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智能障礙學生的社交技巧內涵

本節探究智能障礙學生的社交技巧內涵,分成社交技巧的意涵、社交技巧教學評量、

智能障礙學生之社交技巧行為特徵、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教學實徵研究之分析四部分進 行討論。

壹、社交技巧的意涵 一、社交技巧定義

社交技巧(social skills)的定義,隨著不同專家學者有著不同的解讀與說法,下列 就年代的演變來探討社交技巧的定義。社交技巧是當個體和他人互動時,能正確、清楚的 表達個體感受及需求的一組行為,進而幫助個體達到人際互動的目的(王志全,1995)。

Elksnin 和 Elksnin (1998)認為社交技巧是複雜的、明顯的、可觀察的行為,亦是內 隱解決問題的技巧,可以使學生在社交互動過程中經驗正向的結果。

蔡桂芳(2001)歸納出社交技巧定義,認為社交技巧具有「情境性」、「互動性」、「應 變性」、「複雜性」、「增強性」五大焦點。(1)情境性:社交技巧一定發生於社會情境、同 儕團體、人際情境當中,而學校、家庭、社區、職場都是學生發生社交技巧的情境;(2)

互動性:社交技巧是個體在與同儕、教師、家人、其他成員互動時使用;(3)應變性:社 交技巧使用不是一成不變,必須因社會線索、互動對象不同而改變;(4)複雜性:社交技

巧是一種複雜的能力,是外顯、可觀察的行為或是內隱、無法觀察的技能,亦或是使用語 言表達或是非語言表達的方式;(5)增強性:社會技巧具有成果導向,因自我表現出社交 技巧而獲得增強,此增強可做為下次表現該社交技巧的參考。

鈕文英(2003b)指出社交技巧是能夠促進人與環境的和諧,增進人際互動與關係所需 要的技能,會隨著特定情境及社交內容而改變,透過表現社交技能,以達到影響他人及人 際互動的目的。

孟瑛如(2004)說明社交技巧是一種轉換的能力,當個體在面對複雜的社會互動時,

學習得來的一系列策略,若能將社交技巧運用自如,有助於個體獲得社會增強與社會接受 的正面回應。

Walk, Ramsey 和 Gresham(2004)認為社交技巧是提供人們起始和維持正向社交關係 的行為,幫助同儕接納及學校、工作適應,使人們能有效的處理、適應多變的社會環境(引 自 Janney & Snell,2006)。

Gresham, Van 和 Cook (2006)認為社交技巧是一套能力,能促進積極的社交關係、促 成同儕接納及友誼的發展、良好的學校適應、提供學生處理、適應社會環境的要求。

王欣宜(2006a)認為社交技巧是個體在與他人互動,表現出他人所接納的、適當的口 語及非口語行為,且社交技巧是可以學習的,經過適當的介入處理,以使個體的行為能為 他人所接納。

王心錚(2009)指出社交技巧個人可透過互動的情境中習得與修正社交技巧,在適當 情境中遵守社會規範,整合內在認知與外在行為的社交技能,使個體達到良好人際互動的 目的。

孫瑜成(2009)指出社交技巧是後天習得的,乃是個人、他人與情境三者所交互作用 的正向行為或反應,並能符合社會接受之結果。

綜合以上所述,研究者認為社交技巧包含外顯行為及內隱技能,可經由後天學習得到,

社交技巧的使用會隨著環境、人物、內容的改變而改變,促使個體表現出為他人所能接受

的行為結果,並增進同儕接納、學校或工作適應,以達到人際互動的目的。

二、社交技巧分類

社交技巧所涵蓋的範圍非常的廣泛,關於社交技巧的分類,Gresham (1986)將社交技 巧分類為三種行為,「人際互動的行為」(interpersonal behaviors),如對話技巧、合作 行為、遊戲行為等;「自我有關的行為」(self-related behaviors),如情緒表達、道德行 為、自我積極態度等;「工作有關的行為」(task-related behaviors),如參與行為、完成 工作、遵守指令、獨立工作等。

Elksnin 和 Elksnin (1998) 將 社 交 技 巧 的 類 型 分 成 六 大 類 ,「 人 際 互 動 的 行 為 」

(interpersonal behaviors),即是形成友誼的技巧,如介紹自己、參與活動、詢問贊同、

提供協助、給予與提供讚美及道歉;「同儕有關的社交技巧」(peer-related social skills), 是同儕認為重要、可接受的技巧,如在工作中合作、要求與接收資訊、正確地了解他人的 情緒狀況;「教師滿意的社交技巧」(teacher-pleasing social skills),是關於在學校學 習成功的行為,包含盡力完成自己的工作、注意傾聽教師說話;「自我有關的行為」

(self-related behaviors),提供學生評估社交的情況、選擇適當的技巧、決定技巧的有 效性、堅持完成、處理壓力、了解情感、控制生氣;「自信技巧」(assertiveness skills), 提供學生表達自己的需求、勇敢接受或拒絕;「溝通技巧」(communication skills),包含 對傾聽者的應答、輪流說話、維持談話的注意力、給予說話者回饋。

