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思考

壹、行動研究法的思考

每種研究法自有其偏重的面向,所觀察的面向與角度也不同,因此對於這個 題目,研究者曾考慮以個案研究法或是參與觀察法來進行,也許可以配合量化的 數據,讓研究更具說服力,然再三考量下還是決定使用行動研究法。

因為就一個身為教師的研究者而言,教學內容及與學生的互動是目前最關注 的議題,行動研究法可以讓研究者實地去進行一項教學計畫,並檢視教學過程中 的種種。潘世尊(2005)曾提到:(行動研究)試圖積極「改變」與研究者自身有 關的現況。非如質與量的研究,僅止於中性、客觀的「理解」或「解釋」研究對 象。研究者本身為教師,在進行教學的同時,當然希望學生能朝著預定的目標改 變,而非完全僅是對觀察到的現象作解釋。因此,在選定研究方法之後,一些疑 惑逐漸釐清,研究與教學的定位也就更加明確:

一、在教學中放入不同的元素

行動研究的問題通常是實際工作中所遭遇的問題,而行動研究也由此開始(引 自王文科、王智弘,2009)。研究者的確是在教育現場中看到了某些現象,促使研 究者想要在教學中放入不同的元素,並仔細觀察、紀錄,以瞭解這樣的元素,對 特殊孩子在自我決策上的學習,是否能有更多更好的幫助;歐用生(1989)認為,

行動研究是確定、評鑑並形成問題,所謂「問題」是在日常教學情境中被認為重 要的,不必解釋得過於嚴謹,例如,也可以包括如何在學校既定的規則中採用某 種革新。他認為行動研究的意義在於,許多教育制度及規則是官僚界定的行政所 安排,行動研究能使教師質疑這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假定,讓教師發展自己的意 識並採取負責的行動。在這樣的思考下,如同 Stenhouse 所言,教室應被視為是教 育的實驗室,教師為一位研究者,而教學的本身則為是研究的另一種形式(引自 鄭增財,2006)。這個說法讓教學內容不再只是按表操課,更須積極的經由教師的

轉化,可說是教師精神的一大進步與覺醒。

二、教師身兼研究者及課程實踐者

然而如此一來研究過程如何保持客觀中立?這部份似乎是行動研究法較令人 質疑之處。在質與量的研究中,研究者與研究對象是分離的,而行動研究的研究 者自身即是研究對象(引自潘世尊,2005)為避免研究陷入研究者自說自話的情況,

三角校正是一個解決的方式:教師一邊教書一邊蒐集資料,為更完整了解問題真 象,至少要在同一段時間內以三種不同方法蒐集資料,或是從三種不同對象了解 其對某一主題的看法(引自周新富,2007)。

本研究採質的研究方法,研究者本身即是研究的工具,因此很難避免研究者 的主觀觀點,為求研究之客觀,採三角校正的方式,儘可能採取多種方法,包括 不同人員的訪談、研究者札記、文件蒐集等方式來蒐集資料,並隨時請教資深教 師及教學夥伴,以降低研究者的主觀詮釋。

貳、行動研究的過程是一種對話的過程

英國史汀豪斯(L. Stenhouse)和艾利特(J. Elliott)等人主張課程發展應採取 過程模式,而非傳統的目標模式。在過程模式中,課程教學是一種「對話」的過 程。學生的知識學習不是被動的接受教師所「傳授」的內容,而是經由教室裡的 討論、對話,讓學生自行逐步理解出來,因此學習是主動的知識建構(引自周新 富,2007)。Stenhouse 認為,在學校教育中,技能與記憶知識的學習較適合採用目 標模式,但學生在社會規範、價值觀念以及個人思想體系的建立,卻難以從目標 模式的課程習得。換言之,學校的課程不能全採用目標模式,而應視所學習知識 的性質而定(引自鄭增財,2006)。

檢視艾利特(J. Elliott)對課程與教學的看法,更可看出行動研究對傳統教學 的挑戰與創新(引自鄭增財,2006,頁 73、74):

1. 課程是一個對話的過程,而非適應的過程。在對話的過程中,知識被 學生以其生活經驗加以重新建構。

2. 學習是一種主動生產的過程,而不是被動的學習「知識」。學習的成 果不再是去追求預先設定的外在校標,而是一種人類心智能力的展 現。這個展現可從個人分析、歸納、綜合知識的能力,自我檢測個人 的偏見的能力來加以觀察。

3. 教學不再被視為是一種控制,或是教學目標的決定。教學重視的是過 程,而不再只是學習的結果。教學過程牽涉如何激化學生的學習、師

生積極的參與、挑戰與延伸人的心智能力。

4. 就教學評量而言,評量學習和教學的標準是不同的。學習的評量著重 的是學生展現在學習結果的心智品質上;教學的評量則著重於教學方 法是否有助學生心智品質的提昇。換言之,教學的評量是以其過程為 基礎,而不是以學習結果的資料為基礎。

5. 就課程與教學的關係而言,課程不再被視為是一組預先設定好的知 識、概念和技能,而是教師在教學情境中選擇與組織知識內容,以回 應學生追求「意義」的需求,而所選擇和組織的知識內容是否完善,

評量的標準端看其是否能符合學生的關注和興趣,同時對學生而言應 具有挑戰性,並應可以拓展其知識能力的範圍。

艾利特(J. Elliott)對於課程與教學的看法給予研究者相當多的啟發。研究者檢視 自身的教學,技能與認知層面總遠遠多於情意的陶冶,這很有可能造成教學的盲 點,因此研究者希望作一些調整與改變,並依據研究步驟有系統的蒐集資料、解 釋資料,幫助學生在自我決策主題上有更多的省思,也讓教師教學上有更多的成 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