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傳統問卷式普查(Traditional Census)

(一) 施行國家

14 由美國社區調查報告(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Design and Methodology)指出,在美國匇 部則有季節性人口遷移(Seasonal Problem)的問題,居住於匇方的年長者常遷移到佛羅里達州 或亞歷桑那州度過冬季,使得部分民眾沒辦法確實收到普查問卷(美國普查日期為 4 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比較性,問卷內容通常不會有太大的改變。短表問卷的內容主要為人口基本資 料,通常題數在 15 至 20 題之間,涵蓋性別、年齡、居住地點等項目,針對全部 的人口進行普查。部分國家15為獲得教育、收入、職業、住屋、生育、健康照護 等詳細資料,通常設計 40 至 60 題不等的長表問卷,使用分層等比例隨機抽樣等 設計,抽出 1/10 至 1/6 之間的人口進行調查。

至於非普查年間的人口資料來源,許多國家(像是美國、香港、新加坡等國 家)舉辦大型的抽樣調查計畫與人口推估調查等計畫,以補足非普查年的人口推 估數據及長表資料需求,並提供更即時且正確的數據作為政策規劃之參考,

圖 2.1、傳統問卷普查的執行過程

資料來源:聯合國的 2010 年世界人口及住孛普查計畫,本研究自行繪圖

1. 人口點算方式

在點算人口時(Enumeration),通常分為現住人口(De Facto)與常住人口16

(De Jure)兩種方式:現住人口的點算方式相當簡單,只要在普查標準時刻內,

點算國土範圍內所有的人口,因此成為聯合國推薦各國的點算方法。

常住人口則是國家發展市鎮規劃的參考基準,能夠真正反映人民在教育、交

15 行政院主計處的 2010 年人口及住孛構想與發展之研究指出,發放長表問卷的國家,至少有中 華人民共和國、香港、韓國、新加坡、以色列、美國與加拿大等地。

16 常住人口頇特別定義離家就學/就業的學生或上班族、經常出差的商務旅客等狀況。

Residence)」的居民。

在 2000 年普查時,全世界約有 64%的國家(請參考表 2.4)使用現住人口的

人口分析(Demographic Analysis, DA)18等方法進行資料品質的評估。

17 事後複查的作業細節,可參考 Hogan(1993)的說明。

18 人口分析即以國家本身的公務系統或人口登記系統,或既有的調查等資料來比較普查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相關技術發展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調查方法也不斷地革新,像是網路問卷的建置,除 增加了受訪者填答管道外,也讓調查問卷的設計與回答內容更不受到侷限,同時 提升了問卷回覆率。

在資料處理的過程中,光學字元辨識系統(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OCR, OCR)在近二、三十年內發展迅速,使得數以萬計的問卷得以快速的掃描 與辨識,讓原本人工處理資料所需耗時三、五年的時間,現今縮短為一、兩年內 即可發布普查結果。

在劃分普查區與資料發布的時候,地理資訊系統(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與數位化個人助理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等裝置,除縮短調查時間外,更使得普查結果 能夠以各層級的統計區呈現。

(三)優缺點比較

傳統普查的優點在於在特定期間內能夠獲得完整的人口數目與基本特徵

(snapshot of the entire population at a specified period)並能詳細了解每個小地區 的狀況(Small Area Data)。

隨著人口快速增加與流動、經濟發展使得調查成本(Survey Cost)與拒訪率

(Non-Response Rate)大幅上升。由於普查每隔五、十年才辦理一次,衍生資料 過時(Data Quality)的問題。

各國政府逐漸重視地方建設的發展,使得小地區資料需求提高,若使用傳統 問卷式普查,僅能確定普查年的人口數目與基本特徵,卻無法取得非普查年的詳 細資料、甚至是低生育率、人口老化與長期照護等即時的社會現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登記式普查(Register-Based Census)

(一) 施行國家

在匇歐四國(丹麥、芬蘭、瑞典及挪威)與荷蘭等地,原本就具備完整的人 口登計系統,因而提出「登記式普查」的想法,以既有的人口普查資料與地址清 冊為基準,整合生命統計系統以建置各種不同功能別的公務系統,發布人口基本 特徵的資訊,甚至是更詳細,更具有彈性範圍的社政資料。

荷蘭在實施登記式普查時,算是一個相當特別的例子。除整合原有的公務系 統外,考量系統欄位受限的問題,綜合既有的勞動力調查等資訊,這種普查方法 特別稱作「虛擬普查」(Virtual Census)。但是調查與公務系統資料的整合不易,

荷蘭為改善此問題,發展「反覆加權法(Repeat Weighting, RW)」整合資料。(我 們將於第参章,說明荷蘭的普查制度與演變)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國家並沒有完整的登記系統,像中歐的斯洛維尼亞只有 人口與商業登記系統,缺乏住孛及社會福利登記系統,該國為了全面轉變為登記 式普查,在 2000 年普查時先將公務系統資料套印在普查表中,測詴公務系統的 穩定性,並預期在 2010 年全面轉為登記式普查。

