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之趨勢與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之趨勢與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陳榮政. 博士. 政 治 大. 學. ‧ 國. 立 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之趨勢與 分析. ‧. sit. y. Nat. The Trend and Analysis of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n. al. er. io. Student Mobility in ASEAN+3 Area.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林芳伃 撰 中華民國105年6月. v.

(2) 謝誌 從踏入政治大學那一刻起,心中構想的皆是在校求學、生活的模樣,對於離 開校園的時刻與心情,我還當真沒想過也還沒整頓好,研究所之於我,是一個自 我實現與圓夢的歷程,即使只有短短兩年的光陰,但箇中滋味卻是酸甜苦辣,百 味具備,我想唯有一步一步走過的人才能體會吧! 回首這兩年的研究所生涯,有太多需要感謝的人事物,首先,要感謝我的指 導教授陳榮政老師,在學術研究上,老師總是給予我最紮實的訓練與教導,並在 過程中不斷賦予我信心與鼓勵,在待人處事上,老師更以身作則作為我學習的好 榜樣,從老師身上我不僅學到做事認真負責的態度,更學到有能力時不吝施予的. 政 治 大. 精神,謝謝老師帶給我的一切成長與關懷;謝謝政大教育學院的吳政達、湯志民、. 立. 鄭同僚、詹志禹、馮朝霖、張奕華、李淑菁、邱美秀、胡悅倫、林進山、周祝瑛. ‧ 國. 學. 等所有師長們,不論是您們教授的課程、學術研究精神,甚至是做人處事之道, 都讓我獲益良多;謝謝教育系郭昭佑主任,在我協助撰寫頂大計劃期間,給予我. ‧. 許多課業、論文上的協助,以及未來規劃之觀點,雖然與主任相處時間不長,但 都是歡樂又具啟發性的時光;謝謝我的論文口試委員張珍瑋老師,在兩次的論文. y. Nat. sit. 口試中都給予我寶貴的意見,以及極大的鼓勵與肯定,讓我得以順利將論文完成;. n. al. er. io. 謝謝曾在「教育的想像-演化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後給予我意見的周愚文. i n U. v. 教授,針對我的研究提出不同見解,讓我得以從不同角度檢視我的論文;謝謝泰. Ch. engchi. 國與臺灣所有接受我訪問的主管與老師們,以及過程中協助我的對方單位行政人 員們,如果不是您們的鼎力相助,我的研究論文恐無法如期完成;謝謝政大教育 學院的所有行政人員,以及教育學系的闕金治與王世成助教,謝謝您們曾經給予 我的一切指導與協助,讓我得以順利完成我的碩士生涯。 接著,感謝研究所所有的同學們,潘潘、華仔、阿萍、吟吟、廖廖、dora、 景怡、發發、Amanda、乃乃、雁斐、映涵、國偉、至暉,能在碩士階段遇見你 們,一起攜手完成各項任務、一起歡樂一起笑、一起度過寫論文的時光,真的很 棒,其中,特別感謝我最親愛的室友敏儀,要不是有妳與我一起經歷各種歡笑與 淚水,我也無法順利走到今天,謝謝有妳讓我撰寫論文的時光還是充滿溫暖與歡 樂,每天與妳的聊天分享都是我紓壓的最佳管道;謝謝研究團隊的秉蓉、家淇、 ii.

(3) 品萱與安茹,謝謝有妳們不論在論文或生活上,都給予我莫大的支持與關懷,與 妳們一起工作、吃飯、聊天,都是我最快樂的時光,謝謝有妳們出現在我的生命 中;謝謝筱由學姐與我一起共度修改論文的時光,每次與妳一起討論論文內容﹐ 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也總是從妳身上得到許多對於生命的省思;謝謝曾與 我一同在台北互相依靠的郁勤、以及常與我分享生活大小事的荷晴,謝謝妳們讓 我的台北求學生活不孤單;謝謝元瑜、思伶、蔡蔡、玟寧、雯慈、桂禎、子綾、 郁勤、小蚊子、寶欣、雪芬、大寶、秀華、婷婕、鐲菁等大學好友們,總是在我 低潮、難過時,適時地出現,陪伴、關心我,不論是一起談天說地、聚餐、揪拍 畢業照,都能給予我滿滿的動力與支持;謝謝妙琪、南寧、雅柔、沂樺、林佳冏 等高中好友們,總是互相關心彼此的工作、論文近況,尤其是妙琪,特地上來台. 政 治 大. 北與我一起小旅行,讓我在壓力大時得以好好紓壓、享受生活,謝謝蔡芹、陳斐、. 立. 吳維雲這些國中好友們,總是不定期地一起聚餐,分享彼此近況、互吐苦水,充. ‧ 國. 學. 飽電後又一起繼續前進;謝謝 hsin、怡萱姊、伊君、柏鈞、晨雨、淑嫻、家睿、 婉玉、上弘、永鋒、楊潔、榮哲、菁芬、綺文、馥珩、Zuzana 等出現在我碩士. ‧. 生涯的每個妳/你們,太多人與感謝無法一一道盡。. sit. y. Nat. 最後,謝謝我的家人們,總是給予我最大的支持,不論我做什麼決定、遭遇. io. er. 什麼困難,總是當我永遠的後盾與最佳心靈導師,如果不是您們,我也無法順利 地完成我的碩士學位,對您們永遠只有無盡的感謝與感恩,我愛您們;也謝謝我. n. al. Ch. i n U. v. 自己在碩士階段這兩年,完成許多我自己從未想過的事情,不論是期刊、研討會. engchi. 發表或是到泰國的訪談,都讓我得以自我成長,希望以後的自己,能繼續秉持這 努力不懈的精神,以及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面對人生的每項挑戰。 回首走過的歲月,太多需要感謝的人了,不論是熟識、甚至是素昧平生的每 個你/妳,太多感恩道不盡,果然還是只能謝天了,謝謝出現在我生命中的每個 人、事、物,在此致上我最真摯的謝意,並以此碩士論文,作為紀念我人生階段 的重要里程碑。 林芳伃謹誌 二零一六年七月. iii. 溽暑. 指南山腳下.

(4) 摘要 在全球化浪潮席捲之下,各國的經濟、政治、甚至教育場域,或積極或被動 地被迫做出相對應之回應,以高等教育而言,不僅鑲嵌於經濟全球化、高等教育 國際化等脈絡中,全球高等教育更在晚近二、三十年急遽擴張,種種變革導致國 際學生流動之樣貌,開始在全球、區域甚至國家層級出現巨大轉變,以全球的角 度檢視國際學生流動市場,可見「東協加三區域」已然呈現新興崛起之姿,以區 域的角度檢視,則能知悉其內部存在動態、複雜且具高低位階等尚待釐清之關係, 因此本研究將綜整與分析國際學生流動數據,呈現「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 政 治 大. 際學生流動之樣貌與趨勢。. 立. ‧ 國. 學. 本研究透過文件分析法、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剖析「東協加三區域」高等 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之複雜情勢,及其為促成國際學生的區域內流動之作為與挑戰,. ‧. 以下為本研究所得之五點研究結論:(一)「東協加三區域」存在「核心-半邊陲. sit. y. Nat. -邊陲」的國際學生流動情況,以及動態性的國家變動;(二)「東協加三區域」. n. al. er. io. 主要以區域超國家組織及國家主導的「由上而下」運作之高教合作機制,作為促. v. 成國際學生區域內流動之方針;(三)「地理位置」為影響「東協加三區域」國際. Ch. engchi. i n U. 學生流動之主因;(四)「東協加三區域」高教合作機制存在政策制定面與政策執 行面的認知落差;(五)「東協加三區域」高教合作機制運行的實際阻礙,廣含「學 生、國家及高教機構」層面,然以高教機構間的品質差異最亟需克服。最後,並 針對「東協加三區域」國家、相關教育單位及「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 生流動後續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字:東協加三區域、國際學生流動、高等教育. iv.

