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意涵與實施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意涵與實施

本節旨在探討評鑑的意義、教師評鑑的定義、教師評鑑的目的、教師專業發 展評鑑的實施方式以及我國教師業發展評鑑的推動情形等相關文獻及研究。

壹、 評鑑的意義

「評鑑」一詞,係由英文 ”evaluation” 翻譯而來,亦有人譯為「考核」、「評 價」或「評量」(謝文全,2004)。從其字義而言,它具有價值衡量的涵意。因 此《韋氏新國際辭典》將 ”evaluation” 界定為:「就價值、品質、意義、數量、

程度或條件進行考核或判斷。」根據Stufflebeam(1971)將以往學者對評鑑所下

的定義進行分析,將評鑑分成三類(引自秦夢群,2006):

一、評鑑即是測驗,認為評鑑即是分數的表現,兩者並無區別。持這種觀點的學 者以Thorndike和Hagen為代表。

二、評鑑即是判斷目標和實際表現相比較的過程。持此觀點的學者以Tyler 為代 表,他主張課程與教學的設計必須設定明確的行為目標,而評鑑即在教育活 動過程中,去比較與確認目標與實際行為的一致性。

三、評鑑即是專業的判斷。他認為評鑑不再附屬於測驗或是教育研究法的領域,

它可以根據教育專家的判斷或是意見,而對教育體系或是過程作評估與診療 的工作。

除此之外,「評鑑」也是一種涉及技術的、價值的與政治的歷程與活動,評 鑑的作用旨在經由科學性、邏輯性的系統方式蒐集、解釋、分析、比較、歸納有 關對象的資料,並將原始的資料轉化為決策的資料。但評鑑的功能不只在證明

(prove)或判斷受評者的價值,而是作為改進活動或選擇各種活動方案的參照,

以協助受評者改進(improve)其成效,並作為決策人員判斷取捨的依據(丁一 顧,2003;林志成,2002;謝文全,2004)。

國外教育評鑑理論已經進入以溝通協調為主的「第四代評鑑」。過去的評鑑,

分別為以測驗及評量為主的「第一代評鑑」、以蒐集資料與陳述事實為主的「第 二代評鑑」以及以判斷及決策為主的「第三代評鑑」,這些評鑑強調的是實證典 範的評鑑思維,但第四代評鑑象徵了新世代評鑑典範,強調參與者在評鑑場域中 的角色,並將脈絡性的考量置入了評鑑者之視域(潘慧玲,2006;Guba & Lincoln, 1989)。因此,著重個體自主性的評鑑理論陸續被提出,諸如參與式評鑑

(participatory evaluation)、協同評鑑(collaborative evaluation)、彰權益能評 鑑(empowerment evaluation)等,這些評鑑理論,帶動了對評鑑歷程的重視,

Fetterman在1994年即認為評鑑可以培養成員能力,Fetterman等人將用評鑑的概 念、技術與發現,培育改進與自我決定的評鑑目的定義為彰權益能的評鑑(引自 潘慧玲,2006a)。

綜合以上論點,評鑑即是判斷目標和實際表現相比較的過程,必需系統化、

專業化、並作價値判斷,但是其最終意義不在於證明或判斷受評者的價值,而是 在協助受評者改進其成效。評鑑不只是一種判斷目標達成程度的檢核,也是一種

促進組織改進與發展的日常活動,在現在的教育場域中評鑑不只用來評估績效,

也要藉由評鑑的歷程使成員培養能力,使教師不但成為問題的發現者,也應該是 問題的解決者,強調評鑑主流化、本位化、彰權益能化,帶動個人與組織不斷改 進及發展。這些論點也引導本研究去探討個案學校在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後對 教師的態度及認知有何改變,以及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培養了個案學校教師哪些能 力。

貳、 教師評鑑的定義

教師評鑑係學校整體經營的一部分,旨在透過評鑑者、被評鑑者(教師)及 學校行政領導者的共同合作,經由一個連續且有系統的過程,對被評鑑者的專業 表現、未來需要,以及潛能予以檢討、分析、評鑑。協助教師的知識在不同的時 間點上產生質變,以因應時間的進展所造成的環境、知識的變遷,同時,在兼顧 被評鑑者個人與專業、及學校整體發展需求下,協助被評鑑者建立未來發展目 標,並提供適時的在職進修教育與訓練,以確保其目標之實現,進而提升教育品 質(林碧珍,2000;傅木龍,1998)。

以評鑑所涉及之層面及專業化程度而言,教師評鑑的意義應是一種連續性、

系統性、技術性且多元的歷程,可界定為依據教學品質內涵,訂定評鑑指標及程 序,其層面涵蓋行政專業導向與教學專業導向,並根據教師專業表現,審慎訂定 規準,透過評鑑者、被評鑑者及學校行政領導者小組合作,以觀察、測驗、晤談、

