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疼痛並非人類所感受到的唯一一種不愉快的體驗。儘管疼痛會讓我們感到 不適與不悅,但疼痛還是有價值的。它不僅僅是一種可靠的信號機制,讓我們知 道身體受到了傷害;也「刺激」著我們,讓我們改變自己的行為,採取防禦措施 來保護自己。如果沒有疼痛,我們將對自己所受到的傷害視而不見,也許,那怕 我們注意到這些傷害,也對其漠不關心。無聊感是否也跟疼痛的感覺一樣,是一 種信號呢?心理學講師伯珊迪.曼恩(Sandi Mann)闡述了忍受無聊感的重要性。

因為只有當我們感到無聊時,透過思緒漫遊大腦會搜尋周遭更強烈的刺激點,激 發創造力,無聊是思緒漫遊的途徑,幫助大腦創造出新連結。

馬丁.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從本體論的角度指出,人類與其他物種不 相同,因為只有人類能夠無聊,所以極度的無聊感能夠讓我們有所受益。詩人約

98 詹姆斯‧桑伯,《公主的月亮》,臺北市:和英出版社,2016 年。

82

瑟夫.布羅茨基( Joseph Brodsky )在<贊無聊>一詩中,也讚頌了無聊感存在的 重要性。

然而,無聊固然珍貴,但「變得無聊」卻不美好。這似乎有些煞風景,但並 非錯覺,主觀地去嘗試無聊,並不值得。我們需要感謝它,同時也要像躲避瘟疫 一樣躲避它。

想像一下生活中如果不存在無聊的感覺!乍看之下,生活既充實又盈滿樂 趣,但再細細一想,這並不是生活喪失無聊的感覺,是因為我們感覺不到無聊而 已。想想看,如果生活中體會不到無聊,那麼就會「與無聊無緣」。如果我們失 去體會無聊的能力,那麼所有的萬事萬物,無論有多麼的瑣碎、平庸、單調,都 不會讓我們無聊。

無聊感是某種感知錯配的結果,是橫跨在刺激需求與其有效性間的一條鴻 溝。換句話說,我們想要那些求而不得的事物,而無聊感就是我們對這些缺失的 意識。在單調的行為中,我們之所以感到無聊,是因為我們想要更多變化。在熟 悉的場合中,我們之所以感到無聊,是因為我們渴望新奇事物,而非原本既定的 軌道。所以,我們可以把無聊感視為一種內在的警報。當警報響起時,就表示它 在向我們傳達一些信息,它標示著某種「不合意」的感覺。無聊感迫使我們去追 求改變,就如同疼痛傳達給身體的訊息一樣——改變別再重複。

當感到無聊時,我們會發現整個人像是空的,像置身於某種茫然且陌生的情 境中,它讓我們感到不快,讓我們急於逃離它,這種乏味的感覺促使人們開始思 索並追尋不一樣的目標。當我們什麼也不做時,大腦反而會進入瑪諾什•佐摩羅 迪所說的「思緒漫遊」或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說的「意識潛伏期」中,也許 會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

如果說疼痛的感覺常常預示著傷害的到來的話,那麼無聊的感覺則是告訴 我們,我們正在做的事情,與我們的預期規劃並不相符。此外,如果疼痛的感覺 是在刺激我們改變進行中的行為以保護自己的話,那麼同樣地,無聊的感覺則是

83

在促使我們去尋找一些改變,開啟創意的思緒。

吉斯蘭‧杜利耶(Ghislaine Dulier)在《山姆和瓦森:無聊的祕密》(2020)

裡提到當大腦安靜下來的時候,你會開始看見牆上的斑點,你會聽見小鳥唱歌。

當你無聊的時候,大腦就會用不同的方式工作,它會開始觀察、思考、創造聲音 和影像,給大腦一些時間,想像力就會出現!然後,你就可以在你的內心世界展 開探險,這樣就不會無聊啦。

最後,山姆體認到如果能和無聊好好相處,它會教你用不同的方式看事物!

也就是說,無聊是想像、創造、發明和尋找靈感的重要過程,而且,如果沒有想 像力,世界上就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和發明家。

因此,若是下回無聊來襲,不要輕易忽視它,它可是點燃創意的火花。

第三節 在分心的年代裡尋找專心

生命中,你總是在做你喜歡的事,而這也是為什麼你沒有改變。如果你總 是用同樣的方法做事,你不會改變。

——瑪莉娜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Марина Абрамовић﹐Marina Abramović﹐

1946—)992010 年時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100 舉辦「藝術家在現場」

99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塞爾維亞語: Марина Абрамовић,Marina Abramović,1946 年 11 月30 日——),出生於南斯拉夫貝爾格勒,是位行為藝術家。自 1970 年代開始活躍至今,從 事行為藝術40 年,被人稱為「行為藝術之祖母」(英語:grandmother of performance art)。現任 巴德學院講師。瑪莉娜的表演探討著表演者與觀眾間的微妙關係、身體的極限與想像的各種可 能性

100 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簡稱為 MoMA)是一所在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中城 的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傑出的現代藝術收藏之一。與大都會博物館同樣在藝術領域佔有一席

84

(The Artist Is Present)的表演。每天博物館一開門,瑪莉娜就坐在椅上一天 8~10 小時,一週六天,一動也不動。館方曾冷言冷語勸告她「這是紐約,沒人 有時間坐在你面前」,但它卻創下博物館的館展人次紀錄,許多人連夜排隊,

