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資源班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教學成效之研究。本章共分為三節,

分別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名詞釋義。茲將本章內容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融合教育是現今特殊教育的主要趨勢,安置於普通班級中的身心障礙學生人數愈來愈 多。蕭惠伶、林幸台(2002)認為融合教育的目的是在協助身心障礙學生能在常態的環境 下學習,培養良好的適應能力,拓展身心障礙學生的生活領域。但在任教資源班這幾年來,

安置於普通班級中,輕度或中度的智能障礙學生越來越多,普通班教師常提出資源班學生 與同儕之間的相處有問題,大多指出這些學生無法融入班級活動,在班上沒有好朋友、自 我概念低落、下課獨來獨往,尤其在分組時特別明顯,常常需要老師特別安排,將資源班 學生安插至小組裡,其人際互動帶給普通班教師較多的困擾。

鈕 文 英 ( 2003a ) 說 明 美 國 智 力 與 發 展 障 礙 學 會 (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簡稱 AAIDD)在 2002 年的定義中指出,

所謂智能障礙係指在智力功能和適應行為上存有顯著之限制而表現出的一種障礙,而所謂 的適應是指概念(conceptual)、社會(social)和應用(practical)三方面的技能。教 育部(2006)「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中對智能障礙的界定,是指個人之智 能發展較同年齡者明顯遲緩,且在學習及生活適應能力表現上有顯著困難者,而「生活適 應能力困難」是指學生在自我照顧、動作、溝通、社會情緒或學科學習上的表現較同年齡 者有顯著困難情形。從上述的兩種定義中,可看出社交與生活適應方面,對智能障礙的學 生而言,在表現上有著顯著的困難。不但影響智能障礙學生的學習能力和人際關係,當融 合於普通班級時也容易被同儕拒絕及排斥。根據 Gresham 和 MacMillan(1997)整理相關文 獻指出智能障礙學生無法表現適當的社會行為是在普通班被同儕排斥的原因,要讓身心障 礙學生擁有良好的社會行為,才能在融合教育中獲益。由此可見,若只是將智能障礙學生

安排在普通班,卻沒有給予任何適當的支持與協助,是很難達到融合教育的目標。社會大 眾無法像特殊教育工作者或身心障礙者的家長一樣,無條件地包容身心障礙者,唯有增進 其社會技能,以減少行為問題,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及一般大眾對身心障礙者的接納度(鈕 文英,2009)。因此,我們更應該提供智能障礙的學生社交技巧的學習,教導智能障礙學 生和同儕正確互動的方式,提升其人際關係。

教育部(2010)修訂的「特殊教育課程教材教法及評量方式實施辦法」第七條規定學 校實施特殊教育,為達成個別化教育目標,可以使用的實施方式當中,包含同儕教學與科 技及資訊輔具輔助教學。由此可知,教導智能障礙學生時,同儕教導及多媒體教學是個相 當值得運用的策略。

同儕教導是針對傳統班級教學中,人力、經費不足等限制與缺失,所提出的一種教學 模式,讓每位學生均有充分學習的機會,得到妥善的照顧與輔導,以落實「帶好每位學生」

的教育目標(張瓊文,2003;單文經,1997)。一般學生通常可藉由與他人的相處過程中,

學習到適宜的社交技巧,且能加以應用於生活當中,而智能障礙學生較難在自然的情況下 學習到適宜的社交技巧,必須透過教學或是訓練來習得適宜的社交技巧。盧明(1995)指出 教導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可以使用環境介入法、教師介入法、同儕介入法三種介入方法,

(1)環境介入法,讓學生有足夠的空間可以進行活動,提供能引發社會互動的玩具、教材,

以自由遊戲、合作性的活動最能增進學生的社會互動。(2)老師介入法,藉由老師介紹、

描述、示範社交技巧,讓特殊學生模仿、學習其技巧,並加上口語的稱讚、物質的獎勵,

強化社交技巧。(3)同儕介入法,藉由教導一般學生來支持特殊學生的社會互動,此種方 法是最自然的方式,在特殊學生與一般學生的互動過程中所得到的回應,成為最有力的增 強。此三種介入方法的結合,藉由教材活動的設計,使用能引發社會互動的玩具、教材,

藉由老師教導社交技巧,透過與同儕的互動,達到最佳的社交技巧學習。由於教導智能障 礙學生社交技巧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在自己的生活環境當中適當地使用習得的社交技 巧。因此,研究者希望學生除了學習到正確的社交技巧之技能外,還能將所學習到的社交

技巧類化到日常生活環境當中,適當的使用與應用。

隨著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多媒體的使用已成為大眾日常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學校教育中將多媒體應用於教學,也為傳統的教學與學習帶來不同的新氣象,突破傳統 教學與學習,讓教學的過程與內容更加豐富生動,也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學習專注力。

