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殷海光與徐復觀論爭「中國傳統文化」始末

第二章 殷海光與徐復觀面向「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同態度

第一節 殷海光與徐復觀論爭「中國傳統文化」始末

第二章 殷海光與徐復觀面向「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同態度

如第一章所提及,殷海光與徐復觀二人的政治思想論爭曾主要交鋒於《自由 中國》與《民主評論》兩份刊物上,其論爭的主要主題,要言之,就是他們二人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與「自由」的相關議題,出現不同看法。雖然關於「自由」

的爭論,比起如何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爭論,要早些發生,8但是真正致使 二人最後在思想上的衝突發生激化的原因,則是因為二人在面向「中國傳統文化」

的態度上有所不同,導致最後一度走向決裂。事實上,殷海光與徐復觀二人在政 治思想上雖然有所分歧,卻也曾友好相惜,且二人雖各為《自由中國》與《民主 評論》的主筆,亦曾互相投稿往來。

從殷海光與徐復觀二人的往來過程來看,有學者觀察後認為,殷海光與徐復 觀的政治思想之所以不同,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們一開始面對「中國傳統文化」

的態度不同,比如謝曉東在撰寫《現代新儒學與自由主義──徐復觀殷海光政治 哲學比較研究》一書時,就先從二人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談起,更直言:

「在政治自由主義或者說是在自由主義民主上達成共識之後,徐復觀和殷海光走 上了不同的政治哲學道路,其關鍵就在於他們對傳統的不同態度上。」9筆者也 認同在殷海光與徐復觀的政治思想論爭中,二人之所以有許多無法互相理解或願 意妥協的部分,確實源於他們二人對於應該持何種態度去面對「中國傳統文化」

的立場不同。有鑑於此,因此作為探索殷海光與徐復觀二人的政治思想論爭之始,

本章即選擇先從二人面向「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同態度開始進行探析,至於發生 時序較早,關於「自由」的種種爭論,將在第三章後再開始討論。

第一節 殷海光與徐復觀論爭「中國傳統文化」始末

1957 年到 1958 年間,是殷海光與徐復觀源於面向「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 不同,各自在《自由中國》與《民主評論》隔空筆戰時,使用言詞最為激烈的時 期,這起因於殷海光 1957 年在《自由中國》上發表的一篇文章──〈重整五四 精神!〉。10此外,可以順帶一提的是,在與徐復觀產生衝突之前,殷海光其實 早在 1952 年就與牟宗三對此有過相關議題的爭論。

8 殷海光與徐復觀各自透過《自由中國》與《民主評論》發表的論爭文章,主要集中於 1954 年因「自由」觀問題而產生的筆戰,以及 1957 年、1958 年,因反對和擁護中國傳統文化的 立場之不同而產生的筆戰,另外,有學者也把之後 1962 年到 1965 年間,殷海光未掛名參與 的中西文化論戰,作為二人的又一次筆戰,比如黎漢基就認為中西文化論戰,殷海光其實是 以幕後指導者的角色參與其中。黎漢基:《殷海光思想研究:由五四到戰後台灣──

1919-1969》,頁 271-272。

9 謝曉東:《現代新儒學與自由主義──徐復觀殷海光政治哲學比較研究》,頁 37。

10 殷海光:〈重整五四精神!〉,《自由中國》,社論,第 16 卷第 9 期,1957 年 5 月 1 日。

6

1949 年,創刊於臺北的《自由中國》與創刊於香港的《民主評論》,主要撰 稿人皆彼此熟識,殷海光就常在《民主評論》寫稿,《民主評論》在臺北也設有 辦事處,兩份刊物的主要撰稿人不僅互有往來,而且對於追求「民主政治」的理 想,與反對中國共產黨的立場都是相仿的。直到 1952 年,牟宗三在《自由人》