(5) Abstract With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each country is forced, acatively or passively to respond to the impact arising from economic, political or educational field. In terms of higher education, it is not only embedded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but experiences rapidly expansion in recent two or three decades, which leads to a great change of the condi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globally. With that, this study argues that "ASEAN+3 area" is rising in the marke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While with the regional view, this study also declares that there exists complex condition which needs to be clarified in "ASEAN+3 area".. 立. 政 治 大.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ex condi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in. ‧ 國. 學. "ASEAN+3 area" and clarify the actions and challenges within the region, this study mainly adopt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In-depth. ‧. Interview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a) "ASEAN+3 area" exists the. y. Nat. relationship of "core, semi-periphery and periphery" international student flow and. io. sit. dynamic changes in the countries, (b) "ASEAN+3 area" adopts "top-down" higher. n. al. er. education cooperative mechanisms led by supra-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countries to. i n U. v. mak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low in the region, (c) "Location" is the factor that. Ch. engchi. influences student mobility most in "ASEAN+3 area", (d) Acts taken by "ASEAN+3 area" has great gap between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ide, (e) Difficulties faced by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ve mechanisms in "ASEAN+3 area" exist in student, national, an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level; yet the quality level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s the most urgent problem to be overcome. Finally,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countrie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ASEAN+3 area" as reference strategies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Keywords: ASEAN plus three area,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higher education. v.

(6)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5. 第三節. 「東協加三區域」之高教合作機制.................................................. 44. 第四節. 「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之探究.......................... 59. 第五節. 綜合討論.............................................................................................. 77. ‧. y. Nat. 研究設計與實施 ......................................................................................... 79. io. sit. 第三章. ‧ 國. 第一節. 學. 第二節. 治 政 理論視角下的國際學生流動.............................................................. 15 大 立 高等教育國際學生跨國流動進程...................................................... 29. 研究架構.............................................................................................. 7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80. 第三節. 資料蒐集方式...................................................................................... 81.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 8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3. n. al. er. 第一節. 第四章.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結果與分析 ......................................................................................... 84. 第一節. 「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情況.............................. 84. 第二節. 「東協加三區域」高教合作機制之意涵與良窳.............................. 92. 第三節. 「東協加三區域」高教合作機制的運作阻礙................................ 101. 第四節. 「東協加三區域」國家推動國際學生流動之作為........................ 10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117 vi.

(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4. 參考文獻 ................................................................................................................... 130 壹、中文文獻.................................................................................................... 130 貳、外文文獻.................................................................................................... 132 附件 ........................................................................................................................... 141 深度訪談大綱.................................................................................... 141.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附件一. Ch. engchi. vii. i n U. v.

(8) 表次 表2-1. 影響國際學生流動的個人層級因素..........................................................20. 表2-2. 影響國際學生流動的制度層級因素..........................................................21. 表2-3. 影響國際學生流動的國家「經濟、教育與政治」之推/拉力量...........21. 表2-4. 留學目標國之相關拉力因素......................................................................22. 表2-5. 影響國際學生流動的反向推拉因素..........................................................23. 表2-6. 全球前十大國際學生留學目標國(2009、2016年)...................................36. 表2-7. 2016年全球前十大國際學生來源國..................................................39. 表2-8. 2011年CAMPUS Asia之十項聯合交流方案............................................45. 表2-9. CAMPUS Asia-中、日、韓大學交流與合作之品質保證規範細則.........47. 表2-10. UMAP國際學生交流計畫概覽..................................................................49. 表2-11. 2016年UMAP的會員國家/地區.............................................................50. 表2-12. SEAMEO RIHED國際學生流動之重點工作............................................52. 表2-13. AUN國際學生流動之重點工作.................................................................57. 表2-14. 國際學生流動之區域變化百分比(1999-2007年).................................60. 表2-15. 「東協加三區域」學位導向的國際學生流動之來源區域(2011年)...61. 表2-16. 「東協加三區域」全球前500大學排名數量(2004-2012年)...................65. 表2-17. 「東協加三區域」吸引國際學生的五大城市型態...................................67. 表2-18. 2010-2015期間「東協加三區域」學位導向的國際學生區域流動率....68. 表2-19. 「東協加三區域」國家之經濟水平分層...................................................70. 表2-20. 「東協加三區域」之宗教、文化、語言等內涵.......................................7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9) 深度訪談專家編碼表..................................................................................80.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表3-1. Ch. engchi. ix. i n U. v.

(10) 圖次 圖1-1. 研究流程圖..................................................................................................12. 圖2-1. 人口遷移的推拉理論之因素......................................................................19. 圖2-2. 國際學生流動市場之各國國際定位..........................................................27. 圖2-3. 全球國際學生數量成長圖(1975-2012年)............................................31. 圖2-4. 全球高等教育學生及國際學生成長率之變化(1970-2009年)................32. 圖2-5. 2013年全球國際學生來源地區分佈圖.....................................................38. 圖2-7. 學. AIMS計畫之階段性目標......................................................................54. ‧ 國. 圖2-6. 治 政 UMAP特殊課程學生交換計畫之學生數-臺灣地區 大 (2012-2015年).....51 立 SEAMEO RIHED協調國際學生流動之機制............................................55. 圖2-9. 臺灣高等教育英語授課數量統計(2005-2011年)................................66. 圖3-1. 研究架構圖..................................................................................................79. ‧. 圖2-8.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 i n U. v.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說明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以及闡述相關研究內涵,共分為五節。 特針對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名詞釋義、研究方法與步驟,以 及研究實行的範圍與限制,詳加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政 治 大 在全球一體的時代中,任何變化皆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尤其是高等教育發展, 立. 隨著日益增長的跨國供給與需求,已不再僅限於國家層級之考量,而被提升至全. ‧ 國. 學. 球層級之議題,甚至並被納入全球化的發展進程 (Qiang, 2003),若就功能論觀. ‧. 點檢視高等教育機構之角色,高等教育機構無法脫離社會脈絡發展,即使高等教. sit. y. Nat. 育機構具備自主、獨立性等特點,作為國家最高教育執行單位之一,高等教育機. io. er. 構必須以國家、社會以及人民之需求為優先(蕭國倉、翁福元,2011),帶領國 家共同面對社會變遷的挑戰,尤其在「人才」躍升為國家競爭力的二十一世紀,. al. n. v i n Ch 勢必將「人才培育」與「人才招收」視為己任,因「人才競爭」的世紀已然來臨, engchi U 國家需意識到「人才、知識經濟、高等教育以及國家競爭力」四者之間的相互依 存關係(楊國賜,2015)。 以人才競爭而言,高等教育機構除孕育國內菁英人才外,最重要的是,同時. 延攬國外優秀人才,以為國家經濟發展所用、提升國家競爭力,誠如亞洲開發銀 行研究所 (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2014)所稱,全世界目前已進入競 爭全球人才 (global talent) 的時代,在此趨勢下,具備高知識技能與高流動能力 的「國際學生」,往往成為國際間網羅的對象之一,據統計,至2012年,全球已 至少有四百萬的學生在國際間流動,比2000年整整高出兩倍,且佔據全球高教人 1.

(12) 口1.8%的比例 (UIS, 2014a),由此可見,不論是個體對於學位/未來職涯之追求, 或高等教育機構對於國際化程度之努力,甚至是政府對於國家經濟收益之重視等, 吸引國際學生儼然成為每個國家/區域之目標。 藉由國際學生之相關現象變化,即能映出全球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甚至 教育場域之變遷,尤其在全球國際學生數量與流動情況持續增長的時代,國際學 生流動能帶出之議題更加廣泛,深入剖析目前的全球國際學生流動現象,可知國 際間的學生流動,隱含類似於政治、經濟場域的「霸權」關係-「學術霸權」 (academic hegemony)(Chen & Barnett, 2000, p. 435),本研究將此處的霸權理解為. 政 治 大. 不對等之狀態,顯示經濟優越之西方/英語系國家,不只擁有卓越的生產技能與. 立. 資源,在高等教育領域,亦具備豐沛的高教資源與知識內涵,促使相對經濟弱勢. ‧ 國. 學. 與高等教育發展程度較低的半邊陲及邊陲國家之學生,一致性地流向經濟、教育 高度發展之國家,符應世界體系理論之論述。. ‧. sit. y. Nat. 然而,世界體系理論強調,所有國家的位置並非固定不變,意即核心、半邊. io. er. 陲與邊陲之關係為一「動態」歷程,因此,本研究欲以此檢視高等教育場域之變 動,尤其是近年來興起的「東協加三區域」,是否一樣存在此理論假設,將焦點. al. n. v i n Ch 置於「東協加三區域」的內部情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UNESCO engchi U.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簡稱UIS)統整全球國際學生流動資料,即指出:(1)國 際學生流動習性的轉變,相較於以往的遠距離移動,現今的學生偏好選擇離母國 較近的留學目標國;(2)區域中心 (regional hubs) 開始瓜分國際學生的市場, 並成為區域國際學生的理想留學目標國 (UIS, 2016),上述兩大變化,足以作為 後續研究「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之切入點,因「東協加三區域」學生的留學 考量及區域內的高教合作機制,已開始策動區域內國際學生流動之運轉。. 2.

