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釋經之學

在文檔中 復歸佛陀的教導 (頁 45-51)

第二章 《須深經》之研究──兼論印順法師的詮釋

第六節 結論

3 試用聖典的解釋之學

3.2 釋經之學

本書的第二與三章中,初步嘗試佛教聖典的釋經之學。

定型式的研究是明顯的切入點。釋尊教導解脫正道,有基本一 致的方向與內涵。與佛同世的聖弟子憶持法教,師徒在口授傳承法 教間,相互感召與淨化。佛弟子為了傳承法教,定型式與數目逐增 編輯法數(或稱為增一法)成為主要的方法。定型式的長度有最簡 短的定型套詞,到句子、套句、段落,乃至全經結構。定型式的內 容有生活互動的定型情節、讚頌、戒法、定學、慧學等。詳細疏解 各種定型式,非常有助於閱讀《阿含經》,對《雜阿含經》更明顯。

156 佛陀將教法久住的責任囑咐僧團。但是,在當今的時空情境,或可 依僧俗共組的中道教團為軸心。如此的現代詮釋,還得進一步思考。

本書的第二至四章中,疏解一些定型式157

經中的定型情節常是律學的精要,必須經律合釋。例如《須深 經》中,外道羡慕佛門的「四資具」豐富,推選外道須深入佛門來 盜法。這段經文就必須經律合釋,特別是運用本章附錄的不持金銀 戒之解釋。所以說,本章的附錄正是第二章的戒學基礎。經中涉及 律學的部分,必須與律藏結合。因為經中之律教常只是要義,或常 在經文脈絡中被高顯要義,須依律藏的節度詳明施行方式,以在生 活中落實甚深法教。不平衡地解釋經中的律教,常造成整體教法的 失衡,又自誤誤人。例如,《須深經》的段落1.5 中,外道須深必須 四月別住才能出家的問題;段落5 中,佛門聖者須深懺悔盜法。結 合序緣與結論,經律合釋,全經的戒法與教導結構就有基礎。

聖典中,契機之教,既顯佛陀的慈悲善巧,又常是全經的密碼,

也可能是全經的結歸之處。值得綜合研究,以明聖典中的契機教法

158,作為深度解釋之基礎。例如《須深經》中,佛陀對須深的善巧

157 如何分類聖典的文體?佛教的固有分析法是九分教或十二分教,可 吸收新的研究方式,擴大研究解釋不同文體的方法。解釋譬喻,《丁敏1996》

提供一些基礎研究。

158 例如《M152》中,佛陀論破外道沙門。《M150》中,佛陀教導外道 在家人。《S22:1》中,佛陀契病苦老居士之機而教。《M64》中,佛陀契未 諳大法者之機,善巧誘引,才教導甚深的止觀。《S7》與《雜.婆羅門相應》

中,接繼對婆羅門的教導引度。《經集.第一品.第二、四 、六 、七章及 第二品.第二章》中,都有非常生動的契機之教。若再研究佛陀如何契機教 導父親、姨母、親生的兒子,就顯其對俗家眷屬的契機教導。《雜第1226 經》、

84 第一章 總論

教導,表現在《相》中有兩重結構。第一重結構展現在段落2.4 與 3.4。段落 2.4 中,慧解脫的比丘結答須深時,說:「不管你了不了 解,但我們是慧解脫」。段落 3.4 中,佛陀結答須深時,也使用慧 解脫比丘回答須深的口氣,答說:「不管你了不了解,但是,先有 法住智,後有對涅槃的智」。佛陀的引用,就有支持慧解脫比丘的 效果,促使須深專心學習其後的詳細解釋。第二重結構呈現在段落 2.4 與 4.5。段落 2.4 中,須深對於慧解脫者沒有定學的成就,反詰 說:「現在,在這裡,大德:既有(阿羅漢的)這種表明,又沒有 這些等至。這種(表明)如何可能呢」?段落4.5 中,佛陀又用須 深對慧解脫比丘的反詰,也反詰須深。段落4.5 中的反詰,間接提 醒須深自我反省。接著的段落5 中,須深懺悔盜法,結束本經。如 此的結束就回應本經開始的盜法因緣,扣緊了本經的序緣。

透過契機之教解釋聖典,常可生動貫穿整經的理路。例如《須 深經》中,有三重結構。序緣的盜法與結束的懺悔盜法,這是外在 的一重結構。內部的核心結構,佛陀順著須深與慧解脫比丘的問 答,對須深的兩重善巧教導,這也是本經更深的法義。外在的結構 是戒學的必要前行,內部更深的法義是定學與慧學。兩重善巧教導 的文氣使用,還有法義的連結,就使得整經生動而嚴謹,融貫又有 理路。透過契機之教貫穿整體經文,可以體會佛陀教導的善巧,學

