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第三節 數位人文研究相關成果

在針對當前數位人文研究相關成果進行梳理前,研究者必須回答為什麼在本

文要導入數位人文的相關討論;原因在於本研究即是拜數位科技進步之賜,隨著 大量相關的新聞報導內容與歷史文件數位化後,提供了研究者進一步存取與研究 的可能。對此,本研究在資料蒐集與處理方法上,一部分師承數位人文的研究基 礎,在此研究基礎上運用數位人文所具有的學科領域對話性,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並且希冀能夠在數位人文所建構的對話平台上,與其他學科領域研究進一步對 話。以下,針對數位人文與大數據於政治學類型研究、歷史學類型研究、文學類 型研究、傳播學類型研究等,相關領域之研究成果進行整理與探討,將可更清楚 的了解數位人文與大數據的研究方法,在實際的研究領域當中,該如何被進一步 的執行、分析與詮釋。

(一) 、政治學研究

邱偉雲(2011)的文章針對二十四史史書進行梳理,並透過數位人文的研究方 法,進一步的將書籍內容當中以「中國」為關鍵詞進行切詞並分析;得出 2170 條有關「中國」關鍵詞的運用,並歸納出歷史上中國此一關鍵詞的使用情形與變 化的狀況。以「中國」為關鍵詞的使用,大致可分成三大類型:首先為「文化中 心的天下觀中國認同」,相對於血源與種族這種不可改變的身分認同,文化認同 則顯得較為宏觀且範圍寬廣。在以文化為中心的中國認同上,主要表現在對外及 對內兩個部分,對外部份是相對於「蠻夷文化」所產生的中國認同;相較於蠻夷 文化中國關鍵詞的使用同時具有展現「文化概念」與「地理概念」,在相對於蠻 夷文化下,中國不僅指涉當時地理範圍的中國國家領土概念、並且亦同時使用中 國一詞來顯示中國與蠻夷文化相較之下所具有的優越特性;因此中國此一關鍵詞 與概念在對外關係上的運用,同時具備文化與地理的雙重特性。其次,對內則是 具有「自我認同」的功能,使用中國此一關鍵詞作為自我認同方面,亦可分成對 內共同體的集體象徵,透過對於中國文化的集體想像,構築出具有文化優越的自 我認同、另一方面當人們對外交涉時亦常使用中國來代表中國文化的獨特性與排 他性,因此在自我認同的建構方面,不論是對內或對外的使用,中國此一關鍵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5

皆展現了文化的優越性。其次為「地理中心的空間觀中國認同」,中國的關鍵詞 運用在地理方面,則是透過中國來指涉一個明確且完整的領土觀念,雖然隨著不 同朝代的發展與變遷,中國各朝代實質上所統治的領土大小與範圍有著許多的不 同,但依然保持著地理中心認同與領土範圍指涉的具體功能。再次則是「政治中 心的天下觀中國認同」,當中國的關鍵詞與概念運用在政治領域上時,中國成為 了區別自我與「蠻、夷、戎、狄」的差別指稱,具有中國位居中央以及少數族裔 未居四方(地方)的政治中心意涵;總體而言中國概念與關鍵詞當使用在文化上 時,具有天下文化中心之意涵、當使用在地理空間上時,具有天下疆域之中心意 涵、當使用在政治與外交方面時,具有天下政治中心之意涵。52

姚育松(2011)則是透過「中華」此一關鍵詞的考察,來梳理中華此一關鍵的 於傳統上與近現代上運用方式的差別以及使用情形的轉變;對此本文在針對傳統 上的資料來源主要是以二十四史為主、而近現在資料主要來自於「中國近現代思 想史專業數據庫(1830-1930)」蒐集而來。因此,本文之主要論述亦可大致分成傳 統的中華關鍵詞使用方式以及近現代中華關鍵詞的使用情形作為理解本文的兩 大關鍵脈絡;傳統上中華此一關鍵詞的使用主要的功能有二: (一)儒家正統王 朝,對此是以行儒家思想的王朝為主要指涉對象,但這樣的指涉對象並不僅是王 朝權力的改變,更重要的是該王朝可以遵循儒家德政之思想,實行德政並獲得民 心的政權,對此中華被用來判別政權是否遵循儒家的德政概念,若王朝有衰弱的 跡象則可顯示該王朝的統治者偏離了儒家道德價值,並因此發生天命的轉移。因 此以中華來指涉符合儒家傳統思維以及遵循儒家思想施行德政的政權,這樣的政 權成為了儒家道德價值的傳承者,成為了儒家正統王朝、(二)儒家文化空間以及 儒家文化,當中華成為判別一地區是否為儒家文化或儒家文化空間時,其意旨為 因為王朝所統治具有一定的領土範圍,但文化的影響力則很有可能突破疆界範圍 的限制,藉以影響到其他地區,因此當中華成為儒家文化以及文化空間所能影響

52邱偉雲,「中國:觀念類型之認同形成與重構現象」,鄭文惠主編,東亞觀念史集刊第一期(臺 北:國立政治大學,2011 年),頁 305~3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6

