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與討論本章小結分述如下:

一、 兼任其它職務之體育教師比專任體育教師有較高的「工 作衝突與家庭責任」的壓力

體育教師往往需兼任其它職務,且因例行性工作與額外的工作量 皆較高的工作壓力,且與人溝通互動層面增加,產生無可避免的衝突 與協調。工作量的增加會壓縮與家人相聚的時間,因此兼任其它職務 的體育教師在工作與家庭責任產生較高的壓力。

二、 男性體育教師比女性體育教師有較高的傳統性別觀念,

且男性從傳統別關係中獲得較多的好處

(一) 因「外團體偏誤」關係,女性比男性有較高的「對男性敵意型歧 視」態度;男性比女性有較高的「對女性敵意型歧視」。因「內 團體偏誤」關係,男性比女性有較高的「對男性親善型歧視」態 度。

(二) 為何女性沒有較高的「對女性親善型」態度?其原因為女性若贊 成「對女性親善型歧視」雖可獲得好處但卻需付出相對的代價。

而男性贊成「對男性親善型歧視」則獲得好處較多付出的代價較 少。因此,女性並沒有比男性更認同「對女性親善型」態度(Fiske et at., 2004),由此可知,傳統性別觀念仍然是傾向使男性握有較 多的好處,處於較優勢的位置。

三、 已婚體育教師比未婚體育教師有較高的性別歧視態度

已婚體育教師比未婚體育教師有較高的性別歧視態度,表現在「對 男性敵意型歧視」「對男性親善型歧視」「對女性敵意型歧視」「對 女性親善型歧視」四種態度。其可能原因如下:

(一) 結婚後許多的家務分工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受到傳統文化、同儕、

社會的影響,反而趨向於刻板認知中。例如參加孩子學校活動(班 親會)、煮飯、飯後洗碗盤、接送子女參加課後才藝⋯等部份,

世俗往往認知這些都是屬於「媽媽的工作」(吳啟安,2004)。

(二) 結婚後產生更緊密且頻繁的性別互動中,體驗父系家庭的規範,

而已婚者會比未婚者對於父系家庭有更深的感受,以及更鮮明的 性別態度。當對父系家庭之整體感受趨向滿意、幸福時,則傾向 親善型態度;反之若對父系家庭之整體感受趨向不滿意、不平等 時,則傾向敵意型態度。

(三) 未婚者可能因性別平權意識較高,無法認同結婚後的傳統家務分 工,而在潛移默化中選擇不走入婚姻的抉擇;或者因為尚未進入 婚姻生活而保有較真實的自我,擁有較高的平權意識。因此,已 婚者比未婚者會表現出較高的「性別歧視態度」。

綜合上述三點,進一步質性研究發現,結婚多年且孕有兩子的女 性受訪者,因工作忙碌而無法扮演傳統家庭主婦的角色時,一方面為 此感到自責,另一方面更對傳統將女性定位在家庭照顧的角色感到不 滿。而其她女性受訪者雖未生孕,卻也因婚姻而認為應在工作上做調 整,準備做稱職的母親角色,顯示,已婚之女性體育教師,不論是否 認同傳統母職角色,都會認為自己必須扮演好傳統母親的角色。

四、 性別歧視態度與工作壓力有正相關

「對男性敵意型歧視」、「對男性親善型歧視」與「對女性敵意 型歧視」三種性別歧視態度皆與「組織氣氛與人際關係」、「自我認 同與專業形象」、「生涯發展與能力展現」工作壓力有顯著正相關。

此結果與 Shaffer et al. (2000)的研究結果相似,其研究指出性別歧視與 工作滿足、情緒性承諾有負相關,與離職意圖生活壓力有正相關。且 吳啟安(2004)研究中亦發現性別平權意識愈高、工作滿意度愈高,

而性別平權意識與工作滿意度分別與性別歧視態度與工作壓力是一體 兩面的說法。顯示為在傳統的社會性別結構中,若自身的性別歧視愈 高,則將陷於結構中的束縛愈深,在工作環境中的言行舉止、特質展 現、知覺反應皆難以跳脫性別的框架,將產生較高的工作壓力。

五、 社會性別產生不同傾向的壓力歷程:正義 VS 關懷

男女受訪者在壓力歷程中的感受與轉變皆有不同傾向的發展,男 性受到「過度期待但嚴格對待」,只許堅強不許掉淚,久而久之亦使 男性受訪者將一切「依法行事」捨去情感上的考量,同時卻也更加深 他缺乏情感支持與安慰。而女性則受到「能力不足且給予支持」的壓 力,認為女性可以軟弱應該感性,使女性受訪者在使用理性思維解決 問題同時採用「將心比心」的方式,比男性受訪者更會去關懷對方的 感受,甚至有時是以犧牲自己的利益來解決衝突。

如 Gilligan 認為女性的道德發展與男性的發展會受社會文化影響 而有所不同。她發現 Kohlberg 在道德發展三期六段理論在建立時的研 究對象皆為男性,因此以相同的研究工具與方法,但研究對象卻換成

女性,結果發現與男性的道德觀迴異,女性重視對他/她人的「關懷及 責任」,男性則較重視個人的「權力」。女性的道德發展歷經三個重 要階段,第一階段:為了求生存,女性的關懷會以自身為主。第二階 段:女性因為將自身與他/她人做了連結,其關懷轉化為「責任」為考 量,但是卻將責任式的關懷與「自我犧牲」加以混淆,因為此時期的 女性通常還不完全覺知自己的真正需求。第三階段:女性終究發現,

原來不公平是一項非邏輯性的後果,因而將責任式關懷轉為「自我選 擇的價值」,進而兼顧考量個人付諸行動時的可能性及限制性,同時 更重視自我發展的責任性。

受社會建構影響,道德成熟的女性偏向重視「關懷」,對社會關 係有更多的關心,而男性則是偏向重視「正義」較少的關懷,因為男 性在成長過程中較少被鼓勵去學習「關懷」。這也是男性長久以來處 於脫離情感的狀態,較難表達出內心情緒(吳書榆,2006)。相對女 性來說,不論家庭主婦、職業婦女、玩伴女郎(Basow, 1992)這三呈 現不同性別特質的女性,卻仍有共同的性別期許,即是她們都被期待 要生育及教養子女(劉秀娟,1997),這也是女性長期以來被鼓勵表 現出「關懷照顧」特質的原因之一。但「關懷照顧」在 Kohlberg 的道 德發展階段中卻是低於男性重視的「公平正義」,使女性成為只適合 做較低地位的工作,無形中影響了女性與男性在面對壓力事件時的認 知、情感與行為的差異,並使得男性從「情理法並重」轉變到「依法 行事」;女性從「一板一眼」轉變到「情感關懷」。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分為二節,第一節說明本研究之重要結論,第二節依據本研 究結論,對國中體育教師以及後續研究學者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