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社會對「自由」的討論

第五章 結論

第二節 臺灣社會對「自由」的討論

如果想要討論現在臺灣社會與「自由」相關的議題,本文認為,可以先參考 幾份較為知名的「自由指數列表」,以便先了解目前臺灣的「自由」狀況展現如 何,接著再討論臺灣目前關於「自由」的討論和爭議問題。

關於世界各地自由度的表現與評比,我們可以參考幾個非政府組織的觀察資 料報告,這些非政府組織每年都會根據自己的標準去核查現實,並公開發表他們 對世界各地自由情況的觀察與評估結果,甚至為每一個地方的自由情況進行世界 排名,比如美國自由之家的世界自由度調查、法國無國界記者的新聞自由指數、

美國華爾街日報和傳統基金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加拿大菲沙研究所的世界經濟 自由度指數等等,而臺灣也都在評比排名的列表當中。

2019 年,臺灣在美國自由之家的世界自由度調查上,得到 93 分高分,評比 分類為三級中的第一級「自由」;145在法國無國界記者的新聞自由指數表上,評 比分類為五級中的第二級「狀況尚可」,位列全球第 42 名;146在美國華爾街日報 和傳統基金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表上,獲得 77.3 分,評比分類為五級中的第二 級,位列全球第 10 名;147在加拿大菲沙研究所的世界經濟自由度指數上,評比 分類為四級中的第一級「最自由」。148每年這些數據資料被公布時,臺灣的媒體 都有相關報導,政府有時也會有所回應,如果我們認可這些評比有一定的公信力 存在,那麼關於臺灣的自由度表現,與現今世界各地相比,根據目前能見數據看 來,應該還算是表現優良,如果能夠逐年觀察每一份報告的話,我們也會發現,

其實臺灣大部分的數據表現都在進步中,至 2019 年,許多數據甚至已經達到臺 灣的歷年最佳表現。然而,即便臺灣關於自由評比的各項數據展現,狀況都還算 良好,臺灣內部關於「自由」的討論與爭議,依然沒有停止過,在感受上,臺灣 社會對於「自由」的討論,似乎依然存在著種種不滿,每當有個別相關的新聞事 件出現時,臺灣社會甚至會出現一些疑似反自由的聲音,而臺灣的「自由」是否 正在倒退?臺灣的「自由」是否正在逐漸被侵蝕?這樣的疑問,也並未因為臺灣 各種評比數據展現良好而消失,如果關心臺灣的「自由」狀況與對「自由」的討

145 “Freedom in the World 2019 Map”, Freedom House,(2019), https://freedomhouse.org/report/fr eedom-world/freedom-world-2019/map.

146 “2019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2019), https://rsf.org/en/ranki ng/2019#.

147 全世界排名名次可參考:“2019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The Heritage Foundation,(2019), https://www.heritage.org/index/. 全世界評比類別與分數可參考:“interactive heat map”, The Heritage Foundation,(2019), https://www.heritage.org/index/heatmap. 臺灣各項指標得分與情況 說明可參考:“2019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Taiwan”, The Heritage Foundation,(2019), https://www.heritage.org/index/country/taiwan.

148 “Economic Freedom of the World: 2019 Annual Report”, Fraser Institute,( September 12, 2019), https://www.fraserinstitute.org/studies/economic-freedom-of-the-world-2019-annual-report.

83 由時報》(2015 年 4 月 23 日),https://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296250;周郁蘋報導:

〈「台灣言論太自由」惹負評 江蕙臉書也關閉〉,《中國時報電子報》(2015 年 4 月 24 日),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424003134-260404?chdtv;黃于珊報導:〈江蕙 一句「台灣言論太自由」 鄉民群轟:票賣的好就囂張〉,《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5 年 4 月 23 日),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50423/597571/。

150 柯文哲完整發言影像資料可參考:陳子瑜上傳影像:〈柯文哲出席言論自由圓桌會議〉,(2016 年 4 月 6 日),https://youtu.be/1Lp_66y_4rU;陳子瑜上傳影像:〈柯文哲談言論自由〉,(2016 年 4 月 6 日),https://youtu.be/xHe5_ERIgqE。

151 相關議論報導可參考:郭安家報導:〈言論自由日 柯 P:自由不該成傷人利器〉,《自由時報》

(2016 年 4 月 7 日),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656629;黃明君、陳 韻雯報導:〈「台灣不缺謠言」 柯 P 嘆言論太自由〉,《中國時報電子報》(2016 年 4 月 8 日), News》(2009 年 4 月 18 日),https://news.tvbs.com.tw/entertainment/127690;王寓中報導:〈成 龍:台灣太自由 所以很亂〉,《自由時報》(2009 年 4 月 19 日),https://news.ltn.com.tw/news /focus/paper/296712。

84

才是筆者關注的焦點,如果我們不能梳理這樣的感受是怎麼來的?該怎麼看待?