正因為智能障礙學生的學習特徵是注意力不易集中與維持、記憶能力困難、學習的接收能 力較為緩慢與薄弱(鈕文英,2008),這些學習特徵導致智能障礙學生學習上的困難。而 多媒體影像的視聽效果令人印象深刻,會刺激大腦的學習,智能障礙學生的學習就是需要 多感官刺激及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以增進其記憶力及注意力(朱經明,1999)。多媒 體教學設計裡的圖像、動畫、聲音等特色,是隨時可行、方便、成本低、易於學習,又能 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的素材(Justice & Kaderavek,2002)。

基於上述原因,了解智能障礙學生在社交技巧學習上有其重要性和急迫性,且在國小 教育階段,同儕之間的互動關係,對往後個人的社交能力、社會適應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因此研究者透過社交技巧教學輔以同儕教導,以多媒體的方式呈現教學,訓練國小資源班 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習得適當的社交技巧及與同儕之間互動方面的改變。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有三:

一、探討多媒體結合同儕教導之社交技巧方案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表現之立 即成效。

二、探討多媒體結合同儕教導之社交技巧方案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表現之維 持效果。

三、探討同儕小老師在同儕教導活動與社交技巧教學結束後,對智能障礙同儕接納度 的改變。

貳、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待答問題如下:

一、多媒體結合同儕教導之社交技巧方案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表現是否具有立即 成效?

二、多媒體結合同儕教導之社交技巧方案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表現是否具有維持 效果?

三、實施社交技巧訓練後,同儕小老師對智能障礙同儕的接納度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智能障礙學生(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根據教育部(2006)修訂的「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中第三條規定「所 稱的智能障礙,指個人之智能發展較同年齡者明顯遲緩,且在學習及生活適應能力表現上 有嚴重困難者;其鑑定標準如下:一、心智功能明顯低下或個別智力測驗結果未達平均數 負二個標準差。二、學生在自我照顧、動作、溝通、社會情緒或學科學習等表現上較同年 齡者有顯著困難情形。」

本研究所稱之國小智能障礙學生,係指台中市某一國小的二位五年級普通班男學生,

皆領有輕度智能障礙身心障礙手冊,且接受資源班服務,使用研究者參考王欣宜(2006b)

整理自編而成的社交技巧檢核表,進行社交技巧行為檢核,檢核出具有社交技巧表現困難 者。

貳、同儕教導( peer tutoring)

同儕教導(peer tutoring)是被包含在同儕媒介教學(peer-mediated instruction and interventions),意指在同一群體中,每一成員地位相等,經由專業教育人員督導與計劃 下,有系統地互相幫助,安排經過挑選及訓練的同儕小老師,來協助指導特殊學生學習(王 振德,1999;Utley, & Mortweet,1997)。

本研究所稱之同儕教導,係結合同儕指導、同儕楷模、同儕起始訓練及同儕輔助網的 方式,由同儕來教導、指導、示範適當的社交技巧,提供智能障礙學生支持性的協助。在 社交技巧教學前,研究者教導同儕認識智能障礙學生及其相處的技巧,並了解同儕小老師 的角色與任務,在社交技巧教學中融入同儕的互動,採用小團體的互動方式,以四人為一 組,包含研究對象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一人及其同班同儕三人,以國小普通班五年級的學生 擔任同儕小老師,教導同班智能障礙同儕。

參、多媒體教學(multi-media instruction)

多媒體教學(multi-media instruction)即是一種運用多元與多種不同的教學媒體,

透過多元的音訊、視訊等方式,來呈現教學之內容,協助教師教學,且必須考慮到教學活 動之變數與學生的個別差異,以達成有效教學的目的(黃湘儀、林宏熾,2004)。

本研究所稱之多媒體教學,乃是指使用電腦來操作研究者自編之 PowerPoint 教 學 軟 體「社交技巧教學」,其內容包含二個單元,分別為「合作技巧教學」、「遊戲技巧教學」,

對研究對象進行社交技巧教學。

肆、社交技巧方案(social skills program)

社交技巧(social skills)是增進人際互動與關係所需要的技能,會隨著特定情境及 社交內容而改變,經由個體在與他人互動過程學習而來,表現出他人所能接納的、適當的 口語及非口語行為,有助於個體獲得社會增強與社會接受的正面回應(王欣宜,2006a;孟

社交技巧(social skills)是增進人際互動與關係所需要的技能,會隨著特定情境及 社交內容而改變,經由個體在與他人互動過程學習而來,表現出他人所能接納的、適當的 口語及非口語行為,有助於個體獲得社會增強與社會接受的正面回應(王欣宜,2006a;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