上發表〈一個真正的自由人〉,11文中主要批評身在中國大陸,「純技術觀點與純 個人興趣的自由知識分子」們,更點名批判殷海光的老師金岳霖,而此舉使殷海 光深覺牟宗三「頗有幸災樂禍的意味」、「有傷忠厚」,故當年同月就化名為「梅 蘊理」12,在《自由中國》上發表了一篇〈我所認識之「真正的自由人」〉,13作 為回擊牟宗三的文章。這兩篇文章的內容,其實就牽涉到在西方文化浪潮來臨時,

當時代知識分子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立場與態度,也被視為後來引發 1950 年代《自由中國》與《民主評論》,針對「中國傳統文化」論爭的開端。

牟宗三在〈一個真正的自由人〉中,不僅批評身在中國大陸的知識分子,認 為「這些自由知識分子,在平時,對其所學與其興趣,決不肯加以反省,而求有 所轉進」,14更批判身在中國大陸的金岳霖,作為一個自由主義者,卻屈從共產 主義,並非一個真正的自由人,早已喪失作為自由主義者的立場,所以牟宗三在 文中表示:

一個真正的自由主義者,應是堅持個人興趣、自由主義的立場,不捨不放 的以與魔鬥,若是違背了他個人的興趣、自由研究,而動搖了他生活上的 人性、人道、個性、價值諸信念,他必不肯低頭。這裡正是最坦白的真理,

決不能再把它坦白掉。人總須有真性情,才能作一個真正的自由人。15 他由衷的希望金岳霖能找回作為自由主義者的原則,成為一個真正的自由人。

殷海光看到這篇文章後,就以〈我所認識之「真正的自由人」〉回應牟宗三,

他認為牟宗三的思想越發展越偏頗,漸成「一孔之見」,16而這篇文章更是牟宗 三「走入其魔道之最高峰」!殷海光認為:

籠統的對大陸學人採取這種斷然的抹煞的態度,說他們「不肯反省」,「肯 轉進」,不特與共黨以「革命」,「批判」,「前進」,……,而且在詞色之間,

自居高人一等,彷彿說你們這些陷在大陸的學人都是錯誤,學識修養都不

11 牟宗三:〈一個真正的自由人〉,《自由人》,香港,1952 年 1 月 2 日。

12 徐復觀在後來的《民主評論》上發表〈如何復活「切中時弊的討論精神」──感謝凌空君的 期待〉,文中說:「殷海光用化名在自由中國上發表了一篇指名罵牟宗三先生的文章,說牟先 生在自由人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是『一孔之見』」《民主評論》,第 6 卷第 9 期,1955 年,頁 16,

因此可確定梅蘊理即為殷海光化名。

13 殷海光:〈我所認識之「真正的自由人」〉,《自由中國》,第 6 卷第 2 期,1952 年 1 月 16 日。

14 牟宗三:〈一個真正的自由人〉,《自由人》,香港,1952 年 1 月 2 日,頁 8。

15 牟宗三:〈一個真正的自由人〉,《自由人》,香港,1952 年 1 月 2 日,頁 8。

16 殷海光:〈我所認識之「真正的自由人」〉,《自由中國》,第 6 卷第 2 期,1952 年 1 月 16 日,

頁 56。

7

如我,舉世昏昏惟我獨醒。狂士本色確有可原。其如令人難近何?17 除此之外,殷海光還特別指出,牟宗三這篇文章的背後所隱藏的心情,是一種「對 於西方文化的仇視」,比如他就說:

牟先生之千言萬語,其思想的本質對於西方文化是持拒斥的態度,在思想 的本質上,筆者看不出他的思想與「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有何太大的差 別。顯然得很,這條道路是走不通的。東方的農業文化與文明那裡擋得住 西方文化與文明的衝擊?中國那套固有的東西早已失去了生命和內容,只 剩下空虛的形式了。18

