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三節、 未來經營型態的調整

一、下半年計畫

(一)上半年的演出延期到下半年,下半年演出照常,希望能夠達到KPI:

在 策 劃 一 年 的 演 出 計 畫 時 , 表 演 藝 術 團 隊 都 會 設 定 團 隊 的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指標會在前一年訂定好,根據指標中所需要的支出來製 作演出,評估今年需要達到多少的演出量才有辦法攤平所有的館消以及各方面的 支出。而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幾乎所有表演藝術團隊的演出都受到影 響,許多團隊將上半年的演出都延期到下半年,而這樣的狀況下,原本下半年要 演出的劇目,演出時間就被擠壓到了,表演藝術團隊需要重新規劃演出的檔期,

並且與演出場館做協商。

但在協調上半年檔期延期的同時,場館與各個表演藝術團隊都必須有所挪動 跟調整,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還是減損了大量的演出量。以今年上半年的演出量 來看,表演藝術團隊幾乎是沒辦法達到收支平衡的,達到該團隊該有的KPI。而

今年未達成的平衡,只能從下半年的計畫開始,策劃明年上半年以及下半年的演 出,將原本預計今年下半年的演出慢慢補回來,讓每一場的演出都能夠達到原本 足夠的觀眾量、足夠的售票,彌補今年的損失。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每個表演藝術團隊對於上半年受影響演出的規劃 都不太一樣,有些選擇取消或者延期,有些則是照常演出,而有些則是採用不同 的方式來進行演出。果陀劇場針對受疫情影響的上半年演出,採取延期的策略,

將這些上半年的演出延期到下半年進行。即便果陀劇場上半年的演出都延期到下 半年,但他們不希望原本下半年敲好檔期的演出受到影響,所以將以不影響原本 下半年檔期的方式與場館敲定上半年演出延期演出的時間,所以原定演出日期為 九月的演出,如:解憂雜貨店,演出時間將不受到疫情影響做調整,仍然維持同 樣的時間演出。

而故事工廠於上半年的演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直到四月中以前的演 出仍照常進行演出,只延期了三檔的演出,其中一檔的演出是延期到六月演出,

其他兩檔演出也會在八月演出完畢。而在演出延期之後的五月,雖然故事工廠沒 有做對外的實體演出,但做了無觀眾的正式演出,整個團隊沒有因為疫情的關係 而停擺演出,而排練場也持續排練之後要演出的劇目。

故事工廠上半年的演出延期量與其他表演藝術團隊相比,沒有產生太大的改 變,相反的,故事工廠將提出新的演出企劃,這個企劃是計畫於七月份進行額外 的演出。這個新的企劃是發生在新的劇場—南村劇場,還有在今年整修完畢即將 重新開幕的南海劇場,將會在這兩個場館進行演出。故事工廠希望能透過這個計 畫,在重啟之後,投注新的風貌給新的劇場,也能讓故事工廠有不一樣的亮眼操 作,最重要的是能夠讓參與計畫的所有人都因為有了這個新加的項目,在重啟之 後能夠有演出、有薪水可以領,讓表演藝術產業能夠一起合作、一起迎向更好的 未來。

故事工廠每年皆會創作與製作一部原創的演出,而今年宣布將演出《我們與 惡的距離》劇場版,原本三月要開賣,但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故事工廠宣

布於6 月 1 日才開賣。在開賣之前的故事工廠,在行銷上做了策略性的操作,從 原本預計要開賣的三月便開始釋放出廣告,在這三個月的疫情期間做了一系列行 銷機制的操作,在開賣前故事工廠估計約有三十萬人看到廣告,這樣的觀看數量 也促使在開賣的當天,觀眾買票的方式如同搶演唱會的票一般,票房從中午十二 點開始,就急速上升,一開賣就賣出了四千張票。

在疫情期間,故事工廠能夠達到如此高的觀眾購票率,一方面是因為《我們 與惡的距離》本身 IP 版本很強,另一方面還是倚靠故事工廠在行銷上做了策略 性的行銷操作,此外,更重要的關鍵因素,是來自於目前在臺灣的觀眾相信,現 在的生活是安全的、疫情已經是逐漸穩定的,所以他們願意購票觀看演出。執行 長特別提到(林佳峰, 2020):

《我們與惡的距離》在開賣那天,尚未開放重啟,但部分觀眾相信臺灣 目前的疫情是相對穩定的,到了九月份《我們與惡的距離》進行演出時,

絕對是安全的,部分相信這件事情的觀眾,願意進行消費,所以在開賣 之後就賣掉了四千張票券,這裡面還包含了暫時賣的一些間隔座。而且 台北的場次幾乎已經全部賣完了。

所以可推測的是,在6 月 7 日重啟之後,所有位置將會被全數開放,剩下場次的 票房能否全部售鑿,就要看疾病管理中心如何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的疫情,讓大眾 能夠導向正常的生活,回到過去,而票房已能夠回歸正常,屆時所賣出的票券數 量,將會更加可觀,有望達到售鑿。