(13) Altbach與Knight(2007)曾提及,個體、機構甚至國家的學術體系,在面對 外在的全球衝擊時,皆會以相應的政策與行為自我調適,因此,本研究以為,當 「東協加三區域」躍升成為國際學生的新興留學選擇,及區域內部流動愈演愈烈 之際,「東協加三區域」勢必在全球變遷與區域內部變革中,取得最佳平衡點, 有鑑於此,探究「東協加三區域」之高教國際學生流動進展與相關高教機制,有 助於掌握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之趨勢,尤其晚近幾年,流動至東亞地區的國際 學生,幾乎以兩倍的速率持續增長 (UIS, 2014b),證實全球國際學生流動市場確 實存在動態性的變化情勢。. 政 治 大. 綜上所述,研究者以為本研究關注的「東協加三區域」在面臨急遽的高等教. 立. 育變革時,勢必需以相應的作為,回應國際學生流動市場之變化,尤其「東協加. ‧ 國. 學. 三區域」作為一新興的國際學生留學選擇,區域各國的整體發展程度與相關高教 機制、國際學生本身的流動考量等,皆會左右國際學生之決策,因此,為了解目. ‧. 前「東協加三區域」的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趨勢,本研究針對「東協加三區域」. Nat. sit. n. al. er. io. 貳、研究動機. y. 深入探究,同時以此研究結果作為對「東協加三區域」推動國際學生流動之啟示。. Ch. engchi. i n U. v. 2012年,研究者有榮幸獲得教育部獎助大專校院選送學生出國研修之學海飛 颺獎學金,到德國圖賓根大學 (Universität Tübingen) 研修半學年,研讀期間, 研究者沉浸在全球化,甚至高等教育國際化帶來的高度國際交流氛圍中,以美國 或歐洲而言,不論是其經濟發展或是學術環境、聲望等,皆為國際學生留學的首 選,尤其是英語系為主之國家,往往以英語作為強勢誘因,提供國際學生亟望之 絕佳英語學習環境 (British Council, 2008);然而,研究者作為一名國際學生及東 亞地區之成員,開始思考東亞地區與歐、美地區之高等教育差異與相對優勢,因 國際學生流動足以改變人們之生活,不論是個人層級之國際視野、跨文化理解、 學術能力、未來就業能力提升等,甚至是機構層級之國際化拓展與經濟利益獲取 3.

(14) 等,國際學生流動都將會是一項強而有利的武器 (Anderson & Mito, 2014),在此 前提下,研究者思及,倘若東亞地區能成為國際學生流動市場的主角,對於東亞 地區之學生、政府及相關高等機構等,將會是多理想之高教發展藍圖。 綜觀國際間,現階段討論至國際學生流動相關議題時,對象幾乎以西方國家 為主,或鎖定從開發中國家流動至英語系國家的學生,鮮少針對流動至開發中國 家的學生進行探究 (Prazeres, 2013),凸顯開發中國家的狀況在國際學生流動研究 中,著墨尚不多,且單一、細部之研究仍有缺漏,符合本研究對象「東協加三區 域」的現況,「東協加三區域」多半屬於開發中國家,且為新興的國際學生留學. 政 治 大. 目標國,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發展未臻成熟,在此雙重條件下,本研究認為有. 立. 必要針對「東協加三區域」詳加探究,理解在全球既定的經濟、政治等脈絡中,. ‧ 國. 學. 「東協加三區域」如何以開發中國家,甚至半邊陲地區之姿,對國際學生流動市 場產生重大影響。. ‧. sit. y. Nat. 基於以上特點,本研究欲深入探討「東協加三區域」的現況與國際學生流動. io. er. 市場之優勢,因「東協加三區域」國家與一般傳統英語系為主的西方國家不同, 缺乏以英語為母語之條件,且經濟、學術環境亦無法與西方國家相提並論,在諸. al. n. v i n Ch 多要素仍相對不足之情況下,卻呈現跳脫傳統脈絡性的崛起趨勢,成為高等教育 engchi U 值得興味之現象。因此為完整呈現「東協加三區域」之國際學生流動樣貌,本研 究將從「東協加三區域」的相關高等教育行動者著手,了解「東協加三區域」的 超國家組織 (supra-national institutions)、國家與高教機構等,如何推動「東協加 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生的區域內流動,同時細究其詳細的推動情況。 在剖析與試著補足國際學生流動研究缺漏之際,本研究同時欲透過統計數據、 國際報告書、文獻、訪談等資料,藉由多面向的資料統整,分析目前「東協加三 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的趨勢,以期勾勒完整的「東協加三區域」國際學 生流動樣貌,並作為未來「東協加三區域」推動國際學生流動之參考。 4.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依據前節所述之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將研究目的依序由抽象至具體的走 向作為區分,分別探討目前「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情況,及「東 協加三區域」學生的區域內流動考量,進而剖析區域內促成國際學生流動之作為 與挑戰,最後探究在多重力量作用下的「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 樣貌。依循此脈絡,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臚列如下:. 壹、研究目的. 政 治 大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之說明,為釐清「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 立. ‧ 國. 學. 生流動情況與考量,同時了解「東協加三區域」促成國際學生流動之高教作為, 並在最後勾勒「東協加三區域」的國際學生流動樣貌與趨勢,本研究之研究目的. ‧. 共有以下五項:. y. Nat. al. er. io. sit. 一、探討「東協加三區域」的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情況與影響因素。. v. n. 二、探究「東協加三區域」促成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之主要作為。. Ch. engchi. i n U. 三、分析「東協加三區域」促成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作為之良窳。 四、剖析「東協加三區域」促成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作為之困境。 五、提出臺灣在「東協加三區域」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之參考。. 貳、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撰擬以下相對應之待答問題,以作為後續研究之 依據: 5.

(16) 一、「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情況與影響因素為何? 二、「東協加三區域」促成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之主要作為為何? 三、「東協加三區域」促成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作為之良窳為何? 四、「東協加三區域」促成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作為之困境為何? 五、臺灣在「東協加三區域」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之可行策略為何?. 第三節. 立. 名詞釋義. 政 治 大. 為使本研究探討之概念有明確界定,茲將本研究的重要名詞詳細說明如下:. ‧ 國. 學. 壹、國際學生(International Student). ‧. 為明確定義國際學生,本研究特以英語用法將國際常用的兩詞彙予以釐清,. y. Nat. io. sit. 本研究所指之國際學生乃採用英語「international student」的概念,而非foreign. n. al. er. student,foreign student的意涵為國籍非設於該國之外國學生,主要以國籍別與當. Ch. i n U. v. 地學生進行區分,無法充分描繪本研究所述的國際學生流動現象;international. engchi. student則指稱跨越國家疆界到另一國家就讀之外國學生,具備流動性與學習導向 之特質 (UNESCO-UIS/OECD/Eurostat, 2013),符合本研究所欲勾勒的國際流動 與跨國學習之概念。然國際間特定資料並未明確區分此兩詞彙,顧及檔案之真實 與研究之全面性,部份foreign student資料,本研究依然予以採用。 同時,本研究主要鎖定在探討「東協加三區域」的國際學生,意即本身位於 「東協加三區域」內,且在區域內流動之學生。其他流動至「東協加三區域」內 部,或「東協加三區域」向外流出的學生等,只有在呈現相關國際學生流動數據 或整體情況時才會出現,本研究並不針對這些國際學生進行探討。 6.

(17) 貳、國際學生流動(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本研究探究之國際學生流動主要聚焦於「東協加三區域」內部,分析「東協 加三區域」各國學生在區域內的流動情況。與前述相同,唯有在呈現全球國際學 生流動變化之際,才會牽涉到「東協加三區域」外的學生,流動至「東協加三區 域」的狀況,或在討論「東協加三區域」學生的流動觀念時,才會牽涉區域內學 生流動至「東協加三區域」外的情形。 依據流動目的與時間長短,國際學生流動可細分成兩大類:(一)學分導向. 政 治 大 動,在他國高等教育機構停留的時間約為一學年或一年 ,最終學位仍在母國獲致; 立 流動 (credit mobility)、(二)學位導向流動 (degree mobility),前者偏向短期流. ‧ 國. 學. 後者則偏向長期流動,在他國高等教育機構停留的時間約為一個學士/碩士/博 士階段,最終學位在留學目標國獲致 (King, Findlay, Ahrens, & Dunne, 2011, p.. ‧. 163-164)。本研究指稱之國際學生流動,不論涉及「東協加三區域」內/外部,. sit. y. Nat. 皆是鎖定於高等教育階段的流動情況,包含學士、碩士與博士教育階段的學分與. n. al. er. io. 學位導向之跨國流動。. C h Area) 參、東協加三區域(ASEAN+3. engchi. i n U. v. 為明確表述東亞地區之概念,本研究特以「東協加三區域」(ASEAN+3 Area) 作為目標研究範疇,東協加三的概念在1997年,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簡稱東協或ASEAN)與中國、日本、南韓的領導人會 議中被提出,各國領導人期望透過經濟、政治、社會與教育層級之多面向合作, 強化東亞合作關係 (ASEAN, 2016; AUN, 2016a),尤其2013年發表的「東協加三 合作之工作計畫」(ASEAN plus three cooperation work plan 2013 - 2017) 中,提及 培育「東亞認同感」(East Asian identity) 之目標 (ASEAN, 2013),明確勾勒出「東 協加三區域」作為未來東亞高教緊密發展共同體之願景。 7.

