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我要~將困難打倒

本單元所選讀的繪本為《叔公的理髮店》、《媽媽的紅沙發》,自我決策討論主 題為心理賦權。而研究者參照個案生活軼事分析所設定的對話重點目標則是:一、

瞭解現實生活可能會遇到各種挫折與挑戰,但要勇於面對;二、把握自己當下能 做好的事,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

壹、個案表現與教師回應

一、弱勢的呈現

(一)對文本的誤讀

例:沒關係,錢再賺就有了

T:叔公剛開始聽到銀行倒閉,所有 的存款都沒有了,他的反應怎 樣?

S:叔公說沒關係,錢再賺就有了,

不要氣餒。

T:錢再賺就有了?我們來看一下 書。他說……

S:他真的很失望。差不多……

T:差不多是什麼意思?

▲圖 4-5-2:叔公聽到銀行倒閉時的表情與反 應(出自《叔公的理髮店》)

S:後來叔公的意思差不多是我剛才說的那樣。

T:那他剛開始知道的時候態度是怎樣?

S:有點難過、有點失望。

T:有點失望而已嗎?

S:是很失望。

T:對啊,叔公並沒有不在意銀行倒閉,然後馬上就恢復正常喔。為什麼 會覺得叔公只是有點難過、失望呢?書上不是說「他真的很失望」嗎?

S:因為他看起來[指書上的圖]沒有很傷心啊!(逐 1-叔公的理髮店)

當叔公聽到銀行倒閉、存款都沒有了的消息時感到震驚、沮喪,這部分可從 故事的文字中看出,但圖畫的表現裡,叔公並未有太大的反應,僅流露出一些憂 傷的面容【見圖 4-5-2】,反而較為看不出來。雖然叔公後來顯示出的態度就如個案 所說的:「錢再賺就有了,不要氣餒。」但那畢竟是經過了某種程度的調適。個案

雖能理解故事意涵,但卻沒有注意到圖文描述的落差,也可能遺漏了重要的訊息,

研究者認為,這也是一種誤讀「在我問『叔公聽到銀行倒閉,所有的存款都沒有 了,他說了什麼?』小志回答說『叔公說錢再賺就有了,不要氣餒。』聽到的當 下我有一點點猶豫,猶豫的原因在思考到底需不需要澄清這一點,因為叔公後來 的態度的確是如同小志說的那樣。但那是後來,叔公聽到銀行倒閉的當下其實是 很錯愕、很難接受的。之所以還是點出這部分,因為我覺得這種態度很重要。再 樂觀的人也很難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許多人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但叔公可貴的 正是選擇努力及繼續奮鬥的精神(師省-叔公的理髮店)」

施老師認為這個現象值得注意「從對話中來看,感覺上小志已經預設了『叔 公會堅持下去、克服困難』的立場,因此沒有很仔細的去想叔公遇到打擊的感受,

小志似乎只在單純的聽故事,並沒有對此感同身受(友論-叔公的理髮店)」

(二)對事物認知不足

例:所有的銀行都是公家單位

T:如果是你遇到這樣的狀況(叔公聽到銀行倒閉,所有的存款都沒有 了),你會有什麼反應?

S:去跟別家銀行要錢,要不然就是跟公家要錢。

T:為什麼要去跟公家要錢?

S:因為銀行是公家的啊。

T:是國家的銀行不多耶,只有中央銀行、土地銀行喔,很多銀行都是私 人的,像我們平常看到學校附近的台北富邦、陽信銀行、第一銀行、

中國信託等等。(逐 1-叔公的理髮店)

對事物認知不足是個案在對話中經常出現的情況,在這裡個案誤認為所有的 銀行都是公家單位,所以如果像叔公一樣遇到銀行倒閉的事情,找另一家銀行要 錢即可。這樣的狀況雖然或多或少影響了個案對故事意涵的理解及對話的流暢 性,但研究者也希望藉此加強個案生活知能,因此對於個案的誤解,儘可能在不 耽誤時間的情況下以簡單的方式說明,讓個案能夠大略瞭解實際狀況「……小志 認為所有的銀行都是公家單位,這個說法給我一些教學上的啟示:一是我們應該 儘可能的加廣我們的教學,尤其是生活裡可能運用的各種知識;二是即使是輕度 智能障礙的學生,但對於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基本知能可能都還有疏漏的地方,

