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班級常規經營策略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班級常規經營策略的相關研究

班級常規經營是教師的教學是否能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為「班級常規 經營」一詞,有些學者以「班級常規輔導」或「班級常規管理」稱之,故 本研究於 2014 年 12 月在臺灣碩博士論文加值系統中鍵入「班級常規」搜 尋,整理相關文獻。班級常規經營相關文獻量不多,文獻大部分是由班級 經營策略作為研究方向,而吳明芳(2001)指出班級常規經營策略包含在 班級經營策略中,以下就「班級經營策略之相關研究」及「班級常規經營 策略之相關研究」討論之。

壹、班級經營策略之相關研究

本研究整理班級經營策略的相關研究文獻,歸納如下:

一、個人背景變項與班級經營策略之相關研究

整理相關研究後,發現班級經營策略之個人背景變項影響因素分別

有:性別、教學年資、任教年段、學校規模等因素,分別說明分如下:

(一) 性別

在國小導師班級經營策略相關研究中,吳那莉(2013)、洪秋如(2005)、 陳銘志(2013)、黃靖婷(2009) 認為不同性別之國小教師在班級經營策 略表現有顯著差異,其中陳銘志、黃靖婷提出女性教師優於男性教師。徐 瑞浡(2011)、張仁芬(2012) 指出不同性別班級經營策略有部分差異。

(二) 教學年資

在國小導師班級經營策略相關研究中,吳那莉(2013)、洪秋如(2005)、 姚培鈴(2005)、許哲耀(2010)、黃靖婷(2009)認為教學年資的不同,

在班級經營策略上有顯著差異,其中許哲耀發現任服務資對班級教學經營 之作業指導及教學成果評量層面等策略有顯著性差異,而黃靖婷指出在班 級經營策略表現上,資深教師高於年資較淺教師。

(三) 任教年段

在國小導師班級經營策略相關研究中,張仁芬(2012)指出任教年段 不同的級任導師班級經營策略有部分差異,許哲耀(2010)認為任教年段 不同的教師對班級教學經營之教學方法應用有顯著性差異。

(四) 學校規模

在國小導師班級經營策略相關研究中,姚培鈴(2005)指出教師班級 經營策略受學校規模影響而有所差異。張仁芬(2012)表示不同性別、年 齡、婚姻狀況、任教年段和學校規模的級任教師,其班級經營策略有部分 差異。吳那莉(2013)認為級任教師背景變項中,因學校規模的不同,而 在班級經營策略上有顯著差異。

二、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之相關研究

(一) 班級常規

1. 國小班級常規經營的有效策略有建立班級常規和輔導學生的不當 行為(林姵伶,2009)。

2. 共同訂定班級常規並加以運用、利用適當的時機教導班級常規、常 規之執行與維繫應該要明確、適時處理學生不當行為(周菁菁,

2012)。

3. 訂定常規、教導常規、執行與維繫常規、處理不當行為有助於掌控 班級秩序(林麗芬,2008)。

4. 班級常規的訂定是 POWER 教師成功運用的六項班級經營策略之 一(鄭淑文,2007)。

(二) 親師關係

1. 建立良好親師關係的班級經營策略(林欣怡,2013):

(1)主動與學生家長聯絡,針對特殊需求孩子進行家庭訪問。

(2)透過各式活動來增進親師及親子間的情感。

(3)以正向的態度面對家長的質疑。

2. 建立親師雙向溝通的管道、善用家長資源以促進親師合作、舉辦親 師懇談會有效的溝通、建立和諧的親師關係。(周菁菁,2012)

3. 運用親師之間的多元化溝通管道、運用家長資源、運用親師懇談 會、面對家長的批評質疑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親師溝通(林麗芬,

2008)。

貳、班級常規經營策略之相關研究

關於班級常規經營策略的相關研究之研究結果,本研究歸納如下:

一、研究對象

就研究對象而言,黃淑怡(2008)、陳珍蘭(2008)、吳世仁(2009)、

陳虹橞(2011)、余佩玲(2012)以教師為對象,劉玉英(2010)以班級為 對象。研究者在高雄市國小服務多年,深刻體認國小導師在班級常規經營 上的重要性,故本研究以教師中的國小導師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就研究方法而言,有問卷調查法(黃淑怡,2008、陳珍蘭,2008、陳 虹橞,2011)、行動研究(吳世仁,2009、劉玉英,2010)、半結構式深度 訪談(余佩玲,2012)。由於問卷調查法使用最多,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使

用最少,而綜合 2 者的研究不多。故為了更深入了解問題,本研究綜合 2 者,使用問卷調查法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

三、背景變項

(一)國小教師的班級常規管理策略,不會因為性別、任教年段、擔任職 務、教育背景、學校規模等的不同而產生差異;在班級常規管理策 略方面,年資 21 年以上的教師比教學年資 6-10 年的教師更常運用 民主策略進行常規管理。(黃淑怡,2008)。

(二)已婚教師與先前已有任教一年級經驗之教師,對於幼小銜接理解程 度較佳;教學年資 1-5 年之教師、未婚教師與第一次任教一年級之 教師,其幼小銜接相關知能較為不足。具幼教相關背景之教師,其 班級常規經營策略較一般大學修習教育學程組與學士後師資班組教 師為佳(陳珍蘭,2008)。

(三) 國小教師在整體班級常規經營策略上不因其背景資料不同而有所差 異(陳虹橞,2011)。

四、策略使用方面

(一)一年級教師在班級常規經營方面較常使用關懷策略。其中已婚教師 與先前已有任教一年級經驗之教師在班級常規經營方面常使用關懷 策略;教學年資 1-5 年之教師、未婚教師與第一次任教一年級之教 師在班級常規經營方面較常使用權威策略;重視學童同儕互動銜接 與生活作息銜接之教師,在班級常規經營方面常運用關懷策略與民 主策略(陳珍蘭,2008)。

(二)指出班級常規經營的完整程序為班級常規的訂定、教導、執行與評 鑑。師生共同討論班級常規能增進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進而提昇其 遵守班級常規的意願。班級常規的教導要持續才能讓學生行為不斷 改善。班級常規的落實需搭配完善的獎懲制度。親師合作讓研究者 的班級常規經營事半功倍(吳世仁,2009)。

(三)指出班級常規經營中,國小教師較偏向使用「民主策略」(陳虹橞,

2011)。

(四)提出有效的常規經營策略:計有常規的教導、常規的制定、常規的 內化、常規的執行及不當行為的處理五個部分(余佩玲,2012)。

綜合以上,本研究以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背景變 項為性別、教學年資、任教年段、學校規模等因素,從班級經營常規的建 立、教導、實施、獎賞、處理不當行為和與家長合作著手,瞭解國小教師 在班級常規經營中,所運用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