自從殷海光在這篇回擊牟宗三的文章中點出這個主題後,《自由中國》與《民主 評論》上,就陸續出現相關的討論篇章,例如唐君毅的〈論接受西方文化思想之 態度──中國知識分子自作主宰的精神氣概之建立〉、殷海光的〈自由人的反省 與再建〉、19徐復觀的〈文化的中與西──答有人書〉與〈歷史哲學中的傳統問 題〉、20勞思光〈中國文化之未來與儒學精神之重建〉、21胡適的〈三百年來世界 文化的趨勢與中國應採取的方向〉、22羅鴻詔的〈批評與打倒──對中國文化的 態度〉等等,23這些文章皆集中出現在 1952 年、1953 年間,雖然並未形成筆戰,

多是各自發表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但已可顯見這個議題在當時的熱 度。

1954 年開始,《自由中國》與《民主評論》上的關注焦點,就暫移到關於「自 由」方面的討論,直到 1957 年,殷海光發表針對五四運動的紀念文章──〈重 整五四精神!〉時,殷海光和徐復觀才真正因為彼此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相 異立場產生劇烈衝突,從而展開《自由中國》與《民主評論》兩份刊物在 1957 年、1958 年間的激烈論戰,甚至因此一度走向決裂。

1957 年殷海光於《自由中國》發表社論〈重整五四精神!〉,這篇文章是為

17 殷海光:〈我所認識之「真正的自由人」〉,《自由中國》,第 6 卷第 2 期,1952 年 1 月 16 日,

頁 55。

18 殷海光:〈我所認識之「真正的自由人」〉,《自由中國》,第 6 卷第 2 期,1952 年 1 月 16 日,

頁 57。

19 殷海光:〈自由人的反省與再建〉,《民主評論》,第 3 卷第 17 期,1952 年 8 月 20 日。現收 入於殷海光著,林正弘主編,《殷海光全集──學術與思想(一)》,(台北,桂冠,1990 年 3 月)。

20 徐復觀:〈文化的中與西──答有人書(二)〉,《民主評論》,第 3 卷第 19 期,1952 年 9 月 20 日。徐復觀譯:〈歷史哲學中的傳統問題〉,《民主評論》,第 4 卷第 7 期,1953 年 4 月 5 日。現收於徐復觀著:《論戰與譯述》,(台北,志文,1982 年)。

21 勞思光:〈中國文化之未來與儒學精神之重建〉,《民主評論》,第 3 卷第 22 期,1952 年 11 月 5 日。

22 胡適:〈三百年來世界文化的趨勢與中國應採取的方向〉,《自由中國》,第 8 卷第 3 期,1953 年 2 月 1 日。

23 羅鴻詔:〈批評與打倒──對中國文化的態度〉,《民主評論》,第 4 卷第 9 期,1953 年 5 月 5 日。

8

紀念五四運動而特別撰寫,文中除讚揚五四運動的精神外,對於維護「中國傳統 文化」的知識分子也有措詞較為強烈的批評,他稱這些傾向於維護「中國傳統文 化」的知識分子為「復古主義者」,認為他們對於五四運動的評價較低,是因為 五四運動推崇的「科學」與「民主」所形成的新社會秩序,不是他們所喜聞樂見 的,也無法適應良好,所以他們不僅對於五四運動的評價不高,更常舉出五四運 動所產生的弊病加以指責,針對於此,殷海光說:

凡屬稍有知識的人士都看得明明白白,時至今日而講復古,無論講得怎樣 玄天玄地,根本是死路一條,不會有前途的。從心理方面觀察,復古係生 於對危亡的恐懼感和對優越事物的自卑感。有自卑感者,一遇到優越的因 素 或 力 量 之 刺 激 , 就 會 在 心 理 上 產 生 一 種 「 自 我 防 衛 的 機 械 作 用

(self-defence mechanism)」。目前若干泛談復古者,無論怎樣拿「歷史文

(self-defence mechanism)」。目前若干泛談復古者,無論怎樣拿「歷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