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有部的傳授

在文檔中 復歸佛陀的教導 (頁 144-152)

第二章 《須深經》之研究──兼論印順法師的詮釋

3 有部的傳授

274第二章《須深經》的研究

解釋《雜》本特有的三種解脫界。

進一步分析《瑜論》的釋文。前二相是:「一者,奢摩他熏修 其心,依毘鉢舍那解脫奢摩他品諸隨煩惱。二者,毘鉢舍那熏修其 心,依奢摩他解脫毘鉢舍那品諸隨煩惱」。這段釋文可以配合《大 毘婆沙論》與《成實論》來理解。《大毘婆沙論》提到:「有阿羅漢 以止修心,依觀得解脫;有阿羅漢以觀修心,依止得解脫」486。《成 實論》引證經文:「以止修心,依觀得解脫。以觀修心,依止得解 脫」487。可見,這三部論在此段經句所依的經本應是相同的。漢譯

《雜》本中,可能未適切翻譯這經句。若假設漢譯《雜》本與這三 部論所依的印度本有本質上的不同,則這假設沒有明顯的證據,而 且問題將會很複雜。

綜合一經三論作解釋,可能是較好的方式。《成實論》中,這 對修行方式的結果都被詮釋成聖道成就:「生緣滅智」與「得緣滅 止」488。《大毘婆沙論》中,這對方式為成就阿羅漢。《瑜論》釋文 的意思是:由這二相「知其心,名得解脫」。這裡的「解脫」,可能

他解脫毘鉢舍那品諸隨煩惱。三者、二者等運,離心隨惑,解脫一切見道所 有諸行。四者、即由此故,解脫一切修道所斷所有諸行,住有餘依般涅槃界。

五者,解脫一切苦依諸行,住無餘依般涅槃界」(《雜會中》頁183-184)。

486 大 27 頁 527 中。

487 大 32 頁 358 下。

488 大 32 頁 358 下。下面涉及《成實論》時,會詳釋。

第四節 慧解脫及其所依的定力 275

同於另二部論的聖道成就489。如此解釋的方向也同於巴利系統對

《增部4:170》的註疏490

因此,在《瑜論》的釋文,有類似南傳的止行者與觀行者的區 分。但是,《瑜論》釋文對觀行者的說明很簡略。在《瑜論》的釋 文,先觀而止的方式中,在見道前是否已得止?依觀而得的「止」, 在得止的方式與止的性質上,是否完全等同於《瑜論》對《雜》本

《須深經》的詮釋:「依初靜慮近分所攝勝三摩地」491

4:92-94》的四種修行方式:「(1)何等補特伽羅得內心止、不得增 上慧法觀?答:若補特伽羅得世間四靜慮、不得出世聖慧。(2)何 等補特伽羅得增上慧法觀、不得內心止?答:若補特伽羅得出世聖 慧、不得世間四靜慮。(3)何等補特伽羅不得內心止、亦不得增上 慧法觀?答:若補特伽羅不得世間四靜慮、亦不得出世聖慧。(4)

何等補特伽羅得內心止、亦得增上慧法觀?答:若補特伽羅得世間 四靜慮、亦得出世聖慧」492

其中的第4 種與第 2 種,可以分析出類同於南傳的「止行者」

與「觀行者」。《大毘婆沙論》中,就進一步提出這對修行方式:「奢 摩他行」(止行)與「毘婆舍那行」(觀行)。

3.2 《大毘婆沙論》集南北傳之大成

《大毘婆沙論》提到:「有阿羅漢是奢摩他行;有阿羅漢是毘 缽舍那行。……有阿羅漢修止為先,而入聖道;有阿羅漢修觀為先,

而入聖道。……有阿羅漢以止修心,依觀得解脫;有阿羅漢以觀修 心,依止得解脫。……有阿羅漢得內心奢摩他,亦得增上慧法觀」

493。論中還說:「有奢摩他為先而入聖道,有毘缽舍那為先而入聖 道……。復次,有多愛樂希求於止,有多愛樂希求於觀……。復次,

有止增上,有觀增上……。復次,有止熏心,依觀得解脫;有觀熏

492 大 26 頁 375 下。

493 大 27 頁 527 中。

心,依止得解脫……。復次,有得內心止,不得增上慧法觀;有得 增上慧法觀,不得內心止」494

《大毘婆沙論》的這兩段文須細加分析。(1)論中明確區分出

「止行」(即「奢摩他行」)與「觀行」(即「毘婆舍那行」),這對 詞應該完全同於巴利系統。(2)有幾次涉及止與觀的先後及助成,

所依的經應包含《雜第464 經》(例如,論中說:「以止修心,依觀 得解脫;……以觀修心,依止得解脫」),可能也包含《增部4:170》

(例如,論中說:「修止為先,而入聖道;……修觀為先,而入聖 道」)。(3)論中提到「內心奢摩他」與「增上慧法觀」,這正是直 譯 《 增 部 4:92-94 》 的 一 雙 關 鍵 詞 :「 內 心 奢 摩 他 ( ajjhattaM cetosamatha)」與「對法的增上慧觀(adhipaJJAdhammavipassanA)」。 對應的《雜第560 經》沒有出現這雙關鍵詞,論文也沒有解釋《雜 第 560 經》的「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4)這應該是 延續《集異門論》的解釋。《集異門論》該段釋文的「內心止」是

