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即便面臨種種限制(如人事與時間方面的制約,及校群課程決定之影響 等),以致課程發展團隊覺得其課程發展屬「未完成」的歷程,但是團員在外部 宣導方面卻落足了心力,例如與其他學校的教師分享實踐經驗,還有將他們的 課程發展之細節與心得撰寫成書,供教育人士參考。團員也清楚地意識到這樣 的做法實際上是將其實踐推廣兼制度化,除了供日後有心經營類似校本課程的 校外人士參考,同時也加強該課程在新亞小學裡的續航力,足見其課程決定的 前瞻性。

然而,較可惜的是,除了出版物的傳承,課程發展團隊並沒有積極地與學

155

校廣大華文教師溝通其想法,也沒有試圖瞭解教師們的想法。課程發展團隊內 的兩名學校教師,也不常將自己在團隊中的實踐與其他華文教師討論。這在研 究者看來是本末倒置的,因為內部的溝通能夠讓更多學校成員參與課程發展

(甚至其決定過程),藉此嘗試消弭其冷淡與懷疑的態度,增強其參與感與擁有 感。

S012[\<fghi

"01234WX<!Zm12[\à%Z<fg

在文獻探討的基礎上,本研究原本的架構預設為五大層級,即校外情境、

學校情境、班級情境、教師特質以及學生特質。透過個案的研究,發現班級情 境在受訪者的言論當中並不顯著,反而是課程發展團隊的特質(包括其組成、

加入情況、參與動因、角色、運作、背景、身分、立場等),對於課程決定的 影響要更為顯著。

況且,新亞小學「校本單元」課程發展團隊由校內外人士所組成,委實難 以將之拆解,細分為其他層級視之。既然是團隊,就應該將他們視為一個統一 的個體。

?0∞±ÅÇ<fghi,12[\DáàáTZ

縱觀前章所分析的課程決定之影響因素,發現不同層級的影響因素與新亞 小學「校本單元」的課程決定之面向有所關聯。

校外層級的影響因素(如教育潮流與趨勢、新小學華文課程的推展、教育 部的支持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的是課程開展(inception)及其大方向的決 定。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外在的勢力往往是非常強大的,同時又能夠予以學校相 當全面的支援。如果是與教育部或國家教育政策有密切的關聯,更是具有「合 法性」與「權威性」,為學校鋪平課程開展階段的道路。

學校層級的影響因素(如校本課程創新的先備經驗、全校性策略、學校領 導的支持、校內資源的供給、學校側根年紀與內部管理機制等)則更多是指向 實施與行政層面的課程決定,例如時間、人事等資源的調配等。

課程發展團隊的特質(例如其知能、身分、背景、立場),影響的是與理

156

念或價值相關的課程決定,如校本與中央意識的把握、教學目標主次的拿捏、

教學法開放性的掌握、對課程之成功的判斷等。

教師特質(如教師知能、教師觀感與態度)則較可能導向實際操作與教學 方面的課程決定,例如教學法與教學內容等方面等;如若指的是未參與「校本 單元」課程發展的學校教師,則指向實施與行政層面的課程決定。

學生作為課程的接受者,其特質最直接影響的是過程與成果相關的課程決 定,如教學目標、活動、學習經驗、學習評量等。

a067,Ù5CåƈKL^∆

由於新亞小學「校本單元」課程發展團隊主要由校外人士所組成(六名成 員當中有四名是校外人士),影響團隊課程決定的,更多是來自校外的因素,而 不是校內的因素。換言之,由於團隊組織的在地性不夠強大,中央或外在思維 主導校本意志的情況便會產生。

!?&' πz'

「校本單元」作為新加坡小學華文課程改革後,「單元模式」下的一部 分,也可視為中央課程體制內的組件。字面上看似矛盾的「中央」與「校本」

概念也因此在新加坡的教育場域裡正面「交鋒」。

新亞小學在全國小學實踐「校本單元」的初期,選擇匯集多方教育夥伴來 共同發展課程,使該程式變得更複雜。本研究針對新亞小學「校本單元」之課 程發展團隊的性質、團隊在課程發展過程中所作的課程決定及相關看法,以及 課程決定的影響因素深入探究,除了略有所獲之外,也對「校本單元」乃至於 一般校本課程在新加坡教育界的未來發展予以寄望,故略抒諫言;此外,基於 時間、人力、資源等條件的限制,也對未來可進一步拓展的研究面向提出建 議。

157

"0m1234WX<πz

ã"åDÇWX<5bYë’uS,ÖˇQàP

如前所述,新亞小學「校本單元」的課程發展團隊在相孤立與自足的狀態 下運作,起碼在行政上享受著相對獨立決策的自由。學校領導在認同且批准了 課程的大方向之後,就放手讓團隊發展課程。團隊當中,唯有學校教師屬校內 人士,而她也是和學校各管理層級的溝通橋梁。假若團隊能夠加入更多的校內 人士(其中包括管理階級的人員,如部門主任或科目協調員),其課程決定的考 量在保持其多元特質的同時,其在地性也能加強。此外,團隊當中若只有一、

兩名教師在發展校本課程,其他同事則在具體工作與態度上顯得事不關己,也 難怪少了向心力與對課程的「擁有感」;這樣的做法,也能夠平衡團隊當中校內 與校外人士的比例,起碼在人員組成與編制上避免立場之偏頗。再者,加強學 校人士的參與,也算是為人事方面的異動做好準備,防患於未然,間接保障課 程的續航力。

ã?åDÇ,KB◊ÿ<-.

