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戰前日本小學校理科教育之沿革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戰前日本小學校理科教育之沿革

第二章 理科課程之設置與實施

第一節 戰前日本小學校理科教育之沿革

一、日本教育制度初設階段

江戶時代以蘭學為中心,至幕末開港後漸轉向歐美。隨著明治維新的文明開 化思潮,在各地設立洋學塾或外國語學校,翻譯歐美的書籍作為教科書。加上日 本傳統學問中沒有適宜發展為近代理科的部分,是以日本的理科教育幾乎是將歐 美的科學教育直接移植過來。32另一方面,明治維新時期提出富國強兵、殖產興 業和文明開化等三大政策,在文化教育方面採積極學習西方、大力發展基礎教育 兩項措施,由是翻譯並引進不少歐美書籍,歐美各國的教育思想也湧入日本,例 如從美國引進的《庶物指教》一書,以數學和理科為題材,著重介紹透過接觸實 物和實驗的方式,進行學習的教育思想,對理科教育也產生很大的影響。其中,

又以英國的科學、技術和理科教育對日本理科教育的影響最顯著。當時日本使用 的教科書多從英國教科書翻譯而來,較為重要的是從《科學入門叢書》中,選譯

《化學》、《物理》及《植物》等內容,這套叢書強調實驗和觀察的重要性,並透 過實驗和觀察培養學生的科學思想。33同一時期,日本國內學者福澤諭吉

(1835-1901)認為東洋社會停滯的原因在於缺乏數理的認識和獨立精神。並將

「自然」從人的主觀價值中解放出來,成為純粹客觀的知識對象,而學問的核心 方法則在於實驗的精神,34著有《訓蒙窮理圖解》等作品。其他尚有小幡篤次郎

(1842-1905)著《天變地異》、中村一翠譯編《訓蒙道理圖解》等書籍。顯然地,

32 海後宗臣,《日本教科書大系 近代編 第二十四卷 理科(四)》(東京:講談社,1967 年),頁 73-74。

33 鄭長龍、林長春、陳耀亭,〈日本理科課程發展史研究〉,《化學教育》第 1 期(化學教育會,

2000 年),頁 8。

34 丸山真男,〈福澤於「實學」轉回-福澤諭吉哲學研究序說-〉,頁 110-123,轉載自:周婉窈,《海 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2003 年),頁 232。

10

國民的啟蒙成為日本重要的課題之一。

1872 年日本頒布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個新「學制」,35在國家政策的具體方案 下將尋常小學分為上、下二等,應修習的學科包含「理學大意」、「博物學大意」、

「化學大意」和「生理學大意」等理科之科目。36其後,規定教科書採審定制度,

每一科目都有數種版本。小學校所使用的理科教科書大多選自幕末到明治維新洋 學發展以來所出版的自然科學書或理科的啟蒙書,以及之後陸續翻譯出版的理科 書。37例如福澤諭吉的《訓蒙窮理圖解》一書,主要在解說空氣、水、風等自然 現象,廣為當時小學校當「理學輪講」之教科書使用。38因此,學制的發布可視 為近代初等理科教科書形成之基礎。39然而,此時尚未有「理科」之學科,僅被 置於理學課程中。40

圖 2-1 〈第三章 水の事〉,《訓蒙窮理圖解》

資料來源:福澤諭吉,《訓蒙窮理圖解》(東京:慶應義塾,1871 年)。

1879 年公布「教育令」,廢除舊學制,翌年公布「改正教育令」, 1881 年依

35 即是頒布有關近代學校制度的規章,規定學區、學校、教員、學生與考試、海外留學生、學 費、貸款、專門學校等。根據學制,日本全國分為 8 大學區,各大學區設一所大學,每一大學 區又分為 32 中學區,每區設 1 所中學校,中學區又分為 210 個小學區,每區各設立 1 小學校,

以普及教育。換言之,學制的發布確立日本近代式學校體系與制度。參考自:周婉窈,《海行 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2003 年),頁 298。

36 堀七藏,《日本の理科教育史 第一》(東京:福村書店,1961 年 2 月),頁 3-11。

37 海後宗臣,《日本教科書大系 近代編 第二十四卷 理科(四)》(東京:講談社,1967 年),

頁 79。

38 海後宗臣,《日本教科書大系 近代編 第二十四卷 理科(四)》(東京:講談社,1967 年),

頁 9。

39 海後宗臣,《日本教科書大系 近代編 第二十四卷 理科(四)》(東京:講談社,1967 年),

頁 80。

40 伊神大四郎編,《三訂現代理科教育法 演習と資料》(東京:明治圖書,1981 年),頁 31。

11

「改正教育令」制定「小學校教則綱領」,並將小學分為初等科(3 年)、中等科

(3 年)與高等科(2 年)三等,應修習學科中與理科相關表為「博物」、「物理」、

「化學」、「生理」。博物、物理從中等科開始授課,高等科加入化學、生理。同 時,教學方法亦有所改良,之前僅是老師口述講解、學生作筆記,至此,綱領明 確指出須利用實地觀察、模型、標本,以方便學生理解。教學方法之改變,乃與 1879-1887 年間裴斯塔洛齊(J.H.Pestalozzi, 1746-1827)教育學說的流行有關。日 本文部省曾於 1872-1873 年先後聘請美國教育專家斯科特(M.M.Scott,1843-1922)

等人到日本研究教學法,同時編輯出版介紹歐美國家教育思想的《教育雜誌》41; 斯科特也應東京師範學校之邀傳授教育學,42傳授美國新的學級教學法「一齊教 學法」與裴斯塔洛齊的「直觀教學法」。43斯科特帶來美國的教具、掛圖,以及 教授教科書的使用方法等,並逐漸推廣至日本各地區的師範學校。影響所及,

