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996—2009年日本政黨體系變遷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996—2009年日本政黨體系變遷之研究"

Copied!
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 碩士論文. 1996—2009 年日本政黨體系變遷之研究. 研究生:柯子瑒撰 指導教授:楊鈞池.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八月.

(2) 謝. 誌. 回想在研究所的日子裡與撰寫論文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無論是在生活上或 學業上的給予我許多幫助的貴人,今天論文終於完成了,深刻體會到寫謝誌時心 裡無限感激的心情。 首先最要感謝的是楊鈞池老師,在課業上的傳授與論文上的細心指導。老師 對我的指導不僅在學業上,更在生活中給予了我許多啟發,令我對於生活態度有 了不一樣的看法。所謂師恩重如山,此時此刻更是點滴在心頭。 於論文口試期間吳春宜老師、邱榮金老師以及林文斌老師,感謝您們對學生 論文研究的指正與建議。 在研究所的生活中,感謝所上每位老師與同學對學業的協助,尤其系辦的金 萍,常常要麻煩他幫忙處理有關校務上的雜事,往往任何疑難雜症在他細心又和 順聲音之下,都可以妥善的解決。 感謝小皮狗及糖糖在我寫作論文的期間,生活上無時不刻照顧,供我吃飯讓 我不致於挨餓受凍。 最後最要感謝的是我的家人,在我於研究所修習期間,給予無限大的寬容與 支持,讓我得以完成學業,感激之心無法言喻,謝謝您們的愛與關懷。. 柯子瑒.

(3)

(4) 1996—2009 年日本政黨體系變遷之研究 指導教授:楊鈞池博士 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 學生:柯子瑒 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碩士班政治組. 摘要. 二〇〇九年八月三十號,日本舉行第四十五次眾議院選舉。民主黨取得眾議 院 480 席次中的 308 席次,獨自過半獲得組閣權,取代了長期執政的自民黨成為 執政黨。自民黨從一九五五年以來,僅短暫的在一九九三年眾議院大選中失敗, 由七黨聯盟組成聯合政權代替取代其執政權,然而聯合政府內部的矛盾使得自民 黨很快的奪回執政權。此次的政黨輪替卻是日本戰後最穩固的一次,本研究認為, 此乃是一九九四年日本選舉制度由『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改為『單一選區兩 票並立制』所導致,因此針對一九九四年選舉制度改革的遠因與近因,本研究亦 將做一歷史性的檢視,以期能從中掌握其脈絡。 而誠如杜弗傑在一九五一年著作《政黨論》 (Political Parties)所提出的 「杜弗傑法則」(Duverger’s. Law)所示:單一選區多數決的選舉模式有利於. 兩黨制的產生。本研究亦將從之去檢證日本從一九九六年到二〇〇九年共五次的 眾議院選舉結果,及分析選舉制度改變所帶來的政治體系變遷。 最後本研究認為,雖然一九九四年選舉制度改革,使得日本有朝向兩大黨體 系發展的趨勢,然而由於日本選舉制度為混合比例代表制精神,因此小黨依舊有 其生存的空間,日本的兩大政黨體系模式將不若英美般的單純兩大黨。. 關鍵字:日本、眾議院、選舉制度、政黨體系、兩黨制.

(5)

(6)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一. 研究動機 .............................................................................................................................. 1 二. 研究目的 .............................................................................................................................. 3 第二節 研究方法、途徑與限制 ...................................................................................................... 4 一. 研究方法 .............................................................................................................................. 4 二. 研究途徑 .............................................................................................................................. 5 三. 研究限制 .............................................................................................................................. 5 第三節 文獻回顧 ................................................................................................................................ 6 第四節 研究架構 ................................................................................................................................ 9 一. 章節安排 .............................................................................................................................. 9 二. 研究架構 ............................................................................................................................ 10. 第二章 選舉制度理論與政黨體系 ........................................... 11 第一節 政黨政治的意涵與類別 .................................................................................................... 11 一. 政黨的起源 ....................................................................................................................... 11 二. 政黨的分類 ....................................................................................................................... 12 三. 日本的政黨起源 ............................................................................................................... 14 第二節 政黨體系的分類 ................................................................................................................. 17 一. 政黨體系學說 ................................................................................................................... 17 二. 政黨體系分類型態 .......................................................................................................... 21 第三節 戰後日本政黨體系之變遷................................................................................................ 34 一. 1946~1955 多黨整合階段 ........................................................................................ 34 二. 1955~1993 一黨優勢體系 ........................................................................................ 35 I.

(7) 三. 1993~2003 溫和多黨體系 ........................................................................................ 36 四. 2003 後 兩黨制逐漸成形 ............................................................................................. 37. 第三章 日本選舉制度變革因素與內容 .................................. 39 第一節 一九九四年前日本選舉制度與影響 .............................................................................. 40 一. 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制(中選區制) ................................................................... 40 二. 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制對日本政治的影響 .......................................................... 42 第二節 日本選舉制度變革之歷史過程 ....................................................................................... 46 一. 改革的導火線 ................................................................................................................... 47 二. 海部俊樹內閣的改革 ...................................................................................................... 48 三. 宮澤喜一內閣的改革 ...................................................................................................... 49 四. 細川護熙內閣的改革 ...................................................................................................... 50 第三節 日本現行選舉制度 ............................................................................................................. 52 一. 日本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選舉內容 ............................................................................ 52 二. 新選舉制度的利與弊 ...................................................................................................... 55. 第四章 選舉制度改革後眾議院選舉結果與政黨體系之變遷 ....................................................................................................... 58 第一節 一九九六年第 41 回眾議院選舉 .................................................................................... 58 第二節 二〇〇〇年第 42 回眾議院選舉 .................................................................................... 62 第三節 二〇〇三年第 43 回眾議院選舉 .................................................................................... 65 第四節 二〇〇五年第 44 回眾議院選舉 .................................................................................... 69 第五節 二〇〇九年第 45 回眾議院選舉 .................................................................................... 73. 第五章 結論 ................................................................................ 78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78 一、選舉制度改革的方向 ...................................................................................................... 78 二、政黨體系的演變 ............................................................................................................... 79 II.

(8) 第二節 問題與展望 .......................................................................................................................... 81 一、問題..................................................................................................................................... 81 二、展望..................................................................................................................................... 82. 參考書目 ...................................................................................... 83 一、中文部分 ............................................................................................................................ 83 二、外文部分 ............................................................................................................................ 87 三、網路資源 ............................................................................................................................ 88. III.

(9) 圖 次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10. 圖 4-1. 1994 年日本變革選制後選民投票率變化圖 ............................................................ 75. 圖 5-1. 2000-2009 年日本前兩大政黨囊括席位變遷圖 ..................................................... 79. 表 次 表 2-1. 一九九一年波蘭參議院選舉結果 ................................................................................. 30. 表 2-2. 聯合政府演變說明表 ....................................................................................................... 36. 表 3-1. 日本第 40 回眾議院選舉結果 ....................................................................................... 50. 表 3-2. 日本眾議院新舊選舉制度之比較 ........................................................................ ……..51. 表 3-3. 頓特法實例 ........................................................................................................................ 53. 表 3-4. 2000 年日本眾議院選舉區劃分與名額 ...................................................................... 56. 表 3-5. 日本眾議院選舉制度變革過程 ..................................................................................... 57. 表 4-1. 一九九六年第 41 回眾議院選舉結果 .......................................................................... 59. 表 4-2. 二〇〇〇年第 42 回眾議院選舉結果 .......................................................................... 63. 表 4-3. 二〇〇三年第 43 回眾議院選舉 .................................................................................. 65. 表 4-4. 自民、民主兩黨 2003 年大選“政權公約”比較 ................................................... 66. 表 4-5. 二〇〇五年第 44 回眾議院選舉結果 .......................................................................... 70. 表 4-6. 二〇〇九年第 45 回眾議院選舉結果 .......................................................................... 73. 表 4-7. 民主黨的派系與重要人物一覽表 ................................................................................. 77. IV.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 研究動機 二〇〇九年八月三十號,日本舉行第四十五次眾議院選舉。最終結 果,民主黨(みんしゅとう, The Democratic Party of Japan, DPJ)取 得眾議院 480 席次中的 308 席次,獨自過半獲得組閣權,取代了長期 執政的自民黨(じゆうみんしゅとう,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LDP) 成為執政黨。二〇〇九年九月十六日,民主黨黨魁鳩山由紀夫(はとや ま ゆきお, Hatoyama Yukio)獲選第九十三代首相,正式完成鳩山於 選舉期間所喊出的口號:『政權交代』。 回顧戰後日本政治史,曾經發生過兩次政黨輪替。第一次為一九四 七年,當時的社會黨贏得眾議院選舉成為最大黨,逼退了由當時自由黨 和進步黨聯合組成的吉田茂政權,然於翌年十月吉田茂因昭和電工事件 1. 又成功奪回執政權。一九五五年自民黨成立,隨後日本進入由自民黨. 一黨獨大所謂的『五五體制』的漫長執政。直到一九九三年,自民黨才 因為分裂失去眾議員過半的席次,結束了維持三十八年的『五五體制』, 是為日本第二次的政黨輪替。然而第二次的政黨輪替也是僅短暫的維持 十個月,自民黨旋即又以聯合政權的方式重新獲得執政權。此後自民黨 又維持一黨獨大的長期執政直到二〇〇九才被民主黨所輪替,即是第三 次的政黨輪替。二〇〇九年日本的政黨輪替與前兩次最大不同處在於,. 1948 年發生於日本的政治醜聞事件,與造船醜聞事件、洛克希德事件、里庫路特事件並列日 本戰後四大醜聞事件。昭和電工事件起源於昭和電工為了獲得來自復興金融金庫的日本政府貸款 30 億日元,向首相、議員、官僚行賄 7000 萬日元,導致以蘆田均為首相的社會黨、民主黨、 國民協同黨三黨聯合內閣倒台,蘆田均被迫辭職並旋即被捕。在野黨黨魁吉田茂藉此機會上台執 政,並成功長期維持了政權。 1. 1.

