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壹、 擴大研究範圍

受限於課程、學生人數及研究人力,僅針對研究者教學場域的華語沉浸式 學校的一個班級實施差異化教學,研究對象為 28 位七年級美籍華語學習者,樣 本數受限。建議未來研究可擴大範圍,如: 不同地區、不同教育階段、不同年 齡、不同學科、不同課程內容等。

貳、 延長研究時間

本差異化教學研究僅為期 13 週進行三個單元的教學實驗,實驗時間不長,

不同程度學習者的學習表現及成就便有所提升,若延長研究時間,研究結果或 許更為顯著。建議未來研究探討差異化教學應用在實際教學現場中,延長實驗 教學週數,進一步觀察學生學習成效,研究蒐集的資料也能更為完整。

參、 增加實驗組與對照組

本研究受限於實驗班級僅有一班,並無進行對照組教學實驗,無法確認學 習成效提升是否全因差異化教學或是學生本身的心智成長影響,因此建議未來 實驗研究增加對照組以釐清差異化教學是否為教學成效提升的主要原因。

肆、 差異化教學導入實體課堂

本研究實施時間受遠距教學影響,增加許多不可控因素,如:課程總時數減 少、學生上線遲到、電腦設備問題、網路不穩定、斷線、數位平臺限制、學生 學習態度改變、在遠距課程中學習專注度降低、無法立即個別給予學習反饋 等,以上問題皆影響教學步調、研究時程及資料蒐集的確實度,故建議未來相 關研究在實體課進行。

153

參考文獻

中文期刊、研討會論文

王愛平(2000)。東南亞華裔學生的文化認同與漢語學習動機。華僑大學學報哲 學社會版,3,57-62。

丘愛鈴(2013)。成就每一個學生:差異化教學之理念與教學策略。教育研究 月刊,231,18-31。

朱媞媞(2007)。華裔學生學習漢語的心理特徵與文化關鍵期問題。華僑大學 學報,4,117-122。

李安娜(2015)。淺談華文教育口語多媒體教學策略。中文教學現代化學報。

p.41-45。

吳清山(2012) 差異化教學與學生學習。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308。

吳貞慧、周小玉(2016)。海外華文教師培訓課程探究:以紐澳五城市為調查地 區。2016 對外華語人才培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苗栗。

林思吟(2016)。淺談差異化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3)118-123。

邱愛鈴(2013)成就每一位學生-差異化教學之理念與教學策略,教育研究月刊,

231。

姜智、華國棟 (2004),「差異教學」實質芻議,中國教育學刊,2004(4),

52-55。

洪儷瑜(2014)。教室內實施差異化教學的策略。教師天地,190,45-50。

紀曉靜(2015)。談多媒體對外漢語口語課堂教學。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 院,p.23-28。

高博銓(1999)獨立研究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資優教育季刊,72,24-29。

高振耀(2010)。從資優教育的角度探討區分性教學。資優教育季刊,114,16- 21。

高振耀(2010)。從資優教育的角度探討區分性教學。資優教育季刊,114,

16-21。

夏明菊(2003)。華裔學生漢語學習動機分析。烏魯木齊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4),46-47。

畢念平(2006)。有背景學生的初級漢語課程與《中文聽說讀寫》。載於中文教 材與教學研究,137-148, 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孫紀真(2013)。沉浸式華語課程設計與經營。取自http://mt.hct.tw/big5/upda

ta/achievements_exhibition/2015/01/1421053168.pdf。

張杏如(2010)。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86,14。

張如瑩、郎亞琴(2011)。合作學習對國小三年級學合作學習對國小三年級學生 社會學習領域學習表現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0,1。

張立 (2011)。華裔學生漢字教學點滴談。世界漢語教學學會通訊,3。

張素貞、黃詣翔(2012)。差異化教學的理念與實務。載於張素貞、李俊湖 (主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教學的理念與實踐(頁 155–174)。

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莊育琇 (2011) 澳洲差異教學對臺灣國中小教育之啟示-以墨爾本 Parkmore 小學為例,彰化縣九年一貫電子報,366。

彭聃齡(1998)。閱讀的認知心理學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學報。5,75-84。

彭妮絲(2012)。短期遊學華語文課程設計與實施─以沉浸式課程/任務教學設計 為基礎。中原華語文學報,10,75-99。

葉錫南(2013)。英文科差異化教學之理念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233,37- 48。

黃于真、陳美如(2018)。差異化教學對國中學生數學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

教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1(1)91-122。

蔡辰北、陳靜紋(2013)。淺談差異化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1)78- 80。

謝文英(2014)。中小學教師差異化教學策略。教師天地,190,51-57。

顏惠君&Lupo S.M. (2013)。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美國維州 一所公立高中時師差異化教學之經驗與啟示。教育研究月刊,233,121-138。

學位論文

丁惠琪(2000)。合作學習應用在國小數學教學之探究。國立臺北師範大學,臺 北市。

方玉婷(2018)。實施差異化教學對於國小六年級學童英語表達能力改變之行動 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為國(2000),國民小學應用多元智能理論的歷程分析與評估之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臺北市。

王岱伊(2001)。小組合作學習策略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王如音(2008)。不同程度華裔學生之閱讀策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155

林雨昕(2018)。臺美高中生同步與非同步遠距語言交換互動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臺北市。

洪蓉宜(2002)。合作學習策略在國中生物實驗教學之效益研究。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彰化縣。