(18) 然本研究所稱之「東協加三區域」,主要以地理範疇作為上位概念,將上述 以政治基礎建構的「東協加三區域」之範圍擴大,涵蓋地理位置位於東南亞與東 北亞的國家:「汶萊、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柬埔寨、寮國、 緬甸、越南、中國、日本、南韓與臺灣」,以上述國家構成的地理範疇作為本研 究「東協加三區域」之表徵,同時將「東協加三區域」的高等教育發展進程,視 為東亞地區目前的高等教育發展之概況。 本研究之所以將臺灣納入「東協加三區域」內,主因即是考量目前國際間在 探討東亞地區情勢時,多將臺灣納入一同探討,如Brooks與Waters(2011)認為. 政 治 大. 東亞地區可以日本、韓國及臺灣作為表徵,Collins(2013)則以為東亞地區涵蓋. 立. 中國、日本、臺灣以及新加坡,在此國際趨勢下,將臺灣納入討論乃為必須的,. ‧ 國. 學. 檢視臺灣的國際學生組成,單就學位導向的國際學生分類中,即有約莫67%的比 例來自「東協加三區域」,若以整體國際學生來看,來自「東協加三區域」的學. ‧. 生更是佔據約莫72%的比例(教育部統計處,2016),此外,臺灣在「東協加三. Nat. sit. y. 區域」亦屬國際學生的主要留學目標國之一,以本研究整理的區域國際學生流動. n. al. er. io. 數據(表2-18)即可知,就輸出至「東協加三區域」國家而言,不論是經濟發展. i n U. v. 程度高或經濟發展程度低的國家,其輸出至臺灣的國際學生比例都極高,如馬來. Ch. engchi. 西亞68%、日本37%、印尼31%、越南26%、新加坡21%等,都可見「東協加三 區域」對於臺灣,以及臺灣在「東協加三區域」國際學生流動市場中的重要性。.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主要剖析「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情況,與探究「東 協加三區域」推動國際學生區域內流動之作為與困境,期望透過「東協加三區域」 的區域超國家組織、高等教育機構,以及高等教育研究學者等相關人員之視角, 與本研究所蒐集的文獻、統計數據等相互檢證,以釐清目前「東協加三區域」高 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之趨勢與樣貌。詳細研究方法與步驟依序分述如下: 8.

(19)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文件分析、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為主。首先,透過研究文獻、文件 等途徑,確立研究問題、界定研究範圍與對象;並藉由研究者親自與區域超國家 組織、高教機構國際交流負責人、高等教育研究學者等層級人員,進行深度訪談, 透過實際訪談取得最真實、直接的資料,進而描繪出「東協加三區域」的高等教 育國際學生流動樣貌。最後分析解釋所有相關研究資料,提出進一步的具體結論 與建議,以下將分別詳述各研究方法使用立意與時機: 一、文件分析法. 立. 政 治 大. 文件分析法是指根據特定研究目的,蒐集各式文件或檔案資料,以探究人類. ‧ 國. 學. 思想、活動以及社會現象之研究方法(黃國彥,2000),尤其透過分析正式/私. ‧. 人文件、數據紀錄等資料,有助於理解個體或團體的想法、價值觀或潛在意識等 (葉重新,2004),因此為釐析「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情況,. y. Nat. io. sit. 及相關高教合作機制等作為,本研究廣泛地蒐集全球/區域超國家組織、高等教. n. al. er. 育機構等單位所提之統計數據、政策報告書等,作為主要分析對象,將資料做一 系統性的整理與分析。. Ch. engchi. i n U. v. 二、深度訪談法 為深入了解「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生的區域內流動情況,研究者 親自走訪位於泰國曼谷的區域超國家組織-東協之區域高教發展單位的主管,以 及臺灣高等教育研究專長之教授、相關高教機構主管、國際交流負責人等,以深 度訪談之方式,取得最真實且直接的資料,因相較於一般訪談,深度訪談更能了 解隱含於訪談背後的真正意涵、相關衝擊影響,甚至未來發展、解決方法等,有 助深入剖析事物之本質(萬文隆,2004),最後本研究將以訪談結果與本研究的 文獻、文件進行對話,增加本研究之真實與準確性。 9.

(20) 貳、研究步驟 本研究主要分為準備、實施與完成三階段,各階段之步驟說明如下: 一、準備階段 研究者主要從自身的海外留學經歷為出發點,試理解國際學生之想法,加上 學/碩士班修習相關高等教育課程時的興趣,遂萌生研究國際學生流動議題之想 法。之後將初步構想與指導教授討論,得到指導教授的支持與引導,研究者決定 以「東協加三區域」的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為題,進行研究題目與架構之研擬, 並擬定本研究之待答問題等。. 立. ‧ 國. 學. 二、實施階段. 政 治 大. ‧. 本研究的實施階段,主要以文獻、文件及統計數據的蒐集與分析為主,關於 「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之相關資料蒐集,研究者主要從下列管. n. al. er. io. sit. y. Nat. 道取得:. i n U. v. (1)圖書館:本研究國際學生流動相關之理論專書,以及部分期刊資料,可於. Ch. engchi. 國家圖書館及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找到。. (2)網路資源:本研究所使用之國際統計數據及表格,主要可於經濟合作暨發 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 世界銀行(簡稱World Bank),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 (UIS) 等國際 網站找到;而在東協、東協大學網絡(ASEAN University Network,簡稱AUN) 等區域超國家組織的網站,可蒐集「東協加三區域」發展進程等文件資料;相關 報告書可在亞洲開發銀行 (Asian Development Bank)、亞洲開發銀行研究所等處 找到;「東協加三區域」的高教合作機制運作內涵,則可於亞洲校園計畫 (Collective Action for Mobility Progra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Asia,簡稱 10.

(21) CAMPUS Asia)、亞太大學交流會(University Mobility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簡稱UMAP),及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區域高等教育中心(Southeast Asian Ministers of Education Organization, Regional Centre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SEAMEO RIHED)等官方網站找到。 (3)EBSCO資料庫:從EBSCO資料庫可找到本研究使用之相關理論內涵、國際 學生、高等教育、「東協加三區域」國際學生流動情況等期刊資料。 為彌補文獻與文件資料之不足,研究者親自前往位於泰國曼谷的「東協大學. 政 治 大 以蒐集一手且完善的資料;同時,為深入探究「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 立 網絡」以及「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區域高等教育中心」 ,訪談內部的主管人員,. 等,進行深入訪談,使本研究具備研究的參考價值。. ‧. 三、完成階段. 學. ‧ 國. 生的流動樣貌,研究者亦針對高等教育機構國際交流負責人及高等教育研究學者. sit. y. Nat. io. er. 此階段本研究主要針對蒐集到的所有資料,進行分析與整理,並撰寫研究報 告及與指導教授討論。在通過計畫口試後,依循口試委員給予的建議,修正研究. al. n. v i n Ch 內容,並進行訪談資料之分析,同時與指導教授討論,撰寫本研究之研究結論, engchi U 完成最後階段的論文口試事宜與論文發表。. 參、研究流程圖 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目的為,探究「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生的流動 情況,了解「東協加三區域」推動國際學生流動之作為、挑戰等,勾勒目前「東 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的趨勢與樣貌,以作為「東協加三區域」高 等教育未來推動國際學生流動之參考。研究流程分為準備、實施與完成三大階段, 各階段又可細分出2至3項工作內涵,本研究各階段詳細內涵如圖1-1所示: 11.

