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本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選舉內容

第三章 日本選舉制度變革因素與內容

第三節 日本現行選舉制度

一. 日本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選舉內容

一九九四年通過的小選區與比例代表並立制其立意在於以簡單多 數決的小選區制度性因素促使日本朝向兩大黨發展,然而為顧全小黨與 少數的聲音以充分反映民意,又以比例代表制來補足之。眾議院議員法 定人數為 500 人,其中 300 以小選舉區制由 300 個小選區中選出,小 選舉區的選區劃分由眾議院議員選舉區審議會負責調查審議。另外剩餘 200 人,則是將全國分成 11 個區域以比例代表制分別選出,分別為:

北海道(9)、東北(16)、北關東(21)、南關東(23)、東京都(19)、

北陸信越(13)、東海(23)、近畿(33)、中國(13)、四國(7)、九 州(23)。

二〇〇〇年由於財政的拮据以及無論企業和政府均有一股瘦身的 潮流,因此日本眾議院也依據日本國勢調查結果,再將議員總席次從 500 席減為 480 席,減少的 20 席鑑於刪減單一選舉區議席,必須涉及 選舉區的重新劃分,容易引起爭議,困難度亦較高。加上此次議席的刪 減,主要目的在於強化邁向兩大黨制。因此所刪減的 20 席,均由比例 代表制刪減。選舉區的劃分審議會必須根據十年一次的國勢調查結果來 檢討與調整,以維持選舉的公平性56。修改之後的比例選區應選人數如 下:北海道(9-1)、東北(16-2)、北關東(21-1)、南關東(23-2)、

東京都(19-2)、北陸信越(13-2)、東海(23-2)、近畿(33-3)、中 國(13-2)、四國(7-1)、九州(23-2)。

日本現行眾議院選舉制度規定每位選舉人有兩票,一票投選區之眾 議員,一票則投比例代表區之政黨。而滿足下列條件的政黨或政治團體

56 柯三吉,2000,〈單一選區兩票制之探討〉,中央選舉委員會,頁 32-34。

53 得票數依照頓特法(d’Hondt Highest Average System)57計算出各 黨獲得議席數後,再依各黨提出名單上的候選人順位來決定當選者。頓

54

55

的復活當選者竟然高達 79 人59二. 新選舉制度的利與弊

新選舉制度雖然為單一選區與比例代表混合制,然而從其制定的精 神與結果可以看出,制定者有意讓整個選舉制度更加偏向簡單多數決這 個面向,這由原本小選區:比例代表區的 300:200 乃至被縮減至 300:

180 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而如前段所言,重複提名和惜敗率在某種程度 上也削減了比例代表的精神。任何選舉制度皆有其優缺點,而日本新訂 立的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將會在簡單多數決這個面相凸顯出其缺失。

首 先 , 簡 單 多 數 決 容 易 犧 牲 『 確 切 的 代 表 性 』( exact representation),其次贏者全拿(winner takes all)的特色容易使得 強者產生超額代表(over- representation)的情形,對簡單多數決來 說,這的確是難以克服的缺陷。

而對新選舉制度期望的改革目標有七,分別為60

(一)、 實踐政策與政黨本位的選舉模式,使選民可以透過兩黨制的策 略投票更清楚表達對該政黨的支持。

(二)、 提高政權輪替的可能性,並提高政權的穩定性。強調政策與政 黨本位的競選模式加上單一選區制度有助於形成兩大黨制。

(三)、 確保責任政治的明確。新的選舉制度使政黨與候選人需以政見 或是政黨形象來獲得選民的支持,有助於民主政治中所強調的責 任政治發展。

(四)、 兼顧多樣的民意發展。比例代表制的精神即為有利於彰顯少數 族群的聲音,日本採取單一選區與比例代表制的混合制即為了避

59 陳佳吉,2004,〈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關聯性之研究(上)〉,《復興崗學報》,第 81 期,頁 173。