施君潔(2013)。一年級國語文差異化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

臺東市。

姚蘭(2016)。中國大陸漢語國際推廣政策與成效(2004-2014)。逢甲大學,

臺中市。

許寶月(2009)。多元智慧理論應用於幼兒品格教育教學成效之研究。南華大學,嘉義 縣。

孫懿芬(2008)。華語讀寫課程設計與實踐-針對歐美華裔學生之行動研究。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孫允梅(2015)。差異化教學應用於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 學,臺北市

高慧真(2010)。華語課室教學與線上遠距教學之互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臺北市。

許依菡(2011)。初中級華語寫作教材設計研究─ 以華裔學生為對象。臺灣師範 大學,臺北市。

陳惠美(2007)。多元智能理論應用於國小一年級品格教育之研究。國立臺南科技大 學,臺南市。

陳偉修(2008)。運用遠距同步協同教學作為資源互補模式之成效。國立臺東大 學,臺東市。

陳姿文(2016)。基於任務型教學法之初高級華語漢字教學設計。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臺北市。

陳宜君(2018)。整合差異化教學與微翻轉遊戲式學習對於國中八年級數學。淡 江大學,新北市。

張滄敏(2001)。多元智慧之主題探索教學行動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錦虹(2008)。沉浸式華語營隊課程設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欣怡(2009)。針對中級華語學習者之漢字課程設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市。

張尹玲(2015)。遠距教學與實體教學之學習成效比較和分析。逢甲大學,臺中 市。

黃娟娟(2003)。幼兒多元智能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高雄市。

157

曾宛琳(2011)。國中英語教師人格特質、多元智能及運用MI教學策略之相關性研 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學,花蓮市。

鄭宗文(2001)。全球資訊網對不同分組型態合作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高雄市。

潘宜君(2016)。沉浸式教學對教學目標與語言提升之探討。銘傳大學,臺北 市。

蔡怡萱(2018)。高中教師於融合班數學課堂實施差異化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瑩玲(2011)。運用成語故事語境之中級漢字課程設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市。

賴欣怡(2014)。針對法國華裔兒童漢字教學課程設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市。

盧瑞珍(2013)。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以 2005 至 2012 年 之學位論文與期刊為範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宜靜(2015)。華語遠距同步教學設計-以美國新墨西哥大學基礎級華語學習\

者為例。文藻外語大學,高雄市。

蘇純慧(2014)。提升 CSL 中學生跨文化認知之主題課程設計研究─以英國中學 生短期語文課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專書

丁邦新譯(1968):趙元任著(原著出版年:1950),中國話的文法,香港:香 港中文大學。

王怡又、鄭博真(2006)。幼兒園實施多元智能取向主題課程初探。載於中華醫 事學院幼兒保育系(主編),幼兒保育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華 騰。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臺北:五南。

李心瑩譯、Howard Gardner 著(2000)。再建多元智慧—21 世紀的發展前景與 實際應用。臺北:遠流。

李平(譯)(2004)。經營多元智慧-開啟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作者:

T.Armstrong)。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9)

余光雄(2002):H.Douglas Brown(原著出版年:2000)。第二語言教學最高指導原 則。新北市。臺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清山譯(1990):Mayer,R.E.著(原著出版年:1986)。教育心理學——認知 取向。臺北:遠流出版社。

159

林金錫和連育仁(2010)。華語文數位教學:理論與實務。臺灣:新學林。

何淑貞、張孝裕、陳立芬、舒兆民、蔡雅薰、賴明德(2011)。華語文教學導 論。臺北:三民書局。

郁漢良(2001)。華僑教育發展史。臺北:國立編譯館。

索緒爾(1982)。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朱德熙(1982)。語 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碧珠譯(2016)。Carol Ann Tomlinson(原著出版年:2001)。能力混合班 級的差異化教學。臺北市:五南。

趙元任(1980)。語言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王力(1980)。漢語史稿。

臺北:中華書局。

劉珣(2005)。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珣(2007)。漢語做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戴汝潛、謝錫金、郝嘉杰、祝新華、李輝等(1999)。漢字教與學。濟南:山 東教育出版。

謝智翔(2020)。學外語就像學母語:25 語臺灣郎的沉浸式語言習得。臺北:方智 出版社。

英文部分

Bearne, E. (Ed.). (1996). Differentiation and diversity in the primary school. London:

Routledge.

Chan, D. W. (200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perceived self-efficacy among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Hong Ko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3(5), 521- 533.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2nd ed.).

Hillsdale, New Jersy, CA: Erlbaum.

Campbell, B. (2008). Handbook of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using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Lesson plans and more. Allyn & Bacon.

DeKeyser, Robert M. (2000) The robustness of critical period effect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2.4:499–533.

Fornell, C., & Larcker, D. F. (1981).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1), 39-50.

Fuchs, D., & Fuchs, L. S. (1994). Inclusive schools movement and the radicaliz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reform. Exceptional Children, 60, 294-309.

Fuchs, D., Fuchs, L. S., Hamlett, C. L., Karns, K., Dutka, S. (1997). Enhancing students ‘helping behavior during peer-mediated instruction with conceptual mathematical explanation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7(3), 223-249.

Gardner,R. C.,& Lambert, W. E. (1972).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Rowley, Massachusetts: Newbury House. Gardner, R. C., Masgoret, A.

M.,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87). An individual-centered curriculum. In The schools we’ve got, the schools we need. Washington, DC: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 and

161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Gardner, H. (1991). The unschooled mind: How children think and how schools should teach.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Gardner, H., & Blythe, T. (1993). A school of the future. In H. Gardner,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pp.68-80).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99a).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 for the 21st century.

Gardner, H. (1999a).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 for the 21st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