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殷海光論「傳統」

第二章 殷海光與徐復觀面向「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同態度

第二節 殷海光論「傳統」

一、殷海光「反傳統」或「非傳統」

在論述殷海光如何談論「傳統」前,本文於此想先了解那些可能已經貼在殷 海光身上的相關標籤,是否屬實?

黎漢基在《殷海光思想研究》一書中,每個章節多以「反傳統」作為關鍵字,

為殷海光的思想定調,可以說是將殷海光的一生,以「反傳統」為線索,貫穿其 人生進程,他認為:「《自由中國》和《民主評論》之間的對壘,正是殷海光呈露

『全盤反傳統主義』的基本背景」,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殷海光反傳統的壁 壘姿態越來越鮮明。」31就筆者所見到的資料而言,雖然殷海光確實在《自由中 國》與《民主評論》的論爭中,時常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所非議,但是在雙 方論爭發生之前,殷海光即已經在《祖國周刊》上發表過專文而寫的〈傳統底價 值〉,大篇幅的仔細論述自身對於「傳統」的看法。

殷海光在〈傳統底價值〉開篇即說:

關於傳統底價值問題,繼此存亡絕續之交,不只是一個純理論興趣的問題,

而且是一個有關實際治亂興衰的問題。32

可見殷海光認為討論這樣的議題,其實是有其迫切性的,所謂「實際治亂興 衰的問題」,指的就是中國步入現代社會,追求「科學」與「民主」的問題。而 在討論人們如何面對傳統時,殷海光將時人的態度分為三派,即「傳統至上說」、

「傳統吃人說」與「傳統可塑說」。

殷海光認為持「傳統至上說」態度去面對「傳統」者,大多是傳統主義者,

其所抱持的傳統主義不可避免的含有「擬聖的」、「通天的」、「權威的」、「一元的」、

「絕對的」、「排他的」、「反懷疑的」、「名分的」等內容,而這些當然與殷海光一 生致力於反權威的態度相牴觸,於殷海光而言,不會是一個人面對「傳統」時應 有的態度。

與「傳統至上說」明顯相反的「傳統吃人說」,是殷海光認為的「反傳統主 義者」,而對於中國五四以來的反傳統運動,殷海光認為有兩階段變化,他說:

中國反傳統的思想運動,近數十年來,可以分做兩個階段。初期階段之反

31 黎漢基:《殷海光思想研究》,(台北,正中書局,2000 年),頁 134。

32 殷海光著,林正弘主編:《殷海光全集──學術與思想(一)》,(台北,桂冠,1990 年),頁 269。

11

傳統,多集中於「反舊禮教」、「反舊社會」、「反舊制度」。這一階段之反 傳統,多出於受「歐美風雨」之影響,受種種「新思潮」之感染。這一階 段之反傳統,係一部分知識分子醒覺之表現。而被喚醒的一般人之反傳統,

多出於個人情緒上的反感,多由於個人利害關係所發動,更由於新的生活 方式之憧憬。在這個時期常常出現的事件,為「脫離家庭」,「自由戀愛」,

「婚變」,「學徒反抗老闆」等等。所以在這個階段,反傳統之社會意義較 大,政治意義很小──至少是隱伏而不顯著的。但是,這一階段底發展,

已足表示中國舊社會正在崩潰之中。

到了第二個階段,反傳統的思想運動逐漸變了性質。在這個階段裡,反傳 統的思想運動逐漸從社會性的變而為政治性的。當然,這一變化,普遍地 被改變經濟狀況的要求所推動。但是,發縱這一要求的組織之真正的興趣 和目標,並不在經濟,而在政治。從事這一運動的主力,為馬、列之徒。

馬、列之徒才是十足的反傳統主義者。33

殷海光認為馬、列才是真正的反傳統主義者,可見在政治上反對共產主義的殷海 光,對於「反傳統」這樣的態度也是不認可的。有許多學者將殷海光貼上全盤反 傳統主義者的標籤,這點應該有待商榷;另外也有學者直指殷海光只是不想被誤 以為是馬、列同流,所以即使對於「傳統」有惡感,也不願承認,關於這樣的說 法,筆者認為可能有揣測過度的嫌疑。事實上,殷海光早就為自己定位好,自詡 為經驗論者的他,自認自己是持「傳統可塑說」,認為自己面對「傳統」的態度 是「非傳統」,所謂「非傳統」與「反傳統」之不同在於:「非傳統主義的思想,

不是或不必是處處與傳統為敵的。它對傳統不是採取正面攻擊的態度。反傳統主 義的想法,則是有意事事與傳統為敵。這種想法,是要根拔傳統。」34對於殷海 光而言,自己絕對不是想要全盤否定「傳統」的人,甚至他認為從實踐的角度看 來,「傳統」的存在再如何不好,也不應該全盤破壞,如同他比喻貿然拔除「傳 統」,猶如:「一件破納頭不足以禦寒,但你驟然把它扯下,足以使人患肺炎的。」

35由此可見,殷海光也並不同意人們面對「傳統」時,採用激進推翻的做法,而 他也自認為自己僅是「非傳統」主義者。

有學者特別注意到殷海光在離世的兩、三年間,思想似乎有所變化,對於面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也有所轉變,似乎是從「反傳統」轉變為「非傳統」