新亞小學的「校本單元」課程發展團隊將其經歷與心得撰寫成書,隨後由 學校教師到校群內外的其他學校進行分享。這些工作其實並不在課程發展的直 接範圍內,團隊卻樂此不疲,將之視為制度化的過程。然而,團隊在強調外部 宣導的情況下,卻忽略了與校內成員的溝通,以致「校本單元」在校內未能取 得如外界般的迴響。課程發展團隊可嘗試定期加入校內部門會議,匯報其進展 與討論課程發展的相關議題,甚至與團隊以外的人士共同決議。如此一來,校 內成員對「校本單元」的瞭解會更深入,澄清其理解上可能存有的偏差。此 外,這也可以促使他們將視為整體華文課程的一部分,甚至還可能對核心單元 的課程與教學有所影響,加強單元之間的銜接。

ãaå’÷˛ˇWX◊ÿ<âÈëM:é扈$<4©

縱使不捨,研究者與受訪者在訪談時都將合作計畫的「終結」或團隊的解 散視為課程發展的句點。然而,如果將團隊成員的更替同樣視為「校本單元」

的續航力或持續性之展現,或許就無須執著於長久保留同一個隊伍,或是要求

158 團隊長期駐守於學校的迷思。

有鑒於此,團隊應該積極地促進其更生,例如規劃參與人員的輪替,以為 課程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時擴大人員的參與。

ãjå‘‘Jóµ<|#4)ëÏ”‘KB≤ÿ‚û

如本研究所示,團隊透過多方合作的模式完成課程發展。由於成員各自的 身分、立場與知能皆有所差異,因此過程中各以其專長各司其職,相互補位,

從而提升團隊的整體素質。教育部的課程規劃員既然是此項目的「推手」,也或 許是因為課程發展在本質上統攝教學法或實際教學,他一開始便扮演著統籌整 個計畫的角色。

若是由學校人員來統領類似的項目,或許能夠培養他們組織與帶領團隊的 能力,同樣能夠加強團隊乃至於課程的續航力。

ãdåWJKLMNO<YZ[\¶∑R|

量化與質性評量的方式,並沒有優劣之分。茲建議任何團隊在決定「校本 單元」的評量方式時,以其課程的性質為主要考量之一。以新亞小學的「校本 單元」為例,由於教育戲劇是其精髓,而此教學法極度仰賴情境設置,強調臨 場或即興的發揮,因此在決定評量方式的時候應該少用相對機械式的量化評 量,而更多採納質性的評量,以便更具體描述學生的表現。團隊選擇以評量表 加以評語的方式予以回饋,更臻多元與全面的評量。

ãååA\JKLMNO<12¶ß.AëMAË`^Aq“

研究顯示,課程發展團隊徒有反思,卻未具體制定「校本單元」的課程評 鑑機制。該做法將能系統性地確保課程各環節的檢視與評估,同時也是制度化 與增強其續航力的手段之一。

?0mGK<πz

ã"åMJKLMNO<G∂¶∑«ÅKB%¶∑Aq

如前所述,「校本單元」由於沒有國家級考試的壓力,是喜亦是憂。學校

159

可以考慮將其評量納入校內評量的制度當中,以鞭策教師與學生認真待之,也 同時形成一個更縝密的校內評量網絡。然而,其比重乃至於此做法的必要性應 該要慎思,才不致於抹殺教師與學生對該課程的熱忱。

ã?åMJKLMNO<12¶ß«ÅKB12%¶ß.A

為避免課程發展團隊所制定的「校本單元」課程評鑑架構獨立孤行,最終

「落單掉隊」,建議將之納入整體學校課程評鑑的機制當中,形成總體的課程評 鑑機制。如此一來,校內人士或許會更關注「校本單元」的發展與評鑑,同時 也將之視為學校整體課程的一部分,在發展或管理學校其他課程時或許能夠有 所銜接與配合。

ãaåSÇòK&|ë34∞±EF<JKLMNO

此建議既是針對新亞小學,也是針對其他學校而提出的。新亞小學憑藉校 內人的「草根性」實踐與校外人士的專業支援,發展出教育戲劇的校本單元。

事實上,新亞小學也不一定要執著於教育戲劇「校本單元」的貫徹,而是可以 考慮在藝術領域之外,再發掘自身的特色。研究者在之前介紹新亞小學的地理 環境時,就已提及該校毗鄰小山區、自然保護區及海港。和新加坡其他學校比 較,其地理環境算是都市化且高度劃一的社會當中較具特色的。只要學校不搬 遷,此特色將會是一大資產。若是以此為基礎,發展出另外的「校本單元」,從 豐富學生學習體驗的角度來看,應該是有所益助的。

事實上,新亞小學也不一定要執著於教育戲劇「校本單元」的貫徹,而是可以 考慮在藝術領域之外,再發掘自身的特色。研究者在之前介紹新亞小學的地理 環境時,就已提及該校毗鄰小山區、自然保護區及海港。和新加坡其他學校比 較,其地理環境算是都市化且高度劃一的社會當中較具特色的。只要學校不搬 遷,此特色將會是一大資產。若是以此為基礎,發展出另外的「校本單元」,從 豐富學生學習體驗的角度來看,應該是有所益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