60 許介麟、楊鈞池,2006,《日本政治制度》,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頁 118-119。

56

57

58

第四章 選舉制度改革後眾議院選舉結果與 政黨體系之變遷

第一節 一九九六年第 41 回眾議院選舉

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七日,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掌握了新進黨黨內有分裂的 趨勢以及民主黨新成立未久之機,宣布解散國會,同時於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日,

舉行第 41 回眾議院選舉。這也是五五體制崩潰以來,採用小選區兩票並立制的 第一次的眾議院選舉。新的選舉制度被標榜為『以政黨與政策為本位』,目的在 減少個人間的激烈競爭,從而使得競選經費得以減少,候選人減少募款,降低產 生與金權掛勾的情形。

從一九九三年大選以來的三年多裡,日本更換了四任首相,自民黨與社會黨 彼此也從競爭變為聯合執政的夥伴關係。其他各政黨之間為了謀取政治利益分分 合合更是蔚為常態。因此,一九九六年的大選選前呈現的是一種不穩定的政黨體 系狀態。雖然強調是以政黨與政策為競爭主軸的選舉,然而除了日本共產黨之外,

各政黨之間的主張卻有愈趨向雷同之處61。如此次大選中,自民黨主張將消費稅 由原本 3%提高到 5%,並承諾另外制定有關於財團法人的減稅措施;並提議將 現行的 22 個中央省廳削減一半。新進黨則主張維持原來稅率,所得稅減半,並 將中央省廳調整為 15 個,最終削減至 10 個,削減國家公務員 25%。民主黨則 贊同將消費稅提高到 5%,並主張中央省廳需削減至 8 個。

新進黨為此階段挑戰執政黨最有力的政黨,選前新進黨佔有 160 席次,為 了取得執政權造成政黨輪替,此次選舉新進黨提名 361 名候選人,但整個選舉 過程,缺乏明顯的政策辯論,主要政黨選舉政綱近似。而新成立的民主黨亦未造 成『旋風』,改選的結果僅維持選前 52 席次的平盤。(表 4-1):

61 徐萬勝,2009,《戰後日本政治》,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頁 61。

59

表 4-1 一九九六年第 41 回眾議院選舉結果

自 民 黨 新 進 黨 民 主 黨 社 民 黨 共 產 黨 先 驅 新 其 他 總 計 區域代表席次 169 96 17 4 2 2 10 300 比例代表席次 70 60 35 11 24 0 0 200 總 計 239 156 52 15 26 2 10 500 比 率 47.8% 31.2% 10.4% 3% 5.2% 0.4% 2%

選 前 席 次 211 160 52 30 15 9 16

資料來源:潘誠財,《日本眾議院新選舉制度對政黨體系形成之影響-1996〜2005 眾議院選舉之 分析-》,〈復興崗學報,89 期〉及筆者自行整理。1996 的民主黨為舊民主黨,採用 二人代表制,鳩山由紀夫負責黨務,菅直人負責政務。

選舉的結果是自民黨得到由原本的 211 席次躍升為 239 席次,雖然未能獨 立過半,可是相對於其他黨,尤其是對以挑戰者之姿的新進黨而言,已經是大幅 領先的優勢,自民黨在組成聯合政權上也獲得相對的有利條件,繼續維持與社民 黨、先驅新黨等組成聯合政權。值得注意的是,選前與自民黨合作的社民黨與先 驅新黨遭到慘敗,社民黨由 30 席次降為 15 席,先驅新黨則由原本的 9 席降為 只有 2 席,甚至連比例代表席次的門檻都無法跨過。與自民黨組成聯合內閣的社 民黨以及新進黨在這次選舉中失敗,其主要原因在於依附在自民黨之下,政策主 張模糊62,由於與自民黨的政策主張一直雷同,因此在單一選區的小選區制下,

