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敘述

李克爾關於敘述的作品主要由《時間與敘述》(Time and Narrative,1983、1984、

1985)以及《自身與他者》(Oneself as Another,1990)的各種相關研究組成。

李克爾說明敘述也是詮釋的一種,而透過對模仿的理解,繼而明白何謂人類的情 節,是李克爾寫就「敘述」討論的作品的目標。

58 Simms, Karl. Paul Ricoeur. Routeledge Critical Thinkers, 2003, p41.

59 Paul Ricoeur. From Text to Action:Essays in Hermeneutics, Ⅱ,trans. Kathleen Blarney and John B.

Thompson, London:Athlone,1991, p86.

3.3.1 敘述與時間

敘述的發生基礎是時間,情節將一個接一個的事件連結起來,並建立事件之間的 因果關係。無論是詮釋學本身,或是其他領域的詮釋活動,李克爾發現此時(this time)、時間之間(between time)和敘述構成「健全的循環」(The healthy circle)。

李克爾強調「敘述作品所呈現的世界是一個非永恆的世界,而敘述的意義存在於 對暫存經驗中的特徵描寫的程度。」60

關於時間,哲學上有兩種基本看法:第一種由亞里斯多德(Aristotle,BC.384-322)

於《物理學》(Physics)中加以深入討論,後來在十八世紀時由德國哲學家康德

(Kant,1720-1804)進一步發展。理性主義者視時間為一連串「現在」的連結,

它們仰賴直覺存在而無須證明。第二種觀點是第一種的延伸,由奧古斯丁

(Augustine,354-430)首先提出,他的看法被後來的哲學家視為「現象學時間」。

其觀點最精闢的地方是指出認知與時間之間的距離,若時間是一連串的現在,那 麼我說現在的時候,現在就像一個點,點是沒有擴張性的,當我們談及現在,它 就已經離開了,當我試圖將現在獨立出來,現在其實已經成為了過去。61 意即 當我們認知現在,時間永遠是延遲的,時間落後於現在。

奧古斯丁解決「時間不存在」的矛盾採用了「三重的現在」(threefold present)

的觀點。奧古斯丁克服「現在」延伸性缺乏的問題,便是透過心的「膨脹」

(distended)62:奧古斯丁認為時間本身並不存在,現象學的時間是透過擴張的 心而存在的。擴張的方法在於:過去透過記憶而存在,現在透過心的思考而存在,

60 Paul Ricoeur. Time and Narrative, Volume 1, trans. Kathlen McLaughlin and David Pellauer, 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61 轉引自Simms, Karl. Paul Ricoeur. Routeledge Critical Thinkers, 2003, p81.

62 轉引自Simms, Karl. Paul Ricoeur. Routeledge Critical Thinkers, 2003, p82.

未來透過期待而存在(如圖表3-1)。心必須具有延展性和膨脹能力,才能想像過 去和未來。奧古斯丁影響李克爾最大的卓見便是論證了時間得以由心智的變移而 產生。

圖表 3-1:三重的現在(threefold present)

Past Present Future

Memory So long as the mind is thinking Expectation= expect something

李克爾參考奧古斯丁對於時間的看法,成為其論述「敘述」的基礎。李克爾沿用 現象學上的意圖(intention)概念,在「意圖抵達靜止的心」和「因為心的膨脹 感受到的時間的變動與對時間本質的感知」之間辯證。若意義是從變遷而來,隨 著論述中的句子,與句子裡的字眼的展開,則意義緊附著時間經過而被產出與被 理解。李克爾論證:「時間經由敘述的方法而延伸與組織,是故成為了人類的時 間。」63

3.3.2 模仿的三層次

李克爾的詮釋學中,論及敘事與模仿(mimesis)的問題。柏拉圖將藝術定義為 對自然的模仿,亞里斯多德不認同前述想法,認為模仿來自於動作。李克爾採用 亞里斯多德對於模仿的解釋,進一步將模仿延展成三重層次64的過程。(如圖表 3-2)

63 Paul Ricoeur. Time and Narrative, Volume 1, trans. Kathlen McLaughlin and David Pellauer, 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64Mimesis1、mimesis2、mimesis3 是自我理解過程中的三個階段。當我們回顧自己的故事時,永 遠是站在mimesis的第 3 個階段,採取一種終點的、全知的思維(endpoint thinking)。

圖表 3-2:模仿的三層次 Mimesis1 個人既有的理解

模仿與時間的共同作用構成敘述 Mimesis2

個人、文本與世界交錯的地方;給予方向和啟示,過程具有個別差異 Mimesis3

模仿的第一個層次是「前構」(pre-figuration)。意指無論觀者或作者,在進入文 本的書寫或解讀之前,皆必須具備某些既有的詮釋能力。諸如語意的、符號的、

容許短暫的瞭解,這有助於對文本因果關係及角色動作的預期結果。

模仿的第二層次是李克爾的模仿理論中最重要的環節,如他所言:「模仿的第二 層次進入意義與瞭解的領域」65。此層次屬於「形構」(configuration)階段,也 可以說是情節(emplotment)66的建立過程。李克爾認為情節將敘事體中的各種 元素整合成一個可被理解的整體。情節的整合不只是各種零散的元素的任意串 結,其過程必須具有清晰的因果理路。第二層次的模仿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此 階段,讀者帶著原有的理解做出反身性判斷,從故事的敘述之中攫取意義的發 生。模仿的第二層次與第一層次相互連結,亦具有非永恆的特質,其對於情節的 理解同時帶來對文本的起因、目標、意義互動狀態及預料之外的結局。

模仿的第三層次屬於「再構」(re-figuration)階段,是文本世界與讀者世界的交 會點,同時也是使文本通往真實世界的途徑。李克爾承繼亞里斯多德的概念,但 第三層次的模仿與柏拉圖的定義具有相疊之處:模仿是一種再現。柏拉圖主張的 模仿是對於自然的再現,李克爾則強調再構階段的模仿將再現人們的真實生活,

並因此獲得具有深度的理解。

65 Paul Ricoeur. Time and Narrative, Volume 1, trans. Kathlen McLaughlin and David Pellauer, 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p64.

66 同上, p65.

李克爾認為模仿與時間的相加將構成敘述的結果:模仿的第一層次是讀者自身原 有的理解,第三層次是閱讀敘事體之後的理解。模仿第二層次的存在使時間與敘 事體之間構成一個健全的循環,情節是敘事體展現出來短暫世界的樣貌,而此循 環將隨著逐漸增加的時間與自身理解的作用形成意義的迴圈。

圖表 3-3:模仿三層次與三重的時間之關係圖

為了更深刻地理解世界,觀者或作者總是攜帶著對於敘事與世界的既有理解進入 敘事體,繼而透過情節增進的理解,將世界視為完整的文本而閱讀之。李克爾從 對模仿的觀察,回應了奧古斯丁的時間觀,模仿三層次的觀點符合於奧古斯丁的

「三重的現在」。敘述的時間和人類經驗具有相同的構成(如圖表3-3):在敘事 體中,模仿是「前構」經歷「形構」完成「再構」的過程,在真實生活中,此刻 是參與了過去記憶的未來。因為我們理解生命,我們便能理解敘事體;而我們對 於生命的理解來自於對於敘事文本的理解,模仿與時間的結合便構成敘述的發 生,並形成一個健全的循環,李克爾的模仿三層次,實際上正是一個完整的詮釋 學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