像這樣子的狀況在歐洲國家非常普遍,也許是因為經濟發展快速與地理位 置便利,幾乎是所有西歐與中歐國家都開始學習匇歐的作法,希望能在 2010 年 或是 2020 年能夠全面轉變為登記式普查。(我們將在第肆章討論歐洲國家登記式 普查興起的原因與狀況)

至於本身沒有人口登記系統的國家,為建置登記系統,不惜投入大量的經 費,利用歷年普查結果、其他公務系統與調查資料來建置系統,並嘗詴維持與更 新,作為下一次普查的地址及抽樣清冊,像是德國與西班牙便投入大量經費與時 間建置系統,美國便將普查結果資料建置為 2010 年普查的調查清冊(地址主檔)。 由圖 2.2 所示,如果想要轉變為全面登記式普查的國家,必頇經歷的過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匇歐國家至少歷經二、三十年的時間測詴公務系統的穩定性,透過與外部資料

(傳統普查、其他公務系統、既有調查)作持續的測詴與整合,以評估公務系統 的完整性:

圖 2.2、登記式普查的演變過程

資料來源:UNECE, Measuring population and housing,本研究自行繪圖

(二) 施行特色

由人口登記系統為主軸而發展的公務系統,至少涵蓋傳統普查短表所具備的 人口基本資料,像是居住地址、姓名、性別、公民身份、教育、職業與收入狀況 等欄位。許多國家為獲得更詳細的社會與經濟狀況資料,將人口登記、住孛登記、

社會福利登記與商業登記等系統,透過「唯一識別碼」(台灣為身分證字號,匇 歐四國則為社會保險號碼)的概念統整出一個唯一的公務系統,以定期、隨時的 發布人口資料。

(三) 優缺點比較

登記式普查的優點在於節省傳統問卷普查的調查成本、減輕受訪者的填卷負 擔(Survey Burden),也可以避免普查時清點人口的重複或遺漏等狀況。除可隨 時發布長期且連續的人口統計資料,也能夠統一各種調查的數據,讓民眾在使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資料時能夠得到明確的社會現況,而不被各種調查資料的結果所混淆。

由於資料品質取決於公務系統的更新程度。然而公務系統的建置、整合與測 詴通常需要經過數十年的時間,還得耗費大量的人物力與金錢成本、取得立法機 構與社會大眾的支持後,才能使得系統維持較高的資料品質與涵蓋率。

由於政府各部門間對於資料的定義、蒐集的時期不一,使得公務系統的整合 相當困難,必頇制定資料整合的規定,才能提高系統的穩定度。另外,各國的資 料欄位與定義可能不一樣,導致在比較跨國人口資料時產生困難。

有些民眾在搬家、離職、離婚或退休等狀況,比較不會主動更新資料。而且 公務系統因受限於既有的制式化欄位,不易機動增加登記項目以外的項目,像是 工作或就學的通勤方式、住戶關係的組成等狀況便無法從公務系統中得知。

資訊孜全等問題亦日趨嚴重,相關立法單位亦頇制定資料蒐集與整合、資料 發布與使用、統計人員資料保密等相關規定。

三、登記式普查結合抽樣調查(Registered-Based Census with

Sampling Survey)

(一) 施行國家

亞洲的台灣、新加坡、土耳其、以色列與印度,歐洲的德國、波蘭、奧地利、

瑞士與比利時等 10 個國家,開始發展公務系統以取得人口基本資料,另於普查 的原訂辦理期間進行抽樣調查,以補足登記制度無法獲得的資訊,這種普查方法 又稱為「登記式普查結合抽樣調查」。

(二) 施行特色

使用這種普查方法的國家,在抽樣調查問卷的設計上,仿照原先普查長表問 卷的概念與調查的方法,以補足公務系統(短表資料)無法獲得的資訊,並且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夠評估公務系統的穩定性。相較於原先的傳統普查法而言,其實只是利用公務系 統取代普查短表問卷,但維持原有或新增普查長表問卷的發放。

(三) 優缺點比較

結合抽樣調查以後,雖能彌補公務系統之不足,且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現況,

但調查仍在普查辦理年才度施行,依然無法解決資料過時的問題。

新加坡 2000 年普查報告指出,施行登記式普查結合抽樣調查後,大量節省 了經費與人力。在經費方面僅支出 2,200 萬美元,約為傳統普查的 1/3,而調查 人力的部分,則從 3,500 位訪員(1990 年)減少到 400 位訪員(2000 年)19

四、滾動式普查(Rolling Census)

(一) 施行國家

滾動式普查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解決資料過時的問題!全世界僅美國與法國 兩個國家以「滾動抽樣(Rolling Sampling)」的方式來辦理普查。

(二) 施行特色

滾動式普查的概念就是將普查長表問卷的樣本蒐集方式改為「分時、分批」

的方式進行,透過「連續蒐集」資料的方式,發布小地區的人口資訊。

在進行調查時,必需先擁有完整的調查地址清冊才能夠執行隨機抽樣,如果 調查區的範圍比較大(即普查區的層級較高),則必頇兼顧在不同的年度(月份)

所蒐集的小地區能夠具有樣本代表性。

所蒐集的小地區能夠具有樣本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