「九住心」的修習過程,不是《雜第560 經》的「住心、善住心、

局住心、調伏心」。可見,就此課題,上述的有部系統論典並未解 釋《雜第 560 經》,是否也可能未看到此經?但是,有部系統論典 卻解釋巴利系統的《增部4:92-94》。

494 大 27 頁 319 上。

278第二章《須深經》的研究

3.3 北傳有部與南傳的關係

上引有部論典對於止行與觀行的詮釋,與巴利系統有何關係?

(1)所依的契經幾乎是相同的。《增部4:92-94 & 170》幾乎成為根 本的依據。(2)兩者都主張可以「修觀為先,而入聖道」。(3)《雜 第 464 經》有廣泛的影響,對應的巴利經典卻編在《增部》。又是 一例佐證,慧解脫在漢譯《雜》本比巴利《相》本的地位重要。(4)

《集異門論》與《大毘婆沙論》都依巴利的《增部4:170》,未依《雜 第 560 經》。或許也可以作為例證,支持現存漢譯《雜》本是比較 後起的495。(5)論藏中,巴利的《人施設論》與有部的《集異門論》

對四種修行者的傳授幾乎相同。這二部論都是早期的論典,都以逐 增數目的方法整編教法,對四種修行者的傳授很可能承自古老的共 同教授。(6)集北方論義大成的《大毘婆沙論》中,也集大成上述 經與論註的法義。

有部與南傳的教授中,對於修觀的過程都依「先知法住,後知 涅槃」的原則。兩者的不同在於定學。南傳佛教中,止行者可以依 戒先修止禪的所緣,得到初禪的近行定(乃至更深的定),再修觀 得解脫。觀行者依戒先修觀,得到(觀)剎那定496,持續依(觀)

剎那定修觀而解脫。近行定與(觀)剎那定都是不得初禪的高級定。

495 〈水野弘元 1988〉頁 13、31、34、37。

496 對此,古今的論師有一些不同的解釋,可參見〈溫宗堃 2003b〉頁 3-25。

第四節 慧解脫及其所依的定力 279

有部的《大毘婆沙論》中,止行與觀行也成對出現。止行的方式可 以先修止禪而成就初禪的近分地定。但是,觀行先修觀,所成就的 止是什麼?同於修止行所成就的初禪近分地定嗎?以什麼做為所 緣?《須深經》的慧解脫是止行還是觀行呢?南傳巴利系區分止行 者與純觀行者,正是澄清這些法義。

依巴利註疏對《增部4:170》的說明497:「修習以止為先的觀,

當他修習以止為先的觀,道被生起」是止行者的修行方式。修行過 程中,首先修成「近行定」或「安止定」,後來才觀察諸法的無常、

苦、無我498,而證入聖道。「修習以觀為先的止,當他修習以觀為 先的止,道被生起」是觀行者的修行方式。修行過程中,未先修得 近行定或安止定。但是,「不是沒有剎那定」而修觀,而是依於修 觀所生起的「剎那定」,觀察五取蘊的無常、苦、無我;在聖道生 起時,以涅槃為所緣,證得於聖「道正定」499。這就同於《相註與 疏》對《須深經》中慧解脫的解說。南傳佛教的這些說明,澄清法 義的分際。北傳的《成實論》也作出相類的澄清。

497 ATm II p.344,MTm I p.204。《中註與疏》有引證本經,說明這對修 行方法。

498 在 MAm I p.112 與 MTm I p.204 中,簡單地傳授:只切要地觀察與 那些定「相應諸法的無常等」。

499 MAm I p.112,MTm I p.204。這時的定力是出世間的初禪(《達摩精 解》頁72,中譯頁 54)。

4 《成實論》的傳授500

4.1 兩類行者的區分

北傳《成實論》對止觀的傳授,比起有部《大毘婆沙論》所傳 授的「止行」與「觀行」,更接近南傳上座部。《成實論》對《雜第 464 經》的解釋說:

問曰:經中說「以止修心,依觀得解脫。以觀修心,依止得解 脫。」是事云何?