願意等上數個小時,只為換來一對一的與瑪莉娜凝視。

有的人只坐了幾分鐘,但不少人一坐就坐了一整天,這些參與者自述,不說 話的時候,巨大的痛苦跟寂寞,讓你連呼吸、吐氣、眨眼都不敢,橫亙在心中 的是什麼,無法用語言表達。瑪莉娜彷彿在跟他們說,把你的故事都跟我說。

如果更用力看,我們會知道現代人有多麽寂寞,多麽渴望為你停駐的眼神,多 麽想要停下來不往前走。在這過程中,瑪莉娜一言不發卻勝過千言萬語,她說 當你看著一個人的眼睛可以看見他的痛苦、孤獨還有許多美妙的東西,因為人 們無處可逃只能逃進自己的內心。

瑪莉娜成立 MAI 機構,搬演「體驗在場」概念,將身體當做主體而時間是 媒介,若你想要體驗,就要交出你的時間。在館內的六個小時中,讓自己從觀 看者變成體驗者,看似極其簡單的緩步走、喝水、凝聽、眼神凝視、躺臥等動 作,回到能單純感知的境界,讓五官開放,不再受困。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 說過「科技沒有錯,是我們對待科技的方法是錯的,你放下之後,你重頭開始,

然後你才準備好要去領會藝術了。」如是說。

當成人企圖為一切問題找到答案,並將世界化到只有因果關係的境地時,這 種企圖將創造出虛無的黑暗世界。害怕無聊卻渴望無聊,希望無聊卻排斥無聊,

《說不完的故事》裡的「空無」就是人類心中的恐懼,無聊如同空無一樣,觸不 到摸不著,一旦空無靠近身邊,你的一部分將會消失殆盡,直到另一個救世主出 現,他的想像力、創造力能拯救我們的無聊,驅趕「空無」,人類工作是為了擁 有閒暇,閒暇與無聊其實同為一體,但它也是創造力的動力來源。

從幻想國回到現實世界,我們就能以新的眼光來看待我們的世界。每一個人

之地,雖館藏少於後者,但在現代藝術的領域裡,該館擁有許多重要的收藏。

85

都將找到屬於自己的問題與解答,為自己創造一個說不完的故事。

麥克.安迪想要告訴人們,童年的經驗是珍貴的,我們曾經用充滿好奇的眼,

觀察五彩繽紛的世界,用充滿想像力的心,建造幻想世界。

如果沒有燃燒般的好奇,沒有生動的興趣,我們就無法長久堅持,做出有意 義的貢獻。這種興趣本質上幾乎可以說不只是智性上的,往往是深植於感覺 與難以忘懷的經驗中,需要某種調解,而調解之道只有靠新的藝術表現,或 是新的理解方式才能完成。只為名成立就而奮發向上的人,罕能具有誘因致 力於超乎需要的事物上,或是在業已知悉的事物之外探險。101

創造並非胡思亂想,而創造力的產生需要有閒暇與無聊。雖然擺脫無聊的最 佳方法是跳脫常規,跳脫常規可能就會出現創意,但創造力需要一點推動力,一 些閒暇,一些無聊,當然還要加上一些學科基礎。

無聊,是孩子最珍貴的時刻,是創造力流動的時刻!韓國畫家車載赫

(차재혁)在《我好無聊喔!》(2019)中以寥寥文字,讓大小讀者靠著圖畫推 動情節,卻展現出無比生動的劇情。

故事發生在全家人都在各自做自己事情的傍晚時分。房間的地上散落著玩 具、塗鴉畫冊。一根檸檬口味的棒棒糖、一枝水藍色的蠟筆,一個感覺無聊的小 男孩。

小男孩把糖果紙拆開咬著棒棒糖一臉無聊的樣子,像是在想著該怎麼度過 時間。接著,隨手撿起地上的蠟筆,思考著這次要畫什麼。即使地上已經有畫冊 還有上次塗鴉的車子,他也沒有照以前的方式做,這個孩子拿起了蠟筆在自己房 間的牆壁上,大膽地畫了一條線。

101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創造力》,臺北市:時報文化,2007 年,頁 107。

86

出了房門,線沒有中斷,一路經過了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浴室、回到家直 奔二樓的姊姊、書房閱讀的爺爺、空無一人的客廳、剛從後門回家的奶奶、爸爸 的汽車、擺著腳踏車和各式運動品的儲藏室、下雨的窗戶、洗衣間。最後,這條 貫穿家中的線,回到了開頭的房間。完成這幅巨作後,棒棒糖剛好也吃完了,這 段創作時間對他來說,就像在嘴中融化的糖果一樣甜蜜啊。102

生在這個快速變化的分心年代裡,我們想盡辦法要激發兒童的創造力,卻忘 了空出時間讓他的腦袋留白,在「無聊」的空白中,孩子擁有自我創造、遊戲的 空間。無論是編一則故事、觀察周遭,或只是發呆,專注享受這一段空白,都是 能自己決定想要做任何事的一段時間。孩子擁有空白的自主權,不再只是被動的

生在這個快速變化的分心年代裡,我們想盡辦法要激發兒童的創造力,卻忘 了空出時間讓他的腦袋留白,在「無聊」的空白中,孩子擁有自我創造、遊戲的 空間。無論是編一則故事、觀察周遭,或只是發呆,專注享受這一段空白,都是 能自己決定想要做任何事的一段時間。孩子擁有空白的自主權,不再只是被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