選民在選擇上反而會偏向將票投給身為大黨的自民黨,在比例代表的政黨票上亦 有相同的效果。

新進黨原本是此次選舉中自民黨最大的競爭對手,在全國 300 個選區當中,

新進黨與自民黨同時推出候選人的選區有 226 個,結果自民黨在其中的 123 個 選區獲勝,而新進黨只在其中的 91 個獲勝,新進黨總席次由原本的 160 席次降 為 156 席,不僅距離其選前的執政期待甚遠,甚至席次還小幅滑落。因此雖然

62 潘誠財,2007,《日本眾議院新選舉制度對政黨體系形成之影響-1996〜2005 眾議院選舉之 分析-》,〈復興崗學報,89 期〉,頁 420。

60

席次滑落不多,然對新進黨本身而言卻是莫大的挫敗。新進黨內對負責操盤的幹 事長小澤一郎的批評越加嚴酷,進而爆發了脫黨潮。選後的十二月二十六日,羽 田孜、奧田敬和等十三位眾參議員脫離新進黨,結成太陽黨。最後小澤一郎於一 九九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正式解散了新進黨。在橋本龍太郎準確的政治判斷之下,

第 41 次眾議院選舉最終導致新進黨的瓦解。

民主黨是一九九六鳩山由紀夫因應此次選舉,於八月三十日脫離先驅新黨,

並與厚生大臣菅直人達成共同合作協議,於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八所組成的新政 黨,一般又稱為第一次民主黨或舊民主黨63。民主黨成立之初,其主要成員鳩山 由紀夫和橫路孝弘分別推出著作《我們自由主義者‧友愛革命》和《第三極》闡 述民主黨的基本路線,加之當時小澤一郎率領的新進黨已是在野第一大黨,因此 很多人都將新成立的民主黨定義為與自民、新進兩大保守政黨對抗的『自由主義』

政黨。此次選舉中,原本期待能達成 75 席次目標的民主黨,只獲得 52 席,未 能達到預期目標的民主黨與新進黨同樣的面臨了瓦解的危機。

此次選舉自民黨本身獲勝的因素在於:一是橋本內閣與美國政府達成美軍駐 日本衝繩島的美國普天間軍事基地基地協議,美日兩國矛盾緩解使得自民黨增加 競選資本;其次為一九九六年的經濟有些為的好轉使得人民認為橋本龍太郎的經 濟政策奏效;第三為從一九九三起的聯合執政導致日本政局動盪,首相更換頻仍,

選民渴望一安定的政權64

一九九六年第 41 次選舉的投票率只有 59.65%,創下戰後日本眾議院選舉 最低的紀錄,多數選民選擇冷漠以對,除了選舉過程中政策辯論不清以外,中選 舉區制改為小選舉區制造成政治結構性的變化,以及新的選舉制度的『重複提名』、

63 第一次民主黨或是新民主黨,是相對於一九九八年成立的民主黨而言,也就是二〇〇九年獲 得執政權的民主黨。

64 徐萬勝,2009,《冷戰後日本政黨體制轉型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 63-64。

61

『同一順位』、『惜敗率』等等相關規定複雜難懂,讓選民產生懷疑而卻步。讀賣 新聞在選舉時即在現場訪問選民的心態而得到以下結論:一、經過一九九三年以 來的聯合政權,任何政黨之間的差異似乎不甚明顯。二、政黨的頻繁的分裂與重 組,使得人民認為政黨對其本身的政見沒有落實的可能與實踐,對政黨而言只是

『同一順位』、『惜敗率』等等相關規定複雜難懂,讓選民產生懷疑而卻步。讀賣 新聞在選舉時即在現場訪問選民的心態而得到以下結論:一、經過一九九三年以 來的聯合政權,任何政黨之間的差異似乎不甚明顯。二、政黨的頻繁的分裂與重 組,使得人民認為政黨對其本身的政見沒有落實的可能與實踐,對政黨而言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