這些都值得特殊教育教師注意(師省-叔公的理髮店)」

(三)不切實際的想法

例 1:用影印的方法參加畫圖比賽

T:比如說老師想要參加一個水彩的畫圖比賽,可是老師還是不太會 畫……

S:把圖案列印成黑白的再自己著色。

T:老師不是在講練習的方法……

S:不是,我是說拿一張圖,然後去列印成黑白的,再自己著色,著一著 顏色再拿去交,然後騙人家說這是我畫的。

T:影印的跟自己畫的差很多耶,怎麼可能分不出來?

S:是喔。(逐 1-叔公的理髮店)

例 2:報復讓希望落空的人

T:如果遇到類似的事情(小女孩家中遇到失火的巨變)就是你努力了很 久結果希望落空,那你會怎麼樣?

S:想辦法報復(害個案希望落空的人)啊。

T:想辦法報復?

S:用火燒。

T:可是現在攝影機那麼多,被抓到不是更慘,被抓了怎麼辦?

S:那把攝影機砸掉再做。

T:老師知道你平常有在看新聞的習慣,所以老師問你,為什麼有些人做 壞事會被抓到?

S:因為有電腦啊!

T:你指的是監視器吧!(小志點頭)監視器常常不只一台而且可能裝在 你沒發現的地方耶,你覺得這樣做好嗎?被警察抓到要坐牢的。

S:不好。(逐 1-媽媽的紅沙發)

對事物認知不足與不切實際的想法似乎是一體兩面的情況。當研究者舉例(即 參加畫圖比賽)面對挑戰該如何努力超越時,個案想的卻是怎麼投機取巧,且明 顯不可能成功;另一則則是想辦法要報復害自己希望落空的人,兩次研究者都是 以行為後果以及「你覺得這樣好嗎?」希望提醒個案自行思考,個案想了一下後,

才放棄原來的想法「小志的想法經常停留在太單純的階段,有時甚至沒有考慮到 是否可行……讓小志瞭解,方法誤用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是我想在對話中讓小 志自己去發現的……特教老師在教學中經常扮演全能的角色,我們常直接跟學生 說『你不可以……』、『去做……』的確,簡單明確的指令比較不會讓學生混淆,

但卻也可能讓學生無從理解之所以要這麼做或不這麼做的原因(師省-叔公的理髮 店)」

(四)偏離主題的回答

例 1:我的撲滿小很多,很快就可以裝滿了

T:……她們存錢的瓶子很大,每次又只能存一點點,你會不會覺得這樣 很累,裝都裝不滿?

S:不會。

T:為什麼?

S:我的撲滿小很多,很快就可以裝滿了。(逐 1-媽媽的紅沙發)

研究者之所以如此提問,是想聽聽看個案對於要努力很久,才能達到目標的 情況有什麼想法。但個案可能誤解了研究者的意思,也可能是沒有體會過類似這 樣積少成多的狀況,所以並沒有就研究者提問的問題來回答,反而以自己的狀況 說不會有這種感覺。個案在偏離主題的回答中偶爾會出現這種跟提問有落差,以 自己經驗來回答問題的情況。

例 2:讓老闆自己數零錢

T:有一天她們發現玻璃瓶終於滿了,於是將零錢換成紙鈔,去買了心目 中的沙發……

S:老師,我覺得他們不用換成紙鈔啊,直接拿零錢去買就好了,讓老闆 自己數。(逐 1-媽媽的紅沙發)

研究者提到小女孩一家人認真的存錢去買沙發時,個案想到之前發生有人將 紙鈔全部換成零錢去購物的新聞,所以提出了拿零錢跟老闆買東西的說法,但個 案所提到的這個例子與討論並無相關「雖然第一個單元的討論後有請小志注意老 師的主題,但偶爾像這樣跟討論內容主題無關的說法還是會出現,小志平時有看 新聞的習慣,對一些惡作劇的新聞常常覺得很有趣,對話時偶爾便會說出來(師 省-媽媽的紅沙發)」

(五)不夠周延的回答

例:皮包有錢可以存

T:那麼書中的外婆呢?有工作嗎?為什麼有錢可以存呢?

