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國小教師利用資訊資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白慧如指出小學教師資訊素養現況屬於中上程度;不同背景(性別、年齡、

學歷、服務年資、職務)及環境變項(學校規模、學校所在地)的小學教師資 訊素養均有顯著的差異存在;教師資訊素養對教學效能有預測力。73

2007 年教育部為協助我國中小學教師了解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實踐程度及 未來進行研習的方向,委託台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擬出一份包含教師自評能 力、態度與實際應用頻率的「教師資訊科技素養自評表」。該研究自評表透過抽 樣調查,經過因素分析後發現教師在資訊融入教學的能力及應用,不僅包括資 訊科技的操作,也包括了對資訊科技教學環境的規劃、教學過程的設計、及對 學生學習的評量。並同時包含了教師在運用資訊科技教學的反省及專業成長,

以及對資訊倫理、健康與公平等議題的注重與實踐。74

綜上所述,教師資訊素養隨著科技進步已有一定的水準,而老師將資訊素 養融入教學準備上課教材方面也相當積極。資訊素養的提升確實有助於教師的 教學工作,而教師運用資訊素養於教學行為亦隨著教育改革而日益頻繁。隨著 知識經濟的轉移,電腦科技也革命性的改變了實際的教學應用。誠如吳美美所 言:「資訊時代人人需要資訊素養」,因此教師要善用網路資源,並具備一定的 資訊素養,除了對電腦素養的研究外,也須加強網路素養及資訊運用的能力,

吸取新的資訊,充實自我專業知能,才能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第四節 國小教師利用資訊資源

一、國小教師利用圖書館資源

湯志民認為圖書館向被稱為學校的心臟,不僅是學校的知識寶庫和學習資 源所,也是師生研究進修和休閒的中心。75而現行國小圖書館的相關規定即根 據「國民小學圖書館設立及營運基準」,於該法第十九條中明白指出「國民小學 圖書館營運應配合學校教育發展、支援教學、充實學生學習活動為目的,以提

73 白慧如,「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2004)。

74 教育部,「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素養自評表發展計畫成果說明會」,96-07-17

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news.aspx?news_sn=797(檢索於 2010 年 10 月 23 日)。

75 湯志民,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台北:五南,199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供各類型媒體資源,成為學習與教學資源中心」。76

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中,學校教學資源中心最重要的功能應該包括 以下四個方面:77

1、提供課程諮詢的服務

圖書館館員或媒體專家應主動參與學校課程發展的計畫,與教師一起設計 合適的教學活動、學習作業和評量方法,並整合教學資源於教學活動中,以達 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

2、提供教材資料的服務

媒體專家向校內或校外多方蒐集、選擇和購置多元化的教學資源,以符合 師生個別的需要。

3、提供教學的服務

媒體專家教導師生有關現代資訊科技的新知,推廣檢索、利用和創造資源 的知能,使師生成為資訊的識讀者。

4、提供設計與製作的服務

媒體專家協助師生設計、修改和製作所需的教學資源。

另外,在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白皮書中,提及中小學圖書館主要的發展目 標如下:78

1、配合教學需求,成為學習資源中心。

2、建立並健全中小學圖書館的法定組織地位,發揮其應有功能。

3、實施圖書館教育,以奠定學生自學基礎,培養其利用圖書資源的能力。

4、配合終身學習政策,服務社區民眾。

5、運用資訊網路結合館外資源,支援教學活動,作為主要的發展目標。

76 教育部,「國民小學圖書館設立及營運基準」,

http://www.ncl.edu.tw/public/Attachment/711281113571.pdf (檢索於 2010 年 10 月 23 日)。

77 AASL & AECT, Information power: Guidelines for school library media programs. (Chicago, IL: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8) .

78 中國圖書館學會,圖書館事業發展白皮書。(臺北市:中國圖書館學會,20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從上述可得知,學校圖書館的功能乃配合學校教育發展、支援教學、充實 學習活動及提供各類型媒體資源,而小學圖書館應扮演支援教師教學,成為教 學資源中心的角色,包括要提供教學可利用的相關資料、參與教學課程設計,

支援教師的研究、協同各科教學,並教導師生如何利用館內外的資源與設備來 自我學習。

此外,九年一貫課程十項課程目標所對應的十項基本能力各項均與圖書與 資訊的利用有密切的關係,尤其是「運用科技與資訊」旨在能正確安全和有效 地利用科技,蒐集、分析、研判、整合與運用資訊,提升學習效率與生活品質,

關係更為密切。79

陳佑成認為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後,教材依「學習領域」來分隔,以基本能 力的培養為教育目標,教師必須跨群組採協同編訂教材,制訂教學活動單元。80 因此,圖書館的資源及網路教學資源,在教學上的應用更顯重要。