是否有解決辦法?而只是再次強調自由的價值,或是只停留在批評、甚至嘲諷發 言者的階段,那麼這樣的說法或想法,始終都會存在臺灣社會。

如果想要探究關於「太自由」、「太亂」的感受從何而來,也許我們可以回歸 事件本身去捕捉一點蛛絲馬跡。比如關於歌手江蕙的發言,其實追究事情的起因,

是因為江蕙關注到一位疑因遭受網路霸凌而輕生的年輕藝人楊又穎,在為年輕生 命的殞落感到可惜之餘,她也想批判「網路霸凌」的現象,因此當時她才引了阮 玲玉的一句「人言可畏」來為藝人隨時需要遭受觀眾言語指責的處境發聲,進而 說出了「臺灣言論太自由,……,謾罵的人看中這一點,所以能為所欲為」的想 法,154「希望楊小姐的犧牲,可以讓一些人反省,讓整個社會祥和一點」,155即 便當時這樣的說法事出有因,依然引發許多觀眾不滿,甚至紛紛前往她的社群網 站留下不贊同的諸多意見,導致後來她選擇將社群網站關閉一段時日,據聞當時 江蕙曾向經紀人陳子鴻表示:「我書念的不多,不講就不會出錯。」但關閉自己 的社群網站後,又沒有地方可以為自己關心的弱勢團體發聲,因而感到兩難,156 最後江蕙的社群網站再次開放時,這則貼文也已被刪除。其實江蕙的感受可以理 解,而她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大概也不會是反對言論自由的存在,相信她在自己 選擇關閉社群網站,但卻感到無處發聲時,也能體會自己對於言論自由的需求,

畢竟這次是她自主選擇關閉自己的主要發聲平台,那麼如果今天這個自主權不在 她手上,而是為了「社會祥和」,出現在政府手上呢?屆時,什麼是「太自由」, 恐怕就不是你我個人可以說三道四的事情了,而這或許也是引發許多觀眾感到不 認同的原因。因此,筆者當然不認為江蕙的心聲,是想表達的是反對言論自由,

根據她的發言,我們能看見的,可能只是她對言論自由這一權利的想像產生誤解,

似乎認為言論自由的權利包含言語霸凌,或者給予人民言論自由的權利,會導致 言語霸凌的狀況產生,然而實情當然並非如此,依據臺灣現行的法律,言論自由 的權利當然不包括侵害他人的霸凌言語,如果一個人感覺自己受到他人的言語侵 犯,最應該採取的作法,應該是去依法控告,以捍衛自己的權利。這樣的做法也 許聽起來過於理想,因為一般臺灣人民少會為了這「一點小事」,就走進法院,

但無論如何,歸根究柢,這並不是自由的本質有何錯誤。如果我們想要避免這樣 的事件,在臺灣持續發生,那麼我們需要做的,可能是創造一個友善的司法環境 和社會氛圍,從教育上讓人民清楚了解關於自由的種種權利義務,以期人民能夠 擁有足夠的公民素養,在自己受到侵害時,也願意主動積極爭取自己的權益,而 不是再怪罪自由。

同樣的,臺北市長柯文哲的一句「過度言論自由」說,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到

154 江蕙所謂「這一點」,原文本意是指演藝人員很少會在面對觀眾時,選擇為自己辯白。

155 江蕙原文已從個人社群網站刪除,但是仍可從其他報導文章中看見全文截圖,比如:周郁蘋 報導:〈「台灣言論太自由」惹負評 江蕙臉書也關閉〉,《中國時報電子報》(2015 年 4 月 24 日),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424003134-260404?chdtv。

156 三立娛樂中心綜合報導:〈「言論太自由」引網友撻伐 江蕙關臉書嘆:我書讀得不多〉,《三立 新聞網》(2015 年 5 月 1 日),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73217。

85

類似的感受,在他的發言被關注、並引起民眾熱議時,台北市政府隨後也發出新 聞稿,157幾乎將柯市長在學術研討會的發言,逐字轉錄成文字,而柯文哲在自己 的社群網站也發出貼文,158重新論述一次自己的講法。就筆者看來,若綜觀柯文 哲的所有發言,其實應該可以批評的是,他的用字確實不精確,因此模糊了他的 發言本意。細看柯文哲的整段發言,原語句表達的就是兩部分:

第一,言論自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第二,也許我們今天擁有言論自由,但是也因為過度言論自由,看起來還 是有一些併發症,但是我們也認為說整個人類文明會繼續進步,所有這些 目前看到的亂象,在過程中一個一個慢慢來,還是可以被矯正過去,所以 要保持一種樂觀的態度來看待歷史的發展,如果能夠保持這兩種心態的話,

我想臺灣社會會變得越來越好。159

隔日,柯文哲在自己的社群網站上的貼文,也表達了自己在會中提及的「過度的 言論自由也有併發症」,其實是自己的感慨,並寫道:

臺灣社會充斥著太多謠言。……,在享受言論自由的同時,也必須謹記自 己的責任。「自由是不妨礙他人的自由」,我們必須珍惜它、捍衛它,但也 要善用它,自由不該成為傷害他人的利器。160

無論是口頭上的發言,或是文字上的表達,其實我們都可以看出柯文哲只是在談 論民眾或記者在實行言論自由權利的過程中,所衍生的其他問題,也就是他所謂 的「過度言論自由的併發症」,他意在提醒臺灣社會的每個人,都應當對自己的 言論負責,可見他雖有那份「感慨」存在,但是也並未有反對言論自由的意思,

而且對於臺灣社會的問題,也有屬於自己較為清晰的解讀。然而我們仍然可以批 評他的用字遣詞確實不精確,筆者認為並未有什麼樣的言論自由,是「過度言論 自由」,比如柯文哲所介意的「媒體、PTT 謠言」,其實謠言就是謠言,根本並非 言論自由,這與言論自由何干呢?面對謠言,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澄清事實、依法 究責,讓製造謠言的人為自己的言論負責,而非幫自由貼上不相干的標籤。

而且對於臺灣社會的問題,也有屬於自己較為清晰的解讀。然而我們仍然可以批 評他的用字遣詞確實不精確,筆者認為並未有什麼樣的言論自由,是「過度言論 自由」,比如柯文哲所介意的「媒體、PTT 謠言」,其實謠言就是謠言,根本並非 言論自由,這與言論自由何干呢?面對謠言,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澄清事實、依法 究責,讓製造謠言的人為自己的言論負責,而非幫自由貼上不相干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