(11) 本次民主黨在眾議院席次的獨力過半,可謂是戰後日本最穩固、最根本 的一次政黨輪替。對此一撼動國際的政治變遷,使筆者興起研究是何種 因素使得日本打破自民黨長期一黨優勢的局面,而讓民主黨得以在眾議 院選舉中獲得如此壓倒性的優勢。 影響一國的政黨體系,除了其憲政體制、傳統歷史、社會結構、階 級關係、以及經濟環境等因素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即是選舉制度,在 排除了日本從一九九六年到二〇〇九年除了選舉制度與一九九六年之 前產生重大變革外,其他因素並沒有產生劇烈的變動,選舉制度的變革 就成為影響日本二十一世紀政黨體系走向至為重要的變數。知名的學者 杜弗傑(Maurice Duverger)所提出的杜弗傑法則,即為分析選舉制 度與政黨體系的重要理論。一九九四年日本改變了眾議院選舉制度,成 為單一選取兩票並立制,杜弗傑認為,單一選區有利於產生兩黨制。一 九九六年起的眾議院即是採用新的選舉制度,終在二〇〇九年在新選舉 制度之下完成了一次政黨輪替,日本是否有從長期的一黨優勢走向兩黨 制因此成為筆者想要研究的議題。 日本為與台灣接近的鄰國之一,在政治制度乃至政黨政治上,台灣 與日本有許多相似之處。舉例言之,首先、過去日本曾實行過的複數選 區單記不可讓渡選舉制度,台灣亦曾採用此一選舉制度,而台灣於二〇 〇八年國會選舉所改用的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改革方向也與日本現行 國會選舉制度雷同。其次、台灣與日本都曾經經歷過一黨獨大的長期執 政。由上述數例可窺知,無論是地緣、政治制度、政黨關係、乃至國情 與民情… 等等,台灣與日本皆有密切關係。鑑往知來,這些因素驅使 筆者想要研究了解 日本選舉制度的變革對其政黨體系產生何種影響。. 2.

(12) 二.. 研究目的 影響政黨體系的運作的原因有很多,政治學者雷依(Douglas W. Rae)就曾經指出: 『…政黨體系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社會、 經濟、法律以及政治,選舉制度只是其中之一…』2,政黨為政黨體系 運作的基本單位,故本研究的第一個目的先簡單釐清日本政黨的起源, 以求對整體的政治環境有一基礎的認識。 日本從一九四七年開始,其眾議院選舉就一直採用『複數選區單記 非讓渡制』直到一九九四年選舉制度改革,然而對此選舉制之批評與改 革之聲浪從未間斷,就日本自民黨本身而言,在一九五五以及一九七三 就曾經主動嘗試要將選舉制度改為單一選區的小選舉區制度。然而最後 都因為在野黨甚至黨內派系的激烈反對而作罷。最後直到一九九三年自 民黨政權垮台,由七黨聯合政權執政,在幾番朝野折衝之下,最後於一 九九四年完成現行『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修法。本研究亦將尋著歷史 的脈絡探究日本選舉制度改革的經過、原因與結果。 有關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關連之理論,首推杜弗傑於一九五一年著 作《政黨論》中所提出的杜弗傑法則(Duverger's Law)。針對選舉制 度對有效政黨數的影響,杜弗傑認為,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制與兩黨競 爭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性。日本從一九九六年初次採用新的單一選區選 舉制度以來,歷經五次國會大選,直至二〇〇九年可算是完成了一次政 黨的輪替,分析探究在新選舉制度之下此五次的選舉結果為何?是否日 本政黨政治是否可謂遵循杜弗傑法則,走向兩黨制?此則為本研究最主 要之目的。. 2. Douglas W. Rae, 1969,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lectoral Law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pp.141. 3.

(13) 第二節 研究方法、途徑與限制 一..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議題為一九九六年至二〇〇九年期間政治體系之變 遷,而在此一時期,對政黨體系影響的眾多因素裡面,以選舉制度的改 變為最劇,因此本研究以選舉制度為自變項,觀察其對政黨體系變遷之 影響。本研究採用下列三種研究方法: (一)、 比較分析法(comparative method) 比較從一九九六年到二〇〇九年間五次眾議院選舉的結果, 並從而分析日本政治體系的走向與未來。 (二)、 文獻分析法(documentary method) 蒐集中外文相關的專書、期刊與論文,內容包括討論政黨、 政黨體系、選舉制度、戰後日本歷史…等。採用的資料來源為國立 高雄大學、高雄市市立圖書館…等之圖書資料。全球資訊網路以及 新聞內容所蒐集之部分可信內容,其中包括來自日本民主黨所架 設之政黨網站。藉由這些資料的歸納、統整與分析,以求從中判 斷日本政治體系的走向。 (三)、 歷史分析法(historical analysis) 本研究以日本實施『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後的政治體系變 遷為研究對象。政治體系若隨著選舉制度的改革而變遷絕非是一 蹴可及,而是需要觀察期一段時間的變化。因此筆者將從歷史的 角度觀察選舉制度改革前後的日本政黨發展歷史、眾議院選舉經 過…等,以求能在歷史的脈絡中釐清因果關係。. 4.

(14) 二.. 研究途徑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薩托利教授(Giovanni Sartori)於一九七六年 所發表的政黨與政黨制度理論,來分析日本的政黨體系。 著名政治學者 Maurice Duverger 針對選舉制度對有效政黨數的 影響,曾提出「杜弗傑法則」 (Duverger's Law) ,即單一選區相對多 數決制與兩黨競爭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性。本研究將以杜弗傑法則來比 較戰後日本選舉制度改革後歷次眾議院選舉的變化,以及選舉制度對政 黨體系的影響。 其他如:李帕特(Arend Lijphart)的選舉制度與政黨體制及三十 六個現代民主國家類型…等模型,以為研究之輔。. 三.. 研究限制 在有關日本一九九六年至二〇〇九年政黨體系變遷之議題上,本研 究主要分為下列兩階段: (一)、 日本戰後至一九九六年階段:戰後日本政治從天皇制走入內 閣制,而自民黨從一九五五年起即長期執政。此一階段主要 在探討日本戰後政黨體系的緣起和經過,在日本而言,政黨 政治具有強烈的傳承與血緣關係,因此要了解日本政黨體系 亦必須了解戰後日本政黨政治的重組與起源。 (二)、 一九九六年至二〇〇九年:選舉制度改革之後,對日本政黨 體系的影響為此階段的研究重點,期間經過一九九六、二〇 〇〇、二〇〇三、二〇〇五以及二〇〇九等五次眾議院選舉, 本研究將分析其政黨席次變化以了解日本政黨體系變遷。 在理論應用方面則以 Sartori 與 Duverger 的政黨與選舉理論為 主。 5.

