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淺談社會建構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第四節 淺談社會建構論

從一粒沙看世界,

從一朵花中看見天堂,

將無窮握在自己的手掌心裡,

將永恆收藏在一剎那之間。

~William Blak4

我們生活的社會,並非靜止不動,而是變化多端的,人類行為與社會生活之 間來回互動,讓社會變遷更加快速,要瞭解社會,我們必須深入我們的社會脈絡 和文化,而要知道社會中各種不平等的權力關係,則要透過批判反思去剖析存在 於社會不同層面的壓迫關係。以下將分別以批判理論及社會建構論的觀點來探討 前述章節討論的非主流青少年、主流文化對玩音樂和樂團的標籤,以及傳統團體 工作的思維。

壹、批判理論

批判理論的出發點是立基於「對社會更好」的想法,特別是針對主流文化,

即社會大眾所認定正確、可接受的事物(張永宗,2003)。但事實上並沒有統一 的批判理論,批判理論這個名稱背後,存在來自不同學者間的論述和立場(Gibson, 1986)。因此,批判理論可用來指稱各領域一些舊有和新興的理論,包括:馬克 思主義、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女性主義、解構主義等等。潘慧玲(2003)整 理批判理論的本體論、知識論及方法論,提出以下論述:

一、本體論:歷史實在論(historical realism)

批判論者、實證論者、後實證論者均肯定認同實體的存在,然其所認為的實

4 生於 1757 年 11 月 28 日,卒於 1827 年 8 月 12 日,英國浪漫主義畫家、詩人,擅長繪畫,曾 出版過數本詩集,且創作許多插圖作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體是透過社會、政治、文化、經濟、種族與性別等因素長期形塑而成的,雖然貌 似真實,具體呈現於一系列的結構中,然事實上卻是歷史中虛擬的實體。

二、知識論:交互的(transactional)與主觀主義

知識論認為研究者與被研究者是相互連結的,研究發現是由研究者與被研究 者彼此間的互動而形成,因此非價值中立。批判理論把社會理論當成是一種批 判,當作介入或干預生活的一種力量,研究發現並非價值中立,而是價值介入的

(黃瑞祺,2012)。這類主張挑戰傳統上將本體論與知識論二分的做法,被研究 者事實上與研究者是糾纏在一起的。

三、方法論:對話與辯證法

由於研究重視過程,故需要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間進行對話,而對話的本質必 須是辯證的,以轉換虛假意識,瞭解現有結構的歷史脈絡,並試圖改變結構,造 成社會的變遷。

批判理論有別於實證主義,實證主義關注社會現象和知識的因果性和一致 性,如同法蘭克福學派探討歷史的發展,以及人在其中的影響;批判理論也不同 於詮釋典範,詮釋典範關注的是經驗與現象的主觀意義或互為主體性(黃瑞祺等 人,2008)。援用Habermas(1971)的觀點,批判著重於知識解放的旨趣,幫助 人們釐清各種社會機制,瞭解扭曲的社會現況,並予以批判;批判是一種反思的、

有意識的努力,透過這種努力,可以將潛意識中的慾望或意識型態揭露出來,讓 我們覺察到所受於它的影響,以免繼續受其決定,不論集體或個人,批判是一種 自我省思和啟蒙的過程。

批判理論受到後現代與後結構主義的形塑,但並不等同於後現代主義。它關 注兩個焦點,其一,乃是公、私領域內的認同問題,尤其是這兩個領域之間在認 同上的不協調,因此,批判理論的一個主要焦點就是關注形成認同的過程;其二,

乃是關於文化機構(包括:媒體、宗教、科學與學術成果)如何被運用來形塑認 同,以及認定哪些文化產物是正確、真實、正常或可被接受的,或塑造出的認同 賦予了哪些人特權,進而標籤化、否定了其他的人。批判理論會關注這些造成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力不平等和標籤化過程的機制,也會關注結構與環境面對人產生的壓迫(楊淑 嬌,2003),並思考如何反抗這些壓迫的政治行動可能。

以批判理論的觀點來看,非主流青少年被社會灌上高危險群、叛逆、不念書 就會做壞、偏差、虞犯或邊緣等標籤,將他們問題化,形成一個強勢與弱勢之間 不平等的權力關係,而這樣權力不對等,或許促使青少年的行為被放大檢視,只 要是不符合主流文化期待的事情,都被視為是不重要的,例如本研究所聚焦參與 樂團這件事情,因為受到主流文化的限制,青少年的興趣和能力就可能被埋沒。

同樣的,傳統的團體工作的矯正或預防的概念,也是將服務對象預設為有問題 的,反之,樂團著重於青少年的興趣,能夠讓青少年從壓抑中解放自我。因此,

我們要進到結構或制度的整體脈絡,才能知道這些帶有負面意涵和不平等的建構 從何而來,瞭解青少年如何看待自己的處境和主流文化與社會結構層面的議題,

才能知道青少年怎麼看待非主流,並去除青少年的虛假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

貳、後結構主義中的社會建構論

後結構主義源自 1960 年代的法國,後結構主義的許多觀念是從結構主義而 來,拋棄了結構主義的簡化主義方法論後,取而代之的是後結構主義的取向,

Habermas 又稱之為「新結構主義(neo-structuralism)」,當中的代表人物是 Derrida、Foucault、Barthes 等人。後結構主義談論的主體,關注的焦點在知覺、

思想、情緒與行動如何構成,而後在瞭解語言與論述的脈絡上,社會性的創造形 式與主體性的表達,都受到時間與空間所限制,而「主體性」,係指個體之有意 識與無意識的思想、情緒與知覺,以及他對於整體世界和身邊環境之自我覺察與 認同的態度(楊俊鴻、蔡清田,2007)。

社會建構論屬於後結構主義,其概念來自 20 世紀著名的思想家米歇爾•傅 柯(Michel Foucault),在其《性史》第一卷中所提出,傅柯的此本著作有許多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譯,例如:性史、性意識史或性經驗史。傅柯藉由對 sexualité 這個概念不同的解 釋,讓我們知道,概念的解釋不只侷限於個人的內部想法,還延伸到人的行為、

互動、甚至包括知識的建構,或更廣的層面,像是政府、國家、各種權利的分配,

也涉及建築上各種不同建置的空間設計,諸如學校、監獄、醫院,甚至像 16 到 18 世紀出現的勞改所(江玉林,2012)。社會建構主義認為,性並非是一種獨立 於外在條件的觀念,而是文化建構的結果,而這種建構會隨著時代和社會的改變 而不同,如同「同性戀」與「異性戀」都是近代被歷史和文化創造建構出來的概 念。

本研究所欲探討的主流文化,包括升學、文憑主義和父母期望,其中對青少 年有很多的概念都是由社會建構而來的,像是「青少年應該要好好念書、升學」、

「玩音樂是沒有前途的」,甚至如前述所提及的高危險群、叛逆、不念書就會做 壞、偏差、虞犯或邊緣等稱謂,都是由社會建構而來的。然而,依照傅柯的觀點,

這樣會窄化了概念的解釋,且看不到隱含的權力關係,只會讓我們認為青少年就 該符合主流文化的期待,若達不到就被標籤為不好的。我們必須瞭解這些概念是 如何建構而來的,從更廣泛的從結構和制度面的脈絡來看,也要從青少年主體去 瞭解他們的知覺、思想、情緒和行動,才能發現隱含的權力關係,進一步才能夠 讓青少年跳脫框架與限制,展現自我和認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