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東協加三區域」高教合作機制之意涵與良窳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二節 「東協加三區域」高教合作機制之意涵與良窳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易的,因接受高等教育的負擔不高,不須擔憂財務問題,這成為歐盟高教流動極 為成功的主因之一;反觀「東協加三區域」的學生若要在區域內進行流動,財務 往往是個人層面的主要考量,尤其對於經濟能力不佳的家庭來說更是如此,高教 花費並非人人負擔得起的,因此受訪者以為,儘管「東協加三區域」的學生具備 流動意願,在其經濟不許可的情況下,為數眾多的學生將會被擋在國際交流的門 外,更遑論全面性地讓學生進行流動,因此,學者呼籲在此現實狀況中,唯有動 員國家力量方能改善目前「東協加三區域」內的流動情形。

如果我今天在越南,我想去新加坡念書,得繳新加坡學費,它 學費比我越南還貴,我雖然想流,但是我的條件沒辦法讓我流。

(8HE-P-105~107)

歐洲國家貧富差距沒那麼大,而且是社會主義國家,那邊高等 教育彼此流動,學生不用負擔太多。可是這個區域不是社會主 義國家,它要付錢的,那你必須付得起,要不然就國家能支撐。

(8HE-P-99~102)

第二節 「東協加三區域」高教合作機制之意涵與良窳

為釐清「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合作機制推行下的學生流動情況,本研究 特從國家、區域超國家組織,以及高教機構層級之角度,交互檢視高教合作機制 實際之運作,釐清政策面與實際執行面之差異,因政策構想的多為理想性藍圖,

然對於執行端而言,則多為實務性事宜,以下為本研究分析之結果呈現,將主要 的機制意涵與良窳以節點方式詳述如下:

壹、政策制定者眼中的高教合作機制

一、有國家力量作為支撐,高教合作機制多能讓國家、高教機構與學生受益

透過本研究之訪談分析,研究者認為「東協加三區域」的超國家組織,對於 其與各國政府共同推動的高教合作機制,多抱持正面、樂觀的態度,主因即是這

9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些高教合作機制,背後多有強大的國家力量作為支撐,因此儘管高教合作機制屬 於上位性的政策研擬,多數政策制定者對於高教合作機制的實際運作,亦樂見其 成效,誠如本研究受訪者以為由SEAMEO RIHED推動的國際學生流動計畫是可 行的,因為除區域超國家組織本身,政府的參與在此處亦是可見的。

AIMS是可以的,因為這是政府的安排,是可能的。

(1SN-D-564~565)

不論是參與的會員國、高教機構以及學生皆能享受高教合作機制本身帶來的 種種好處,尤其是存在於流動中的好處,如受訪者2SN-D表示,學生參與流動能 帶來不同面向的成長,因為在流動過程能接觸的面向更為廣泛與多元,涵蓋政治、

學術、文化等環境,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多元觸角,更重要的是,透過留學的交流 過程,學生能在異文化中,學習接納文化差異、培養對異文化的包容心,甚至學 會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溝通、相處,進而增進學生對於區域國家的認識與 認同,在諸多預期效益加乘下,研究者以為目前「東協加三區域」在政策的制定 層面,對於高教合作機制之推行極為推崇與讚賞。

主要受益的是國家,學生將從這些活動中受益許多,從接觸不 同學術、文化、社會、政治等環境而受惠。(2SN-D-14~18)

這是對學生及參與大學的直接好處,每個國家都將有真正能夠 與對方相處,並在未來能共同合作的新一代。(2SN-D-95~98)

二、高教合作機制能增加學生對區域之了解,同時創造區域人才循環的狀態

在諸多高教合作機制的好處中,區域超國家組織認為對於「東協加三區域」

來說,較為明顯的助益即是,提升區域國家以及學生對彼此的理解程度,因學生 在留學過程中,往往可能因結識當地的同學、朋友,或熟悉當地的文化、環境等,

對留學機構以及國家具備充分的認識及美好印象,在有這些先備的區域理解與互 信基礎上,「東協加三區域」欲在未來有進一步密切合作的可能性便會大幅提升,

9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而透過受訪者之回應,亦可看出「東協加三區域」的區域超國家組織已將國際學 生的交流視為良好的相互了解管道,並堅信流動本身可有效拓展學生的人際網絡、

增加對區域的理解程度,進而逐步達到區域合作、提升區域競爭力等目標。

我們不應該把我們的年輕人侷限在家裡,因為參與流動,他們 可以更了解別人,同時增加東協的競爭力。(2SN-D-130~133)

研究者以為高教合作機制不僅希望從學生層面著手,同時亦希望藉由國家間 的密切合作,創造讓人才願意在區域內流動的環境與氛圍,而非像以往,不斷地 競爭、搶奪人才,甚至呈現無力留住人才之狀況,因此對於「東協加三區域」而 言,如何增進國家間的合作以及促使學生參與流動才是關鍵。當人才/學生具備 區域內流動意願時,人才外流就非主要的關注焦點,研究者深信在此觀念的轉變 下,國際學生流動的比例只會愈趨上升,因為「東協加三區域」已不再排斥、擔 憂人才的流動,反而將人才流動視為「東協加三區域」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重要關 鍵,尤其是藉由流動產生的理解,更有助於區域內的密切合作關係。