(22) 準備階段 擬定研究題目與架構. 確立研究待答問題. 實施階段 文獻回顧與文件分析. 立. 治 政實施階段 大 撰寫研究結論與發現. 完成研究報告. 學. 圖1-1. ‧ 國. 訪談資料分析. 資料整理與分析. 田野調查. 研究流程圖. sit. y. 研究範圍與限制. ‧. Nat. 第五節. n. al. er. io. 本研究主要以文件分析與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為主,期使本研究能涵蓋多面. i n U. v. 向且至臻完整。有關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詳述如下:. Ch. engchi.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分析「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情況為主,相關資料 蒐集以國際/區域超國家組織、「東協加三區域」各國與高教機構等單位,發布 的國際學生流動數據、報告書、文件資料為主,以此作為主要分析素材,希冀在 研究「東協加三區域」之際,補足國際間對於「東協加三區域」研究之闕漏,並 將研究結果作為「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未來推動國際學生流動發展之參考。 12.

(23) 二、研究內容 本研究聚焦於探究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市場之趨勢與變革,以「東協加三 區域」之狀況為主,針對「東協加三區域」因應國際學生區域內流動所策畫之高 等教育合作機制與相關作為,進行分析與討論,而後試勾勒「東協加三區域」高 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之樣貌與趨勢。.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範圍的限制. 立. 政 治 大. 本研究以「東協加三區域」為主要探討範圍,並將國際/區域超國家組織、. ‧ 國. 學. 「東協加三區域」各國與高教機構等單位發布的國際學生流動數據、報告書、文 件資料等,作為本研究的分析素材;然而,礙於部分國家未公開其國際學生流動. ‧. 數據,或未將國際學生相關資料提供給超國家組織,研究者無法取得完善的資料,. sit. y. Nat. 導致在整體分析過程無法涵蓋「東協加三區域」的所有國家,且因資料闕漏,使. n. al. er. io. 本研究分析結果難以全面性地呈現,此為本研究須盡力克服之限制所在。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Ch. engchi. i n U. v. 本研究探究之主題具有獨特脈絡性,故未採取問卷統計等研究方式,而採用 文件分析、深度訪談等研究方式,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以求深入研究主題的背 景脈絡,及掌握整體的情勢。然而,質性研究強調意義與脈絡性,故在研究的推 論與應用上,無法與量化研究等量齊觀,此為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之主要限制。 三、研究結果推論的限制 本研究聚焦於「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的國際學生流動情況,雖同樣以區 域作為主要研究範疇,然「東協加三區域」深植於亞洲脈絡中,其政治、經濟、 13.

(24) 社會、文化等因素,皆與西方國家相異,若過度推論,不免導致研究結果缺乏適 切性。因此,本研究所得之結論與發現,不必然一體適用於全球其他區域的高等 教育國際學生流動情境。.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4. i n U. v.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首要以理論架構,針對國際學生流動的背景脈絡進行詳實描述,在此基 礎上,探究目前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的意涵與趨勢,再深入分析「東協加三區 域」的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情況,同時了解「東協加三區域」如何以高教合作 機制因應國際學生流動之變遷。本章依序就理論視角、高等教育國際學生跨國流 動進程、「東協加三區域」之高教合作機制,以及「東協加三區域」國際學生區 域內流動情況與考量,進行相關文獻探討。. 政 治 理論視角下的國際學生流動. 第一節. 大. 立. ‧ 國. 學. 為分析高等教育國際學生的流動現象與趨勢,本研究欲以理論框架檢視促使 國際學生流動之各式因素,包含個體本身、國家、全球層級之流動考量,以釐清. ‧. 國際學生流動背後之具體意涵,同時採巨觀及微觀角度,深入探究高等教育國際. 壹、人力資本理論(human capital theory). n. al. Ch. engchi. er. io. sit. y. Nat. 學生流動市場之變革。. i n U. v. 關於國際學生流動之現象,國際間抱持的角度多有不同,但就「流動」 (mobility) 本身而言,多予以正面解讀,因「流動」對於學術、文化甚至政治、 社會與經濟層面皆存在正向影響力 (SEAMEO RIHED, 2010),尤其各國為促進國 家經濟暨教育發展,多將具備流動能力的國際學生視為充實人力資本之首要選擇, 在諸多正面效益作用下,「人才的國際流動」(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talent) 已 成為目前國際間的普遍趨勢(教育部,2011)。 目前在國際學生流動本身被視為「人才」流動之際,本研究以為當國家位處 不同立場時,對此事的觀點更易呈現兩極化的態度,對主要國際學生輸出國而言, 15.

(26) 國際學生流動的弊或許大於利,尤其是流動對國家造成的人才流失,更是一大艱 鉅的難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簡稱UNESCO)表示「人才外流」(brain drain) 這個詞彙在20世紀 50年代開始被正式使用,並通常與「損失」(loss) 連結在一起 (UNESCO, 2006), 表徵不利的結果,具體而言,人才外流指稱的即是接受過優良教育或具備專業技 能之人才,從母國外流至他國的情況,且此現象多發生在開發中國家 (OECD, 2008),有學者認為,人才外流更精確地說,是指人才由科學、研究及高等教育 等機構向外的流動,主要多導因於母國本身的生活條件艱難,及個體對於母國就. 政 治 大. 業市場的不滿此兩大因素 (Jałowiecki & Gorzelak, 2004)。. 立. 反之,對於主要國際學生輸入國來說,這些外流的「頭腦」(brain),意即所. ‧ 國. 學. 謂的人才/人力資本,有助於國家經濟與競爭力的成長,且在此方面,國際學生 被認定比高技能之移民者更有價值 (Kuptsch, 2006)。回歸人才外流之探究,儘管. ‧. 人才外流為一直存在之現象,但人才外流的情況正在轉變,學者Das表示以往人. Nat. sit. y. 才外流之所以被視為嚴重的問題,主因即是這些人在留學畢業後幾乎不會回母國. n. al. er. io. (引自Jałowiecki & Gorzelak, 2004);然而,根據Saxenian(2005)的研究,目. i n U. v. 前這些外流的人才正極力創造「人才循環」(brain circulation) 的狀態,意即外流. Ch. engchi. 的人才不再選擇留在他國,而願意回母國貢獻所學,同時保有與留學目標國之間 的聯繫,此現象對於人才的輸出與輸入國均有莫大助益,尤其是對原先的人才輸 出國來說,回流的人才往往具備更專業、精進的能力,對於提升母國競爭力的助 益更大。 回歸人力資本本身,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多數經濟學家並未對人力資本產 生關注,因當時經濟觀點所認定的經濟生產四大要素為「土地、勞動力、資本與 企業精神」,此處的資本主要指涉金錢或是機器、廠房等設備,仍停留在物質資 本層面,人力資本在此時期並未受到關注,即便經濟學之父Adam Smith在18世紀, 16.

(27) 便已將上述的勞動力之能力視為一種資本,勞動力之能力開始受到重視,仍需等 到20世紀60年代之後,如前所述,在以往的經濟學觀點中,物質資本的重要性遠 勝過人力資本,因此勞動力通常亦只被視為大眾的代名詞,其本身的知識或能力 處於被忽略之狀態,直至20世紀60年代初期,才開始有針對勞動力技能、知識及 相關能力之研究,意即現在所稱的「人力資本」概念 (Keeley, 2007);上述的轉 變,應當歸功於美國學者Theodore W. Schultz的兩大貢獻:(1)將經濟發展重心 從物質資本轉向人力資本、(2)促使開發中國家開始重視人才外流之課題(鍾 宜興,2004),此貢獻對於後續探究人力資本之一的國際學生之相關議題,有明 顯助益。. 立. 政 治 大. Schultz被尊稱為人力資本理論之父,在1960年,Schultz發表「論人力資本投. ‧ 國. 學. 資」的演講,正式開啟現代人力資本理論之時代,Schultz認為投資人力資本,能 提高個人的生產力,包含(1)醫療保健、(2)職業培訓或非正規教育、(3). ‧. 初、中、高等正規教育投資、(4)技藝培訓活動與(5)個人/家庭為工作進行. Nat. sit. y. 的遷移活動等投資(張鳳林,2006),尤其在未來世代,決定貧富的關鍵是「人. n. al. er. io. 的能力與素質」,而非土地等物質資本,因為投注於人力資本所獲得的報酬率與. i n U. v. 生產力,遠遠高於物質資本等其他生產形式之總和(吳珠華、陳劍波、張偉、賈. Ch. engchi. 湛、施煒譯,1990;Schultz, 1961),符應美國著名經濟學家Gary S. Becker所述, 現代經濟已然是「人力資本的時代」,金融資本或機器、廠房等物質資本,已比 不上人力資本的重要價值 (Becker, 2002)。 此外,關於人力資本為創造國家財富的重要一環之論點,Schultz表示以往的 經濟學家早已明瞭這點,不同的是,經濟學家並沒有特地去強調此簡單事實,亦 即人的自我投資之效益是無窮大的 (Schultz, 1961),尤其這些自我投資中,又以 教育投資的成效最為顯著,因此,有論述主張,高教育水平人力所創造的產出, 比低教育水平人力來得高(張愛芝,2010),有鑑於此,可推知提高人力的品質, 17.

