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終身學習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旨在探討終身學習的源起與意義、終身學習的發展與目標、成 人學習的相關理論及教師終身學習動機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壹、終身學習的源起與意義

「活到老,學到老」、「學海無涯,學無止境」,終身學習的觀念,自 古早已有之。在日本,有「修業一生」的觀念;可蘭經中記載著伊斯蘭 教創始者穆罕默德所說的:「人生應當從搖籃學習到墳墓」(from cradle to grave)(陳乃琳,1998); Jean J.Rousseau 的自然主義教育觀對學習也有 較寬廣的看法,其以愛彌兒為對象所提供的教育活動,從小到大的學習 歷程,又何嘗不是終身學習的歷程(吳明烈,2004a)。

而終身學習的理念,自 1960 年代以來,國際團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 織 、 經 濟 合 作 發 展 組 織 、 歐 洲 聯 盟 、 歐 洲 議 會 、 國 際 勞 工 組 織 ( The 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ILO] )、 國 際 勞 工 局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世界銀行(World Bank [WB])等組織的提倡與推展;又終身教 育 ( lifelong education )、 回 流 教 育 ( recurrent education ) 及 繼 續 教 育

(continuing education)等名詞的廣泛使用與被普遍接受。1970 年代初期 產生的資訊革命與學習社會的興起,1970 年代中期,高度工業化國家受 到石油危機的影響,經濟面臨結構性的改變,影響全球的經濟,國際市 場的開放、社會重建需求的進一步刺激。知識在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 性與日俱增,知識的快速過時,人口的老化,營養的注重,健康的改善,

導致晚年工作時間延長與早期教育的向下延伸,個人基於成長的需求,

紛紛要求學習(黃富順,1997)。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際組織與國家均已重視到終身學習者(lifelong learner)的培育,並將之列為教育革新發展的一項內涵。終身學習的概念 涉及到終身與全面兩個要素,前者係指學習貫穿人的一生;後者指學習 發生在各種環境及情境之中。也因此,全面學習涵蓋了正規學習、非正

規學習以及非正式學習等(吳明烈,2004b)。

我國有感於終身學習對於個人及社會的重要,順應這股終身學習的 思潮將 1998 年定為《終身學習年》,並發表《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

開宗明義說明:在富裕社會、資訊社會、開放社會來臨之後,先進國家 紛紛邁向學習社會。建立學習社會是教育的願景,也是社會發展的理想。

之後更在 2002 年制定公布《終身學習法》。因為,從其他國家的經驗可 以發現經濟高度發展、社會進步繁榮之後,國家的發展除了要延續社會 進步的動力,更要建立一個富而好禮的社會。因此,必須積極的策畫、

推展終身學習社會。台灣在邁入二十一世紀後也和其他先進國家一樣,

面臨著許多的問題與挑戰。如:國家整體競爭力的衰退,經濟發展下人 文關懷不足,數位落差的加大等。面對這些挑戰,學習是解決的良方。

因此和其他先進國家一樣,推展終身學習,建立學習型社會將是政府努 力的目標。

在我國《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訂定的終身學習社會發展目標中,

特別提到全民學習權的保障,是希望每個人都有充分學習的權利,不會 因為障礙和限制,妨礙了學習。而這個目標的達成有賴於學習途徑及資 源的充分提供,所以白皮書也強調學校轉型及學校內外教育體制整合的 目標,希望學校除教導學生知識之外,更能教導學生終身學習的概念及 技能,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學習,以面對未來社會的改變。另應廣開學習 之門,不使年齡成為學習的限制,以全民為教育的對象,鼓勵人們重回 各級學校,學習新的知識。而為充分提供學習的途徑及資源,學校不應 是唯一學習的場所。終身學習社會應隨時隨地充滿著學習的機會,供民 眾選擇利用。除了學校之外,社會上其他教育機構應依自身的特色及功 能,妥善運用資源,發揮終身學習機構的角色與功能,彼此配合支援,

使得豐富的資源得以整合發揮更大的成效。

再者,國內啟動終身學習的列車煞費苦心,2002 年 6 月 26 日總統 華總一義字第 09100125210 號令「終身學習法」公布後,終身學習的推

動更為積極,大量的政府公務機關以及地方、民間團體終身學習機構如 雨後春筍般陸續成立。黃榮村(2003)擔任教育部長期間,更提出了「挑 戰 2008-e 世代人才培育的策略與願景」來因應二十一世紀資訊化、全球 化、本土化與終身學習的需要。e 世代人才培育計畫是配合當時行政院提 出的挑戰 2008 國家發展計畫而生,計畫內涵包含:營造國際化生活環境;

提升全民英語能力;建構全民網路學習系統;活力青少年養成;建立 e 世代終身學習社會環境等,計畫的願景期待培育具國際溝通與參與、資 訊創新與應用、展現活力與團隊精神,以及終身學習之態度與知能的 e 世代國民。