我們在過去比較這麼多關於人才外流的問題,因為我們的經濟 不是動態的,尤其我們總是互相競爭,而不是真正地合作。

(2SN-D-104~107)

當「東協加三區域」能開始凝聚區域力量,以合作取代競爭之際,提升區域 整體競爭力的目標便指日可待,尤其當國際學生體認到區域競爭力的強大時,更 會加深其在區域內流動的意願,如此良性循環,「東協加三區域」即能順勢營造 人才普遍願意在區域內流動之狀態。

三、從「人」出發,高教合作機制有望提升「東協加三區域」的整體競爭力

透過訪談資料之分析,本研究尚釐出「東協加三區域」高教合作機制背後更 遠大的目標,即是希望集結區域國家之力量,以區域一體的優勢,面對國際挑戰 與競爭,如Mazzarol(1998)所述,國家擁有國際性的策略結盟或聯盟,有助於

9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提升其競爭優勢,因此在促成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這部分,「東協加三區域」

積極進行各式的區域合作,因「東協加三區域」已開始深刻體認到,區域國家間 的競逐無法增加區域及個別國家的競爭力,更無法有效促成學生的區域內流動,

唯有透過區域內國家的彼此合作,而非相互競爭,才可能在全球國際學生市場中,

使「東協加三區域」各國佔有一席之地,尤其受訪者以為此觀念必須從個體開始 做起,培育區域內的每個人都具備此認知,慢慢達到最終的團結目標。

它必須先從人開始。因為如果我們跟自己競爭,這是沒有辦法 有實力與其他地區競爭的。(2SN-D-90~91)

上述觀念乃為「團結力量大」的最佳表述,唯有凝聚各個國家的力量,「東 協加三區域」在國際間才會是一具備競爭力的整體,再次符應本研究的主要論述,

在促成國際學生流動部分,「東協加三區域」之所以會將高教合作機制視為關鍵 的策略,便是體認到傳統的競爭關係,難以讓區域學生大比例地在區域內流動,

唯有透過合作,強化區域國家之關係,才能創造雙贏的國際學生招收局面,拉抬

「東協加三區域」的整體競爭力。

如果你有一根木棍,你彎曲它,是很容易斷裂的,但如果你有 二十或三十根木棒綁在一起,你試圖折斷它,這將會困難許多。

(2SN-D-613~615)

四、透過教育合作,高教合作機制希望由教育做起,逐步達到政治性目標

除增進「東協加三區域」國家的整體競爭力外,本研究以為「東協加三區域」

高教合作機制的具體目標,尚有培育學生的區域認同感,意即所謂的「東協意識」, 尤其對於由AUN及SEAMEO RIHED所主要策動的高教合作機制來說,逐步達成 建立「東協意識」與「東協共同體」,才是隱含於高教合作機制中的終極目標。

特別是從受訪者的回覆可推知,「東協加三區域」高教合作機制不僅欲透過由上 而下的運作方式,達到預期成果,更欲以教育領域的合作為優先作為,希冀藉由

9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彼此交流互動中,培養與鞏固學生對區域的認同,進而循序漸進至所謂的政治性 目標,也就是東協共同體之創立。

東協意識是機制中能讓年輕一代做好準備,同時了解東協共同 體建立的意識,這也表示流動性,學生流動將會是讓有望成為 未來領導人的學生相互了解的重要機制。(1SN-D-36~40)

研究者以為這種由上而下的運作方式,再次凸顯「東協加三區域」區域超國 家組織的力量已超越國家層級之上,同時可看出區域超國家組織佔據的主導地位,

誠如受訪者表示,一開始須積極遊說促使各國政府願意領頭加入高教合作機制,

再逐步透過國家力量,將各大學納入高教合作機制中,達到全面性的教育合作,

此運作模式即是以區域超國家組織的力量作為主要導引。儘管高教合作機制由上 而下地運作,但最終卻可能達到由下而上的成效,因為所有成效都將因學生而來,

當學生參與國際流動,便能與區域學生產生實際的接觸,並在交往的過程中,漸 學會尊重與包容各自的差異,在潛移默化般的國際交流環境,讓學生親身體驗區 域一體的氛圍與好處,進而建立學生對「東協加三區域」的認同感,再逐步拓展 至大範圍的群體,終至整個「東協加三區域」。

如果我們支持年輕一代接觸彼此的文化、社會、政治和經濟環 境,他們就會知道彼此的差別是可以容忍的,這就是為什麼要

如果我們支持年輕一代接觸彼此的文化、社會、政治和經濟環 境,他們就會知道彼此的差別是可以容忍的,這就是為什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