蔡桂芳(2001)著重以學校為研究場所,以學生在學校使用的社交技巧進行因素分析,

將社交技巧分類為四大類別,「規範性教室行為」在學校內與人相處所需的情緒控制與社會 行為;「主動性互動行為」在與人互動時,屬於自發性的起始性社會行為;「反應性互動行 為」在與他人互動時,反應對方發出訊息後的接受性行為;「人際友誼行為」與人建立友誼 的互動行為。

孟瑛如(2004)在國民中小學社交技巧行為特徵檢核表中,將社交技巧行為歸納分為 三個向度,「自我有關行為」是指學生的自我形象、自我能力與自我概念;「人際有關行為」

是指學生在社會知覺、社交關係與社交規則的表現;「工作有關行為」是指學生在學校的工 作行為。

王欣宜(2006a)依社交技巧的內涵,將社交技巧分類為五大類,「教室學習技巧」、「與 人溝通技巧」、「與人相處-個人主動技巧」、「與人相處-與他人互動技巧」與「工作社交技 巧」。

綜合以上關於國內外對社交技巧分類的文獻,可看出不同的專家學者就其研究所需,

而有不同的分類方式,但可發現專家學者在社交技巧分類上,均強調人際互動有關的社交 技巧,由此可知,人際互動技巧的重要性。且在實務教學過程中,亦發現特殊學生人際互 動技巧的缺乏,影響其人際關係,因此研究者將就人際互動相關的技巧內容加以整理,例 如:在與他人互動過程所需運用到的技巧,打招呼、等待、輪流、傾聽、發言、衝突處理、

參與活動、詢問贊同、提供協助、給予與提供讚美及道歉等相關技巧,將該類的社交技巧 以作為將來本研究設計適性的社交技巧教學目標之參考。

貳、智能障礙學生之社交技巧行為特徵

智能障礙學生是一群異質性差異相當大的群體,並不是每位智能障礙學生的特質都一 樣,但智能障礙學生本身的一項或多項行為與特徵,可能是造成他們學習社交技巧困難及 缺乏社交技巧的原因。對於智能障礙學生欠缺社交技巧的原因及社交技巧困難是值得探討 的,了解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困難及其原因,才能給予智能障礙學生適當的教學策略,

改善社交技巧。

下列將對智能障礙學生在認知發展、自我概念、語言能力、社交互動及情緒與行為等 方面,來說明智能障礙學生在社交技巧行為的特徵(王志全,1995;王欣宜,2005;何華 國,1999;鈕文英,2008):

一、認知發展方面

智能障礙學生在認知發展方面,如:認知能力、後設認知能力、遷移類化能力等有明

顯的缺陷,影響智能障礙學生學習社交技巧的能力及社交技巧的表現。

(一)認知能力及後設認知能力的限制:智能障礙學生的認知功能發展較一般學生遲 滯,影響智能障礙學生的學習表現,無法完整察覺模仿的歷程,因此,缺乏完 整的學習經驗;對於社會覺知能力亦造成影響,例如:了解社交情境能力、搜 尋社交線索能力不佳。

(二)遷移類化能力不佳:智能障礙學生較難在不同的情境、適當的情境中表現出所 學適當的社交技巧,欠缺策略能力的使用、行為練習、示範的學習機會,造成 社交技巧表現的類化問題。

二、自我概念方面

智能障礙學生在自我概念方面表現低落,如:自我概念消極、外在制握、自我規範能 力不佳,容易造成智能障礙學生人際關係不佳,與他人相處處於被動情形。

(一)自我概念消極:智能障礙學生的自我概念較為消極,缺乏自信心;面對具有挑 戰性的工作,較無法持續嘗試與完成;容易有逃避挑戰的情形,所以對於困難 的、害怕的社交情境,選擇逃避面對其社交情境。

(二)外在制握:智能障礙學生對於事物成敗的觀念偏向外在制握,認為難以受到自 己的掌控,受控制於命運與機會,因此,比一般學生需要更多他人的接納與讚 許。

(三)自我規範能力弱:智能障礙學生較難控制自己衝動的情緒或是行為,也缺乏自 我管理自己的生活、行為、情緒等方面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表現出 不適當的行為,影響與他人互動的關係。

三、語言方面

智能障礙學生比起一般學生在語言發展方面有較多的問題,影響智能障礙學生在社交 技巧方面的表現,以語言發展遲緩、口語表達能力及語言理解能力方面來加以探討。

(一)語言發展遲緩:智能障礙學生不僅在語言發展速度比一般學生來得遲緩,在於

使用語言的品質表現亦比一般學生來得低,容易造成聽者難以了解所要傳達的 內容,影響與人際之間的互動。

(二)口語表達能力差:智能障礙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亦不佳,句子結構簡短、使用 變化較少、詞彙較為貧乏等,有些學生亦有構音方面的問題,且在適當的社會 情境中使用適宜語言的能力較差。

(三)語言理解能力差:智能障礙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不佳,對於較抽象的訊息或是

(三)語言理解能力差:智能障礙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不佳,對於較抽象的訊息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