莊富吉對教師使用圖書館提出以下建議:81

1、各科結合圖書館資源融入教學,使圖書館成為教師教學的得力助手。

2、參與圖書館利用之相關進修與研習,提升圖書館利用知能。

3、教師間結合形成學習型組織,研修圖書館利用知能,彼此互惠與成長。

4、計畫性對學生實施圖書館利用教育,融入各科教學,俾利教學相長。

5、鼓勵教師們與圖書館員合作,編製學科參考資料、索引、資料庫。

6、多與行政單位和學校圖書館互動,使學校明瞭教師對圖書館之需求。

由上述相關研究,可以了解到教師普遍認為圖書館有支援教學的功能;圖 書與資訊素養教育中善用科技與運用資訊的能力,能發揮「統整及合科教學」

的效用;圖書館的資源及網路教學資源,在教學上的應用更顯其重要性。而教 師的圖書館利用知能,是教師增進專業發展、強化資訊素養、支援教學活動、

以及訓練學生利用圖書館的利器。

79 劉貞孜,「資訊素養課程與一般課程合作規劃類型探析」,國教新知 46:1(1999):50-61。

80 陳佑成,「學校圖書館的功能」,重中論集 1(2001):112-115。

81 莊富吉,「彰化縣國民中學教師圖書館使用情形之研究」(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2002),

166-167。

82 洪福財、陳瑩芳,「網網相連-幼教網路資源漫遊」,國民教育 39:4(1999):52-59。

83 吳明德、陳世娟、謝孟君,「小學教師網際網路教學資源尋求及使用行為之研究」,教育資料 與圖書館學 42:4(2005 年 6 月)。

84 莊文啟,「澎湖縣國小學童網路資訊需求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台南大學,2003)。

85 岳修平,「Web2.0 影音分享平臺之學習應用探討」,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 4:3(2008 年 7 月):

9-21。

86 張再明,「建立國小網路教學環境」,教師之友 39:1(1998):1-6。

Belden&Russonello 的研究指出,教師們認為在教學活動中運用網際網路 的主要理由如下:可獲取不易找尋的資訊及資源、使學生更能熟悉資訊科技、

可獲得事件的最新資訊以更新教科書內容、有助於發展教案、與其他教師同儕 交談以分享課程、觀念及教學方法、可下載供學生使用的學習單及活動。88在 NetDay 2001 年的調查顯示,美國 84%的教師相信運用網路資源可以增進教學 品質,75%的教師認為網路是找尋新穎資源的重要工具。89

4 (1996):29.

89 NetDay, “Survey 2001,”http://www.netday.org/anniversary_survey.htm (檢索於 2010 年 11 月 13 日)。

90 吳振賢,「教師網路融入教學態度、網路融入教學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政 治大學,2002)。

91 簡瓊雯,「我國國小教師網路資訊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大學,2003)。

92 吳明德、陳世娟、謝孟君,「小學教師網際網路教學資源尋求及使用行為之研究」,教育資料 與圖書館學 42:4(2005 年 6 月):481-498。

93 許修嬋、楊美華,「台北市公立幼稚園教師利用資訊資源之研究」,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 5:

1(2009 年 1 月):97-113。

書館學 43:1 (September 2005):69-8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劉永蕙指出「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所提供的資源對於小學教育而言,

具有下列效益:(1)有輔助教學的作用,可作補充教學的資源;(2)其豐富性、

權威性與具版權性國家資源,適度的發展將可成為教學資源;(3)可讓師生增 廣見聞,深入地探究國家所典藏的知識與智慧;(4)俾益資訊融入教學;(5)

增進各校發展學校特色、尋找新定位的契機。101

應用網路資源融入教學在資訊融入教學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利用數位典 藏、數位博物館、數位圖書館等數位資源的提供,將更方便飽覽完整及重要的 學習資訊,從資訊科技在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與程度,將有助於未來在分析數 位典藏於教育上的運用情形

(二) Web2.0 的工具在教學的應用

在資訊時代裡,每一位使用者正透過各種方式與工具影響著網路世界的發 展與變遷,成為驅動世界改變的一大力量。網路使用者自行編輯、製作、設計 的內容在近年來不僅呈現爆炸性的成長,並且透過部落格、個人相簿與影音分 享等方式,運用網路的特性快速地進行傳播與相互交流,影響力無遠弗屆。

Web2.0 的觀念最早由 Tim O’Reilly所提出:他認為網路作為一個平台應可 駕馭群體智慧,而資料會變成未來的平台內建機制。102Web2.0 的核心在於使用 者互動性,使用者不再止於被動的「下載和閱讀」,而可以主動的「上傳和分享」。 換言之,Web2.0 是一個集體參與、相互分享、打破成規、共同受惠的時代。對 大多數人而言,網路使用習慣的改變便是 Web2.0 的精神,使用者從被動的瀏 覽者升級成主動的資訊提供者。部落格、維基百科、播客(podcast)、RSS 訂 閱(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簡易供稿系統)的出現,使任何人都可以添加 與編輯資訊,也促進了網路的社會連結功能。103

101 劉永蕙,「數位典藏融入小學教學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國小教師為例」(碩士論文,臺灣大 學,2008)。

102 岳修平,「Web2.0 影音分享平台之學習應用探討」,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 4:3(2008):9-21。

103 PaulAnderson,“WhatisWEB 2.0?Ideas,technologiesand implicationsforeducation,”JISC Technology and Standards Watch(Feb. 2007)

http://www.jisc.ac.uk/media/documents/techwatch/tsw0701b.pdf(檢索於 2010 年 11 月 22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Pisani 認為 Web 2.0 具有五種基本要素:104 1、平台(Platform)

Pisani 認為 Web 2.0 具有五種基本要素:104 1、平台(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