(15) 由於個人專業知識與學術能力有限,加上研究時間的限制,在諸多 研究適當性的考量下,將儘量蒐集日文期刊文獻、以及以全球資訊網所 搜尋到之相關文獻以進行研究。本研究撰稿之時民主黨政權雖已上台一 段時日,惟政治局勢變遷日新月異,故本研究時間將侷限在二〇〇九年 眾議院大選以前。 日本為採行兩院制之政治制度,兩院各有其自己的選舉辦法,然一 般而言在眾議院優於參議院的原則之下,以及眾議院擁有組閣權的原因 之下,相關探討將侷限在眾議院上,此為本研究另一個研究限制。. 第三節 文獻回顧 本研究主在以一九九六年至二〇〇九年歷次眾議院選舉結果,針對一九九四 年日本眾議院選舉制度變革後,對日本政黨體系變遷之影響的相關探討。 台灣 與日本兩國相處比鄰,從歷史的角度而言,在選舉制度上亦有相當程度上的類似, 故相關研究之出版品亦為數不少。茲就筆者所蒐集之專書與期刊等,擇其重要文 獻簡述之。 有關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關連之研究首推法國學者杜弗傑,杜弗傑於一九五 一年《政黨論》中提出其『杜弗傑定律』。杜弗傑認為:單一選區相對多數制會 傾向產生兩黨制;比例代表制傾向產生多黨制;而兩輪投票制則易形成多黨聯盟。 杜弗傑提出其論點之後引起許多後繼者廣泛之回應與探討,雖然杜弗傑法則可能 未盡完善,然其理論可謂有系統的開啟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之間關連之先河。 薩托利(Giovanni Sartori)著,雷飛龍譯, 《政黨與政黨制度》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Giovanni Sartori 著於一九七六年,為 對政黨與政黨政治研究最為精闢細微的專書之一。Sartori 教授將政黨進行經驗 性的量化分析,以比較之角度來研究政黨的成因、政黨的分類、有效政黨數、以 及各種政黨的競爭模式。書中提出計算『相關性』政黨的方式,亦即在討論政黨 6.

(16) 體系時,那些政黨應該被列入計算,並對政黨體系做出較為精緻的分類。第一篇 為理論篇,其中第一章詳述政黨產生的原因,可以援引比較為研究日本政黨之起 源依據。第三章對政黨理論有一初步的架構與介紹。第二篇分析政黨制度,第六 章有針對競爭型的政黨制度做一介紹,其中第四節對兩黨制有精闢的分析與論述。 本研究的主要政黨體系理論即為採用 Sartori 教授之見解。 吳文程著, 《政黨與選舉概論》 ,吳文程教授引用薩托利、杜弗傑等學者對政 黨體系與選舉制度之理論,做一比較性之整理與分析。透過本書將政黨與選舉兩 者間的關係加以有系統的分析。第一章對政黨的起源與型態亦有深入的介紹。第 六章對政黨體系之分類、形成之原因與變遷為本研究援引為研究重點之一。二〇 〇一年吳文程於〈杜瓦傑假設的再檢視與修正〉一文中,對杜佛傑的假設做出修 正:即絕對多數兩輪選舉制促使政黨體系 朝向溫和的多黨體系,比例選舉制使 政黨體系朝向極端多黨體系的假設。 李 帕 特 ( Arend Lijphart ) 著 , 高 德 源 譯 ,《 民 主 類 型 》( Patterns of Democracy : Government Forms and Performance in Thirty-Six Countries), 李帕特教授分析了三十六個民主政體,其中第五章政黨制度,有闡述兩黨制與多 黨模式的差異。 許介鱗、楊鈞池著, 《日本政治制度》 ,對日本政治制度起源、戰後日本的憲 法體制與內閣制度的歷史動態的變遷,其中第五章為介紹日本眾議院選舉制度, 對於選舉制度更改前後的優劣與政治效果多有著墨,其他有關日本政黨、憲法體 制、內閣…等等以及政府體制相關,無論縱深與連橫皆有深入介紹,亦將援引為 本研究之參考來源。 王業立著, 《比較選舉制度》 ,對各種選舉制度有詳細的介紹,其有關選舉與 政黨體系之影響主要介紹杜弗傑等之觀點。 王鼎銘、郭銘峰、黃紀於二〇〇八所撰之〈選制轉變過程下杜佛傑心理效應 7.

(17) 之檢視:從日本眾議院選制變革的經驗來觀察〉一文中認為,日本改為小選區制 度的確有利大黨,而在杜弗傑心理效應之下,使得過去支持弱勢小黨的選民,將 可能轉向投票支持具有競爭實力的主要大黨候選人。 陳儔美於二〇〇一年所撰之〈日本第四十二屆眾議院選舉研析〉一文中,比 較日本在選舉制度改革之後的兩次眾議院選舉結果。作者認為:日本選舉制度雖 然已經改變,然而選民的投票習慣並未立即大幅度的改變,而整體選舉制度也仍 然有過去中選區制度中『一選區有多人當選』的想法,因而設計的重複候選制度 即是為了保障未能在小選區中當選之人。 潘誠財於二〇〇七所撰之〈日本眾議院新選舉制度對政黨體系形成之影響— 1996~2005 眾議院選舉之分析〉一文中認為,一九九四年日本選舉制度改革的 主要目的在於形成兩黨制。本文分析日本選舉制度改革後,從一九九六年到二〇 〇五年的四次眾議院選舉,隱然已成兩黨競爭的模式,然而由於日本保留了比例 代表制的精神,因此難以形成有如英美般的純兩黨制,小黨仍然有其發展的空 間。 Steven R. Reed 於二〇〇七年所撰之”Duverger’s Law is Working in Japan”一文中認為,日本一九九四年的選舉制度變革已經使日本往『兩黨體系』 競爭。杜弗傑法則的理論確實可以為日本未來政黨體系發展提供一個重要的依 據。. 8.

(18) 第四節 研究架構 一. 章節安排 本研究之章節安排共有五章,分述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闡述研究之動機與目的,研究之途徑與限制,以及 文獻回顧和研究架構。 第二章為本研究採用的理論之詳述。將分別闡述政黨政治之成因, 政黨之分類,與不同選舉制度所形塑出不同的政黨政治,同時以杜弗傑 法則印證日本選舉制度改革前後,有效的政黨數目,以觀察日本選舉與 政黨的運作。 第三章討論日本選舉制度變革前後之內容與原因。一九九四年之前 日本選舉制度採用的是『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制』,雖然在自民黨長 期執政時期自民黨曾經有意推動選舉制度改革,然最終還是在一九九三 年自民黨垮台之後的聯合政府之下才完成此次的選舉制度改革。本章詳 述一九九四年選舉制度改革的遠因及近因。 第四章將一九九六年到二〇〇九年之日本眾議院選舉分別做單一 與整合性的分析,並以杜弗傑法則來判斷是否日本選舉制度變革之後有 走向兩黨制的趨勢。 第五章為結論。. 9.

(19) 二. 研究架構. 圖 1-1. 研究流程圖. 10.

(20) 第二章. 選舉制度理論與政黨體系. 第一節 政黨政治的意涵與類別 一. 政黨的起源 政黨為現代政黨體系的產物,也是構成政黨體系的基本單位,無論 是民主國家或是極權國家,其國家的國政皆由政黨來運作。大致而言, 政黨的起源與民主制度中代議政府與憲政主義的發展息息相關。3 針對政黨形成的原因,杜弗傑認為有兩大因素4: (一)、 議會與選舉權力的擴大 十九世紀由於民主政治的成熟,議會地位的獨立性與功能性 日漸增加,議員本身權力也隨之增大,議員彼此為了自身在議會 中的地位與權益,有共同主張的議員彼此結合共同行動,遂形成 議會中的團體。 此外,由於選舉權的擴大導致選民增加,對選民的訴求與宣 傳益加需要有一更有組織性的團體,因此出現了另一種組織—選 舉委員會。選舉委員會有系統、有組織的介紹政治候選人給選民 認識與接受。而選舉委員會產生的方式大都由相同政治理念的候 選人所號招組成。 因此,在為了求當選的前提之下,議會之內中的團體與選舉 委員會之間也會相互之間產生連結,甚而透過議會之內同一個集 團的委員聯繫與合作,使得不同的地區選舉委員會也產生結合, 這就是具有意義的現代政黨雛形。. 3. 吳文程,1996, 《政黨與選舉概論》,台北:五南,頁 3。. 4. 同前揭註 3,頁 4~5。 11.

(21) (三)、 選舉與議會之外的活動 除了上述議會內的議員團體與選舉委員會活動進而產生政黨 之外,杜弗傑認為,尚有一些外力的因素。此一外力的因素意指 是在上述兩種團體以外的的團體,他們透過既有的組織資源,直 接轉化為政黨,譬如英國的工黨。英國工會在一八九九年的全國 工會大會上,表決通過一項提案,正式成立成為工黨。除工會外, 如農民團體、宗教團體、知識分子組織、乃至退伍軍人協會、地 下組織、秘密結社…等,都有可能是促成政黨出現的外力因素。十 九世紀末歐洲諸國出現許多充滿社會主義或是不同意識型態的政 黨。 二. 政黨的分類 政黨有著各種不同的結構,雖然都被稱之為『政黨』,然而卻有許 多不同之處。在方法論上,一個健全的分類方式,除了必須符合經驗意 涵與系統意涵,且必須是包含下列兩個要點5: (一)、 窮盡的:群數裡所有的份子都必須能夠歸類。 (二)、 獨佔的:沒有一個份子會同時屬於兩類。 杜弗傑分別從政黨的起源、政黨的吸收方式、黨員的控制和黨及黨 員結構,四個面向將政黨分類6: (一)、 政黨的起源 議會是此一分類的重要的要素之一,杜弗傑以政黨的起源為 源自於政黨內部,或者外部,區分為內造政黨與外造政黨。如本 文前一段所探討,內造政黨起源於議會內部的團體或議員本身基. 5. 同前揭註 3,頁 13。. 6. 同前揭註 3,頁 14~18。 12.

