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首先回顧、反思與「王船山評選陶謝詩」相關的前行研究成果,從中確 立本文的主要論題,其次針對各項細部的論題提出相應的研究方法,最後說明研 究所運用的史料,及選用的標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根據社會學的理論,引發行為的動機可分為兩類:一為「原因動機」(because motive),一為「目的動機」(in-order-to motive)。前者指行動者因過去的經驗,

導致他現在所以採取特定行為內容的動機;後者指行動者透過預想行動可能導致 的結果,而促使他現在所以採取特定行為內容的動機。1本書參考上述社會學的 用法將研究動機區分為原因動機與目的動機兩部分說明。

本書以「王船山評選陶謝詩之研究」為題,其原因動機在於檢討前人研究此 一論題之不足或未及之處;目的動機則是接續、補充前人的研究成果,進一步對 王船山評選陶謝詩在其詩學中所具有的意義,加以闡發。

在學術史上,王船山的思想家身份較受關注,被視為「清初三大家」的成員 之一。尤其「光緒末年入祀文廟」一事,可見官方對他學術地位的認可。2崔海 峰先生指出:「從 19 世紀中後期至 20 世紀初,王夫之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 傳播較廣……很少有人深入探討王夫之的美學和詩學思想。」3總體來說,關於 船山詩學的研究起步較晚。迄今對於其文學批評成就的研究,雖已累積豐富的成 果,但與其他領域比較起來,仍有可再開拓的空間。4相較於傳統詩學而言,王

1 參考舒茲(Alfred Schutz)著、盧嵐蘭譯:《舒茲論文集(第一冊)》(台北:桂冠,1992 年),

頁 91-94。

2 關於王夫之在學術史上何時被視為清初三大家(或稱三大儒),可參見何冠彪先生〈黃宗羲、

顧炎武、王夫之合稱清初三大儒考〉、〈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入祀文廟始末〉二文,收錄於 氏著:《明清人物與著述》(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年),頁 49-63,64-94。

3 崔海峰:《王夫之詩學範疇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6 年),「附錄」,頁 296。

4 關於船山學以及船山詩學的研究概況及其可再開拓的結論,可參見劉春建:〈船山學研究的回 顧與展望〉,《王夫之學行繫年》(鄭州:中州古籍,1989 年)附錄一,頁 312-326;崔海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船山的詩論別具新意。當代學界對於船山讚揚曹丕而貶抑曹植,高度讚揚謝靈 運,批評杜甫詩作……等等觀點,已有不少討論;並指出船山這類觀點具有翻案 或補充相關既有詩說的意義。由此看來,王船山的詩學值得被深入探討。

根據崔海峰先生《王夫之詩學範疇論.附錄》所述,可知當代對王船山詩學 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詩論」的部分,即對船山所提出「興觀群怨」、「現量」、

「情景交融」、「取勢」……等觀念的申論與探討。前行學者們在論述時所根據、

參酌的史料以王船山的《薑齋詩話》、《詩廣傳》為主,另略及船山其他詩歌評選 的著作,如《古詩評選》、《唐詩評選》、《明詩評選》。然而,這類詩歌評選的著 作,在上述的研究成果中,往往只居輔助的地位,而被用來輔證船山的詩論意義;

罕見關注其評說內容與作品的結合,以及選錄作品的特殊傾向。

相較於上述既有王船山詩論的研究進路,本書主要從船山「詩歌選集」評選

「詩人」的角度切入;而特就船山對專家詩評選的結果,進行研究。本書所設定 的專家詩是「陶謝詩」。其實自清代以來,已有詩論家注意到王船山對特定專家 詩的評論,如下文所載:

子船山先生初徙茱萸塘,同里劉庶仙前輩近魯藏書甚多,先生因手選唐詩 一帙,顏曰《夕堂永日》,夕堂,子先生之別號也。繼又選古詩一帙,宋 元詩、明詩各一帙,而暮年重加評論,其說尤詳。至於古文,則始於周秦,

終於陳隋,賦居三之一,文居三之二,皆顏曰《夕堂永日》。外則《左傳》、

《國語》、《國策》各書,陶靖節、謝康樂、鮑參軍、李青蓮、杜工部各詩,

劉復愚文及近代劉青田、徐文長、湯海若各集,均有評論。……時先生年 已七十有二矣。5

《王夫之詩學範疇論》,頁 295-322。

5 見於湘西草堂初刻本《夕堂永日緒論》後,王敔的學生曾載陽、曾載述附識三則之一。錄自[明]

王夫之著,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船山全書》(長沙:岳麓書社,1996 年)第 16 冊,頁 401。此後引用《船山全書》,若為船山著作,則省略「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若為編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斷的評說文字,背後反覆而集中闡明的詩觀,此一詩觀未必包羅船山詩學體系之 全部,而僅為其思想體系中之一部分,但卻為他所特別提出,用以對治晚明特定 的詩學問題。本書就是在紹承前行學者所開展的研究方向,將論述的焦點轉移到

「評語」,就船山所選錄的詩作,進行詳析,以為印證,以充分說明評語所集中 而特出的觀點義涵。這是本文在論述上,與前人略異之處。

從評語來看,王船山評陶謝詩多稱「以樂以哀」、「情至理至氣至」、「情 景相入」、「宮徵迭生」、「合不忌分,分不礙合」、「亦理亦情亦趣」、「亦 興亦賦亦比因仍,而變化莫測」等,這類文句在意涵上,雖然分別指向作品的內 容情意、表現手法等,而未必是同一層次詩學的觀念,但均共同表述了「二元對 立或多元分立而統一」的原理。由此看來,船山正是透過作品構成的不同面向,

