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把握審美本質的現量…

第三章 王船山《古詩評選》評說陶謝詩的觀點

第二節 王船山評說陶謝詩的觀點與其詩論、文化思想之關係

三、 把握審美本質的現量…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御賓,順寫現景。若一情一景,彼疆此界,則賓主雜遝,皆不知作者為誰意外設 景,景外起意,抑如贅疣上生眼鼻,怪而不恆矣。」169若能立主御賓,當能「賓 主歷然,情景合一。」170所謂的主、賓並非指死板寫作的技巧,正是指情景的合 一。船山言:

詩文俱有主賓。無主之賓,謂之烏合。俗論以比為賓,以賦為主;以反為 賓,以正為主,皆塾師賺童子死法耳。立一主以待賓,賓非無主之賓者,

乃俱有情而相浹洽。若夫「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於賈島何與?「湘 潭雲盡暮煙出,巴蜀雪消春水來」,於許渾奚涉?皆烏合也。「影靜千官 裏,心蘇七校前」,得主矣,尚有痕跡;「花迎劍佩星初落」,則賓主歷 然,鎔合一片。171

可見當時存在著以賦比或是正反相對為「主」「賓」的俗論。此處所謂「主」,

當指「情」,所謂「賓」,則指「景」,故言「賓非無主之賓者,乃俱有情而相 浹洽」。理想的詩作是「賓主歷然,鎔合一片」。此語似有矛盾,既歷然分明,

又如何鎔合一片?前文引述之「互藏其宅」即提出「互相容保其精」。又船山言:

「《繫傳》云:『一陰一陽之謂道。』一一者,參伍相雜合而有辨也。」172都顯 示相互涵攝的雙方在相容之時仍會保有其原有的質性。這也正是本文一再強調之

「詩作中對立性質的相入統一」。

三、把握審美本質的現量

船山在《薑齋詩話》中,將佛學的術語「現量」用於詩學的情景論述,使用

169 [明] 王夫之:《唐詩評選》卷三,評丁仙芝〈渡揚子江〉,《船山全書》第 14 冊,頁 1012。

170 [明] 王夫之:《古詩評選》卷五,評帛道猷〈陵峰采藥觸興為詩〉,《船山全書》第 14 冊,頁 726。

171 [清] 王夫之著,戴鴻森箋注:《夕堂永日緒論內編》第 6 條,《薑齋詩話箋注》卷二,頁 54-55。

172 [明] 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卷一,太和篇「一陰一陽」句註,《船山全書》第 12 冊,頁 3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次數雖不多,但對於情景論述的補充與開展有重要的意義。173船山言:

「僧敲月下門」,只是妄想揣摩,如說他人夢,縱令形容酷似,何嘗毫髮 關心?知然者,以其沈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會心,

則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靈妙,何勞擬議哉?「長河落日 圓」,初無定景;「隔水問樵夫」,初非想得:則禪家所謂現量也。174

從中可知,現量的概念涉及景象的凝取,心境的捕捉等重要的過程。船山對現量 的定義見於《相宗絡索》:

「現量」現者,有現在義,有現成義,有顯現真實義。現在,不緣過去作 影。現成,一觸即覺,不假思量計較。顯現真實,乃彼之體性本自如此,

顯現無疑,不參虛妄。175

首先論現在義:「不緣過去作影」。所謂「過去」,在時間上相對於「現在」而 言,船山強調情感發生的當下經歷,包括發生的事件,遭逢的景物等。另一方面,

也指過去的作品,或可稱之為故紙堆。船山當然不反對學習前人優秀的作品,可 能因明代曾有詩人相互標榜、學習(機械式地復古)的風氣,忽略真情實感對於 創作的優位性。176船山為矯正此一缺失,故有此說。以賈島「僧敲月下門」為例,

173 本文僅就詩學的層面討論現量,其涉及的佛學根源意涵非本文所能負擔。可參見蕭馳:〈船山 詩學中「現量」義涵的再探討〉,《抒情傳統與中國思想——王夫之詩學發微》(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3 年),頁 1-39;陶水平:《船山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年),

