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校長文化領導意涵之探究

本節旨在探討校長文化領導的相關研究,研究者將先探討學校組織文化,

再分別藉由學者專家對文化領導定義,歸結出校長文化視導的意義。並探究校長 文化領導相關理論;最後論述校長文化領導的內涵,並歸結出三種校長文化領導 層次,以為本研究調查問卷之設計主軸。

學校組織文化之探究分析

組織文化的意義

組織(organization)原為英文器官(organ)一詞所衍生,係指具特殊功能的 細胞所合成的體系(謝文全,2007)。組織是由兩個以上的人員所組成,彼此間 交互作用,為共同的目標,與環境的互動與因應的體系。而學校組織係經過合法 程序縝密設計的持久性的組織,立基於法定權力的基礎上。

文化可以是社會實體建構、是人類集體意識的理解、是人類行為彰顯的生活 方式,是其所秉持共享的意義與心向。學校文化結合學校教育的目標與任務,形 塑學生的生活方式,了解學生所抱持共同意義與了解的心向。因此,學校文化的 內涵就有不同的形式不同取向價值的差異,這些取向也象徵並反映了學校運作的 行事風格與應對哲學,自然也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學校的經營。

Schein(1992)認為,組織文化是當組織學習去克服外在環境變動的適應問 題以及內部組織結構的整合協調問題時,所發現、發展出來的一套基本假設。由 於這套基本假設能有效運作,因此得以在組織內不斷傳承下去,作為組織成員遭 逢問題時如何進行認知思考及感覺的正確方式。依抽象程度,他將組織文化分成 三個層次,分別為「器物與創造物」、「價值觀」及「基本假設」。基本假設是組 織文化的內在精髓,器物與創造物以及價值觀是基本假設呈現在外在的方式。

吳清山(2005)認為,一個組織經過其內在運作系統的維持與外在環境變化 的互動之下,所累積的各種產物:信念、價值、規範、態度、期望、儀式、符 號、故事和行為等。組織成員分享這些產物的意義後,會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表現 於日常生活中,形成組織的獨特現象。

鄭詩釧(2005)認為,組織文化係指組織為維持、統整組織內部共識與外在 調適、發展的功能與需求,所形成的一套整體的生活方式。包括組織環境中的基 本假定、主要價值觀、規範體系、以及所有制度的、精神的、物質的符號象徵,

據以引導組織成員的價值觀、規範思想與行為模式。

張慶勳(2006a)認為,學校組織成員為解決組織內部的統整與外在的適應 問題,對具體有象徵性意義的人工製品(如器皿、建築、儀式、慶典、藝術等)

予以認知,形成共識並內化為成員的價值與假定後,進而作為組織成員所遵循之 規範。它是學校組織成員的「知」與「行」之結合,其目的在解決問題。

劉世閔(2007)認為,組織文化被視為一種組織成員所共同享有的價值觀 念、傳統規範與信仰的觀念系統。因此,組織文化是組織成員共同活動所創造出 來的產物,包括使用的人工製品、典章制度、藝術與心智活動等生活方式。學校 文化可以成為學校成員所共享的價值、意義、意象、隱喻與訊息。

謝文全(2007)認為,組織文化是組織成員所共享的價值與意義體系,由信

念、價值、規範、態度、期望、儀式、符號、故事和行為等組合而成,界定了成 員的價值觀與行為規範,讓成員自然而然地表現於日常生活與工作當中,形成有 別於其他組織之組織特質。

綜合國內外學者對組織文化的觀點,組織文化是組織為適應外環境,克服組 織問題,由組織成員共同創造出來的理念形態、物質形態和制度形態的複合體,

而成為為組織一種獨特的現象。因此,研究者將組織文化定義為:「組織為因應 內、外在環境改變,並維持組織的穩定經營與創新發展,由組織成員長期累積的 人造器物、價值、規範和基本信念,提供組織成員共同依循的準則。」

學校文化的意義

「文化」,是指人類生活的方式。而文化要素包括精神與物質兩類,是經由 社會學習而得並代代相傳,可以經由人類的創造與更新而提供各種方法與工具,

來適應或解決生活上所面臨的問題。而「次文化」是指一個大社會中的次級社會 或次級團體成員所形成的一套特殊價值觀念與行為模式,包括思想、態度、習 慣、信仰與生活方式等。

「學校文化」本身,並不像倫理信條一般具體可辨,相反的,有時候往往只 能意會而無法言傳,甚至只是散發於外在給予別人的一種感覺(陳靜琳,

1998)。每一所學校都有其獨特的學校文化,而學校的每一個成員也都會受到它 的影響,因此學校文化對於學校發展具有相當的影響,優良的學校文化更可以使 學校的校務發展蒸蒸日上。因此,首先我們就來了解「學校文化」的意義:

吳璧如(1990)認為,學校文化是指學校在與環境調適及本身內部運作的過 程中,所形成的產物,經日積月累的結果,逐漸成為每一個學校所特有的現象。

吳明清(1995)認為,學校文化走學校經過其內部在運作系統的維持與外在 環境變化的互動之下,所長期累積發展的各種產物:信念、價值、規範、態度、

期望、儀式、符號、故事和行為等,學校成員再共同分享這些產物的意義後,會 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表現於日常生活之中,形成學校一種獨特的現象。

周春美、沈健華(1995)認為,學校文化是學校在學習如何去克服外在的適 應問題及內部的整合問題時所發現或發展出來的一套基本價值或信念,這些理念 會影響學校成員的思考、行為及感受,並在日常行為及工作態度表露出來。

張慶勳(2003a)認為,學校文化可以視為解決組織內部統整與外在適應問 題,對具有象徵性的行為或活動予以認同、形成共識,並內化為成員的價值與假 定,進而作為全體成員所遵循的道德規範。他是知與行的結合,目的在解決學校 可能發生的問題。

陳木金(I999)認為,學校文化乃是由學校組織成員,包括校長、行政人 員、教師、學生與家長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模式所形成的一套組織內成員共享的經 驗與體制。

歸納上述學者對「學校文化」的詮釋,學校文化的意義是指一所學校因其本 身的成員、環境、傳統和歷史背景的不同,所擁有和展現出來的特殊風格,它包 含了有形的物質環境和無形的精神環境,建構出學校成員共有的信仰、期望、信 念、行為模式與價值觀,並足以影響學校外在效能的一種內在表現。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學校是一個正式的社會組織,有其特殊的結構、價 值觀和特定的規範,因而會表現出其獨特的學校文化,這種獨特的文化對學校各 方面的表現有重要的影響力。所以,在學校場域中,將組織文化與學校文化觀念 結合起來,即形成學校組織文化。本文主要先從組織文化的意涵,再探究學校組 織文化的內涵,最後提出校長文化領導所含括的層面。

學校組織文化的內涵

學校組織文化包含了學校行政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社區文化、物質

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各種次級文化,這些次級文化的組合,塑造了整體的學校文 化(陳奎憙,1995、陳木金,1999)。因此,欲探究學校組織文化的內涵,可從 構成學校文化的次級文化著手,就上述構成學校組織文化的六種學校次級文化,

分別敘述如下:

1.教師文化

教師是學校社會體系中的領導者,教師因社會背景、價值觀念不同,教學理 念也會有所不同。教師同儕之間的交往,以非正式社會關係為主,這些非正式組 織的人際互動,對於整個學校文化有相當程度的影響作用。

此外,學校教師會所扮演的角色、發揮的功能和與學校老師及行政人員之間 的互動與溝通協調,亦對校園的和諧、教師的士氣與學校的效能有一定程度的影 響。而教師同儕之問,存在著互助、競爭、合作與衝突等現象,資深教師與新進 教師的觀念、想法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價值與行為,都可能影響學校文化形成。

2.學生文化

學生是學校中的被領導者,也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對象。學生的價值及行為具 有獨特性質,與整個社會文化的性質,具有密切關係。學生在班級、學校生活或 活動中,甚至校內外生活的聯繫等,皆涉及各種同儕團體,學生在其中所表現的 價值及行為,成為影響學校文化的重要因素。

學生文化即是學生同儕次級文化,學生學業成績並非獲得同儕認同的重要因 素,反而是學生在運動成就、人際關係和領導才能三方面的表現,影響較大。而 校園裡學生文化和社會的流行趨勢與脈動有密切關係,學生文化依不同類型的學 生在學習態度、價值觀念、人際關係和未來展望等將有所差異,學生文化對於學 校教育功能的達成、學生人格成長、社會價值觀的內化,學校必須善加引導與運 用,才能有助於教學目標的實現。

3.行政文化

校園裡行政人員包括校長、兼職行政的教師、專任職員、人事、會計、護理 師、工友等,由於教育背景的差異,工作任務的不同,人際互動或溝通的模式有 別,價值觀念和行為表現各異,自然形成不同的次文化。不同行政人員次級團體 的合作與競爭關係,和諧或衝突的交互影響,與本位或寬容的協調過程等,對整 體的學校文化有相當的影響。而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其領導風格與哲學,在學

校園裡行政人員包括校長、兼職行政的教師、專任職員、人事、會計、護理 師、工友等,由於教育背景的差異,工作任務的不同,人際互動或溝通的模式有 別,價值觀念和行為表現各異,自然形成不同的次文化。不同行政人員次級團體 的合作與競爭關係,和諧或衝突的交互影響,與本位或寬容的協調過程等,對整 體的學校文化有相當的影響。而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其領導風格與哲學,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