的地理範圍判別標準時,月靠近同心圓(也就是越靠近中國)的地方,其道德位階 越高尚,反之則越低下。因此傳統上中華此一關鍵詞不論是用運在正統王朝上亦 或是儒家文化及影響空間的描述上,三者皆展現出中華此一關鍵詞的運用具有高 度的文化與道德優越性的特色。另一方面中華在近現代的運用上,具有兩項特 徵,首先為「文明古國」的象徵,對此當中華於 1841 年以後,其所指涉為文明 古國,代表了一個重要的意涵,即為中華此概念已擺脫過去王朝的思維,開始與 1648 年西方近代主權國家興起的西發利亞體系的主權國家觀念有所交集與對 話,例如中國大臣左宗棠在針對新疆領土議題的歷史文件發言當中即援引國際法 表示新疆為中國的領土,對此成為將中華此一概念從朝代當中抽離出來,成為近 現代主權概念的國家觀點。其次為「民族國家」,在將中華最為民族國家的論述 概念時,其歷史背景必須回到清末當列強瓜分中國並且在中國境內充斥的帝國主 義對於其國家自主運作的影響時,立憲派即主張應當建立一個「儒家文明的民族 國家」、另一方面革命派則希望建立一個「由漢人所建立的民族國家」,由上述可 見中華於不同時代背景下的使用情形以及其所代表的相關涵義。53

陳力衛(2011)則是透過梳理影響近現代史的兩個重要關鍵詞「民主」與「共 和」進行考察,並以中國與日本對於這兩個關鍵字的轉譯與使用情形加以比較。

事實上雖然目前民主與共和兩個詞所指涉的概念並不相同,但事實上截至 19 世 紀為止中文多使用「民主」而日文則多用「共和」進行表述。另一方面由於當時 中日兩國並無相關的語言交流與互動,因此民主與共和的使用出現明顯的地域差 別,一直要到 1864 年隨著萬國公法進入日本才將民主一詞帶入日本,並與日本 常用的共和一詞形成類似詞彙的關係。另一方面,19 世紀末隨著中國赴日留學 生返國後,將日語當中對於 republic 的翻譯「共和」一詞帶回中國,至此中國與 日本有關於民主與共和的詞彙翻譯有了相向的互動與交流。最後到了 20 世紀初 時隨著「民主主義」詞彙的引入,最終達成 democracy 指涉為民主而 republic 指

53姚育松,「中華:中華觀念的起源和演變」,鄭文惠主編,東亞觀念史集刊第一期(臺北:國立 政治大學,2011 年),頁 327~35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7

涉為共和,兩者所代表的詞彙各自所分擔的意涵分開。54

胡婉庭(2012)針對「民族主義」一詞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運用進行研究,其 資料來源主要來自於「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專業數據庫(1830-1930)」,共蒐尋出 1000 多條民族主義之辭彙,並聚焦在 1901-1935 年間民族主義在中國的使用情形 與變化狀況進行梳理。中國對於民族主義此一關鍵詞的使用,一直要到 1901 年 梁啟超引進民族主義一詞開始,本文梳理了相關文獻後發現中國近現代對於民族 主義一詞的運用主要使用在「建立現代國家」與「種族認同」兩者之上;民族主 義在中國的運用與「國家認同」的概念已取得明確的連結與互動關係,隨著辛亥 革命、共和政體的建立、中華民國的誕生以及相關政治事件當中對於民族主義此 一關鍵詞的運用皆可見,其所具有的高度政治性以及與國家間的互動關係。

陳力衛(2012)考察日本與中國對於「帝國主義」一詞的使用情形,並可分作 詞語的使用以及該詞在政治上的涵義。基本上帝國主義一詞並非一開始即出現在 中文的使用語境當中,帝國主義一詞出現於 1898 年日文的脈絡當中,當時日文 所使用的帝國主義一詞是針對荷蘭語使用的對譯而來;在 19 世紀的當時帝國主 義可謂是一個顯學,因此日本在對譯了來自荷蘭的文字之後,並於使用於「大日 本帝國」的名稱上,確立了日本以天皇為中心的君主立憲制度。在日本引進帝國 主義一詞後,當時由於中國出現改革派與革命派兩股勢力,以梁啟超為首的改革 派由於當時在日本橫濱創辦「清議報」,在日本看到帝國主義一詞的使用之後,

立即轉譯成中文加以使用,可謂開啟中文當中對於帝國主義的使用濫觴。從語詞 使用的觀點上可知,帝國主義一詞的使用是從日本針對來自西方的語詞用法加以 對譯;而中文的使用方式則是通過翻譯日文的譯法後並加以使用,因此從語詞的 使用時間順序來看,日文早於中文的使用、而中文的使用情形則承襲日文的用法

立即轉譯成中文加以使用,可謂開啟中文當中對於帝國主義的使用濫觴。從語詞 使用的觀點上可知,帝國主義一詞的使用是從日本針對來自西方的語詞用法加以 對譯;而中文的使用方式則是通過翻譯日文的譯法後並加以使用,因此從語詞的 使用時間順序來看,日文早於中文的使用、而中文的使用情形則承襲日文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