(22) 於共同利益結合而成的政黨;外造政黨則是由社會上的團體、階 級、或共同意識型態者,由於共同利益,透過既有之資源利用, 將本身的組織轉化、擴充成為政黨。 杜弗傑認為,外造政黨與內造政黨相比較,通常比較中央集 權,正由於外造政黨的建立通常是由上而下的,由最早的核心組 織來推動政黨成立的工作,因此,中央集權的特性便於外造政黨 發揮作用。而內造政黨由於在政黨成立之前,各議員本身就有其 活動能力,各選舉委員會的基層組織也都健全,因此當共同利益 而結合為政黨時,中央的權力也相對受到節制。甚至派系會較為 明顯,不同的派系或者選舉委員會之間相對保持其自主性,使得 內造政黨呈現較為分權的狀態。 (二)、 黨員的吸收方式 黨員是政黨最基本的單位,依照政黨吸收成員的方式,杜弗 傑將政黨分類為直接政黨與間接政黨。直接政黨即指政黨的成員 直接屬於政黨,可依照個人意志加入或退出,無需通過其他團體, 此亦為現代政黨的常態。間接政黨是指,加入政黨的單位是某一 個社會團體或組織,而個人只要是隸屬於某個團體,即以此社會 團體的名義加入該政黨。換言之,該社會團體的成員理所當然是 該政黨的成員。如:國的工黨,比利時的勞動黨,其成員來自工 會、工人互助會…等。 (三)、 黨員的控制 杜弗傑將黨員參與政黨的程度,區分為極權政黨與有限政黨。 極權政黨黨員參與政黨活動幾乎是全面性的參與,個人生活、工 作、家庭甚至情感等,都被政黨所支配,隨著極端共產陣營的消 逝,現代已經極少見到有規模的極權政黨。有限政黨的黨員對於 13.

(23) 政黨的參與則僅限於政治層面,參與政黨只是一般政治性的活 動。 (四)、 黨員的結構 以政黨的成員結構作為區分的標準,杜弗傑將之分為:幹部 黨與群眾黨。群眾黨即政黨是訴諸於公眾的政黨,政黨的經費所 需是由廣大黨員交付黨費方式來籌募。群眾黨致力於群眾的政治 教育,再從其中選拔出領黨階層,負起未來組織政府與治理國家 工作。因此對群眾黨來說,黨員的充足是很重要的,群眾黨的形 成與普遍民選的擴大也有關,在十九世紀時,選舉權一般都有財 產甚或是性別限制,此時期的政黨並無需去關心或是吸收一般無 投票權的大眾。幹部黨與群眾黨則不同,訴求對象是一小批菁英 份子,以之成為政黨的核心,幹部黨在吸收成員時是以『質』為 其考量點,恰巧於群眾黨重『量』相反。幹部黨的政黨經費則來 自於有雄厚資產的黨員支持,政黨的領導權在於議會中的議員與 重要政治官員中。日本戰後的政黨多屬此類。7 三. 日本的政黨起源 日本的政黨政治在近代時期與戰後時期則有截然不同的表現。一八 七四年,日本明治維新的功臣之一板垣退助與片岡健吉等發表了愛國公 ,人人生而平等,人民為主的 黨的『本誓』8,採用歐美的『天賦人權』 政治理念。儘管愛國公黨並未展開任何活動而消滅,然它仍可被視為日 本政黨史上,第一個具有現代政黨意義的表現。數月之後,以板垣退助 為首,一批自由民權運動的支持者設立的『立志社』,鼓吹建立民選議. 7. 但以今天的政黨而言,純粹幹部黨已經不多,大部分幹部黨與群眾黨相同,也會廣泛吸收黨員。. 8. 『本誓』 ,即為政黨的綱領。 14.

(24) 會,翌年,以該社為核心,各地共同理念的社團派代表在大阪集會,成 立了『愛國社』 。然愛國社卻因為首腦板垣退助被拉入內閣而一度解散, 直到一八七八年才再度重建,改稱為『國會期成同盟』,仍然以過往自 由平等與人權為期推動理念。一八八一年成立了『自由黨』,推板垣退 助為黨魁,此乃為日本近代史上第一個有真正意義的政黨之嚆矢。自由 黨的組成是中小地主、工商業者、小資產階級與知識份子等,主張英國 式的民主,主張主權在民,實施君主立憲、兩院制與內閣制…等。此一 主張不利於當時政府,於是在伊藤博文授意之下,組成了另一個政黨『立 憲帝政黨』,主張主權在君的欽定憲法。此後日本積極對外擴張之下, 政黨運作此前提之下被減到最弱。此階段約為日本近代時期的政黨運作。 由於近代明治憲法規定的天皇制,使得政黨政治並不顯著,甚而有所謂 『御用政黨』之稱。9由於日本近代政黨政治不發達,促使其在戰前走 向軍國主義的道路,其中日本共產黨甚至遭到殘酷的鎮壓。且由於缺乏 讓在野政黨可以合法取得執政權的管道與普遍的選舉權10,初期日本政 黨的產生,多是由於議會之外的因素,基於共同理念所產的政黨。 戰後日本的政黨發展則呈現完全不同的風貌。二戰結束後,在美軍 的主導之下,日本進行朝向『民主化』開始改革。在政黨政治方面,由 於組織政黨的條件被放寬,加上一九四六年四月十日日本舉行戰後第一 次的國會大選,原本在戰爭期間被迫停止的政治活動開始復甦,政黨之 間也開始產生合併或是重組。此一現象在一九四五年十一月達到高峰, 包括社會黨、自由黨、進步黨、協同黨、共產黨等不同光譜的政黨。由 於駐日美軍司令部推動『公職追放令』,使得戰爭期間協助戰爭的『翼 贊選舉』產生的國會議員與政治人物被驅逐公職與禁止政治活動,而為. 9 10. 李柄南主編,蔣立峰、高洪著,2002,《日本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頁 99~102。 日本婦女直到一九四六年才獲得選舉權。 15.

(25) 了彌補這些原本政治人物的空缺,原本官僚體系的行政人員紛紛投入選 舉,結果使得日本政治人物,呈現戰前與戰後不連續的局面11。由於公 職追放令,原本戰後首次大選獲得最多席次的自由黨總裁鳩山一郎也被 迫交出自由黨總裁職務,而由吉田茂繼任,自由黨與進步黨合組保守勢 力的聯合政府。一九四九年,美國放棄『公職追放令』等政策,原本遭 到驅逐的政治人物紛紛返回政壇,鳩山一郎重返政壇,然吉田茂拒絕將 總裁職務交付鳩山一郎,一九五三年自由黨因為鳩山一郎自組自由黨而 分裂。一九五四年十一月,日本民主黨正式成立,以鳩山一郎為總裁,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吉田茂請辭內閣,由鳩山一郎接替組閣,一九五五年 二月二十七日舉行戰後第六次眾議院選舉,總席次為 467 席,鳩山一 郎的民主黨獲得 185 席,原自由黨 112 席,左派社會黨 89 席,右派社 會黨 67 席,以及其他小黨獲得少數席次。民主黨成為第一大黨。同年 十月,原本分裂為左右兩派的社會黨統一,合併之後的席次對原本保守 勢力的民主黨產生威脅,遂在保守勢力的要求之下保守政黨合併,十一 月十五日自由黨與民主黨合併,建立單一保守政黨—自由民主黨。 一九五五年自民黨成立之後,開始長期執政,日本政治學者升味準 之輔在其著作《現代政治:一九五五年以後》一書中針對自由民主黨長 期執政的穩定政治局勢,稱之為『一九五五年體制』。此體制維持到一 九九三年,其間日本只存在兩大政黨—自由民主黨和日本社會黨,以及 三個長期存在的小黨—民主社會黨、公民黨和日本共產黨。一九九三年 之後,自民黨處於內憂外患之下,終於結束了長期的一黨執政,同時也 分裂了,小澤一郎為核心的羽田派宣布脫黨成立『新生黨』,為未來的 民主黨埋下伏筆,民主黨成立的過程在下一章節將詳細介紹。故此,民 主黨亦是屬於源自於議會內集團結合。在戰後歷史上,日本的政黨多半. 11. 許介鱗、楊鈞池著,2006,《日本政治制度》 ,台北:三民,頁 142。 16.