(28) 才是促使人力資本發揮最大化效益的關鍵,正如Kwon(2009)以經濟角度所解 讀的「人力」與「資本」意涵,「人力」是生產要素的一環,除能進行生產、交 易等全面性的經濟活動外,更重要的是,透過教育、培訓等投入,「人力」能創 造出與金融、物質資本等相同的附加價值,Kwon將「人力」量化為與物質相同 之概念,更將「人力」形塑成與機器、廠房等同樣具備生產力但產值更高的資本。 因此Romer(1990)才直言,人力資本的數量與一國的經濟成長速率呈現正相關, 人力資本存量多的國家,經濟成長速度亦較快,此處的人力資本數並非指稱國家 人口數,因國家人口數量,不足以促成經濟的顯著成長,關鍵的是人力資本的水. 政 治 大. 平高低,此兩者乃是決定一國經濟成長的重要推力。. 立. 綜上所述,可知人力資本的「品質」,意即「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力,才是. ‧ 國. 學. 促成經濟增長的唯一要素 (Keeley, 2007),在此前提下,本研究認為「人力資本」 的數量與價值,將會是二十一世紀,各國追求高競爭力下的重要目標物,因為在. ‧. 全球化、知識經濟以及科技變革的時代,「個體的高競爭力」已然成為國家具備. Nat. sit. y. 競爭力的要件 (Kwon, 2009),特別是個體的教育與培訓水平 (OECD, 2001)。有. n. al. er. io. 鑑於人力資本理論的內涵,各國在國際學生流動頻繁之際,如何促使人才回流,. i n U. v. 同時吸引外國人才,躍升成為各國發展國力的兩大關鍵,因人力資本便是國家經 濟發展的至大關鍵。. Ch. engchi. 貳、推拉理論(push-pull theory) 除上述人力資本理論所呈現的國際學生流動對各國之影響意涵外,欲細探促 使國際學生流動的主要力量,尚需從人口學角度的「人口流動/移民」著手,其 中以宏觀理論中的「推拉理論」(push-pull theory) 之論述,最廣為應用於國際學 生流動之分析(戴曉霞、楊岱穎,2012)。. 18.

(29) 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E. S. Lee系統性地提出「推拉理論」,Lee(1966) 將影響遷移決策的因素分成三類別(圖2-1):(1)來源地的因素、(2)目的 地的因素、(3)介於中間的阻礙因素,如距離遠近或移民政策等物質阻礙。撇 除流動時間的長短或難易程度,此三類因素都會影響遷移,且推力與拉力皆存在 於來源地與目的地,Lee認為從宏觀角度視之,各因素對個體造成的推/拉力, 因人而異;然而,藉由對來源地與目的地的一般性因素,所呈現的類似反應,可 進一步歸納出相似類別之群體。. 政 治 大. 來源地(Origin). 目的地(Destination). ‧. 圖2-1. 中間的阻礙因素 (Intervening Obstacles). 學. ‧ 國. 立. 人口遷移的推拉理論之因素. y. Nat. 註:符號「+」表示誘使人們留下或前來的吸引力,符號「-」為排斥人們離開的力量,符號「O」. sit. 則是人們幾乎不感興趣之因素。翻譯自“A theory of migration” by E. S. Lee, 1966, Demography,. n. al. er. io. 3(1), 50. doi: 10.2307/2060063. Ch. i n U. v. 將此理論運用於「國際學生」這個群體,即能了解哪些留學目標國與留學來. engchi. 源國的因素,會對國際學生流動的決策產生影響;然而,國際間對於留學目標國 與留學來源國各自的推力與拉力,尚難以歸納出統一的因素,因國際學生流動不 只涉及國家層面的推拉因素,往往更牽涉個人層面的多面向考量 (Lee, 1966), 細究表2-1,即能明瞭影響國際學生留學選擇的,尚有「學術、經濟、社會與文 化、政治」等個人層級因素,例如學生可能為追求更高的學歷、獲得更優異學術 專業發展,甚至尋求更具前瞻性的就業前景等,選擇流動至具備學生心中理想條 件之國家,在此情況下,要掌握國際學生的流動考量可謂極度困難,因國際學生 乃為獨立個體,具備不同成長環境、家庭背景等;然而研究者以為了解普遍性的 國際學生個人流動因素,依舊有助於釐清可能影響國際學生流動之推力與拉力。 19.

(30) 表2-1 影響國際學生流動的個人層級因素 國際學生流動的個人因素 學術. 經濟. 社會與文化. 政治. 學歷追求. 獲得獎學金. 經驗取得. 對社會的奉獻. 專業發展追求. 從學習獲得的經濟. 對其他社會的理解. 提升政治地位和. 效益. 權力. 就業前景. 政 治 大. 資料來源:整理自“Cross-border flows of students for higher education: Push–pull factors and motivations of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in Hong Kong and Macau” by M. Li, & M. Bray, 2007,. 立. Higher Education, 53, 795.. ‧ 國. 學. 如上表所列,Li與Bray(2007)認為若要徹底了解國際學生的流動決策,勢. ‧. 必由微觀層面的國際學生個人留學觀念、動機等著手,釐清國際學生為何進行國 際流動,包含獲得學術專業發展、拓展未來就業前景、理解異國社會文化,或對. y. Nat. io. sit. 母國進行奉獻等各層面要素;其中,以獲得獎學金為例,對於社經地位低落之學. n. al. er. 生,可能扮演即重要之關鍵,以Tan(2013)的研究為例,位於「東協加三區域」. Ch. i n U. v. 的菲律賓,其國內只有少數人有經濟能力負擔出國留學之費用,在此情況下,獎. engchi. 學金資助即變成部份國際學生出國之後盾,符應Altbach(1991)所述,「個人、 家庭」層級之影響力,在主要國際學生輸出國的開發中國家尤為明顯。 當影響國際學生流動決策之因素,包含個人層級的「個人、家庭」與制度層 級的「政府、學術機構、國際組織」,且前者的重要性與影響力遠超過後者之際 (Altbach, 1991),唯有釐清國際學生的動機,及國際學生的學術能力、社經地 位、年齡、性別等個人內在因素,才能完整勾勒來自國家內外部的推/拉力量; 以下將進一步針對留學目標國與來源國制度層級的推/拉力量詳細探討,主要分 析留學目標國存在的拉力因素,及留學來源國之主要推力因素,如表2-2所示。 20.

(31) 表2-2 影響國際學生流動的制度層級因素 留學目標國之拉力. 留學來源國之推力. 人口變動而增加的國際學生空間. 生活條件/環境艱鉅. 外交政策變動(如達成雙邊協議). 就業市場狀況不理想. 政治承諾促使來自政治動盪地區的. 政治變革導致的外交政策與留學方向. 學生流入. 之變動. 教育政策變化(如重視國際、語言. 教育政策變化(如重視國際、語言. 研究,及出國留學計畫之推動). 研究,以及出國留學計畫之推動). 立. 治 政 培訓設備缺乏 大. 教育體系存在缺陷. ‧ 國. 學.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Altbach, 1991; Jałowiecki & Gorzelak, 2004). 從制度層級之推/拉因素,可看出留學目標國與來源國的「經濟、教育與政. ‧. 治」三方面變化,對國際學生流動的影響力最為強大,因國際學生流動即是鑲嵌. y. Nat. sit. 於社會脈絡中,其變遷歷程,往往會受制度層面所牽制,因此,McMahon(1992). n. al. er. io. 進一步以「經濟、教育與政治」三面向表徵國家力量,針對18個開發中國家進行. i n U. v. 研究,推估國家層級力量對國際學生產生的推/拉力因素,詳細內容見表2-3。 表2-3. Ch. engchi. 影響國際學生流動的國家「經濟、教育與政治」之推/拉力量 留學來源國之推力. 留學目標國之拉力. 全球貿易參與度. 經濟實力. 教育投資比例. 政治利益大小. 經濟實力. 機構支持/獎學金援助. 教育機會/水平. 目標國與來源國之經濟聯繫. 資料來源:整理自“Higher education in a world market: An historical look at the global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study” by M. E. McMahon, 1992,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24(4), 468-469. 21.