調查等方式,進行評鑑相關資料的蒐集,蒐集有效評鑑資料,檢討分析其優劣,

以對教師個人的資格、能力及表現給予價值判斷,評估教師的專業表現及教學績 效,除能瞭解教師表現外,並能改進教學實務、激勵教師專業發展。除此之外,

也可依評鑑結果,對教師進行適當的人事決定、訂定回饋輔導機制,來改進教師 教學品質,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由此觀之,教師評鑑,進行的是一種專業化的 評鑑歷程(吳清山、張素偵,2002;許峰維,2004)。

教師評鑑若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則可稱之為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教 師專業發展評鑑乃透過教師自我分析、同儕教室觀察、學生教學反應等方式,來 蒐集資料檢視教師教學表現,然後鼓勵教師和同儕在相互信任、合作的基礎上,

進行自我反省、實踐並與同儕夥伴進行專業對話,以及共同設定專業發展計畫並 執行之,藉以不斷地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張德銳,2006;教育部,2007)。

參、 教師評鑑的目的

「評鑑目的」是教師評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目的不同,則教師評鑑的規 準以及歷程也將隨之而異。

依評鑑目的,教師評鑑可分為「形成性評鑑」和「總結性評鑑」:

一、形成性教師評鑑:旨在發現教師教學之優劣得失及其原因,協助教師改進教 學,激勵教師發揮專業服務的精神,以提高教學效果,達成教學目標。同時,

此類教師評鑑可以就教師教學表現的弱點,提供教師適當的在職進修課程和 規劃,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吳清山,1994;林新發、王秀玲,2003;張德 銳,2003;傅木龍,1998;黃坤錦,1995;歐陽教、張德銳,1993;顏國樑,

2003;羅清水,1999;Beerens, 2000; Brighton, 1974; Danielson & McGreal, 2000; Millman, 1981)。

二、總結性教師評鑑:旨在考核教師表現水準的優劣程度,以便作為聘用教師、

續聘教師、決定教師薪資水準、表揚優秀教師、以及處理不適任教師的依據,

藉以促進學校人事之新陳代謝。尤其在國內,一直以來教師敘薪及薪級與學 歷相結合,導致學校教師只為學位進修,而非與教學實際需求相結合或未以 改進教學為目的,為落實教師分級制並鼓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有良好的改 進教學之道,教師職級可與總結性教師評鑑相結合,讓教師評鑑做為升等的 依據或參考,促使教師評鑑能落實,並能促進教學品質的提升(張德銳,

2003;盛宜俊,2004;蔡美儀,2004;羅清水,1999)。

就上述之目的來看,我國推動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係側重於形成性的目 的,希冀藉由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提供制度化的歷程、經驗或措施,有計畫地協助 教師專業發展。我國教育部於民國95年頒布之「教育部補助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實施計畫」也明訂: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目的,係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增進教 師專業素養,提升教學品質,增進學生學習成效(高強華,1995;教育部,2006)。

教師評鑑之目的除了上述以教師個人之專業素養成長及教育品質增進為考

量外,Hopkins(1994)更認為教師評鑑是一種教育活動,焦點不在方法,而在 想法,教師評鑑和教師專業發展應結合,且最後要連結學校發展。同樣地,Brighton

(1974)認為教師評鑑能評量學校所有的計畫,以決定達成目標的程度;英國調 解仲裁審議委員會(Advisory Conciliation and Arbitration Service, ACAS)(1986)

則認為教師評鑑之目的為確保教師的在職訓練活動、內容或發展,能夠真正配合

最後引起教師關心學校發展及革新的熱忱。

近年來由於學校本位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教師彰權益能

(teacher empowerment)受到重視,以評鑑促發學校及教師改進與發展更顯其重 要性。我國在推動教師評鑑時,亦強調教師之成長,故特別將「發展」二字加入,

稱之為「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易言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目的不但以個人成 長與專業素養提升之需求為主,也應著重學校組織的管理和發展的需求,因此,

從個人、利害關係人、組織等不同的層級的需求來論,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目的 各不相同,且以形成性目的為主。

在本研究中,這些論點的探討引導研究者去探究個案學校在推動教師專業發 展評鑑時所作的思考及出發點為何,目的不同其策略、結果也就不同,因此探究 個案學校之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目的是重要的。

肆、 教師評鑑的實施方式

教師評鑑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歷程,為達到預期的目的,評鑑的實施方式必須 適切,以求評鑑結果的周延,以下將從評鑑者身分、評鑑資料來源加以探討,以 瞭解評鑑實施方式的多元樣貌:

一、以評鑑者身分區分

在現實的學校教師評鑑活動中,為了能全面而客觀地進行教師評鑑,一般多 採多種途徑、多主體方式來評鑑教師,綜合Peterson(1995)及Stronge(1997)

的看法,說明如下:

(一)教師自我評鑑

教師自我評鑑(self-appraisal)係指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或學校發展自我評 鑑檢核表,由教師根據檢核表的內容,填寫相關資料,以瞭解教師自己的工作績 效。學校可透過教師自我檢核,瞭解教師的工作表現及學校教育整體績效。

教師自我評鑑是透過自我認識,進行自我分析,從而提升自我成長的過程,

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識能力及自我分析能力,分析自己的不足和問題存在

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識能力及自我分析能力,分析自己的不足和問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