因此,推動終身學習已是先進國家重要的教育政策,終身學習的觀 念也日趨普遍,並深植人心。教育部自 2010 年起,推動「終身學習行動 331」,即鼓勵每人每天至少運動 30 分鐘、學習 30 分鐘、日行一善,期 能整體提升國人學習參與率、規律運動比率及推廣品德教育。101 年持 續推動終身學習行動 331 理念,在推動上,由於國外終身學習之發展方 向逐漸重視品質的提升,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程發展策略 2008-2013

(The UNESCO Medium-Term Strategy 2008-2013)》之總體目標即揭 示,除了強調平等的終身學習機會、因應新興的社會倫理挑戰與促進跨 文化對話,更強調實現有品質之全民教育與終身學習,足見終身學習的 需求及重要性,從古貫徹至今(教育部,2012)。

貳、終身學習的發展與目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以說是當前影響終身學習發展最鉅且貢獻最大 的國際組織(吳明烈,2004a),談到終身學習的發展,一定先得瞭解這個 國際組織不可。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簡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立於 1945 年 11 月 16 日,總部設於法國巴黎,截自 2007 年 8 月止,共有 192 個會員 國以及 6 個準會員國。UNESCO 成立的宗旨,主要在於透過增進各國的

教育、科學、文化與交流的合作,以對全球的和平與安全有所貢獻,並 且進而促進全球對正義、法治,以及經由聯合國憲章所確認之對全世界 無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的差別,所具有的人權與基本自由之普遍 尊重(UNESCO, 2007)。

一、終身學習的發展因素

依據 Knapper 和 Cropley 的說法,終身學習的發展因素為:

1.現代生活的變遷:雖說變遷本身並不一定是壞的,但目前快速的變 遷則呈現出二種具破壞性的影響。變遷的速度遠快過個人的生命週期,

個人終其一生要經歷多次的變遷,使得生活適應比以前更加困難。目前 的變遷是全球性的、跨越國界的。早期的教育模式認為成人可以重複應 用舊時所接受的教育,但現今卻不能適合現代變遷的需要。

2.工作需求的變遷:技術的進展、新產品的增加,以及知識的激增,

同時,有些行業被淘汰,而其他行業的基本技術則快速進展。使得最初 在學校所接受的教育可能無法協助個人應付其一生的工作。

3.社會文化的變遷:個人若不能適應變遷,造成價值的崩潰(collapse of values)則將產生心理的危機。而終身學習被認為可協助個體滿足其社 會的、情緒的與審美的需求,甚至可隨時適應快速變遷的社會。

4.特殊群體的需求:終身教育被認為最能滿足傳統教育下弱勢團體的 需求,包括低社經地位者、移民、居無定所的勞工、生理缺陷者、偏遠 地區的居民,以及婦女。

5.職業的分化:此點係 Gelpi 所提出的,他強調注意教育系統與生產 系統互動關係,主張透過終身教育縮短社會階級的差異。(何青蓉,1996)

黃富順(2003)認為,終身學習的發展因素包括以下因素:

1.人類壽命的延長:由於壽命的延長,加上低生育率、低死亡率和較 高的生活水準,而使得整個社會的人口結構產生改變,人口結構高齡化 的現象顯著而普遍。老人人口逐漸的增多,已成為全世界共同的趨勢。

傳統教育制度,無論其增長的速度和規模如何快速,都將無法因應人口

增長的改變;同時傳統大、中、小學因應社會變革的調適性緩慢,勢必 無法適應人口結構改變的需要。因此,為使社會中每個人均能增長新知,

獲得生活必須的新技能,教育的機會不能侷限於傳統學校內,必須大量 借重各種非傳統教育機構和傳播媒體,終身教育典範乃應運而生。

2.社會快速的變遷:大教育家 Margret Mead 曾說:「世界瞬息萬變,

人在地之時,是一個世界,比及其壯年,成家立業,又是一個世界;等到 老死之時,世事又變。個人不能終身生活在出生時的世界;也不會死於 其壯年時的世界。」(Hutchins, 1968)。由於這種社會變遷的快速,促成個 人無法完成教育,教育成為個人終身的歷程。在過去由於社會變遷緩慢,

變遷的時距大於個體的生命期,故個人在早年所學的知能,終身可以有 用。但隨著社會的進展,變遷時距縮短,但個人的生命期卻越來越長,

二者呈相對性增減。當主要文化變遷時距短於個人的生命期時,個人在 年輕時所學習的內容,在其後的生命期即無法應用。而目前社會變遷非 常快速,變遷時距短於個人生命期甚多。在現代社會變遷快速的情形下,

沒有一種教育可以支持個人渡過一生,個人需作終生的學習。

3.知識社會的衝擊:二十一世紀的社會是一個由知識經濟主導的知識 社會,知識社會具有三種特徵:(1)知識的生產快速:形成知識的爆炸,

使學習的領域擴增,對個人造成了極大的挑戰,使個人有繼續學習的需 要。(2)知識的壽命週期快速縮短:資訊社會中,不但資訊的生產快速,

使學習的領域擴增,對個人造成了極大的挑戰,使個人有繼續學習的需 要。(2)知識的壽命週期快速縮短:資訊社會中,不但資訊的生產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