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文本建立與分析

研究者進入訪談地點完成訪談錄音資料的蒐集後,接下來則是研究者將訪談的錄音 檔進行整理、轉譯為文本加以分析,本節將分為文本建立與文本分析兩部分,說明如下:

一、文本建立

文本是指任何具有書寫形式的文件,本研究以質性的深度訪談方法蒐集文本資料,

因此,研究者在進行完訪談時,將盡快將研究參與者的訪談錄音檔口語資料,轉為逐字 稿書面文本,並應一字不漏地將過程中的沉默、表情、聲調、口頭禪、發語詞、笑聲或 嘆息聲等記錄下來。除此之外,將參考研究者的訪談筆記,並為逐字稿加入訪談現場的 偶發事件與情境。研究者在逐字稿的處理過程中,若對於其中的重要語詞有些念頭浮 出,將迅速紀錄於逐字稿旁,作為反思的重要來源。如此,研究者將盡可能為訪談情境 還原,不錯過任何細節。

在每一次訪談完,研究者會將妥善保留訪談錄音檔、逐字稿、訪談筆記原稿,轉為 電子檔並儲存於電腦備份,研究者將於電腦中分門別類,為每位研究參與者建立個別的 資料夾,為便於日後的分析與資料的回顧、搜尋。接下來,研究者將進入文本分析的步 驟。

二、文本分析

本研究的文本分析是採取質性研究的主題分析法(Thematic Analysis),所謂的「主 題」是代表著敘說文本中常出現的元素,包括主張、慣用語、情境脈絡的意義等等,其 目的在於發現文本資料中所蘊涵與研究問題有關的主題,以及發掘主題命名中,語詞背 後的意義內涵,藉由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互為主體的理解,詮釋出現象是如何被經驗的

(高淑清等譯,2004)。

主題分析法不是一種預先設定資料分類的方法,有別於其他質性分析法以概念分析 或演譯、歸納的方法,而強調發現取向的開放編碼,研究者在面對如此龐雜瑣碎的文本 時,首先應將訪談資料去蕪存菁,以理出對文本的感覺與看見意義的洞察力,找出研究 問題有關的意義本質(高淑清,2008)。以下將以表 3-3 說明研究者於編碼時所使用的 符號。

表 3-3 編碼符號表

編 碼 符 號 符 號 說 明

【 】 括弧內表示研究參與者之語氣、表情、動作。

( ) 研究者的補充說明,以利讀者閱讀。

表示停頓或省略中間重複、不清楚的對話部 分。

小君、小燕、小愛、小涵、

小娟、小倩、小樺

代表七位助理教師之化名。

100322 表示進行訪問的時間,此指 2010 年 3 月 22 日 時進行的訪問。

家、園所、餐廳 表示訪談的地點,家代表助理教師的住家;園 所代表助理教師任教的幼兒園;餐廳則是助理 教師工作地點附近的餐廳,為簡餐店或是麥當 勞。

(小君,100322 訪二,園所) 引用某次訪談紀錄的編碼,此指研究者於西元 2010 年 3 月 22 日在小君老師任教園所進行第 二次訪談。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

訪談實例:

階級是一定有【微微點頭、音量變大聲】!嗯...(這裡)還好,但是助 教做的雜事會比較多,例如說我們要做公佈欄(門口)呀,可能就是助教要

做的,就是助教要主動說:「我來做就好了。」【笑】講難聽一點,你要主動啦。

(小君,100322 訪二,園所)

主題分析法是一種系統性分析方法,為求真正的深度理解,研究者綜觀文本的整 體,再仔細觀察細部內容,整個主題分析的流程將來回於文本與詮釋之間「整體─部分

─整體」的過程,使整體與部分相互融合與平衡,以達到 Heidegger 詮釋循環之實踐。

研究者主要以高淑清(2008)所提供的主題分析螺旋圖(見下圖 3-1)之步驟進行分析。

圖 3-1 主題分析螺旋圖

資料來源: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首航初探之探。高雄市:麗文文化。

頁 166。

主題分析步驟:

步驟一:敘說文本的抄謄 步驟五:分析意義的結構與經驗重建(部分)

步驟二:文本的整體閱讀(整體) 步驟六:確認共同主體與反思(整體)

步驟三:發現事件與脈絡視框(部分) 步驟七:合作團隊的檢證

步驟四:再次發現閱讀文本(整體)

意義的理 解與詮釋 先前理解 1 先前理解 2 理解 1 先前理解 3 理解 2 先前理解 4 理解 3

第一步驟

第二步驟

第四步驟 第六步驟

第三步驟

第五步驟

(整體)

合作團隊的檢證

(部分)

由上圖 3-1 主題分析螺旋圖可知,在「意義的理解與詮釋」的橫軸上,主題分析的 前六個步驟為一個非線性之流程,並以螺旋方式呈現,此處呈現了詮釋循環的動態感與 兩個基本的循環概念。首先,圖 3-1 的六個步驟表現了「整體」與「部分」之間互相檢 視的「詮釋循環」概念,在整體方面包含了第二、四、六步驟,其中第四與第六步驟為 雙箭頭之符號,表達研究者在進行文本的閱讀與理解時,反覆與來回找尋現象之意義。