(26) 是以菁英政黨等、幹部政黨的形式出現,換言之,戰後日本政黨是議會 內、政治家聯盟12,故戰後此一階段,日本的政黨可理解為議會內形成 的政黨組織,亦即是內造政黨。. 第二節 政黨體系的分類 一. 政黨體系學說 影響一個國家政黨的多寡因素,大抵而言可區分為二個因素,一是 社會分歧的程度,二是選舉制度。一個國家之內若有多種族、語言、宗 教、文化…等不同的意識型態衝突,則為了表達不同團體在政治上的獲 益,自然容易形成多黨制。另一個重要的制度性因素則是選舉制度。 有關選舉制度對政黨體系的影響的研究中,其中以法國學者杜弗傑 (Maurice Duverger)於一九五一年出版的著作《政黨論》(Political Parties),提出的「杜弗傑定律」(Duverger’s. Law)最具影響力,. 其分析如下: (一)、 相對多數決制傾向形成兩黨制; (二)、 比例代表制容易產生許多不同目的、嚴格的相互獨立的多黨 制; (三)、 兩輪決選絕對多數制容易形成多數目的、鬆散的、具有互相 依賴性的多黨聯盟。 而針對政黨體系的分類,杜弗傑採用政黨數目區分為:一黨體系、 兩黨體系與多黨體系13。杜弗傑對政黨體系的分類法雖然簡單明瞭,但 仍有其不足之處,以此種分類方法來計算的話,要如何計算政黨,哪些 政黨應該被計算入內,杜弗傑並無提出一個明確的解決之道。如果沒有. 12. 彭懷恩主編,2001, 《日本政黨體系》 ,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頁 93。. 13. Duverger, Political Parties, 頁 203-427。 17.

(27) 規範哪些政黨才有資格應該被計算進入杜弗傑此種政黨分類標準的話, 那麼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可謂是多黨制了。誠如學者 Willam J. Crotty 所說:『以此種政黨數目做為判斷的分類標準…其所產的問題比其所欲 回答的問題還多。』14然此種分類法指出了政黨體系中很重要的一個特 性:政治權力與資源的分類,是傾向於集中或是分散的模式。而從政黨 數目的多寡和非類中,亦有助於我們了解政治角力內所包含的競逐勢利 (Interaction stream) 。如果政黨數目愈多,則反應一個政黨體系中的 複雜性與分化性也愈高。15 學者拉帕龍巴納(Joseph LaPalombara)和韋納(Myron Weiner) 為了避免掉入以政黨數目做為分類標準所產的困擾,而將政黨體系先區 分為:競爭性政黨體系與非競爭性政黨體系。在競爭性政黨體系中,他 們再以政權是否有輪替以及政黨間的競爭是偏向意識型態或是偏向務 實型態再分類。以此兩種變數交叉分類的政黨體系有:16 (一)、 競爭型政黨體系 1. 霸權—意識型態(hegemonic-ideological) 2. 霸權—務實型(hegemonic-pragmatic) 3. 輪替—意識型態(turnover-ideological) 4. 輪替—務實型(turnover-pragmatic) (二)、 而非競爭型政黨體系,兩位學者則分為三類: 1. 一黨威權制(one-party authoritarian) 2. 一黨多元制(one-party pluralistic) 3. 一黨極權制(one-party totalitarian). 14. 同前揭註 3,頁 126。. 15. 同前揭註 3,頁 126。. 16. 同前揭註 3,頁 127。 18.

(28) 對於帕龍巴納與韋納兩位學者的分類,政治學者薩托利(Giovanni Sartori)認為,雖然頗具啟發性,然而仍然無法擺脫給予人們太過模糊 的概念。兩位學者採用意識型態與務實型做為一個分類指標,卻容易使 得人們將政黨與政黨體系混為一談,因為我們在觀察政黨時候,往往會 探討其起源、內部基層結構、意識型態等面向來探討,然而政黨體系卻 更加偏向是描述一國家之中政黨與政黨,或政黨與社會之間的微妙關係。 此外,除了一黨制以外的國家,任何政黨體系都有可能存在不同意識型 態與偏好的政黨,如果僅僅以意識型態或務實型來代表所有政黨,則會 太過於廣泛。17 薩托利在《政黨與政黨體系》(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書中提出計算『相關性』 (relevant)政黨的 方式,亦即在討論政黨體系時,那些政黨應該被列入為計算的一種標準。 此外,薩托利認為尚可從政黨的『位置價值』 (position value)—也 就是政黨有無左右政局的影響力,來判斷是否為相關性政黨與是否計算 在內。薩托利提出兩個觀察指標:有無執政或組織聯合內閣的潛能 (governing potential, or coalition potential)以及有無勒索的潛能 (blackmail potential),茲分析如下: (一)、 由無執政或組織聯合內閣的潛能 若一個政黨在議會中僅擁有少量的席位,通常會被視為非相 關性政黨,在計算中會被排除,但若該政黨對於聯合政府之組成 有決定性的影響,則無論他的席次有多少,仍舊必須將他計算入. 17. 同前揭註 3,頁 128。 19.

(29) 內,視為相關性政黨,因為其擁有執政或組成聯合內閣的潛能。18 (二)、 有無勒索的潛能 對於在議會中雖然擁有不錯的席次,然而由於政策或意識型 態等因素,始終無法被納入聯合政府中的政黨,但如果具有政黨 的競爭策略,尤其是改變政黨的競爭方向時,薩托利認為此類政 黨為具有勒索潛能的政黨,應該是為相關性政黨的一員。19 此外,薩托利再輔以意識型態的概念做為分類的標準,即意識型態 的距離(ideological distance)與強度(ideological intensity)會影 響政黨間的聯合及對立。意識型態的距離是指社會中各政黨在意識型態 光譜所處的位置,意識型態的強度則是指各政黨本身意識型態色彩的濃 淡。換言之,意識型態的距離是用於對一黨以上政黨體系之理解,而意 識型態的強度則在理解一黨體系國家時更為重要。在區辨溫和與極端多 黨體系時,政黨數目是次要標準,意識型態才是主要標準。 根據薩托利的理論,他區分出七種政黨體系的分類(classification) 20. :. (一)、 一黨體系(one party system) (二)、 霸權政黨體系(hegemonic party system) (三)、 優勢政黨體系(predominant party system) (四)、 兩黨體系(two party system) 18. 六〇到七〇年代間,義大利共和黨大約只能得到 2%左右的選票,然而他卻維繫議會中聯合. 政府所需要的穩定多數,在此類情況之下,該政黨被視為相關性政黨。 19. 法義兩國的共產黨,其選舉其次往往可達到總席次的 1/3,但由於其意識型態與其他政黨相. 距甚遠,往往無法被納入聯合政府當中,但他們在政黨體系當中的反對黨角色,對於兩國政局有 相當重要的影響力。 20. 同前揭著 3,頁 131-132。 20.

(30) (五)、 溫和多黨體系(limited pluralism party system) (六)、 極端多黨體系(extreme pluralism party system) (七)、 原子化多黨體系(atomized party system) 其中,一黨體系與霸權政黨體系,是屬於非競爭性政黨體系;優勢 政黨體系、兩黨體系等其餘政黨體系,則是屬於競爭性政黨體系。 薩托利依照政黨數目、相關性及意識型態三個標準,進行分類及結 果就方法論而言是謹慎的的態度21。在解釋與分析的層次上亦較其他學 者分類更為完善,尤其他將多黨制再區分為溫和多黨制與極端多黨制, 對政黨體系的分類上有重要的影響力。故此,本研究將採用薩托利的分 類標準,做為解釋日本政黨體系的架構,並適時採納其他學者的觀點以 為補充。 二. 政黨體系分類型態 政黨體系本質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區分,一般而言是以競爭 (competition)做為標準,而將政黨體系區分為競爭性政黨體系 (competitive system)與非競爭性政黨體系(noncompetitive party system)22。根據薩托利的看法,所謂競爭至少包括兩層涵義23: (一)、 在任一選區中,至少大部分-即使不是全部-席次是經過兩 個以上的候選人競爭而決定的。 (二)、 在選舉中在野黨是真正、獨立的反對黨;亦即小黨的候選人 可以無所畏懼地反對執政黨的候選人,並享有相同的權利。. 21. 同前揭註 3,頁 133。. 22. 同前揭註 3,頁 145。. 23. Sartori, Giovanni, 1976,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217. 21.

(31) 薩托利定義的非競爭性政黨體系與競爭性政黨體系說明如下: (一)、 非競爭性政黨體系 薩托利的非競爭性的政黨體系分類如下: 1. 一黨體系 在稱呼上,又稱為單一政黨(single-party)薩托利 定義,所謂的一黨,是指體系中只有一個政黨存在,而且 只允許一個政黨存在。由於唯一存在的政黨否決任何形式 的多元化,薩托利再以強制和壓迫的強度,將一黨體系再 分為三個次類型24。 (1) 一黨極權體系(totalitarian unipartism) 薩托利定義的一黨極權體系,是指政黨體系只有一 個政黨以極權或威權統治形式來控制國家機關,進而全 面掌控社會。該政黨是一個強烈的意識型態的政黨、亦 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政黨。 從意識型態的強度與強制、 汲取、動員能力來看,由於具有強烈的意識型態,高度 動員力和強制力,整個政治系統呈現出極權的型態,其 特性乃在於其企圖達到全面性的滲透與政治化,而其追 求的目標乃是在形塑新人類,並以政治的力量由上而下 強制的發展,政黨以高度的動員與壟斷的控制統攝人民 生活的各個層面。從政黨與其他團體間的關係來看,此 體系不容許次級系統和次級團體有自主性,並對次級團 體加以摧毀。從決策的獨斷性來看,極權的統治者其決. 24. Giovanni Sartori,雷飛龍譯,2000,《政黨與政黨制度》,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頁. 265。 22.