(32) McMahon(1992)的推力模型 (push model) 顯示學生流動比例與「全球貿 易參與度、教育投資比例、經濟實力」呈現正相關,與「教育機會/水平」呈現 負相關;而拉力模型 (pull model) 則指出留學目標國的「經濟實力、政治利益大 小、機構支持/獎學金援助、目標國與來源國之經濟聯繫」的程度越高,愈能吸 引國際學生前往,此研究使國際學生流動的各面向推/拉力因素更明顯呈現;尤 其Mazzarol與Soutar(2002)歸納推/拉理論之相關研究,分析留學來源國與留 學目標國之內部條件,研究結果顯示「經濟及社會因素」才是留學來源國的主要 推力,但留學目標國的拉力來源卻不勝枚舉,包含費用、環境、社會連結、地理. 政 治 大. 鄰近度等各項因素(Mazzarol, Kemp, & Savery, 1997),如表2-4所示。. 立. 表2-4. ‧ 國. 因素類別. 項目. 學. 留學目標國之相關拉力因素. ‧. 課程/生活/旅遊費用低;打工機會多等. 知識與意識. 容易獲得教育計畫的資訊;高品質/好聲譽. al. n. 環境 (environment). 的教育;能被母國採認的資格等. er. io.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sit. y. Nat. 費用 (cost issues). v. 安靜、適合學習的環境;吸引人的氣候;有. C趣的居住環境等 hengchi. i n U. 社會連結 (social links). 朋友/親戚已在當地就讀或居住. 推薦 (recommendation). 父母/親戚/機構推薦;機構聲譽. 地理鄰近度 (geographic proximity) 資料來源:修改自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o choose not to study in Australia: An examination of Taiwan and Indonesia (p.39), by T. Mazzarol, S. Kemp, & L. Savery, 1997, Canberra: 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undation.. 由表2-4的研究呈現,可推知國際學生至他國留學的考量,主要著重在生活 與教育「費用」等財務方面要素,以及「環境」方面的氣候及生活型態等,抑或 22.

(33) 是教育品質優良、學歷認證等「知識與意識」層面的要素為主,同時涉及國際學 生個人的「社會網絡」,如朋友與親戚之就讀經驗、居住與否,以及相關推薦等, 因此各國若能朝上述面向進行強化,則能有效增加國家對國際學生之吸引力。除 上述的拉力因素外,「地理鄰近度」亦是國際學生選擇的重要考量,唯各留學目 標國與國際學生母國的距離遠近,因地而異,因此本研究認為,當國際學生開始 偏好距離近的留學目標國時,鄰近國際學生母國之國家的優勢,即高於其他距離 相對遙遠的國家,某種程度上,亦給予「東協加三區域」重要啟示,若能適度彰 顯區域內流動之優勢,則能有效促成學生在「東協加三區域」內進行流動。. 政 治 大. 儘管根據Lee(1966)的推拉理論依據,推力與拉力應各存在於留學來源國. 立. 與留學目標國,但留學來源國的拉力以及留學目標國的推力,通常較少被討論,. ‧ 國. 學. 因在傳統認知上,留學來源國的推力與留學目標國的拉力作用,才是促使學生流 動的主因。為使原始推拉理論之依據完整呈現,Li與Bray(2007)開始明確在影. ‧. 響國際學生流動的因子中,納入「反向」推拉的因素(表2-5),將傳統的「單. Nat. sit. y. 向推拉模型」(one-way push-pull model),拓展為「雙向推拉模型」(two-way. n. al. er. io. push-pull model),以求呈現真實的推拉情況。 表2-5. Ch. engchi. i n U. v. 影響國際學生流動的反向推拉因素 留學目標國之推力. 留學來源國之拉力. 增加的花費. 與家人相聚的渴望. 對外國留學生的嚴厲政策. 對國內相關教育的信心感. 簽證審核的不確定性. 國內機構漸增的國際化程度. 移民政策之緊縮 因宗教與政治環境產生對特定國家學生的歧視 資料來源:“Cross-border flows of students for higher education: Push–pull factors and motivations of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in Hong Kong and Macau” by M. Li, & M. Bray, 2007, Higher Education, 53, 795. 23.

(34) 由上表可知,原本吸引國際學生的因素,即有可能因國家政策或教育狀況之 改變,而產生迥然不同的結果,凸顯國際學生流動市場的高度變化性,亦符應 Li與Bray(2007)的立論,高等教育市場屬於整合性的空間,單一力量之改變, 都會使國際學生的選擇模式產生變化,尤其一地的拉力變化,極可能影響另一地 的拉力情況,呈現動態性的影響關係。 進一步細探表2-5呈現的留學來源國之拉力,表徵的即是人才之所以選擇回 流至母國的因素,包含與家人相聚的渴望、對國內教育的信心感等,其中以「與 家人相聚的渴望」來說,Lee與Kim(2010)認為主要牽涉的即是「文化」層面. 政 治 大. 之關係,此點對於理解國際學生流動可謂重大突破,因以往多從經濟觀點剖析國. 立. 際學生的流動,然而在經濟影響外,尚有諸多未被納入考量之因素,以東方世界. ‧ 國. 學. 而言,便有許多國家深受儒家文化 (Confucianism) 的價值觀影響,導致國際學 生會因家庭、社會、文化熟悉等因素選擇回母國,上述特點以西方世界的個人主. ‧. 義或經濟利益等思維,或許難以解釋,但確實存在於國際學生的流動中,研究者. Nat. sit. y. 認為在探究東方世界的國際學生流動時,例如本研究的「東協加三區域」,務必. er. io. 將文化層面等因素納入探討,才能完整地呈現國際學生流動的樣貌。. n. al. i n C 參、世界體系理論(world-system h e n gtheory) chi U. v. 奠基於上一節次,高等教育乃為整合性空間之立論,可有效說明高等教育空 間確實存在動態的依存關係,以此切入點剖析國際學生流動現象,能將全球作為 一整體,探討國際學生流動的整體變遷,因此本小節依循美國社會學家Immanuel Wallerstein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世界體系理論」(world-system theory),作為 檢視的框架。 根據Wallerstein的說法,世界體系主要可分為「世界帝國」(world-empires) 與「世界經濟」(world-economies) 兩大型態,前者指稱單一政治權力的巨型官 24.

(35) 僚結構,如羅馬帝國、漢帝國等,乃為典型的世界帝國,後者主要表徵整合性的 經濟生產系統,多元的政治及文化中心為其主要特色,同時強調勞動的分工與交 流。在世界體系中,國家之競爭為必然之事;然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強盛到足 以控制此體系,綜觀全球發展歷史,尚未有國家成功將世界經濟轉變為世界帝國, 但卻有幾個國家,在不同時間點於世界經濟中取得所謂的霸權地位,如十七世紀 的荷蘭、十九世紀的英國,以及二十世紀的美國,都在特定期間,主導全球的生 產、金融、商業等 (Wallerstein, 2004),以國際霸主之身份影響國際社會。 Wallerstein(2004)曾言,世界體系 (world-system) 並非世界中的體系,而. 政 治 大. 是代表一整個世界,尤其Wallerstein主張將世界視為一個經濟實體,以「核心─. 立. 半邊陲─邊陲」(core, semi-periphery and periphery) 的概念劃分國家,Wallerstein. ‧ 國. 學. 認為. ‧. 「世界體系是一個社會體系,有著它的邊界、結構、組成成員 群體、合法的規則和一致性。它的生命是由衝突的力量用其牽 制力聚合在一起的,而當每個群體不停地尋求為其利益重組它 時,就會將其分裂瓦解」。(郭方、劉新成、張文剛譯,1998, 頁519-520). n. er. io. sit. y. Nat. al. v. 然而,核心與邊陲的地位並非互斥的,而是相對性的概念,意即核心與邊陲. Ch. engchi. i n U. 國家並非固定於某特定區域不變 (Faist, 2010),尤其Wallerstein認為在世界體系 中,所有的變動皆有存在之可能,因此特定區域或國家的全球定位,都可能隨著 社會積累、生產方式、國家政策等內外在因素改變而產生變動,以世界經濟中的 「半邊陲」地區來看,便是地理政治學變化的最佳體現,其可被視為衰退的核心 地區或上升的邊陲地區,對於全球而言,半邊陲地區為構成世界經濟不可或缺的 結構性因素(郭方等譯,1998)。 由理論內涵可知,世界體系主要以經濟觀點詮釋全球勞動分工不平均之現象, 若將此觀點,運用於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呈現的結果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Chen與Barnett(2000, p. 451)研究發現,位於核心地區的經濟強國,具備經濟力 25.

