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參與者的故事

第二節 獅子的勇氣

當我更篤定自己為何而做,而且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會讓我更大步邁進~ A

我出生在宜蘭蘇澳,家中排行老三,底下還有一個弟弟。國中時就非常好 奇姊姊參加的助人社團,高中在社團老師的安排下開始認識不同社群、不同樣貌 的人們,也在周末的時候社區服務,我看見社會上其實有一群人是需要我們去付 出的,「雖說人生而平等,但對他們來說一出生就是有些不平等的,可是這樣相對 來說我們更需要去幫助這些我們需要幫助的人(A1-005)」,我就那樣沉浸在助人 的幸福氛圍當中,高三填志願時堅定地把全國社工系都填了一遍。

【社工的無力 V.S 教育的溫暖】

大學期間一邊修習中等教育學程一邊進行社工實習,卻開始發現到社會工作 的現實面和困境。很多來課堂分享的實務工作者會提到目前社工界現狀的無奈,

和他們嘗試改變卻無法撼動什麼的整體環境,這些都讓我很無助,讓我對自己一 直以來的堅持有些動搖。再加上自己開始打工,以前還沒出社會,家人提醒的時 候一直覺得現實問題都是可以被克服的,慢慢地卻發現,其實還是有關係。

「我覺得社工的困境在於,你可能很努力付出,可是你的回饋,我覺得那個回 饋不見得是金錢的回饋,而是有時候是人給你的一些評價、或是他的一些態度,

或是怎麼去看待你這個工作,其實都是不對等的(A1-004)。」

我那時選擇在醫院做社工實習,當時有一個很大的感受就是,醫院裡面醫生 好像就是最大的,其他醫護人員可能是第二,但社工不知道為什麼卻是最卑微的。

有時候看實習督導在為案主爭取權益,常常會議中醫生一拍桌,大家就不敢再多 說什麼。我覺得是一種讓人感覺滿差的「本位主義」,大家都是同事,都來一起為

46

這個地方努力,為什麼要這樣呢?只是因為你的薪水比較高嗎?

相對於社工界的無力,教育實習卻給了我滿滿的溫暖和感動。實習的時候更 真實地看到很多孩子們的狀態和樣貌,我發現自己喜歡輔導老師這個角色,也感 覺這個地方確實需要我,「我同時也有感受到我對他們(學生)來說可能是一個很 重要的存在,是能夠給他不管是想法上或是在當時能夠陪伴他走某一段,這讓我 感覺到做這件事情我是有價值的、我是能被看見的、我是會被尊重的。剛好是這 兩個反差很明顯,然後,我就這麼一去不復返了(A1-012)。」

【調回宜蘭的失落與壓力】

實習結束後代理一年,就遇上國中輔導科大開的一零一年,那年我考上台中 正式教師,是個七十五班的大校,年輕的同事很多,可以一起出遊、桌遊團,是 很開心很溫暖的一年。後來因為母親身體不好,順利調回宜蘭之後,同事們都各 有各的家庭要照顧,我的朋友們也都在各地,剛回來的時候覺得宜蘭真的好冷!

「整整一年我感覺到滿大的失落感,加上不知道自己在這間學校的感覺,出去 外面研習常常都是不認得幾個人,……常常就是研習完(大家)就走,我覺得還 是一個孤單的狀態(A1-025)。」

我的另一個壓力來自於學校要求輔導教師一定要帶小團體,並在期末進行業 務報告,過去自己帶團體比較沒有被檢核,當然也會希望知道成效,也會想知道 這樣帶團體合不合適、方式這樣設計好不好;但是必須面對導師報告的時候,我 就會很希望,也感覺像是被要求用更實際的資料去告訴別人說參加小團體是有效 的。「甚至有時候導師會很直接告訴你他又怎麼了,所以他參加這個就是沒效,很 多導師可能很急於看見成果,……我覺得一方面是我們自己也是不服輸,一方面 會覺得有效沒效是你這樣論斷的嗎?你知道,同樣有一種被挑戰的感覺,就像在 醫院那樣的感受,……我覺得我可能自己本身有很多那種不服輸的特質吧,所以 會想要讓別人去看見自己存在的價值在哪裡(A1-021)。」

【能夠被肯定、被看見】

參加 DER 培訓,剛開始是覺得我們在做同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可以很快地把 我們拉在一起,麗斐老師和夥伴們給我的回饋讓我有感覺到被增強,是一種被肯

47

定的感覺;另一個階段是我們能夠去傾聽、接納、幫助彼此,讓我覺得這是一個 讓人很放心,能夠說些事情的地方。有時候大家會互相問有沒有交作業啊,或者 是要導師怎麼開啟談話,大家會很焦慮地一起想辦法或是分享做法,這種很貼近 的語言讓我感覺很窩心。甚至團督的時候彼此問候,結束後一起聊聊生活規劃等 等,「那個聊心的過程是滿療癒的,好像我們都把彼此看的很重要,或是我的事情 也被別人看的很重要,讓我覺得,我們好像不只是那種夥伴、同事的關係而已,

