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數位教學設計

一、 教學設計模式

教學設計 (Instruction Design) 原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軍方採用 於發展空防系統。戰後則推廣為政府、工商企業使用。如今已應用於許多不 同領域,亦包括教育的領域。到目前止,有不少學者提出教學設計的模式,

主要分為單向性與多元性的模式。本部分內容只取出三種典型的模式來進行 介紹,如下:

(1) 教學設計通用模式 (genetic model):包含五項教學設計過程最核心 的要素,包括分析、設計、發展、應用、評鑑,呈現為平行過程的模式。

分析 設計 發展 應用 評鑑

圖 二-2 教學設計通用模式

(資料來源:楊家興 (2000)。自學士教材設計手冊。台北:心裡出版社。

p.22)

(2) 坎普模式 (Kemp model):Kemp 所推出的教學設計模式有三版,

其最新版為1985 的第三版。此模式未有過程的順序,未有起點,未有終點,

但是設計過程中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並以「修訂」與「評鑑」蓋擴所有的設 計模式。

29

圖 二-3 Kemp 教學設計模式

(資料來源:朱則剛 (1994)。教育工學的發展與派典演化。臺北市:師大書苑。.p.116)

(3) 迪克-卡瑞模式 (Dick and Carey 1990):其將教學系統歸納成三 類:一、確定教學的結果;二、發展教學;三、評鑑教學的有效性,共包含 了教學設計活動的九個階段,見圖二-4

確定教學

進 行 教學分析

確 定 選 寫 發展標準 發 展 發展及 設計並進行 教學目標 行為目標 參照測驗 教學策略 選擇教材 形成性評鑑 題目

確定起點 設計並進行 行為特質 總結性評鑑

圖 二-4 迪克-卡瑞教學設計的系統途徑模式

(資料來源:R.M.Gagne (1996)。教學設計原理 (陳正昌、孫志麟等譯)。台北:五 南出版社。P.27)

30

從以上圖二-4 可見,其實該模式與 Kemp 的模式有幾分的相似。從起 點「到設計並進行形成性評鑑」階段,可再度回去調整「確定教學」,從「確 定教學」亦連接至各階段的工作,整個階段內容可隨時修訂。但是與Kemp 模式所不同之處是每個階段有順序的方向,而 Kemp 的模式沒有。因此在 採用迪克-卡瑞的設計模式時,尚可確認是否經過各階段的工作,或有哪些 工作尚未完成。

二、語言教學課程發展進程

以上為通用性的教學設計,就對於語言教學本身的設計,尚需要考量語 言的特殊性質。就如Richard &Rodgers (1995) 所提出的語言課程發展近成 與教學方法之重要元素。其所討論的重點在於語言課程設計的教學法 (Method),共包含了三個要素:「教學觀」(Approach)、「設計」(Design)、「過 程」(Procedure)。「教學觀」為語言或語言學性質的理論。「設計」為教學觀 所導引的語言課程的各重要素。「過程」為根據教學觀與設計所規劃的教學 模式,進行實際的運用教學。在各階段所包含的考慮要點,皆是語言教學特 質的需求,亦可影響到教材與課程的評估。因此,在進行語言課程的設計時,

應該納入參考。

31

(資料來源:信世昌譯自 Figure 2.1 Summary of elements and sub elements that constitute a method. In Richards, J.C. & Rodgers, T.S. (1995).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28)

三、數位教材設計

電腦多媒體與數位教材,增加教學內容的視覺與聽覺效果,亦創造了自 學的環境。在沒有教師指導的學習環境下,教學與學習的模式亦與以往在課

32

堂上課的不同。從教材創作者至學習者中間的學習過程,必須透過教材為唯 一的媒體。亦因為教材形式的特殊,可按照學習步驟去學習,亦可一時進入 所包含內容的任何一項。所以該類教材要考慮到許多相關的要點。

信世昌(1997) 指出:發言網路教學課程必須注重三個面向,包括前置 分析、整體設計、以及輔助支援功能。

(1)「前置分析」主要為分析各成面的需求,如:為何要設計網路教材、

學習者本身因素、確認目標形態、評估WWW 功能等。

(2)「整體設計面向」討論教材內容、教學、以及人機介面的設計。教 材內容的設計,主要針對教學內容本身的考量,共具有7 步驟:確定內容、

規劃架構、教材切割、內容連結、多媒體素材製作、電腦程式選寫、測試與 修改。教學設計內容以教學設計理論為主要的依據,再加上教學內容的相關 設計理論,如:語言課程設計理論等。人機介面設計,涵蓋了銀幕設計(畫 面安排、色彩、字形、位置等)、聽覺設計 (是否、如何提供發音,呈現方 式為何)、以及互動設計(回饋功能、圖形的隱喻、按鈕的反應等)。

(3) 「輔助於管理功能」,包含三點要素,一、討論在使用者電腦操作 或使用過程有問題時,所改必備的協助功能;二、考量到如何儲存使用者來 使用網站的教學資料庫,例如上線資料、考試成績、學習路徑、討論問題等;

教學管理制度,為使用網路教材後的重重後續回饋,例如教材增刪與修改、

作業修改、問題回應與問題解答等。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