(32) 策行為是專斷無限而不可預測,例如:今日的北韓、古 巴,只有共產黨可以公開活動,壟斷政治權力,可歸屬 於獨一政黨制。一黨極權體系摧毀任何次級團體與次體 系的自主性25。 (2) 一黨威權體系(authoritarian unipartism) 一黨威權體系的特性是其控制體系既沒能力,也沒 有野心去滲透整個社會,因此他不是全控主義,而是排 他主義,其所努力的方向是限制黨外的任何政治活動, 而不是重新形塑之。一黨威權體系的意識型態較一黨極 權體系弱,汲取與動員能力也較低。在該執政黨的控制 下或許可以有小限度的小黨活動,但是不能威脅到執政 者的權力。一黨威權體系阻止次體系的形成,但容忍非 政治性次級團體部分自主性26。 (3) 一黨務實主義體系(pragmatic unipartism) 從意識型態強度與強制、汲取、動員能力來看,相 較於前二者,在一黨務實主義體系中的意識型態強度與 動員能力最低,且由於缺乏意識型態,以獲得正當性, 以致最沒有強制的潛力。在這種情況下,務實主義的政 黨所採取者並非排他性的政策,而是包容性的政策。此 種政黨內部也缺乏意識型態的凝聚力,進而使此政黨內 部的組織較為鬆散,對於政黨以外的團體則傾向加以匯 集而不是加以摧毀,其特性是採取包容的、匯集的政策, 以求體系調和且自然的發展。 25. 同前揭註 3,頁 151-153。. 26. 同前揭註 3,頁 151-153。 23.

(33) 換言之,一黨務實主義體系較具有包容性,對於次 級團體也給予較多自主性。在決策者的獨斷性方面,統 治者的決定主要靠與各股勢力的協商達成,並且是在法 治所規定的範圍之內27。 2. 霸權體系 薩托利所定義的霸權(hegemacy)是指非競爭性政 黨體系以一黨為中心,而允許外圍有次要的、次等級的小 黨。除一個強大的執政黨外,在體系中尚存在著一個或數 個小黨。實質上與形式上這些小黨皆不被容許對現行政黨 的挑戰與質疑,倘若其他的政黨被允許存在,則必須以次 等的、經過許可的形式為之。這些政黨既不被允許與霸權 政黨公平競爭;亦無足夠的實力與執政黨作政治上的競爭, 同時不被允許採取與霸權政黨相對立的立場,也不具有與 霸權政黨相平等的地位。由於霸權政黨不允許對其政策與 其宰制優勢有所挑戰,在霸權政黨體系中亦不存在政權輪 替的可能。但這些小黨卻被容許存在,以創造出一個「模 擬」式的政黨市場。如此的政黨市場將可促進政治溝通, 使得執政黨有更多的管道接收更多消息28。 薩托利也以政黨體系的汲取能力與鎮壓能力為標準, 將霸權體系再分為兩種次類型: (1) 意識型態霸權政黨體系(ideological-hegemonic party). 27. 同前揭註 3,頁 151-153。. 28. 同前揭註 3,頁 153-155。 24.

(34) 薩托利以葡萄牙為例,在執政黨周邊有真正的衛星 黨(satellite party)存在。即使衛星黨被賜與政府行 政部門和立法部門的職位,但僅止於職位的分派而非權 力的分享,這些政黨仍不能真正參與決策。同時由於衛 星黨的地位在相對上低於霸權政黨,使得這些衛星黨相 當地受到限制而無法有獨立的行動。只不過因為有衛星 黨的存在,提供心理上的發洩,使得政黨體系得以藉此 懷柔反對者,而維持體系穩定,因而葡萄牙式的霸權政 黨統治,仍然產生類似多元主義與政黨市場(party market)的效果;同時,此一設計,亦提供菁英者更多 資訊上的流通。就此而言,可以認為霸權政黨在態度上 是較傾向允許表達,但是這種表達的功能,是由體制運 作的機制所執行。霸權政黨增加政治溝通的功能,乃為 在質與量上增加資訊的取得。換言之,霸權政黨的這些 作為只是為了要知道、聽到更多,但是並不代表人民的 需要必定會得到滿足,無論資訊所顯示的民意為何,霸 權政黨仍可以執行它自已的意志29。 (2) 務實主義霸權政黨體系(pragmatic-hegemonic party) 薩托利認為,在務實主義霸權政黨體系中,自由而 真正競爭性的選舉並不一定會使霸權政黨輸掉選舉。此 類霸權政黨之所以要維持霸權體系,在於要維持政黨的 持續執政,一旦轉變為競爭性的政黨體系,則會危害其 本身的團結,因為霸權政黨將無法對於黨內的分裂者給 予懲罰。簡言之,霸權的存在純粹只是為了維持霸權政. 29. 同前揭註 3,頁 154。 25.

(35) 黨在執政上的權力,而非涉及意識型態的維持或塑造 30. 。. (二)、 競爭性政黨體系 薩托利將競爭性的下列幾個政黨歸納為競爭性的政黨:一黨 優勢、兩黨體系、溫和多黨以及極端多黨,和比較少見的原子化 政黨體系。由於原子化政黨體系非常少見,本文將著重前述四種 政黨體系介紹。 1. 一黨優勢體系 一黨優勢與前段所介紹的一黨霸權等體系的最大不同 在於,一黨霸權是處於非競爭性的政黨體系,而一黨優勢 體系是屬於競爭性的多元化政黨體系中。在一黨優勢體系 中,政黨的數目不只一個,且都具有正當性與合法性,然 而卻由一個政黨長期佔有壓倒性的優勢,取得國會中的絕 對優勢或是執政權。薩托利認為,必須連續維持贏得多次 國會選舉,並且取得絕對的勝利,也就是必須單獨掌握 50 %以上的席次,具有支配性的政黨(dominant party), 才可稱之為一黨優勢體系31。所謂支配性,根據薩托利的 闡述是: 『政黨體系中一個比其他政黨更具力量、更形重要、 在選舉中所獲得的席位和其他政黨差達十個百分點以上之 強勢政黨』 。準此,並非僅僅只有一個強勢政黨就是一黨優 勢體系,且要具備一個公平、開放、自由的競爭性政黨體 系,方可成立32。一黨優勢體系主要具有下列幾項特徵: (1). 30. 同前揭註 3,頁 154-155。. 31. 同前揭註 3,頁 161-162。. 32. 同前揭註 3,頁 162。 26.

(36) 競爭性政黨體系:允許其他政黨合法存在與競爭。(2)無 政權輪替:由一支配型政黨長期執政。(3)經由民主的選 舉途徑來取得執政的合法地位33。 值得注意的是,一黨優勢體系雖然在形式上允許個政 黨公平競爭,然而由於優勢政黨的長期執政,導致行政資 源的運用與控制取得優勢,亦即實質上立足點存在一定程 度的不平等。日本從二次大戰之後到一九九三年,由自民 黨長期執政,此階段可說是依黨優勢體系的代表。 2. 兩黨體系 兩黨制可謂是最為人熟知的當代民主政黨體系類型, 因為此體系不但簡單易了解,且以此體系運作的國家又是 許多的重要國家,代表了模範的範例。 政治學者雷依(Douglas W. Rae)對此的定義為:在 大選之後有兩個大的政黨合計擁有國會 90%以上的席次, 但無單一政黨獨自控制 70%以上的席次 34。學者李普賽 (Leslie Lipson)則以三個標準來定義兩黨體系:第一, 兩個主要相關政黨接有能力與機會取得執政權,兩黨勢力 接近;第二,執政黨能夠單獨取得絕對多數執政,無需借 助其他政黨聯合執政;第三,在一定的時間之內,兩大黨 輪流執政35。薩托利賦予兩黨制較寬鬆的條件36:. 33. 同前揭註 3,頁 163。. 34. 同前揭註 3,頁 163-164。. 35. 同前揭註 3,頁 164。. 36. 同前揭註 24,頁 237。 27.

