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泰國漢字教與學方式

第五章 需求分析

第三節 泰國漢字教與學方式

一、學習者對漢字教學方式的意見

(1) 問卷資料分析

問卷之─學習者對其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方式之滿意度為何─一題,因每 位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方式皆不同,受訪者接受過的漢字教學方式因而亦不 同,所以此問卷題目作為複選題,並必須分成兩個階段。首先統計學習者所 學過的各教學方式的總次數,再依據各教學方法的總次數去計算其對各教學

88

89

好像說些甚麼,可是完全聽不懂。後來3-4 年級時,有一位泰國老師在教學 時開始解釋分析一些漢字,說哪些字有「木」、「水」等,但是不能解釋的,

老師也不解釋,所以大概知道怎麼掌握漢字。可是因為要當漢語教師,所以 自己找書來看,之後才比較了解部首與部件在漢字學習的作用。

不過,從學習者的意見發現,以上的解釋方式較有限制。首先,因時間 的關係,較師只能解釋少部分的漢字,而且作為解釋的對象皆是課文裡的 字,見一個解釋一個。但對於未解釋的漢字,學生並無法了解如何掌握那些 漢字。另外,有時學習者不太了解教師分析漢字的作用,如:SI 2 對象指 出“在開始學漢語時,有時教師也解釋所看到的字有些甚麼小小的成分 (指

“部件"),如:人、豕、广、宀,但是到最後不知道這是為甚麼要學的,

所以就沒有再記了。”

有5 位學習者受訪對象表示,因漢字難以記憶,除了進行漢字書寫的教 學外,尚希望教師為學習者介紹、建議其他有效地掌握漢字的方法。(SI 1、

SI 2、SI 3、SI 6、SI 8)

另外,每位學習者說自己學習漢字的經驗,教師解釋漢字時,只是告訴 他們這些字是從圖畫演變出來的,但是並沒有提供圖畫。使學習者無法將現 在看到的漢字,連接到原來的圖畫。因此每位受訪者提出意見,應該提供演 變的圖畫。主要是讓學習者將這些漢字的記憶存到長期記憶庫中。

(3) 討論

從訪問與問卷的資料,對於教師所進行漢字分析的方法,是值得討論之 處。就教師透過學習者所學的漢字為分析的對象,學習者可了解該字造字理 念,亦有助於該字的掌握,但可否以該概念為學習其他字的方法?只使用如 此方式,學習者是否一直需要教師來進行每個字的分析?在有限的教學時 間,對於教師無法解釋的漢字,學習者又如何自我學習?

因此,真正有助於學習者的漢字學習的教學方式,不該僅是分析生字,

而是為學習者說明如何運用學過的字、所分析的構件為學習新字的工具。

90

91

92

該字真正的來源,而是教師提供的記憶技巧而已。不過無論是何種的技巧,

大部分皆可使其能記憶那些漢字,因而非常喜歡教師所提供的技巧。

SI 3 受訪者指出,他的一位老師學過漢字學 (受訪者自己認為,不知正 確與否) , 除了在課堂上解釋漢字外,當每次碰到學生對某個漢字的掌握 有些困難,便立刻解釋其的來源或者以構成的部件來分析造字的概念,使學 生如今仍然記得。

2.2) 具有漢語教學經驗者的意見

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因大部分的泰國教師對漢字知識的程度不深,在進行 教學時僅能進行分析比典型的字,因而常常時候為學習者提供自己的漢字掌 握技巧。

SI 8 受訪者提供自己教學的經驗:有的漢字不好記,因此他將自己當初 記得這個字的技巧提供給學生,如:“冬 "的上面就是“雲",下面有兩 顆雪;上天在下雪就是冬天的“冬"。之後當其成為漢語教師時,並將這個 技巧告訴學生,他們從此再也沒有把這個字寫錯了。

SI 10 亦指出,當遇到學生常寫錯的字,他將告訴學生自己判斷那個字 長得甚麼,可從整體來看,或者一部分一部分來看。接著自己做個聯想,創 造自己記得那個字的技巧。

每位受訪者認為這種的技巧能夠幫助學習者掌握漢字。至於是否使學習 者誤解漢字真正的來源,其認為,這種方法應該用於不好記憶漢字或者當漢 字的來源過於複雜,無法幫助學習者記憶的時候。總之,首先告知學習者該 字的來源,若學生仍無法記住,不妨為學習者提供其他的技巧,但是一定要 告訴學生這只是技巧,而不是該個字真正的來源。

三、學習者之掌握漢字方法

(1) 問卷資料分析

93

表 五-7 問卷─學習者常採用的漢字學習方法─統計表

項目 抄寫 自創技巧 運用教師教的

方法與技巧 其他 總計

次數 175 136 62 9 382

總次數%

( N = 382) 45.81 35.60 16.23 2.36 100.00 總人數%

(N = 203) 86.21 67.00 30.54 4.43 ---

從表 五-7 可見,學習者最常使用的漢字學習方式為─抄寫,該項之總 人數百分比高達 85.21。排第二名為「學習者本身自創技巧」,而「援用教 師的方法與技巧」之總人數百分比僅有30.54 。

(2) 訪問資料分析

從訪問的資料發現,學習者當時的學習階段皆認為,掌握漢字的最好方 法就是抄寫。因此學習漢字的過程便需要花很多時間來抄寫,如:SI 2 表 示“如果寫錯,就要再寫,要常常抄寫。”

另外,在教師未解釋的字,學習者尚需要創造自己的學習方式,如:

SI 5 對象指出自己掌握「備」字的技巧為「人、共、用→ 備」;

SI 8 :在碰到難記憶的字,需要自己創造方法。常常將那個字的形狀,

幻想成某些具體的物品,在找辦法把它的意義作連結。

SI 11 表示:“教師不解釋的漢字,就要自己回家練習,也需要技巧來 記。"

可見訪問受訪者在學習漢語的過程是透過抄寫的方法為第一,而自創技 巧為第二。

(3) 討論

從學習者對教師的各種漢字教學方式的滿意度可見,各教學方法的確對 學習者的漢字教學有幫助。但在學者自身的學習方法,卻以「抄寫漢字」為 第一,而「運用教師提供的方法」為第三。此可表示,在教師為學習者分析

94

的漢字之外,其他未分析的漢字,學習者都使用抄寫為練習的方式。亦可表 示,教師所提供的教學方法,尚未能夠滿足學習者之漢字學習問題,學習者 始終皆需要教師的指導,並無法自我建立學習漢字的正確技巧。

因而,對於漢字教學方面尚有該要加強之處。尤其是需要為學習者提供 可套用於學習新字的有效工具,勿過於依賴教師。除了可減少抄寫漢字的時 間,亦可減少學習者對漢字的誤解、厭倦與恐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