即題材情意、意象運用、篇章結構等等,反覆而集中的強調「二元對立或多元分 立而統一」的觀念。有時指同一面向所包涵的二元或多元要素,對立、分立而統 一的靜態結構。有時則指同一面向所包涵的二元或多元要素,在歷程變化中,前 後對立、分立而統一的動態結構。「情景」的辯證,只居其中一個面向。從這個 觀念出發,船山重新思考了「勢」、「平淡」等等已被歷代文人所使用,而具有 成義的術語,賦予它們新義。並且,在這個基礎上,思考晚明詩學的流弊。這是 本書在論述上,所欲闡明的論點,而與前人略異之處。

其次,相較於上述船山評論謝靈運詩的豐富研究成果,以船山評論陶淵明詩 為專題的研究論著相對顯少,僅見王明輝《陶淵明研究史論略》第五章24,與曾 也魯先生〈王船山《古詩評選》簡析〉25,羅春蘭、李曉瑋、袁萍等先生所撰之

〈偏激中的情真之美——淺淡船山對陶淵明的解讀〉26二文。王明輝先生指出王

國藝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0 年),「王夫之的『勢為意中神理』說」,頁 206-210。

24 王明輝:《陶淵明研究史論略》(保定:河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03 年)第五 章,頁 100,113。

25 曾也魯:〈王船山《古詩評選》簡析〉,《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7 年 5 期,頁 20-23。

26 羅春蘭、李曉瑋、袁萍:〈偏激中的情真之美——淺淡船山對陶淵明的解讀〉,《船山學刊》

2005 年 3 期,頁 13-15。筆者案:該文篇名「淺淡」似應為「淺談」,此處保留原篇名,後文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船山批評陶淵明詩為「山人詩」,「蓋因時值明清之際民族矛盾十分尖銳之秋,時 風多偏向接受陶寄寓『忠憤』的詩篇」27,批評陶淵明詩「其量不弘而氣不勝」,

是「因為身處當時尖銳的民族鬥爭中,他及其他所代表的愛國遺民群體接受陶淵 明及其作品的期待視野自會與一般人有別,肯定會帶有濃烈的時代氣息。他們對 陶淵明最願接受的還是他的『忠憤』氣概而非他的詩歌的靜穆恬淡的主導風格」

28此處扣緊「忠憤」說立論,看似與船山的生平相呼應。但從船山的評選結果來 看,可知王先生此說實有待商榷。從選詩來看,《古詩評選》中仍選入〈歸園田 居〉之二、之三、〈諸人共遊周家墓柏下〉、〈和郭主簿〉其二、〈擬古〉其一……

等情思較為恬靜而不露激情之作,而且沒有選〈述酒〉此一與「忠憤」說息息相 關的作品。從陶詩的評語來看,未見船山明確提及與「忠憤」相關的內容。可見 僅以「忠憤」說理解船山評選陶淵明詩的觀點,恐怕未盡完備。曾也魯先生〈王 船山《古詩評選》簡析〉一文第四節「寄情山水欽謝客,戢影田園慕陶公」僅片 面詮釋王船山稱揚陶淵明的評語,卻對船山另有「揚謝抑陶」的現象未加揭明。

羅春蘭等三位先生之〈偏激中的情真之美——淺淡船山對陶淵明的解讀〉對於船 山如何評論陶潛,則有較深入的剖析。該文以情景論述及平淡中的「勢」之美作 為船山欣賞陶潛的切入點,這部分是其優點。然而,該文卻僅就船山所非議、貶 斥的「門庭」觀念,去詮釋船山對陶淵明的批評,此一論述結果則有待補充。蓋 船山論陶之時,所以使用「門庭」一詞,主要批評對象為後世學陶之淺人、俗人,

並非直接針對陶淵明。在批評學陶者的同時,船山對於陶淵明的批評較集中在

「俗」一項。船山評〈雜詩〉之二言:「『揮杯勸孤影』,是此老霸氣語。纔有霸 氣,即入流俗,無怪乎流俗之亟賞也。」29船山認為陶淵明詩中固然有優秀的詩 作,亦有較為「俗」的成分,為淺人所賞,正是這些作品才對後世學陶者產生不

引用此文亦然。

27 王明輝:《陶淵明研究史論略》,頁 100。

28 王明輝:《陶淵明研究史論略》,頁 113。此段「他及其他所代表的愛國遺民群體」一句並不 通順,應是多一「其」字。

29 [明] 王夫之:《古詩評選》卷四,評陶潛〈雜詩〉之二,《船山全書》第 14 冊,頁 72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良的影響。這與船山評論陶謝高下所謂「陶詩固有米鹽氣、帖括氣,與流俗相入,

而謝無也」30的論點相互呼應。可見船山對於陶詩中「俗」的成分有其個人的體 會與批判。可惜,這一點未獲前述羅春蘭等三位先生之文詳論。

再者,就王船山評比陶謝詩的論題而言,從《古詩評選》的結果來看,船山 經常以陶謝並提。經統計《古詩評選》中評選詩家詩作數量獲選首數居前五名者 為:鮑照(36 首)、陸雲(35 首)、謝靈運(33 首)、陶潛(29 首)、謝朓(29 首)。根據以上結果,如欲藉由詩人詩作選錄結果的比較,以深入瞭解船山對謝

再者,就王船山評比陶謝詩的論題而言,從《古詩評選》的結果來看,船山 經常以陶謝並提。經統計《古詩評選》中評選詩家詩作數量獲選首數居前五名者 為:鮑照(36 首)、陸雲(35 首)、謝靈運(33 首)、陶潛(29 首)、謝朓(29 首)。根據以上結果,如欲藉由詩人詩作選錄結果的比較,以深入瞭解船山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