 們 見 面 或 是 隱 瞞 我 女 兒…… 一 切 取 決 於 小 孩 ( 秀 媽 -1218-1221)」

「我們當初要領這個孩子時,我們是希望在有限的能力內給一個有需要的小孩一個環 境,我們雖然是收養的家庭,我們提供一個環境跟一個愛baby,但要明瞭的是,她其 實是來自另一個家庭,她的人生路還是要讓她自已決定(蕙媽-0420-0423)」

「我覺得最後決定權在小朋友身上,但必須是她夠成熟可以做決定的時候,她自己可

「我覺得最後決定權在小朋友身上,但必須是她夠成熟可以做決定的時候,她自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