答曰:行者若因禪定,生緣滅智,是名「以止修心,依觀得解 脫。」若以散心分別陰、界、入等,因此得緣滅止,是名「以 觀修心,依止得解脫」501

《成實論》將修「行者」分成兩類。第一類是依「因禪定」,

證得「緣滅」諦的聖「智」。這很接近南傳的「止行者」。第二類修

「行者」,定學上是始於依「散心」,「分別」觀察五蘊等,最後證

「得緣滅」諦的出世間「止」。這很接近南傳的「觀行者」。

500 以下的討論,可參考〈溫宗堃 2003b〉頁 25-36。

501 大 32 頁 358 下。論中,下接:「若得念處等達分攝心,則俱修止觀」。 這可能是解釋《雜第464 經》接著的:「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雜會中》頁182)。

4.2 第一類行者

4.2.1 《成實論》的傳授及與南傳止行者的關係

《成實論》中,解釋第一類行者所依的禪定共有「七依」:「依 初禪,得漏盡;乃至依無所有處,得漏盡」502。為了滅盡一切煩惱 膿漏,定學上有「有七依」,即是:色界四禪與前三種無色界定。

但是,不可以依非想非非想處定而修觀得解脫。對於第一類行者修 證得解脫的過程,論中依經作釋(案語乃筆者的說明):

問曰:云何依此禪定得盡諸漏?

答曰:佛說行者隨以何相、何緣入初禪。

(案:行者要修止入初禪,可用適當的不同所緣,例如呼吸)

是行者不復憶念是相、是緣,

(案:成就初禪後,離開該修止入定的所緣與相)

但觀初禪中所有諸色、若受、想、行、識,

(案:依定修觀的所緣是以五蘊為對象)

如病、如癰、如箭、痛、惱、無常、苦、空、無我。

(案:真正的修慧是觀察五蘊的無常等)

如是觀時,心生厭離,解脫諸漏。

(案:依定修觀,長時精進,終於漸次解脫一切膿漏)

乃至無所有處,亦如是。

502 大 32 頁 338 下。

282第二章《須深經》的研究

(案:依色界第二禪乃至無所有處定,也可以如上述的過程,

依定修觀得解脫)

但,三空處,無色可觀……。

(案:但是,依無色界的空無邊處等前三定,沒有色法可觀,

只能觀名法)

問曰:非想非非想處何故不說依耶?

答曰:彼中不了,定多慧少。故不說有依。

(案:第一類行者所依的定力不包含無色界的即非想非非想 處。因為,其中「定多慧少」,依之不能覺「了」觀察諸法的 無常等)503

上面是《成實論》對第一類行者的傳授,與南傳的止行者之間 的明顯差異只在:《成實論》否認有「初禪未到地」定504或「初禪 近地」505,而南傳佛教主張止行者可依欲界近行定修觀得解脫。

4.2.2 《成實論》的經據及與南傳巴利經典的關係

《成實論》在此所據的經典可能不是漢譯的《阿含經》,可能 是同於巴利語系的經典。該經典確實很適合作為修止行的重要經 據,值得細加討論。

503 大 32 頁 338 下-9 上。

504 大 32 頁 339 上。

505 大 32 頁 367 下-8 上。

第四節 慧解脫及其所依的定力 283

《中阿第205 經》與《M64》都教導506:依色界四禪與無色界 的前三定(即《成實論》所謂的「七依」)修觀慧,成就解脫。但 是,《成實論》所據的經典可能是巴利系統的《M64》,而不是《中 阿第205 經》。因為,(1)《成實論》中傳授的依止修觀是:依前四 禪觀其中的五蘊之無常等八相。這正好是《M64》對修觀的核心教 導:「隨觀就在其中(案:例如初禪乃至第四禪)俱行的色、受、

想、行、識之諸法,乃無常、苦、病、癰、箭、惱、疾、敵、壞、

空、無我」507。《中阿第205 經》則只教導:「彼依此處,觀覺(案:

「覺」應是「受」的古譯508)興衰」509。(2)論中接著傳授:依前 三無色界定時,只觀其中的受、想、行、識、不觀色法。這正好同 於《M64》對觀無色定的教導:「隨觀就在其中(案:無色界的前 三定)俱行的受、想、行、識之諸法,乃無常、苦、病、癰、箭、

惱、疾、敵、壞、空、無我」510,不觀色法。《中阿第 205 經》則 作:「彼依此處(案:只無色界的前二定),觀覺興衰」511。《中阿 第205 經》中,修觀的重點是觀「覺」受,並未指明:不觀色法。

(3)論中的整體教導的方式是:由此「七依」一一作觀成解脫。

506 大 1 頁 778 下與 M I 頁 432。

507 M I 頁 435。

508 《Minh-Chau 1964》頁 103 譯作「feeling」,即是「受」。

509 大 1 頁 779 下。

510 M I 頁 436。

511 大 1 頁 780 上。

在文檔中 復歸佛陀的教導 (頁 14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