1876-1878 年間,公立師範學校的補助金增加,並自美國購入理化學器械分配至 各府縣師範學校。44由於開發教學法與問答教學法備受學界關注,使得理學相關 之學科亦受到影響而進步。45

至 1885 年,森有禮(1847-1889)就任文部大臣,全面改革教育制度,特別 是基礎教育的小學校制度。翌年,頒布「小學校令」,將小學校畫分為尋常小學 校(4 年)與高等小學校(4 年),尋常小學校變為義務教育。46據「小學校令」

第 13 條之規定,小學校的教科用書須經由文部省檢定方可使用。同年,制定「小 學校的學科及其程度」,規定高等小學校之學科為修身、讀書、作文、習字、算 術、地理、歷史、理科、圖畫、唱歌、體操等科目。其中「理科」是統合過去的

41 鄭長龍、林長春、陳耀亭,〈日本理科教育發展史略〉,《中學化學教學參考》第 153 期(陝西 師範大學,1996 年),頁 1。

42 東京師範學校:在 1886 年因師範學校令的制定而分為高等師範學校與尋常師範學校。在日本 的師範教育體制中,東京高師貴為「教育的總本山」,各府縣立師範學校無不以東京高師為典 範,隨著東京高師畢業生之赴任,該校開發的教學法亦隨之普及於各地。參考自:謝明如,〈日 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之研究(1896-191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 年 6 月),頁 107。

43 直觀教學法,強調實物教學的重要性。海後宗臣,《日本教科書大系 近代編 第二十四卷 理 科(四)》(東京:講談社,1967 年),頁 84。

44 伊神大四郎,《三訂 現代理科教育法》(東京:明治圖書出版株式會社,1981 年),頁 32。

45 堀七藏,《日本の理科教育史 第一》(東京:福村書店,1961 年 2 月),頁 92-94。

46 〈小學校令の制定〉,《學制百年史》(東京:帝國地方行政學會,1981 年),參考網址:

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hpbz198101/hpbz198101_2_051.html,

下載日期 2010 年 9 月 17 日。

12

博物、物理、化學之科目。概言之,理科為整合與自然科學相關之科目,47「理 科」學科名稱之由來與德國語 Naturkunde 有關,48此乃日本理科教育的重要改革。

因此,理科之本質乃是日本將美、英的民主主義式教育制度與教育思想,轉 變為德國的國家主義式教育制度與教育思想。49其後,對日本教育影響較深的國 家也自歐美轉變為德國,50此乃值得注意之現象。此外,據「小學校的學科及其 程度」之規定,高等小學校每週教學總時數為 30 小時 30 分(男),其中,理科 每週 2 小時,並規定該學科之程度為:

理科是與生活有密切相關之物,例如果實、穀物、蔬菜、草木、人體、動 物蟲魚、金銀銅鐵等,以及兒童日常生活常見之物,例如日、月、星、空 氣、溫度、水蒸氣……蒸汽機械、眼鏡、虹、槓桿、滑車、天秤、磁石、

電信機等。51

由上顯示,理科以天然物與自然現象為主要教材,教材皆以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之 事項為基準。從此,日本小學校理科教科目之內容和範圍遂有初步之規定。

1890 年公布新「小學校令」,明示小學校教育之目的為:「留意兒童身體之 發達,培養道德教育及國民教育之基礎,並傳授生活必須之普通知識技能。52」 關於小學校制度之規範更加詳細,規定義務制尋常小學校分設三或四年制,高等 小學校分設及二、三或四年制,而高等小學校應習科目與之前相同,各學科每週 教學總時數為 30 小時,其中,理科每週 2 小時;同時,亦規定小學校使用教具。

據「小學校設備準則」之規定,將教具分為甲、乙兩種,甲種之基本教具為黑板、

板擦,博物標本、理化器械等理科相關之教具設備,乃是因應理科課程而設,53

47 海後宗臣,《日本教科書大系 近代編 第二十四卷 理科(四)》(東京:講談社,1967 年),

頁 126。

48 伊神大四郎編,《三訂現代理科教育法 演習と資料》(東京:明治圖書,1981 年),頁 34。

49 真船和夫,《理科教育法》(東京:社光新堂文誠株式會社,1963 年),頁 8。

50 海後宗臣,《日本教科書大系 近代編 第二十四卷 理科(四)》(東京:講談社,1967 年),

頁 126。

51 堀七藏,《日本の理科教育史 第一》(東京:福村書店,1961 年 2 月),頁 120-122。

52 〈小學校令の制定〉,《學制百年史》(東京:帝國地方行政學會,1981 年),參考網址:

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hpbz198101/hpbz198101_2_051.html,

下載日期 2010 年 9 月 17 日。

53 〈小學校令の制定〉,《學制百年史》(東京:帝國地方行政學會,1981 年),參考網址:

13

14

由上可知,隨著學年之增長,理科的教學程度更深、學習內容更廣。第一、二學 年以博物學為主,植物、動物及礦物等教材僅就現象加以說明。第三學年以後方 出現物理、化學之教材,第四學年,著重探索各種事物與人日常生活之關係。

二、國定制教科書時期

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後,日本國內近代產業興盛,影響理科教育之發展。

56 1886 年「小學校令」訂定以來,原明確規定教科書的檢定制度,由於教科書 販賣競爭問題,以及 1902 年之教科書收賄事件等,57於是,文部大臣菊池大麓

56 1886 年「小學校令」訂定以來,原明確規定教科書的檢定制度,由於教科書 販賣競爭問題,以及 1902 年之教科書收賄事件等,57於是,文部大臣菊池大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