《D2》中,佛陀對國王的教導,更顯契機的特色。要運用契機之教來解釋 聖典,必要的基礎研究很多,至少有佛法興起的時代背景與(佛弟子的)人 物傳。

第一項 總綱 85

習全經的旨趣。

解經之學的一大重點是安立全經的經旨結構159。在菩提道次第 定位全經,乃是適切的原則。這原則是運用教法的核心解釋聖典,

詳明於巴利佛典的《導論》160,也是《瑜論》釋經常有的優點。依 此原則解釋聖典,指引正確的方向,易於引發研習者「醒」悟過來,

走上菩提之道。真正落實解釋經典的目的。

運用契機之教看透聖典的機宜,運用菩提道定位經文。大部分 的經典,即使兩三頁的短經,都會有明確的經旨結構。要理解經典 的文句,有必要順著文脈。反觀之,如果沒有分析出經旨結構,就 很容易割裂經文或斷章取義。整體理解巴利聖典的經旨結構,還可 賞析聖弟子傳誦的巴利文學,不只是生硬的語言。更重要的,可以 漸次心領神會言外之意,體會佛陀及聖弟子的生命展現,朝向清淨 安樂的生活。《須深經》即是如此。《比丘戒.捨墮第 10 條》的解 釋,若結合制戒因緣,適加詮釋,就成為一部意旨深遠的短經。

對讀比較巴漢聖典,有益精審全經,為重現釋尊的教導作必要 的準備。本書詳細對讀研究三經(加上《七十七智經》)。除了註解 評析文獻與經句,並綜合相關經典,研究其中特有的法義。

重要概念是最基本的,很可能是「重現釋尊教導」的重點。常

159 華語系佛教舊有的方法是用科判,類似於讀書筆記時作的段落大 意。用菩提之道來整合科判的方法,可使經文段落大意判然分明。

160 〈Bond 1988〉。本書第二章第五節的附錄中,初步研究《瑜論》釋 文常有的優點。

要研究相關的經群,再結合論註系統。例如,本書第二章第三節中,

綜合《須深經》與《七十七智經》的經與論註系統,研究法住智。

再如本書第二章第四節中,研究慧解脫所依的定力時,研究的經群 與論註有《A4:90-92 & 170》與《雜第 464 & 550》。研究止觀相資 的修證過程,研究的經群與論註有《A4:90-92 & 170》與《雜第 464

& 550》、《M52 & 64 & 111》與《中阿第 205 & 217 經》。

若就《雜阿含經》而言,很適合以一整個相應為研究主體,作 對讀研究161,特別是《瑜論》有釋文的部分。如果是《瑜論》有釋

161(a)《天襄1998》的研究方法是以《瑜論》的釋文「抉擇《雜阿含經》

經意」(頁22),「並配上相關的的南傳巴利藏之漢譯經文」(頁22)。該書用 了《瑜論》的藏文本,書末也整體附錄《相亨譯》的《受相應》)(頁357-387)。

但是,並非以巴漢聖典的對讀為主體,仍屬於接繼印順法師的研究。《呂凱 文 2002》擴大到以整個《雜.雜因誦》為單位,由之研究初期佛教的「緣 起」。研究方式與主題已有開展,但仍預設印順法師的研究。《Mun-keat 2000》

則擴大到整個「修多羅」。

(b)《Minh-Chau 1964》對讀研究巴漢的《中部》與《中阿》,《Mun-keat 2000》對讀巴漢的「相應修多羅」。後一書於結論中,也建議比較研究其餘 的《相》與《雜》。就《長部》與《長阿》的系統而言,文獻與法義比較豐 富複雜,已有單經的研究(參見《Gethin 1992》頁 9 的註 34,對《大涅槃 經》與《沙門果經》的研究都非常有名)。但是,單就巴利的《長部》與漢 譯的《長阿》而言,其同屬分別說部,又高達27 經相同(《前田惠學 1964》

頁 619-634,《印順 1971a》頁 719-725),比例遠超過《中部》與《中阿》,

仍值得比較研究。經藏中,學者(含印順法師)對《增一》與《增部》看法 差距最大,因其關係與(歷史)地位比較複雜。

文的部分,我們就綜合巴利的《相應部》與《相註與疏》,論典引 證時的釋文也可以參考(例如本書研究《須深經》的法住智)。透 過巴漢的經與註疏,常常可以活用四筆資料(《雜》的經文、《瑜論》

釋文、《相》、《相註與疏》)。如果結合定型式、經群或整個相應,

同一段經文可能就有幾十筆(甚至百筆以上)資料可以應用。這種 精審的研究,常常足以讓我們抉擇出正確的經文162,條明經論的流 變史,或是看出巴利系統與《雜》的系統的不同特色或優劣,乃至 於重現釋尊的教導。本書第二與第三章的研究作了一些嘗試。