頁 118-123。

174 [清] 王夫之著,戴鴻森箋注:《夕堂永日緒論內編》第 5 條,《薑齋詩話箋注》卷二,頁 52-53。

175 [明] 王夫之:《相宗絡索‧三量》,《船山全書》第 13 冊,頁 536。

176 船山極力排斥「門庭」的現象,如:「詩文立門庭使人學己,人一學即似者,自詡為『大家』,

為『才子』,亦藝苑教師而已。高廷禮、李獻吉、何大復、李于鱗、王元美、鍾伯敬、譚友夏,

所尚異科,其歸一也。纔立一門庭,則但有其局格,更無性情,更無興會,更無思致;自縛縛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據《詩林廣記》引《劉公佳話》云:

島初赴舉京師,一日,於驢上得句云:「鳥宿地邊樹,僧敲月下門。」始 欲著推字,又欲著敲字,煉之未定,遂於驢上吟哦,時時引手作推敲之勢。

觀者訝之。時韓愈吏部權京兆,島不覺衝至第三節,尚爲手勢未已。爲左 右擁至尹前,島具對所得詩句,推字與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韓立馬良久曰:「作敲字佳。」177

此詩之得非親身經歷,而是於驢上得句,若能「即景」,則無此困擾。故船山言:

「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門限。」178船山再次肯定情景相生的模式,但也造 成學者對於船山抹煞文學想像空間的疑慮。此一疑慮將由現量之中的「現成義」

所彌補。

其次論現成義:「一觸即覺,不假思量計較。」「現在義」所言屬於「觸」

的階段,即人與外物相接觸的瞬間,強調接觸的偶然性與不確定性,故以「長河 落日圓」、「隔水問樵夫」為例,言其「初無定景、初非想得」;現成義則關注 接觸時情感之「覺」,即由「觸」而「覺」所開展的寬廣情思空間。如《夕堂永 日緒論》:「『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自然是登岳陽樓詩。嘗試設身作杜

誰為之解者?」又「所以門庭一立,舉世稱為『才子』、為『名家』者有故。如欲作李、何、王、

李門下廝養,但買得《韻府羣玉》、《詩學大成》、《萬姓統宗》、《廣輿記》四書置案頭,遇 題查湊,即無不足。」在船山眼中,欠缺真情實感之作不足為道,從類書中搜求詞語的作法更是 拙劣。見[清] 王夫之著,戴鴻森箋注:《夕堂永日緒論內編》第 29、31 條,《薑齋詩話箋注》卷 二,頁 100、114。

177 [宋] 蔡正孫:《詩林廣記》前集卷七,收入[清] 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第 1482 冊,頁 74-75。又戴鴻森先生於《薑齋詩話箋注》自《劉賓客嘉話錄》引用此段文獻,

但查核四庫全書本《劉賓客嘉話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1035 冊,頁 453-468)並無此 條。故本文引《詩林廣記》,文字略有出入,但大意相同。見[清] 王夫之著,戴鴻森箋注:《夕 堂永日緒論內編》第 5 條,《薑齋詩話箋注》卷二,頁 53。

178 [清] 王夫之著,戴鴻森箋注:《夕堂永日緒論內編》第 7 條,《薑齋詩話箋注》卷二,頁 5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陵,憑軒遠望觀,則心目中二語居然出現,此亦情中景也。」179憑軒遠望所見之 實景應為岳陽樓周邊的景物,但「心目中二語居然出現」,這一內心歷程的描述 即為「覺」。這並不違背現在義及「鐵門限」的規定,只是較為迂迴。

最後論顯現真實義:「乃彼之體性本自如此,顯現無疑,不參虛妄」。「彼」

所指為所見之景與所成之情。即在現在義的規定下,確認其景為真,在現成義的 規定下,確認其情為真,進一步以「文字」保存在與景相觸的瞬間所得之真情實 景,即為「顯現真實」。180船山另有「物態、物理」之辨可與「顯現真實義」相 發明。181船山言:

蘇子瞻謂「桑之未落,其葉沃若」,體物之工,非「沃若」不足以言桑,

非桑不足以當「沃若」,固也。然得物態,未得物理。「桃之夭夭,其葉 蓁蓁」,「灼灼其華」,「有蕡其實」,乃窮物理。夭夭者,桃之穉者也。

桃至拱把以上,則液流蠹結,花不榮,葉不盛,實不蕃。小樹弱枝,婀娜 妍茂,為有加耳。182

得物態,因未有作者之情在其中,只是單純描述所見之物的型態,尚不足以稱為

「景語」。船山以《詩經‧衛風‧氓》之第三章為例,此章的重心在於「于嗟鳩 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183以期盼鳩不要貪食桑椹,觸發女子不 要貪戀男子之嘆。「桑之未落」一聯在此章之中並未發揮作用,僅是單純的寫景,

若將之省略,其義仍完足。再看物理。「桃之夭夭」等描述皆與全詩所欲表現的

179 [清] 王夫之著,戴鴻森箋注:《夕堂永日緒論內編》第 16 條,《薑齋詩話箋注》卷二,頁 74-75。

180「以『文字』存有」作為顯現真實義的義涵參考自曾守仁:《王夫之詩學理論重構:思文/幽 明/天人之際的儒門詩教觀》,頁 197。

181 此說受陶水平先生啟發,見氏著::《船山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年),

頁 134。

182 [清] 王夫之著,戴鴻森箋注:《詩譯》第 8 條,《薑齋詩話箋注》卷一,頁 17。

183 [漢] 毛亨傳,[漢] 鄭玄箋,[唐] 孔穎達疏,龔抗雲等整理:〈氓〉,〈衛風〉,《毛詩正義》卷 三,收入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標點本》第 5 冊,頁 27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新嫁娘形象相融合。所謂「得物理」,是指在描述物之型態時,巧妙地與觀看者 的心態相融合,以文字如實地保存當下的眼前景,心中情。能得物理,也就能「顯 現真實」。

船山「現量」說不斷強調「真」的重要性,進一步深入把握審美之本質。船 山評謝靈運〈登上戍石鼓山詩〉評語時提及:「自有五言,未有康樂;既有康樂,

更無五言。或曰不然,將無知量之難乎!」184前文分析該詩評語分為四點,其中 包括「言情取景的原則」,這一原則其實有預設前提,即此情此景皆為真實,並 非作者在無有感觸的情況下想像虛構而得,故在評語的最後加上「或曰不然,將 無知量之難乎」,即突顯船山對於「真」的看重,以及對審美的掌握,也是其評 詩的重要前提。

四、《易》學、史論等文化論述與「勢」論之關係 (一) 「乾坤並建」之說

船山詩學中強調對立性質的相入調和,與《易》學中「乾坤並建」之說以及 論陰陽之氣「不相離、不相勝」的關係相似,可能是相同的思想進路。船山言:

凡卦有取象於物理人事者,而乾坤獨以德立名;盡天下之事物,無有象此 純陽純陰者也。陰陽二氣絪緼於宇宙,融結於萬彙,不相離,不相勝,無 有陽而無陰、有陰而無陽,無有地而無天、有天而無地。周易並建乾坤為 諸卦之統宗,不孤立也。然陽有獨運之神,陰有自立之體;天入地中,地 函天化,而抑各效其功能。185

船山認為乾坤並非孤立,因天地間無一物可象此純陽純陰之德,陰陽二氣化生萬 物時亦為二氣交感,「不相離,不相勝」,二者絕不孤成,故乾坤「並建」,正是

184 [明] 王夫之:《古詩評選》卷五,評謝靈運〈登上戍石鼓山詩〉,《船山全書》第 14 冊,頁 736。

185 [明] 王夫之:《周易內傳》卷一上,坤卦,《船山全書》第 1 冊,頁 7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突顯二者之不分。曾昭旭先生言:

周易並建乾坤,首先即謂二卦原非孤立,實為合撰。而所以分為二者,實

周易並建乾坤,首先即謂二卦原非孤立,實為合撰。而所以分為二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