(37) (1) 兩黨都以競爭絕對多數席次為立場; (2) 其中一黨實際贏得議會的實際多數; (3) 該黨願意單獨執政; (4) 交替或輪流執政為可信的預期。 兩黨制形成的原因不一而足,其中較令人廣為接受的 說法是制度主義論點—由於選舉制度的原因—此種原因 亦是杜弗傑提出的一個法則:單數選簡單多數決選舉制度, 有利於兩黨制的產生,以此法則證諸於多數的國家,可說 是得到相當肯定的答案。依照杜弗傑所論,單一選區多數 決選舉制度之所以造成兩黨制,其原因有二: (1) 機械效果(mechnic effect):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制 的選舉制度,有利於大黨產生所謂「超額代表」 (over-representation) ,而使小黨產生所謂「低度代 表」(under-representation)的現象,對於第三黨而 言,低度代表的現象特別嚴重,也就是說除兩大黨以外, 其他第三黨在此種選舉制度之下所得到的席次將遠比 他所得到的選票比率低得多37。 (2) 心理效果(phsychological effect) 一般而言,選民普遍存在一種心態,希望自己的一 票能夠發揮政治影響力,因此在機制效果的影響之下, 選民漸漸發現將選票投給兩大黨以外的政黨,有很高的 機會使得自己的選票變為無用的選票,從選民的角度而 言,這是不樂見的。因此選民如果在兩大黨中並無其最 佳喜好的政黨,則會選擇將選票投給他『比較不討厭的』. 37. 同前揭註 3,頁 167。 28.

(38) 以防止他『最討厭的』政黨當選38。這就是所謂的策略 性投票或是棄保效應。 此外從政黨角度而言,在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制下, 政黨或候選人欲求勝選,則必須比其他任何一個政黨得到 更多的選票。這種情況會使得那些一直落敗的政黨逐漸聯 合起來,以求共同對抗那個時常獲得勝選的政黨。這種政 黨整合的現象會一直持續進行,直至每一個生存者都有合 理的機會可以贏得選民過半數的選票。因此,相對多數決 選舉制度「勝者全拿」 (winner-take-all)的結果,傾向於 將競爭場上縮減為兩個政黨對決的局面。 對主張兩黨制論者而言,兩黨制有下列優點39: (1) 責任清楚:單一政黨執政有利於落實責任政治,藉由政 黨的互相競爭達到監督的效果。 (2) 政策落實:由於責任清楚,選民可以簡單的在二者之間 做一選擇,並藉以觀察執政者是否有落實競選政見。 (3) 體系穩定:就一般社會而言,選民應該呈現鐘形曲線分 配,也就是光譜兩端的極端選民較少,越往中間的選民 越多,因此溫和的中間選民往往會主導選舉的結果。在 此原則之下,政黨的競爭將會往中間靠攏,避免激烈性 訴求,以求得相對多數贏得選舉。然則這仍要假定社會 政治文化是溫和而少分歧的,才會產生此種向心競爭的 往中間靠攏效果,此種以美國為典型代表,有論者說其. 38. 同前揭註 3,頁 167-168。. 39. 同前揭註 3,頁 168-170。 29.

(39) 實美國只有一個政黨,這是因為為了往中間靠攏,兩黨 往往提出類似的政策和政見;但如果社會政治文化是分 歧而且旗鼓相當的,則反而會成為離心式競爭,使得社 會更加動盪,一九九一年波蘭參議院選舉就是一個例子, 雖然該次選舉波蘭是採用相對多數決制,但由於波蘭社 會的高度分歧,使得該次選舉呈現破碎化的現象。(表 2-1) 表 2-1. 一九九一年波蘭參議院選舉結果. 政黨團體. 席次. 民主聯盟. 21. 團結工聯. 11. 全國基督教聯盟. 9. 波蘭農民黨. 9. 農民聯盟. 9. 中央聯盟. 7. 自由民主議會. 4. 獨立波蘭聯盟. 4. 基督教民主人黨. 3. 其他. 17. 資料來源:Arend Lijphart、Carlos H. Waisman 著,蔡熊山、陳駿德、陳景堯等譯,1999,新 興民主國家的憲政選擇,台北:韋伯文化,頁 88。. 3. 溫和多黨體系 薩托利將多黨體系分為溫和多黨體系與極端多黨體系, 其最大的意義是釐清同樣被分類為多黨制的國家,其政治 運作實際上存在著極大的差異40。. 40. 同前揭註 3,頁 171。 30.

(40) 溫和的多黨體系具有下列特徵41: (1) 該政黨體系包含三~五個政黨,政黨之間並沒有南轅北 轍的意識型態差距,對政黨體系的基本原則有認同感。 (2) 在相關的政黨選舉中,沒有一個政黨可以獨自取得過半 的席位,政府的組成是靠政黨的聯盟組成的聯合政府。 (3) 溫和多黨體系通常存在兩個主要的大政黨聯盟,互相競 爭輪替。兩個主要政黨聯盟中的政黨結盟關係並非恆久 而固定的,不過基本上兩個聯盟之間的關係,依舊是相 互對立與競爭的,此又可稱為『兩極化的聯盟』 (bipolar coalition),而政權的輪替在兩個聯盟之間進行,又可 稱之為『輪替式的聯盟』(alternative coalition)。 (4) 兩聯盟之間是進行向心式的競爭,兩個政黨聯盟在意識 型態上會向中間靠攏。其運作彷如前述的兩黨制一般, 因此反對的關係是一種單邊的反對,也就是兩個聯盟之 間的互相反對。 (5) 體系內的所有政黨都具有執政的潛力與機會,因此體系 中無永遠的反對黨,也不存在反體系的政黨。 (6) 溫和多黨體系的代表國家如北歐的丹麥、瑞典、冰島、 德國…等,皆屬於溫和多黨體系。 4. 極端多黨體系 極端多黨體系的政黨數目多於溫和多黨體系,通常其 政黨數目在五~八個,政黨之間意識型態差距頗大 42,通. 41. 同前揭註 3,頁 171-172。. 42. 同前揭註 3,頁 172。 31.

(41) 常具有下列特徵43: (1) 至少有一個反體系政黨存在,特別是指共產黨或法西斯 政黨,由於對既有的政黨體系保持著反對態度,使得政 治運作呈現強烈不穩定。 (2) 政治光譜的兩端個有一個極端的政黨互相反對,而且兩 者之間的相互反對的程度大於他們對執政黨的反對,呈 現雙邊反對的現象。因為如果在政黨體系中,所有在野 者只有單邊反對,也就是對執政者反對時會站在同一立 場時,他們將容易出現聯合的力量,但由於有雙邊反對 的情況使得他們之間無法聯合起來對付執政黨。 (3) 中間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政黨,中間的政黨必須同時面 對光譜左邊與右邊的同時反對,使政治競爭呈現三角競 爭,而不像溫和多黨制是二元對抗。在此種體系中,中 間政黨通常扮演主導聯合政府的政黨,但同時也阻擾了 向心競爭的發展,所以其競爭是離心的,並有助於一個 極端政治的發展。 (4) 政黨之間共識很低,光譜分佈極化,政黨體系的合法性 也時常遭受強烈的質疑。又由於離心的競爭,使得中間 選票不斷的流失甚至向極端發展。 (5) 極端政黨體系中的政黨意識型態是與生俱來的,不會因 為社會文化變遷而消失。政黨彼此之間都在意識型態上 爭論,並且由於政黨的分離已經被人民認知與正當化之 後,政黨也認為從他們既有的意識型態中獲得最大的政 治利益,因此他們就不想失去其獨特性,並藉以維持其. 43. 同前揭註 3,頁 172-173。 32.

(42) 力量。 (6) 極端政黨體系中的多數政黨通常是較小政黨,他們必須 將其支持者教育為意識型態的信仰者,以求對其生存獲 得保障。當所有政黨抱持著此一心態時,體系中最大的 政黨也不會再堅持要成為全民性政黨,因為他也必須保 持某種意識型態,以吸收忠誠的信仰者。 (7) 雙邊不負責任的反對,在極端體系中由於組成政府的一 定是中間派的政黨聯合,如此使得中間派的政黨可以長 期執政,而極端性政黨永遠被排除在政府職位之外,亦 沒有執政的可能。基於此種因素反對黨失去了其負責任 的機會與期望,而使得其反對愈來愈加不負責任。. 33.