重要的延伸是研究《瑜論》解釋《雜阿含經》的特質與優點。

如此一來,就可看清《瑜論》釋文163與《相註與疏》的各自特質,

妥善活用二者的優點。這是本書解釋《雜》與《相》的基本參考指 南。合併翻譯巴利的經與註解,這對華語系佛友很有價值164,可加 深對巴利語佛典的理解165。本書對《須深經》等的譯註與研究,只

(c)《Gethin 1992》是相當有開展性的研究。該書以巴利《相.大品》

為整體綱領,並以諸道品為主軸,綜合研究經藏與佛弟子的論說與註解。既 分析個別相應與綜合整個《大品》,又兼顧經藏的同時性與佛典發展的歷時 性。

162 類似的研究,《楊郁文 2000》已有一些成果(例如,頁 151-152)。

163 《瑜論》釋文受到論主(與譯師)的影響而含有唯識思想,當然必 須細加精審(參見本書第二章第三節第二項的註解)。

164 《Bodhi 1978 & 1989》是好的例子,後一書有中譯本。

165 《中部英 n》與《相英譯 b》的註腳中,幾乎運用註解書的所有法義 重點,適切解釋經文與全經意趣。這種譯註模式已獲多方讚美,幾乎刷新英

88 第一章 總論

吸收註解書的重點,還未完整翻譯166。學習佛弟子的解釋傳統成為 進一步的基礎研究。

第四目 結論:重現釋尊教導的研究方式

以聖典為核心,從事「重現釋尊教導」的研究,可分成三層次:

聖典本身的真理、(初期佛教乃至佛世)歷史中的真理、真理復現 在當今的歷史。

首先,聖典本身的真理,這是聖典解釋之學直接貢獻的。結合 釋律之學與釋經之學,共構聖典的解釋之學;法與律平衡,詮釋聖 典蘊涵的菩提之道,發掘聖典自身的真理。

其次,歷史中的真理167。聖典存在於歷史中,當然是歷史中的

語世界對巴利經藏的理解

166 在 2003 年 11 月 30 日,成功大學中文系〈宗教與文化研究所〉舉辦 了「阿含經及巴利佛典的翻譯與教學」綜合研討會。這是很好的開始,與會 的引言者之一即將發表建設性的專文(〈蔡奇林2004〉),題目是:〈《漢譯南 傳大藏經》譯文問題舉示.評析──兼為巴利三藏的新譯催生〉。

167 要進一步詳明在歷史情境的真理展現,則須相關的歷史研究。這是 複雜的問題,本書於此的嘗試較少。在印度的宗教文化與佛世的大時代脈絡 中,比較出佛陀教導的特點,這是很有助益的研究方法。《木村泰賢1968》

與《中村元1995》即屢屢在此脈絡說明「原始佛教思想」。《Varma1973》在 印度的傳統看佛教的「起源」。若據《Bronkhost 1986》的研究方法,可發展

第一項 總綱 89

真理。其核心是聖弟子的分流發展與共傳,指向歷史的佛法僧三 寶。其最高目的,依聖弟子的傳承來重現釋尊教導。本書朝向此目 的之方法,在引用與解釋聖典的模式上,對讀精審(印度語系的)

巴利(、梵)與漢譯原始聖典,研習不同語系傳載的聖典。參考指 南是古代聖賢的註解、論著,不專揚一教區的宗教傳統。少分介紹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教學成果,運用現代學者的研究成果。透過如此 引釋聖典的模式,也會反過來條理教法的發展與聖弟子的傳承,指 明聖典本身的真義。所以,重現之研究意識深刻地顯示解釋之學的 研究目的。

本章的附錄中,基於釋律之學,少分重現菩提道的中道戒法(與 教團倫理)。因為僅只釋律之一滴,律教的《比丘戒.捨墮第10 條》

明顯地根源於釋尊的教導,在引釋律教的模式,本書尚未完全開展 這個方法。基於釋經之學,重現菩提道的定慧之學。例如,本書第 二章第三節對「法住智」的研究。為了確定《須深經》的主旨「先 知法住、後知涅槃」,綜和南北經與論註。在語言文獻學的層次,

辨析審定文句;在法義思想史的層次,條述不同傳統的發展;在佛 法教義學的層次,抉擇真義。為了準備重現釋尊教導的研究,第二 項中,特別研究《七十七智經》的經論系統。語言文獻學上,精審 分析巴漢的版本與文句,乃至評析《雜》本系統的流變,進一步推

剔除法,在佛教內區分出佛陀的創教與佛教的真實內涵。《S.Dutt1962》與《塚 本啟祥1966》則是教團史的研究。

在文檔中 復歸佛陀的教導 (頁 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