的態度,並且也因此似與徐復觀有一個可能和解的過程。這些看法的根據,很大 部分的來源呈現在收於《殷海光全集──殷海光紀念集》的文章中,比如其中王 曉波在〈悼念我的老師殷海光〉一文中就寫道,殷海光曾言:「我的思想剛要成

33 殷海光著,林正弘主編:《殷海光全集──學術與思想(一)》,(台北,桂冠,1990 年),頁 274。

34 殷海光著,林正弘主編:《殷海光全集──學術與思想(一)》,(台北,桂冠,1990 年),頁 273。

35 殷海光著,林正弘主編:《殷海光全集──學術與思想(一)》,(台北,桂冠,1990 年),頁 289。

12

熟,就罹患癌症,我太不甘心了」;36牟潤孫也在〈悼念殷海光〉一文中寫道,

殷海光曾說:「我最大的特質就是否定自己。我覺得我以前所寫的東西,都沒有 什麼內容,僅是我的心路歷程的一些語錄。」、「我現在才發現,我對中國文化的 熱愛,希望能再活十五年,為中國文化盡力」。37除此之外,從殷海光晚年寫給 林毓生的信函來看,期間的隻字片語似乎在在能呈顯殷海光晚年對「中國傳統文 化」的態度轉變,比如林毓生提到殷海光給他的信函中曾表示:

現在的中國文化思想,沒有什麼可談的了,真正的本土知識分子幾乎整個 覆滅了。即令在五四當時,領導人物又那裏有深遠一點的眼光?他們多會 呼叫,少能思想,何以致此?至少有這幾個原因:一、胡適之流的學養和 思想的根基太單薄。以「終生崇拜美國文明」的人,怎能負起中國文化文 藝復興的領導責任?更何況他所崇拜的美國文明主要是五十年前的?他 雖長住美國,其實是在新聞邊緣和考據紙堆裡過日子,跟美國近五十年來 發展的學術沒有相著干。二、五四人的意識深處,並非近代西方意義的”

to be free”而是”to be liberated”。這二者雖有關聯,但究竟不是一回子 事。他們所急的,是從傳統解放,從舊制度解放,從舊思想解放,從舊的 風俗習慣解放,從舊的文學解放。於是,大家一股子勁反權威、反傳統、

反偶像、反舊道德。在這樣的氣流之中,有多少人能做精深謹嚴的學術思 想工作?三、新人物反舊,舊人物也反新。互相激盪,意氣飛揚,防禦是 尚,於是形成兩極。彼此愈來愈難作理性的交通。一九一一年以後的中國 就沒有像日本那樣的穩定的社會中心,以及深厚的中間力量。加上左右的 政治分化和激盪,更是不可收拾。正在此時,日本人從中橫掃,遂至整個 土崩瓦解,新秦便崛起廢墟。關於這個大問題的種種,有太多足夠今後的 歷史學人研究和思考的。38

除了上述這些由他人撰寫轉述的殷海光晚年形象外,殷海光在晚年所著的

《中國文化的展望》,也時常被拿來做為其立場轉變之佐證,甚至認為殷海光已 經透露出擁抱「中國傳統文化」的想法,王曉波甚至指出,殷海光思想轉變的原 因,主要是因為兩個因素:「一是寫作《中國文化的展望》和其以後的再思考,

另一則是美國打越戰」。39他認為殷海光寫作《中國文化的展望》時,已經發現

「中國傳統文化」並不是一些法西斯所說的那種「光榮」、「偉大」的「傳統」, 而是具有真正沉潛的生命力和道德感的;其次,美國進行越戰,也使得殷海光對

36 王曉波:〈悼念我的老師殷海光〉,《殷海光全集──殷海光紀念集》,(台北,桂冠,1990 年),

頁 212。

37 牟潤孫:〈悼念殷海光〉,《殷海光全集──殷海光紀念集》,(台北,桂冠,1990 年),頁 34-35。

38 林毓生:〈殷海光先生一生奮鬥的永恆意義〉,《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1989 年),頁 320。

39 殷海光著,林正弘主編:《殷海光全集──學術與思想(一)》,(台北,桂冠,1990 年),頁 212。

13

於美國落實的「自由民主」想像破滅,他認為美國打越戰,就如同當年中國大陸 所進行的剿匪清鄉一般,並無區別。

綜上所述,首先,從殷海光早前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面對態度所書寫的 專篇論述上看來,「非傳統」不是他晚年才突然提出的詞彙與認定,而是他早已 有的自我定位,所以應該不能說殷海光是一個從「反傳統」走向「非傳統」的思 想過程,而是他本來就持有「非傳統」的定位。其次,殷海光晚年態度的轉變,

是否能說明他已走向擁抱「中國傳統文化」的道路呢?本文認為,殷海光對「中 國傳統文化」的態度,在他即將離世的一兩年裡,或許有所轉變,但是他本就不 是一個「反傳統」者,做為一個「非傳統」者,實際上也只能說是自覺發現了「中 國傳統文化」並非他原來所認為的如此價值低落而已,並且就殷海光的一生而言,

僅憑藉這些相對少量的言論,不僅難以形成殷海光晚年完整清晰的思想輪廓,而 且這些言論還多是以書信、語錄、談話等方式呈現出來,因此我們或許僅能說殷 海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觀感可能晚年正在轉變,至少可以看見他重新在思考

「中國傳統文化」可能存有的價值,然而這個轉變最終會走向何方,隨著殷海光

「中國傳統文化」可能存有的價值,然而這個轉變最終會走向何方,隨著殷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