部分方面則包含下方的第三與第五步驟,表示研究者在整體閱讀文本後,再次回頭進行 個別的資料描述與理解。

最下方的第七步驟則是貫串以上六個步驟,旨在強調研究過程應與研究的合作團隊 進行討論與檢證,以達研究資料之真確性與質性研究之嚴謹性。再者,圖 3-1 更呈現研 究者在「先前理解」與「理解」之間的往返擺盪,表達出「詮釋螺旋」(bermeneutic spiral)

的精神,以協助研究者整理更深層的理解與貼近的詮釋。以下將依照主題分析的七個步 驟,分別進行說明:

(一)敘說文本的抄謄(verbatim transcription)

質性研究講求資料蒐集與資料整理同步進行,而研究者在將訪談資料轉為逐字稿的 過程中,即對於研究主題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即先前理解 1 的部分,此為研究者進行 深度理解與詮釋意義的起始點。

(二)文本的整體閱讀(holistic reading)

將原始資料轉譯抄騰後,緊接著便是第二步驟,即以宏觀的角度初次閱讀整體文本

(理解 1),此時研究者將抱持開放的心態,釐清自身知識架構,以完全投入研究參與者 的內在世界。此時,研究者除了寫下客觀工作經驗描述與初步省思的主觀感受,更可將 文本中特別的訊息加以註記,影響著研究者在下一階段如何建構整體的理解與觀感,也 有助於往後尋找主題與經驗的重建。

(三)發現事件(incident)與視框(framing)之脈絡

第三步驟的主要目標在於找出意義單元,並加以貼近經驗的命名。在第一次整體閱 讀後,研究者可從個別的訪談逐字稿中,尋找意義單元,並以關鍵字或詞來命名,進而 找到更核心的意義(先前理解 2)。可從「事件」與「視框」兩方面著手,兩者皆是研究 者暫時性的譯碼,事件是指研究參與者描述經驗時的事件情節,而視框則是研究參與者 在不同情境脈絡中,談話情境的主張、概念與意義。然而,在本步驟進行時,除了靠上 述研究者理性析辨能力,更需要研究者感性直觀能力,即研究者對文本的敏感度,應忠 於直覺、捕捉瞬間意義,並寫下事件背後的反思與意義。

(四)再次發現閱讀文本(re-reading the text as a whole)

研究者再度閱讀整個文本內容,但此次的整體經驗感受已非初次的感受,而是經過 了前一次的初步省思與處理後,有了新的理解(理解 2),讓「意義的理解與詮釋」的橫 軸更往前了一步。研究者在此步驟,再次捕捉並紀錄個人對整體文本的再理解,即經驗 的描述與再理解,以及研究者主觀感受的再省思與可能的推測。

(五)分析意義的結構與經驗重建

經過再次閱讀而產生了整體的新認知後,研究者再次潛沉於部分的個別檢驗之中

(先前理解 3),藉由再次檢視與尋找意義單元,將意義合理地解構與再建構的過程,研 究者可能會遇到重新命名、合併相關意義單元,或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意義單元,讓研 究者更接近經驗的意義本質與更深一層的理解。然而,此一過程仍然會受到研究者固有 的先前理解所羈絆,因此需要更充足的開放態度,使先前未出現的意義單元,浮出表面。

(六)確認共同主體(common themes)與反思(reflection)

主題分析的目的在於找到主題,但是在複雜多變與主觀感受的世界中,一個主題現 象往往由複雜而多元的面向呈現,因此,研究者在整體與部分之間的互相循環詮釋下,

將要以敏銳的洞察力來找尋分散訊息背後的主題組型,這是由重要字句、主題、次主題 重新洗牌再組織,新理解又再次出現(理解 3)。

(七)合作團隊的檢證

合作團隊的檢證是指本研究的研究者、指導教授、口試委員、修習過質性研究之同 儕與受訪助理教師等等,進行主題研究之討論、確認,此步驟是貫穿整個研究期間,目 的在於提升本研究的嚴謹性與價值性。

第六節 研究實施程序

本研究旨在探討私立幼兒園助理教師工作經驗與工作感受,為能忠實描述與詮釋其

內心感受,研究者將依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敘述本研究實施程序的七個階段(見圖 3-2),說明如下:

一、形成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研究者依據個人擔任兩年助理教師的工作經歷為研究動機,經過與指導教授共同討 論此主題之可行性與貢獻性後,確立以私立幼兒園助理教師工作經驗作為本研究的方 向,再進一步形成研究目的與四個研究問題,包括探討私立幼兒園助理教師的工作情 況、工作感受、支持私立幼兒園助理教師持續工作的力量與內心期望。

二、蒐集相關文獻

研究者於第二階段蒐集相關文獻資料,並進行文獻探討,從相關法規中以及幼教實 際面來探討私立幼兒園助理教師的任用資格,進而暸解私立幼兒園助理教師的工作執 掌,而在工作感受方面,研究者則分別找尋有關工作滿足、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的相關 文獻,加以整理與描述,研究者再依據文獻的統整與啟發,幫助研究者深入理解助理教

研究者於第二階段蒐集相關文獻資料,並進行文獻探討,從相關法規中以及幼教實 際面來探討私立幼兒園助理教師的任用資格,進而暸解私立幼兒園助理教師的工作執 掌,而在工作感受方面,研究者則分別找尋有關工作滿足、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的相關 文獻,加以整理與描述,研究者再依據文獻的統整與啟發,幫助研究者深入理解助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