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生涯發展階段、終身學習動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教師生涯發展階段、終身學習動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

教育是一種教導、協助別人成長的專業工作。身處在多變的環境中,

人人都應追求成長,教師尤需不斷的專業成長,以提升教學效能,增進 學生學習成效。教師之專業成長不只是謀求及改善教師個人的成長,更 能提升教師教學效能。

正因為教師擔負著教育的重責大任,更需要不斷的、持續的學習。

現代教師應是個專業工作者,同時亦是個終身學習的實踐者,才能在教 學專業中不斷的成長、進步,維持卓越的教學品質。

教育是國家百年之大計,在知識經濟時代中培養具競爭力的優秀人 才,是身為國小啟蒙教育教師責無旁貸的。故終身學習的教師擁有終身 學習的理念與志趣,具備終身學習能力,豐富教學活動,提升教師本身 的專業素養,增進教學效能,達到教育目標(蔡常文,2008)。因此,

教師教學效能的提升是需倚賴教師終身學習方能達成。

壹、教師生涯發展階段、終身學習動機與教學效能關係 之探討

由於資訊的快速發展、知識的半衰期縮短,個人基於成長需求及工 作需要與適應社會,均應不斷的自我學習及努力,亦促進了終身學習理 念的蓬勃發展。尤其教師乃為專業的工作,在不同生涯發展階段上所需 充實的專業知能不同,更需時時處於自我學習狀態中。

胡夢鯨(1996)認為,終身教育典範興起之後,教師角色有了明顯的 改變。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的傳遞者」,而成了終身學習的促進者 與實踐者。教師不僅有責任幫助學生終身學習,更需要有強烈的學習動 機激勵自己終身學習。

楊國德(1996)認為,教師應強調自我導向的學習方式,以期教師可 依據其個別需求來發展其教學經驗。教師應扮演學習促進者的角色,除 了傳遞知識、指導學習外,還必須運用各種學習資源,充分幫助學習者 學習。

胡夢鯨(1998)又提出,教師必須隨時掌握最新資訊,並且了解學習 資源,才能在教學必要時,予以補充提供。

黃富順(2002)指出,成人學習理論主張教師與學生應處於平等的地 位,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而是學習的促進者;教師負有引導和啟發 學習者的責任,而其最終的目的在於賦權予學習者,使學習者能夠實現 自我,達到理性與感性的調和,成為自己生命中的主宰,且能共為社會 的改造工程盡一份力量。

綜上所述,可發現現代教師身處終身學習的時代,隨著知識的快速 變化與衰退期縮短,都應有時時進修、處處學習的自我要求,才可充實 自我,將即時而多元的知能蘊含於教學內容與技巧上,相信可在不同生 涯發展階段之教師教學效能上有明顯的提升與突破。故本研究將對教師 生 涯 發 展 階 段 、 終 身 學 習 動 機 與 教 學 效能 之 關 聯 性 做 進 一 步 的 實 證 研 究,期能得到更明確的研究結果,以玆佐證。

貳、教師終身學習動機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教學效能、學校效能、專業發展、專業成長、終身學習等等相關研 究如雨後春筍般增加,而本研究所指教師終身學習動機雖然沒有與教學 效能有相關研究報告。僅蘇稚寧(2009)研究高雄市國小教師之「國小教 師終身學習行為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有較為雷同,研究指出終身學 習行為對教學效能具有顯著正相關。

丁吉文(2000)、吳秉叡(2003)研究顯示中小學老師終身學習素養越

表 2-13 教師終身學習動機與教學效能相關研究彙整表(續)

習動機與教學效能的研究,仍大多是以教師為研究對象。

四、就研究內容而言

在六篇研究中的研究內容皆無以教師生涯發展為變項,本研究加入 以「教師專業標準」為本位的終身學習,考量教師不同生涯發展階段需 求,教師在職進修研習應以實務應用為導向,教師進修研習的實施宜融 入實用、實作、適性、多元、創新、創意等元素。

而終身學習型態、方式、時間及途徑宜以多元化、多樣化及彈性化 為原則,以符應教師在職進修更趨於教育現場所需。如此,教師會主動 地進行教學省思,做為不斷改進教學與專業成長的依據。

整體而言,在現今強調「專業自主」的大環境裡,「教學效能」是每 一位從事教育工作者所必備的,而「終身學習」應是教師增能極重要的 一項利器。

要 讓 教 師 專 業 成 長 具 體 可 行 , 除 了 教 育 行 政 機 關 提 供 必 要 的 資 源 外,校內的行政與教師團隊更必須理性且敞開心胸的規劃相關策略,如 此才能讓教師在工作之餘樂於精進成長,才能真正提升教師專業知能、

增進教師教學效能,以建構一個優質的教育環境,讓孩子快樂的成長與 學習。

教師專業化與教師素質的提升是當前社會各界的共識,惟有教師能 夠專業化,才能確保教師的尊嚴與社會地位,而教師素質的提升更是教 育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無論是為了教師專業化或是為了教師素質的提 升,都有賴教師終身學習的開展。依據文獻探討及相關實證結果,教師 終身學習動機與教學效能關係密切。

綜上所述,從文獻理論的探討中,得到對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研究 內容及統計分析的啟示,並發展本研究架構及假設,將在下面章節逐一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