可能還有好朋友的關係的感覺(A1-036)。」

【如果我能看清成因,何必要執著成效】

麗斐老師在團督的時候常常問大家「你怎麼做到的」,本來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的,不就一直都這樣做嗎?但仔細去想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我以為理所當然的事 情並非如此理所當然,原來我自己做了些什麼造成了現在的成功,然後才能看到 自己一路走來,到底做了些什麼。

當我把這樣的反思眼光放到孩子身上時,看到他的分析報告我可能解釋不太 出來,我就會認真地思考推敲背後的原因,「而不會把所有的歸因都歸因在自己的 輔導、小團體沒有效。我覺得輔導成效好像變成不是最關鍵的事情,而是這個孩 子到底發生甚麼事情、或這個孩子背後有甚麼原因影響他,反而是更讓我們能夠 看見為什麼它的結果會是這個樣子。有效沒效已經慢慢變得其次了(A1-027)。」

DER 的方案設計讓我們必須要和導師頻繁的互動,這是我之前不會有的,過 去做輔導工作就是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比較願意主動跟熟的導師談話,對於不 熟的導師自己會擔心造成別人困擾,就能不要講話就不要講話吧。可是後來因為 學校小,常常會因為個案和某些導師有持續的合作關係,「而且在合作的時候你會 大概知道對學生的態度是甚麼、你是不是能夠認同,你也知道他其實是在為孩子 好,他們也知道我們真的也都是在為孩子想辦法、想策略,我們都知道我們彼此 都是在同樣的頻率,然後就會慢慢地分享更多自己的事情,就慢慢比較能夠更有 彈性一些(A1-050)。」

【從對立到並肩】

我很不喜歡那種「本位主義」很強烈的導師!

48

49

了孩子好,所以只要能夠對孩子有幫助的,他都願意去試試看。也看到他原來不 是我印象中的本位主義,可能只是他著重孩子的其他方面。能夠有這樣的發現我 自己覺得滿窩心的,也覺得自己滿勇敢的,願意去突破僵局、去突破自己。

當我知道原來和導師談話是對孩子有幫助的時候,就不會因為別人的一點批 評而退縮,就不會常常困在自我懷疑的情緒裡,「你更知道為何要去做這件事情,

要去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你覺得做這些事情有他的好處、他能夠幫助孩子 的地方是甚麼,然後你就會更無所畏懼的去做這件你覺得應該要做的事情,然後 讓整個狀態可以有更好的發展。我覺得那個無所畏懼滿重要的(A1-058)」。

【帶著勇氣和接納的心,大步前進】

在 DER 的後半期就遇上我爸得癌症。我爸本來就是一個本位主義很嚴重的人,

小時候他和媽媽的關係不是很好,他又習慣用自己的想法去評價事情、也聽不進 別人的話,我覺得自己很討厭本位主義的人應該跟他很有關係;再加上童年時期 他其實是常缺席的狀態,大家的關係就很疏離。所以他生病住院,我們全家都是 很煎熬的狀態,一開始當然很難過、也承受了他很多的情緒,中間也有很多爭執 和調整,但我覺得當我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知道該怎麼做能夠對現狀有最好的 幫助,就更能接受、也更能無所畏懼。

當然在過程中也慢慢能夠看見爸爸的轉變,「他現在更能夠主動付出,為家裡 做些事情,可能只是簡單地幫忙洗碗,或是載媽媽去洗腎等等的,因為他覺得現 在自己在家裡也沒事, 但我覺得這個過程中也發現他會越來越能夠為家裡著想的 這份心意,他是真的有不同的(A1-079)」。這些看見當然不是那麼容易,可能也 跟我是個容易心軟的人有關吧,只要看到他改變了就覺得可以慢慢放下,「也慢慢 地看到我們自己的接納,對爸爸的接納也有真正的轉變,整體的關係也都滿和諧 的。這應該算是這一年半最大的事件和轉變,就我們家裡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轉 捩點,也許是我們最喜歡的安排吧(A1-078)」。

最後雖然因為接下來研究所和結婚的考量,我並沒有選擇繼續留在 DER 團督 裡,但我覺得 DER 的精神已經持續在我的生活當中。像現在面臨找指導教授的困 境,剛被一個教授拒絕了,但我也只能嘆口氣,然後繼續找下一個,就不會有很 多時間卡在負面情緒裡,也知道自己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論文,做就對了!或是因

50

為自己的小團體遇到導師忘記約好要好訪談,我也會想說應該是他們太忙碌了,

或是之前的經驗讓他覺得會談很久、很煩,我就會想有沒有更好的提醒方法,就 回來了打一張單子,把這次訪談的目的和時間說清楚,然後再一個個地去跟導師

或是之前的經驗讓他覺得會談很久、很煩,我就會想有沒有更好的提醒方法,就 回來了打一張單子,把這次訪談的目的和時間說清楚,然後再一個個地去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