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作者:Horst Dreier 譯者:江嘉琪

導讀

作者 Horst Dreier,1954 年生於 Hannover。於 Würzburg 完成基礎法學教育並取 得大學任教資格後,曾任教於海德堡大學。現為 Würzburg 大學法學教授,擔任 國家法、行政法與法哲學課程。其除學術專論外,並編有三冊之基本法註釋書

(Grundgesetz-Kommentar, Bd. 1 (Art. 1-19), 1996, 2. Aufl. 2004; Bd. 2 (Art. 20-82), 1998; Bd. 3 (Art. 83-146), 2000)、與 Peter Badura 教授合編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五十 週年紀念論文集(„ Festschrift 50 Jahre Bundesverfassungsgericht“ , 2001,亦即本 書)。其學術研究成果曾獲巴伐利亞邦、奧地利政府之獎勵,自 2001 年貣為德國 國家倫理委員會(der Nationale Ethikrat)委員。

目次

壹、 過往之克服之不可能性與不可避免性

貳、 1945 年與 1989 年之後的德國歷史過往的自我克服(Eigenbewältigung deutscher Vergangenheit)

參、 法律上過往之克服的主要課題

肆、 國家人事問題:繼續或不繼續,續任或解職?

一、 1945 年後公職的重建

二、 1989 年後東德國家人事之清算(Abwicklung)與過渡 三、 小結

伍、 受害者(Opfer):賠償(Wiedergutmachung)、補償(Entschädigung)、復權 (Rehabilitation)

一、 對於過往評價改變之容許性 二、 1945 年後納粹政權不義之補償

三、 前東德政權受害者之財產返還(Restitution)、損失補償(Entschädigung)與復 權

陸、 加害人(Die Täter):刑法是過往之克服有效的工具嗎?

一、 受法庭審判的納粹主義 二、 東德政權不法的刑法克服 柒、 代結論

壹、 過往之克服之不可能性與不可避免性 的徹底清除(die Suggestion endgültiger Entsorgung)和過往之克服─或和同樣被廣 泛使用、性質相同的名稱「總結處理」(„ Aufarbeitung“) ─加以連結,有必要

貳、 1945 年與 1989 年之後的德國歷史過往的自我克服(Eigenbewältigung deutscher Vergangenheit)

這類不可避免的問題,眾所周知,在二十世紀的德國歷史上,尌有兩次被提出來,

而且是以一種對個人生帄與集體行為都十分根本而尖銳性的方式:第一次是在 1945 年,「第三帝國」(das „ Dritte Reich“)瓦解之後;第二次是在蘇維埃帝國 分裂,因此促成的德國統一之後,當時的統一是亮據契約的協商,德意志民主共 和國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eitritt der DDR zu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引 導本文以下比較性的帄行分析呈現的,是這個雙重案件的獨特性(die

Einmaligkeit dieser Doppelung) 以及兩個案件同樣涉及的基本法法治國的相關秩 序;本文的研究─先回應常見的告發式的譴責─並無意刻意忽視或弭帄第三帝國

與前東德政權的差異 。因為首先,進行比較並不代表是等同看待;邏輯上任何 比較毋寧都是以差異為前提 。其次,由於基本法,使得以下的研究能有更加具 體而相同的標準出發點:本文所關注的問題正在於,在 1945 年與 1989 年之後,

出現哪些在憲法國家對於歷史過往的克服,結構上可比較的問題,而儘管前者與 後者皆是以基本法為中心的規範秩序,是否在過往之克服上能夠看出差異。在核 心上具有同質性的並不是納粹政權與東德德國社會統一黨政權,而是以德意志聯 邦共和國基本法的秩序為基礎所必頇要解決的任務─兩次被提出來的憲法國家 如何克服歷史過往的問題,在過去和現在具有同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