(36) 強盛、高教資源/學者專家資源豐富的特點;而在半邊陲的亞洲或東歐國家,甚 至處於邊陲的非洲等國,則因經濟相對低度開發,且國內高等教育程度相對低落, 無法吸引學生留在當地,並對已開發國家的高等教育趨之若鶩,此種「學術霸權」 恰與各國的經濟水平如出一轍,凸顯教育與經濟的高度關聯性。在目前的學術場 域中,此霸權主要被指稱為「英美學術霸權」(Anglo-American academic hegemony), 其影響力至二十一世紀初,仍有相當顯著的表現 (Jöns & Hoyler, 2013, p. 24)。 然而,Madge、Raghuram與Noxolo(2014)解構國際學生的流動,認為目前 的國際學生流動已不再是具備中心式的移動模式,意即傳統認知的「歐、美中心」. 政 治 大. 與「非歐、美中心」的二分法流動模式已被打破,開始呈現「去中心化」(decentered). 立. 的樣貌,並以「多核心並列」的方式存在;在此趨勢導引下,二十一世紀的全球. ‧ 國. 學. 高等教育市場佈局,將會有大幅度的變革,傳統認知的核心國家群,依舊存在於 高等教育市場,但值得關注的是,在以往認知的半邊陲區域內,將會形成更小尺. ‧. 度的核心與邊陲之劃分,符應Jöns與Hoyler(2013)所述,當全球高等教育市場. Nat. er. io. 圖重組,將會使核心、半邊陲與邊陲之辨識愈趨困難。. sit. y. 開始因人力、資源、知識等跨國流動愈趨頻繁與形式多元時,其產生的動態性版. al. n. v i n Ch 除全球人才、知識流動頻繁等驅動力,促使全球高等教育佈局產生重組外, engchi U. Madge、Raghuram與Noxolo(2014)更將此全球變遷的主導力,歸因於區域性的 動態變化,以全球高等教育的國際學生流動為例,不論是國際學生流動中心之重 新定位,甚至國際學生流動的方向與型態都開始產生質變,學生在區域內、洲際 間的流動已為同時並行之事,尤其是亞洲的國際學生流動率高度增長,對全球國 際學生流動影響甚鉅,此研究結果與OECD(2012)的研究發現吻合,目前國際. 學生的區域流動率已凌駕於全球流動率之上,揭示全球國際學生流動的新興研究 重點-「高等教育區域化流動現象」。. 26.

(37) 為深入探究此新興研究重點-「高等教育區域化流動現象」,本研究特以 Kondakci(2011)仿效世界體系理論概念,所描繪的全球圖像為基礎,進行國際 學生流動之動態分析(圖2-2)。. (一)傳統的留學目 標國,如美、英、澳 (二)盎格魯-撒克遜 (Anglo-Saxon)教育 系統之非英語系國家 (三)開發中國家 及非英語系國家.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國際學生流動市場之各國國際定位. y. Nat. 圖2-2. (四)純粹的國際學生 輸出國. sit. 資料來源:整理自“Student mobility reviewed: Attrac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n. al. er. io. Turkey” by Y. Kondakci, 2011, High Educ, 62, 588. doi: 10.1007/s10734-011-9406-2. Ch. i n U. v. Kondakci(2011)將全球各國家分配入四大圈 (ring) 之範疇內,勾勒各國. engchi. 家在國際學生招收市場之地位,第一圈的中心部分,象徵核心國家,主要以傳統 的留學目標國為主,如美國、英國、澳洲等,對這些國家而言,「經濟」因素為 其最大的優勢;向外延伸的第二圈主要由盎格魯-撒克遜 (Anglo-Saxon) 教育系 統之非英語系國家組成,此圈主要以「學術、社會及文化」因子作為吸引國際學 生的要點;第三圈,也就是所謂的開發中及非英語系國家,此圈的國家,主要以 「地理、文化、歷史、政治」因素等,作為招收國際學生之策略;最後一圈,也 就是最外圍的第四圈,在國際學生流動的定位中,屬於純粹的國際學生輸出國。. 27.

(38) 在此國際定位中,本研究主要關注「第三圈」的發展情勢,因本研究的「東 協加三區域」主要屬於開發中及非英語系國家,又Kondakci(2011)曾指出,第 三圈的發展對高等教育來說別具意涵,儘管位於此圈的國家,其學生輸出比例仍 高於輸入比例,但此圈的國家正在崛起,乃為定然之事,因此本研究欲以此理論 基礎,檢視第三圈國家的國際地位變動,以理解「東協加三區域」之整體情勢。. 壹、 小結 以理論視角作為研究國際學生流動之切入點,有助於使本研究之論述更強而. 政 治 大 流動之影響,意即各國經濟發展程度強力左右國際學生之選擇,以及國家的國際 立 有力,綜觀上述三大理論之內涵,皆可釐析出「經濟」力量對高等教育國際學生. ‧ 國. 學. 學生招收策略,導致全球的國際學生流動情形,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水平互相呼應, 經濟水平高的國家,往往是國際學生的留學目標國首選,招收之國際學生比例亦. ‧. 相對高於經濟水平低的國家。. y. Nat. io. sit. 在經濟引導教育之趨勢下,本節以相關理論概念,細探新興崛起的「東協加. n. al. er. 三區域」,結果顯示「東協加三區域」的情況應更加複雜與微妙,除涵蓋以往認. Ch. i n U. v. 知的經濟導向式發展外,對主要是由開發中及非英語系國家組成的「東協加三區. engchi. 域」而言,地理、文化甚至是歷史等因素,或許同樣具備強大的發展導引力量, 尤其「地理鄰近度」以及「文化層面」所呈現的顯著影響力,皆是探討國際學生 流動決策時,不可忽視的關鍵要素;加上近年來,「東協加三區域」內的超國家 組織影響力擴大,不論是其頒布的規章或簽訂之合作機制等,皆對各國高等教育 造成直接與間接的廣泛衝擊,因此對於「東協加三區域」而言,在區域超國家組 織力量與地理、文化等各面向因素加乘下,其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樣貌將呈現 微妙且幽微的態勢。. 28.

(39) 最後,綜整上述的研究觀點,「東協加三區域」各國之所以積極致力於國際 學生之招收與交流,即是以人力資本背後潛藏的優勢作為主要考量,將國際學生 視為高品質之人力資本,透過人力資本之積累,達到國家競爭力提升及經濟成長 之目的,而剖析國際學生的流動行為,不僅取決於各國家釋出的吸引力,亦包含 來自國際學生母國本身的向外推力,如母國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教育之相對發 展或變動,皆會對國際學生流動抉擇產生顯著影響,尤其當母國的各項條件相較 於留學目標國低劣時,自然形成無形的手,將學生向外推,形成跨國流動之現象。 當「東協加三區域」作為一個新興的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市場之參與者,. 政 治 大. 便無法置身於全球高等教育脈絡外,因其變動將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本研究認. 立. 為探究「東協加三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應適度跳出研究對象與範圍,. ‧ 國. 學. 站在宏觀理論基礎之上,理解位處全球脈動中的「東協加三區域」,亦是經濟、 教育中的半邊陲區域,如何以潛在力量,又或者以哪些潛在力量,作為往核心地. ‧. 區邁進之動能。本研究後續將先完整呈現目前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之圖像,再. Nat. sit er. io. 發展。. y. 探究「東協加三區域」於此圖像中的對應位置,呈現「東協加三區域」的動態性. al. n. v i n Ch 高等教育國際學生跨國流動進程 engchi U. 第二節. 承接上節以相關理論針對國際學生流動進行之探究,及理論內容表述的動態 變化關係等,本節將以高等教育場域的國際學生流動背景作為探究之開端,而後 針對國際學生流動現況與趨勢,以及「東協加三區域」的高等教育發展與定位, 詳加探討。.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ctive Education: Growing Evidence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Retrieved

Th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CLE) Section is responsible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elated to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s well as organis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Moral, Civic and National Education (MCNE) Section 1 is responsible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elated to Values Education, organis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s (PDPs),

(d) While essential learning is provided in the core subjects of Chinese Language, English Language, Mathematics and Liberal Studies, a wide spectrum of elective subjects and COS

3.16 Career-oriented studies provide courses alongside other school subjects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the senior secondary curriculum. They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1.4 For education of students with SEN, EMB has held a series of consultative meetings with schools, teachers,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 bodies to solicit feedback on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藝術教育組 Arts Education Sec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

SSPA Secondary School Places Allocation (中學學位分配/中一派位機制) 3+3+4 The New Academic Structure for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ig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