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為了區別數學教育與科學教育所談論的模型,在本節中,研究者必要時會以「數學 模型」、「數學建模」與「科學模型」、「科學建模」來區分模型與建模在數學教育與科學 教育中的不同;然而在一般情況下的使用,通常是不會如此刻意地區分的。本節首先從 數學的觀點探討模型與建模的本質,接著再引入科學教育的觀點,並比較兩者間的異 同,進而提出在本文中所採取的觀點。

一、數學模型

傳統上,數學與科學被視為兩門本質上不相同的領域(Kuhn, 1970);而當談到模型 與建模時,數學教育與科學教育學者也給了這兩個名詞不同的理解意義與詮釋。一般而 言,數學教育學者習慣將 Model 稱為「模式」而非「模型」,然而也有部分的學者仍將 Mathematical Model 稱為數學模型。那麼,什麼是數學模型呢?從數學教育的觀點來看,

Niss, Blum & Galbraith (2007)指出,所謂「模型(Model)」指的是針對現實情境中的問題,

所對應到的數學形式表徵(例如公式、圖形或演算法)。此處要注意的是,數學本質在 模型當中被視為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亦即當一個表徵缺乏外顯或內隱的數學表徵 時,就不再是一個數學模型。舉例來說,Niss, Blum & Galbraith (2007)即指出,諸如實 體物件(Physical Objects)、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與模型例證(Models as Instantiations) 等,均不在數學教育中對模型的討論範圍內。

楊凱琳和林福來(2006)指出,模式(Model)是一個有機的系統,這個系統包含了被 操作的元素、操作規則、以及元素或規則間的相關性;透過這個系統,我們可以有效地 描述、解釋或預測某些物件的行為。從數學教育的觀點來看,世界可被分割成兩個部份,

即 數 學 內(Mathematics) 與數學外(Extra-Mathematics)的世界(Niss, Blum & Galbraith, 2007);在數學內世界的物件即被稱為數學物件。此處的物件即為被表徵的對象,物件

的來源大致可分為數學與非數學兩種,而這之間的區隔則可從表徵的方式與內容來區分

(楊凱琳和林福來,2006)。如果表徵方式涉及到數學形式或數學符號,則可稱此物件 為數學物件;倘若表徵的方式不屬於數學形式或符號(例如文字:「一個收斂的數列」),

則必須判斷表徵的內容。在上例中,「一個收斂的數列」雖然是言語表徵,但內容仍跟 數列有關,因此被視為是一個屬於數學內世界的物件,換言之,它是一個數學物件。而 在數學上所謂的模型,即是特定的元素根據特定的操弄規則,與數學物件相互作用而產 生的系統(例如兩個函數之間的加減乘除),具有預測、解釋與描述的功能。

二、數學建模

數學建模(Mathematical Modeling)在現今的數學教育相關領域中,一直是個熱門的 研究議題;舉例來說,Niss (2002)將數學建模列為八項基本的數學素養能力(Mathematical Competency)之一。Niss, Blum & Galbraith (2007)指出,建模的目的是為了理解或抓取 (Tackle)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某些環節(Segment);此處所指的問題不僅是實務上的問 題,也包含了智識上(Intellectual)的問題。Lesh et al. (2003)指出,一個完整的建模歷程,

包 含 了 模 型 啟 動(Model Eliciting) 、 模 型 探 究 (Model Exploring) 與 模 型 調 適 (Model Adapting)。其中模型啟動主要在初始階段引起建模者的思考與想法,模型探究則為中期 數學表徵形式的引入與使用,而模型調適則強調模型後期的整合與應用。

Lesh & Lehrer (2003)指出,許多研究將模型與建模的觀點視為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架 構(引自楊凱琳和林福來,2006)。Gravemeijer (1994)則將數學建模的產物(即所建構 的數學模型)分為以下幾類:情境模型(Situation Model)、特定模型(Model of)、一般化 模型(Model for)與形式化模型(Formal Model)。Verschaffel (2002)認為,建模應透過一套 融貫的課程發展,在基礎學習階段就讓學生認識它在適當的數學情境中出現的基要性。

Greer & Verschaffel (2007)則根據活動性質的不同,將建模活動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一)內隱建模(Implicit Modeling)

學生無意中經歷了不自覺的建模活動。學生只要具備「常規型專業知識 (Routine Expertise)」即可達成內隱建模。常規型專業知識被定義為:在尚未 深入理解的情況下,可以快速且精確地完成學校的數學習題(Hatano, 2003)。

學生很容易將此常規型專業知識發揮到極致,甚至因此產生 deBock et al.

(2007)所指出的「線性幻影」現象。

(二)外顯建模(Explicit Modeling)

學生意識或實際體驗到自己正在進行建模的歷程。deBock et al. (2007) 認為外顯建模需要「適應型專業知識(Adaptive Expertise)」,才符合建模的本 質。Houston (2007)認為建模是數學活動中最擬真的部份,且通常是一種團 體的活動。Verschaffel, Greer & deCorte (2000)也指出,模型往往需要經由溝 通、辯論、選擇等社會形式決定。

(三)批判性建模(Critical Modeling)

建模在數學、科學、社會等領域中扮演的角色,被建模者批判性地檢驗。

Skovsmose (2000)認為當某部份的現實世界被建模時,這個歷程也影響到了 現實世界本身被如何賦予意義,因此大部分的人都是在「消費」數學建模的 產品。Blomhoj & Jensen (2006)則強調對建模各歷程之批判性態度的重要 性,此外他們也指出數學能力應包括對數學應用、歷史發展與數學本質的取 決性理解。