S:因為她從皮包拿出來的。

T:可是外婆為什麼皮包會有錢?

S:買東西時跟人家殺價、討價還價省下來。(逐 1-媽媽的紅沙發)

外婆之所以可以存錢是「因為從皮包拿出來的」,個案對問題的理解僅在表

面,且教師的提問重點在於「為什麼」,而非「從哪裡來」。由此也可看出個案蒐 集問題線索的能力不佳,較難找到最重要的訊息。

二、對話中的思考

(一)說出重點概念

例 1:想做的事情有努力就有機會做到→從故事中找到叔公成功的原因 T:你記得叔公實現願望時幾歲了嗎?

S:七十九歲。

T:很老了喔,你覺得會不會太久了?

S:不會。

T:為什麼呢?

S:因為想要做的事只要有努力就可以做到。

T:你怎麼知道是這樣?

S:故事說的。

……

T:你喜歡這個故事嗎?

S:喜歡。

T:為什麼喜歡?

S:他(叔公)有什麼困難、挫折都不放棄。(逐 1-叔公的理髮店)

討論到後面,研究者問個案,記不記得叔公幾歲才完成自己的夢想?這樣會 不會太久了,個案回答不會「因為想要做的事只要有努力就可以做到。」這種信 心正是研究者希望個案理解的「為什麼在心理賦權這個部分我要選這兩本書?因 為我希望小志能夠有更多、更大的勇氣和毅力面對困難。高一時我一直想不通為 什麼小志常常要求要換組,誇張的是就算換了自己要求的組別後,過一陣子還是 會找一些理由想再換。那時心中也頗為掙扎,我知道我掙扎的原因是因為弄不清 楚小志之所以想換組的原因,如果他真的只是單純的不喜歡,為什麼他沒有拒絕 的權力?為此我多次與家長討論,最後決定以就業的考量為前提,打擊樂社想換 到電腦社?可以,那是個人興趣的選擇;不想到餐飲進階班?不行,那些訓練與 將來就業有關……當時我們以這樣的方式替小志篩選,小志必須被動接受。但之 後在與多位老師的討論中,我漸漸確定小志其實對現實生活中的挑戰是選擇逃避 的……因此,我希望從這兩個故事來帶出心理賦權對小志的真實意義(師札-叔公 的理髮店)」個案對就業其實不是完全沒有興趣,相反的,在好幾次的對話中,個

討論到後面,研究者問個案,記不記得叔公幾歲才完成自己的夢想?這樣會 不會太久了,個案回答不會「因為想要做的事只要有努力就可以做到。」這種信 心正是研究者希望個案理解的「為什麼在心理賦權這個部分我要選這兩本書?因 為我希望小志能夠有更多、更大的勇氣和毅力面對困難。高一時我一直想不通為 什麼小志常常要求要換組,誇張的是就算換了自己要求的組別後,過一陣子還是 會找一些理由想再換。那時心中也頗為掙扎,我知道我掙扎的原因是因為弄不清 楚小志之所以想換組的原因,如果他真的只是單純的不喜歡,為什麼他沒有拒絕 的權力?為此我多次與家長討論,最後決定以就業的考量為前提,打擊樂社想換 到電腦社?可以,那是個人興趣的選擇;不想到餐飲進階班?不行,那些訓練與 將來就業有關……當時我們以這樣的方式替小志篩選,小志必須被動接受。但之 後在與多位老師的討論中,我漸漸確定小志其實對現實生活中的挑戰是選擇逃避 的……因此,我希望從這兩個故事來帶出心理賦權對小志的真實意義(師札-叔公 的理髮店)」個案對就業其實不是完全沒有興趣,相反的,在好幾次的對話中,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