(二)增加線上平台與頻道,吸引新的觀眾群,培養新的潛在觀眾: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以及時代的變遷,觀眾的消費習慣有所改變,許 多表演藝術團隊開始策劃線上演出的方式,製作各種不同的影片放到團隊的線上 平台或頻道,希望能以現在社會大眾「宅經濟」的生活方式,讓觀眾能夠更有意 願接觸表演藝術,一方面能夠讓表演藝術團隊度過這段疫情的時期,另一方面也 能夠吸引新的觀眾群。

每個表演藝術團隊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所採行的線上演出或是平台的

策略不盡相同,會根據表演藝術團隊本身的風格與特質去做設計。有些團隊是將 過去的演出放在線上平台,讓觀眾付費或者免費欣賞;有些團隊是成立新的頻道,

拍攝新的知識型影片、或者跟團隊有關的影片放在頻道上,讓所有的觀眾都能夠 觀看;有些團隊則是拍攝搞笑影片,讓觀眾有所共鳴。各種各樣的表演藝術線上 演出,都因為這次疫情的關係,層出不窮的湧現出來。

故事工廠採行的方式是與線上平台line tv 合作,這個合作從七月開始進行,

在line tv 的平台上面,觀眾只要支付觀看費用,就能夠透過 line tv 觀看故事工廠 過去的作品。這個計畫最主要不是能夠透過線上觀看的收看費用得到額外的收入,

而是希望能夠宣傳表演藝術這個領域,也藉此宣傳故事工廠。透過 OTT 平台,

讓表演藝術團隊的優質作品能在這個平台露出,故事工廠作為第一人,也希望往 後有更多表演藝術團隊能夠仿效故事工廠的做法,將團隊的作品於平台上架,在 這個平台上方被更多觀眾看到,藉以增加新的觀眾群,也提升觀眾進劇場觀看的 意願。

果陀劇場所採行的方式是新創立一個「果陀娛樂」的頻道,欲拉攏新的線上 群眾來關注到果陀的作品。藉由讓觀眾在網路上觀看這個頻道,再帶動觀眾來關 注果陀劇場。在觀看線上頻道的過程當中,觀眾可以挑選他們有興趣的演出做觀 賞,並且在觀賞之後知道什麼演出是他們所喜歡的。若是這些觀眾觀看完「果陀 娛樂」頻道上的演出,因而激起他們想來觀看果陀劇場演出的意願,在疫情之後,

這些演出做了實體演出,觀眾就會想要透過實際觀賞的方式,買票進入劇場觀看 演出。

除了在「果陀娛樂」放上果陀劇場的演出影片,果陀劇場特別與插畫家五斗 米靠腰合作,希望能吸引年齡層較低、對這類型有興趣的觀眾群,而以這樣的方 式合作演出舞台劇。此外,果陀劇場還與卡米地脫口秀團隊合作,並與他們的創 作做結合,製作成影片放到「果陀娛樂」頻道,除了卡米地脫口秀團隊創作的影 片,他們也放上了與果陀劇場共同合作的節目,創造出表演藝術與異業作結合的 不同演出方式。

(三)持續進行團隊的教育性課程與活動:

1.戲劇課程

果陀劇場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原本每一季規劃的「種子學苑」戲劇課程仍 是持續進行的,而且在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春季班,參與課程的人數並沒有因為疫 情而減少,很多人還是願意在一個小班制的狀態裡到排練場上一些戲劇課程或潛 能開發的課程。「種子學苑」戲劇課程春季班順利結束了,而夏季班隨之開始招 生,秋季班也會持續進行,果陀劇場相信在疫情過後,參與課程的人數,也會恢 復到疫情前的報名水平,一開課報名人數就會額滿。

2.公益性活動

果陀劇場一直持續在做公益性的活動,這個活動也沒有因為新冠肺炎的疫情 而停歇,目的是要做「活化歷史」,活動內容是讓老人與小朋友一同參與,用戲 劇的方式,講述他們之間生命的故事,果陀劇場規劃在疫情之後,將此公益活動 擴大進行,先到宜蘭進行,之後會再考慮擴大到其他地方。它不僅僅是個活動,

也算是個小型的演出,這將會是戲劇開發的一個活動。

二、未來經營策略調整

(一)針對疫情的防疫措施,依照疾病管理中心規定執行

在新冠肺炎疫情開始爆發之後,所有的表演藝術團隊皆配合疾病管理中心的 防疫規定,並與各個演出場館做緊密的配合,但每個場館的防疫規定都不太一樣,

如:在城市舞台三月的演出,規定觀眾進場前須進行實名制,填寫個人資料,用

如:在城市舞台三月的演出,規定觀眾進場前須進行實名制,填寫個人資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