(43) 第三節 戰後日本政黨體系之變遷 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日本政府在美國船艦『密蘇里』號上對盟軍投降,美 軍政府正式接管日本,從此開始了一個可稱在政治社會上一個特別的實驗。美國 嘗試去改造日本的政治體制,試圖瓦解日本的民族主義與軍國主義政治政策,以 非軍事化和民主化為兩個重要的目標,並任命麥克阿瑟將軍(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擔任盟軍最高統帥。為了達成此一政治工程,麥克阿瑟將軍決定親 自掌握事態的發展,一九四六年二月三日,他命盟軍政體局首長考特尼・惠特尼 將軍(General Courtney Whitney)為日本起草新憲。憲法可謂是影響憲政體 制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盟軍壓力之下,日本國會僅通過一些小改動,就通過 了此部由盟軍領導創設的憲法,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三日天皇正式頒佈新憲法,六 個月後一九四七年五月三日新憲法正式生效。 新憲法改變了日本的天皇地位,雖然佔領當局決定讓日本留下天皇制度,可 是新憲法規定『天皇是日本的象徵,是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其地位以主權所在 的全體國民的意志為依據』,主權從天皇轉移到人民,日本從原本的天皇制度改 造成以類似英國的議會制度,此舉也確立的戰後日本政黨與政黨體系之發展。 一九四六年四月十日日本舉行戰後第一次的國會大選,戰爭期間受到壓制的 政黨活動開始復甦,不但新生了許多政黨,政黨開始產生合併或是重組,包括社 會黨、自由黨、進步黨、協同黨、共產黨…等政黨。本研究針對日本政黨變遷過 程,以戰後為始,將之分為下列幾個階段: 一. 1946~1955 多黨整合階段 戰後麥克阿瑟將軍可謂實質上接管日本政經改革,通過與日本政府 的交涉,麥帥決定採取通過日本政府進行統整的間接佔領方式,並定下 了幾項政治改革方針:賦予婦女參政權、鼓勵成立工會組織加強工人發 言權、教育自由化、廢除專制機關、促進經濟制度民主化…等。首先是 承認婦女參政權,其次是修改眾議院選舉法,規定選舉權由原本的 25 34.

(44) 歲降至 20 歲,被選舉權由 30 歲降至 25 歲,並將主權由天皇轉移至人 民身上,天皇退位為虛位元首,天皇制度解體,由於選民結構的擴大, 政黨活動也開始活躍起來,日本朝向現代民主化邁出第一步。 日本社會黨是戰後日本最先建立的政黨,建立於一九四五年十一月 二日,核心人物為西尾末廣、平野力三等人。這是一個屬於,出身於工 農運動、社會主義運動的政黨。其次為鳩山一郎集結鳩山派議員,於十 一月九日在東京召開日本自由黨成立大會,自由黨成立一週之後,十一 月十六日,另一個保守政黨—日本進步黨也宣告成立。日本戰後第三個 保守政黨是日本協同黨,成立於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八日,此外,日本 共產黨也開始恢復活動,從日本戰敗到一九四六年四月舉行大選期間, 日本除了上述社會、自由、進步、協同、共產,五大政黨以外,還相繼 建立 363 個小黨44。此階段日本處於戰後的重整非常時期,政治局勢仍 處於破壞後的重整當中,因此多黨林立。 二.. 1955~1993 一黨優勢體系 一九五五年大選後,十一月十五日自由黨與民主黨合併,建立單一 保守政黨—自由民主黨,從此自由民主黨長期執政直到一九九三年。自 由民主黨 1955 年至 1993 年期間,由於長期一黨執政,使得其在對 於政府體系、在野黨及黨內當中都具有相當的優勢,這種趨勢造成官僚 體系與自由民主黨之間相互結合,形成龐大的共生體系,這更加深自由 民主黨在日本政經體制中一黨優位的趨勢,而長期一黨優位讓企業能夠 透過對特定派閥提供政治獻金來達到控制法案的目的。. 44. 王振鎖著,2004,《戰後日本政黨政治》,北京:人民出版社,頁 47。 35.

(45) 三. 1993~2003 溫和多黨體系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八日的眾議院選舉,因自由民主黨內部,金丸信 事件45引發竹下派分裂,小澤一郎為爭取竹下派領袖失利,故小澤一郎 等人帶領 36 位原自由民主黨眾議員出走,造成日本政界重組,自由民 主黨因分裂造成大量失血,當選議員未達半數;導致日本結束執政三十 八年的自由民主黨統治。自由民主黨雖然保住第一大黨地位,但八黨派 聯合政府的串連之下,依舊使得自民黨黯然下野,細川聯合政府取代自 由民主黨政權執政,使日本走向聯合政府時代。期間有聯合政府演變如 下表(表 2-2): 表 2-2 聯合政府演變說明表 時間. 首相. 聯合政黨. 1993.8.6. 細川護熙. 社會黨、新生黨、公明黨、日本新黨…等八黨一派. 1994.4.25. 羽田孜. 社會黨與魁新黨脫離上列八黨一派聯合政府. 1994.6.30. 村山富市. 社會黨、自民黨、魁新黨. 1996.1.11. 橋本龍太郎 社會黨、自民黨、魁新黨. 1998.6.1. 橋本龍太郎 自民黨單獨執政. 1998.7.30. 小淵惠三. 自民黨單獨執政. 1999.1.14. 小淵惠三. 自民黨、自由黨. 1999.10.4. 小淵惠三. 自民黨、自由黨、公明黨 自由黨宣布退出聯合政府,但旋即分裂自由黨與保. 2000.4.1. 小淵惠三. 守黨,保守黨表示將加入自民黨與公明黨的聯合政 府. 45. 1993 年 3 月 6 日,前日本自民黨副總裁金丸信及其生前秘書生原正久因逃稅被捕,在日本政. 界和輿論界引起軒然大波。金丸信與生原正久合謀隱瞞金丸的收入達 18.5 億日元,逃稅總額達 10.4 億日元。 36.

(46) 時間. 首相. 聯合政黨 小淵惠三中風住院,森喜朗繼任首相,維持自民. 2000.4.5. 森喜朗. 2001.4.26. 小泉純一郎 自民黨、公明黨、保守黨. 2002.9.30. 小泉純一郎. 2003.11.19. 小泉純一郎 自民黨、公明黨. 2006.9.26. 安倍晉三. 自民黨、公明黨. 2007.9.26. 福田康夫. 自民黨、公明黨. 2008.9.24. 麻森太郎. 自民黨、公明黨. 2009.9.16. 鳩山由紀夫 民主黨、社會民主黨、國民新黨. 黨、公明黨、保守黨聯合政府. 自民黨、公明黨、保守黨(2002.12.24 改名保守 新黨). 資料來源:楊鈞池著,2002, 《後冷戰時期日本聯合政府與政治改革》 , (政治學論叢第十六期) , 70 頁。. 四. 2003 後 兩黨制逐漸成形 一九九四年日本修法通過將眾議院選舉改為單一選區比例代表並 立兩票制(小選區與比例代表混合),並從一九九六年起開始適用在眾議 院議員選舉上。如前述第二節提過,據杜弗傑法則,小選區制度將有利 於兩黨制度的發展。然而以二〇〇三年為分野乃是有一重要歷史事件, 二〇〇三年九月二十四日,日本民主黨的代表菅直人與自由黨的黨魁小 澤一郎簽訂兩黨的合併協議書。26 日,兩黨基於「政黨助成法」,民 主黨向總務省提出存續申請,自由黨則提出解散申請。合併後的政黨名 為民主黨,所有的黨組織都繼續維持著民主黨的架構,而自由黨的名稱 則消失。合併之的民主黨立即躍升為夠實力的第二大黨,擁有 204 名 議員席次,與當時執政黨有 357 席次眾議員差距縮小。這是在選舉制 度改革之後,首次有除了自民黨之外超過 200 席次議員的政黨。. 37.

(47) 二〇〇三年十一月九日,日本舉行第 43 次眾議院總選舉,日相小 泉純一郎所領導的執政聯盟雖然確定穩獲過半數席次,繼續維持小泉政 權。不過小泉所率領的自由民主黨選前獨大,有 247 席,選後減為 237 席,在野的民主黨則大幅躍進,增加了 40 席,議席數來到 177 席。就 得票數而言,民主黨獲得 2200 萬票,自由民主黨獲得 2100 萬票,顯 示日本國民對於兩大黨制度的有所期待,雖然在二〇〇五年第 44 次眾 議院選舉,小泉純一郎帶著小泉旋風,在郵政民營化此一議題上獲得壓 倒性勝利,以 296 席獲得壓倒性勝利,民主黨則銳減 64 席只剩下 113 席,使得民主黨的前途陷入隱憂,然最後終於在二〇〇九年八月三十號, 第四十五次眾議院選舉,民主黨在政權交代的口號之下與其他環境因素 影響之下,以 308 席次獨自過半的席次,取得組閣權,日本朝向兩大 黨制度邁進隱然成形。. 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學校意見 大專院校 公眾人士 傳媒 政黨立法會 、區 議會、 香港教 育城 、其他,例如專業團體、僱主、. z

內地交流、參觀、參與制服團隊/比賽),讓學 生從多角度認識《憲法》、《基本法》和國家

‡網路作業系統(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網路作業系統( network

「那麼國民黨和 共產黨是否志同 道合?有否合作 空間?」(學生 可就一己所知作 答,然後再細閱 工作紙的資料作

‡圖形使用者介面(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圖形使用者介面( graphical user

迪士尼青少年奇妙學習系列-款客服務體驗坊 30名 迪士尼青少年奇妙學習系列-物理世界 30名

腦幹 (brain stem) 邊緣系統 (limbic system).

此為 攝於 1927 年 3 月在漢口舉行國民 黨二屆三中全會的合影照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