另一方面,我們亦可從教學與建模能力的觀點來探討數學建模的歷程。PISA 定義 數學素養為「辨識與理解數學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對未來的生活作出妥善的數學判 斷,並成為一個具有建設性與反思能力的人民的個別能力」(OECD, 1999)。Weinert (2001) 將「能力(Competence)」定義為「用來解決問題的意願、批判性的行為、及所擁有或可 學習之能力與技巧的總和」。Henning & Keune (2007)指出,目前在數學教育界中,建模 教學與學習至少有下列兩種方向:

(一)成分描述(Component Description)

所謂成分描述乃是針對學生所必備的建模能力、技巧與態度進行描述。

Maab (2004)認為建模能力包含對建模歷程重要的能力、技巧、態度與調度的 意願(引自Henning & Keune, 2007)。Blum (2002)則將建模能力定義為組織 結構的能力、數學化(Mathematization)的能力、闡釋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處 理數學模型的能力、效化模型的能力、批判性地分析與評鑑模型的能力、以 及自我調節建模歷程的能力。

(二)層次描述(Level Description)

所謂層次描述,乃是針對學生的建模歷程進行探討。Henning & Keune (2007)指出,學生的能力是無法直接被觀察出的,必須透過觀察學生解決問 題的行為來判定。Henning & Keune (2007)同時認為建模活動具有三個面向,

即建模能力的層次、複雜性(如情境、方法、技巧)的層次、以及教育上的 層次。其中建模能力的層次包括:

1. 層次一(辨識與理解建模)

學生具有辨識與描述建模歷程的能力,並能分辨與定位建模歷程的狀 態。

2. 層次二(獨立建模)

學生具有分析與結構問題及抽象數量的能力,接納不同的觀點、建立數 學模型、處理模型並闡釋模型使用的結果與陳述、效化模型;此階段的學生 已可在各情境中獨立解決問題。

3. 層次三(對建模的後設反思)

學生可以批判性分析建模歷程、將評估模型的準則公式化、反思建模目 的、反思模型在數學上的應用。第三層次的學生已經完整地理解的建模概 念,且已經具備批判性反思與辨識重要關係的能力;此外並能理解建模在不 同學科領域中扮演的角色。

透過上述關於數學建模的文獻可以發現,在數學教育中所談論的數學建模著重於將學生 的建模能力或技巧分層描述;然而這樣的分層描述多半只注重層級上的差異,而並未再

將整個建模活動或這些層次進行分解,因此對建模活動的詮釋仍然趨向一個比較巨觀的 面向,對於更詳細的建模歷程則較少描述。

三、科學模型

在科學教育中,無論是教師或學生,往往習慣透過特定或較熟悉的表徵形式來理解 或詮釋較抽象或難以理解的概念與想法,而「模型」即是一種介於來源與目標之間的表 徵;透過這些模型或表徵,我們得以理解、描述或詮釋目標(Duit & Glynn, 1996; Gilbert, 1993)。Gilbert & Boulter (2000)認為模型通常被視為是一個物件、事件、想法或現象的 表徵。Gilbert, Boulter & Elmer (2000)曾根據模型的本體地位,依序區分出學校課室中常 見的八種模型:

(一)心智模型(Mental Model):即心智模式,是一個由個體與外界互動所形成的、

高度個人化且內隱的認知表徵。

(二)表達模型(Expressed Model):由個人或小組的公眾領域(通常是在與其他人 的互動過程中)透過一個或更多表徵的使用所產生的模型。

(三)一致模型(Consensus Model):在經過討論與實驗之後,不同的小組均認同所 呈現的表達模型,因此形成一個一致模型。

(四)歷史模型(Historical Model):上述的一致的模型是在特殊的歷史情境產生,

並且隨後被取代,因此算是一種歷史模型。

(五)課程模型(Curricular Model):若將歷史或科學模型加以設計,並納入正式課 程,經過簡化以後,即成為一個課程模型。

(六)教學模型(Teaching Model):在一般的情境下,產生一致模型、歷史模型和課 程模型是非常困難的;而教學模型即是為了促進這些歷程,藉由教師或學生 來發展的模型。

(七)混合模型(Hybrid Model):藉由合併每個不同模型的特徵,組成一個具有內 在一致性的整理,而使用在課程與課堂教學當中的模型。

(八)教育模型(Pedagogy Model):教師在課堂中使用的模型,其中包括科學本質、

科學教學本質與科學學習本質等三方面的考量。

Harrison & Treagust (2000)則對模型進行了以下的分類:科學性與與教學性模型、用 來建立概念知識的教學類比模型、描述多重概念、過程、實體與理論的個人化模型(引 自邱美虹,2007)。而這些分類又可細分為十種模型,包括比例模型、教學類比模型、

圖像或符號模型、數學模型、理論模型、地圖、圖形與表格、概念過程模型、模擬、心 智模型,以及綜合模型。陳瑞麟(2004)則將模型依據科學哲學的觀點與存有的狀態,

分為以下六類:實物模型、圖像模型、概念模型、數學模型、邏輯模型與電腦模型。

那麼,模型在科學上有哪些功能呢?又怎樣才算是一個好的模型呢?林靜雯和邱美 虹(2007)指出模型在科學上有七個功能,即簡化複雜現象,使之易於思考;提供一個

那麼,模型在科學上有哪些功能呢?又怎樣才算是一個好的模型呢?林靜雯和邱美 虹(2007)指出模型在科學上有七個功能,即簡化複雜現象,使之易於思考;提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