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球迷消費實踐與社群文化

一、 球迷的定義與認同

(一)球迷的發展歷程—球迷的定義,如何成為迷

迷源自“fanatic”的縮寫,原先指對宗教有過度信仰和崇拜,後被拓展指稱 對運動或商業活動保持熱情的支持者(Jenkins,1992)。關於「迷」(Fan)的 記載最早是在18 世紀的新聞中出現,用以指稱特定運動球隊的追隨者,而之後 又不僅限於活動的參與者,無論是否有實質參與,只要是對運動和商業性娛樂 的忠實「熱愛者」(Devotee)都可以被稱為迷(Jenkins,1992)。因此 Jenkins

(1992)定義「迷」是被用來形容沉溺於狂歡某種事物的人,與一般閱聽人不 同。Hills(2002)則將迷定義為一個對特定的明星、電影或是樂團有濃厚興 趣,並且能夠掌握所有相關細節資訊的個體。其對於文本的「主動涉入」

(involvement)與「認同」(identification)程度較一般閱聽人深入(Fiske,

1989;轉引自簡妙如,1996)。

簡妙如(1996)認為迷是「過度」的閱聽人,過度指稱的是更為認同和涉 入,如果缺少了「過度性」,可能無法成為特定事物的迷。如需要對某種活動 或明星的過度讚賞愛慕(Abercrombie & Longhurst,1998)。而過度又包括

「外在行為的過度」和「內在反映的過度」,前者指的是生產性行為的展現,

包含「參與、追隨、忠實的熱愛者;密集投入想像的關係;狂熱興奮的群眾 行;生產迷的文本;組織迷的社群;生產迷的創作」,後者則是對於所著迷的 文本的認同與區辨,包括「情感上的熱愛;崇拜;意識形態上的認同;與其他 人、其他文本產生區辨」(簡妙如,1996),認同與區辨這部分將在第二部分 再詳加敘述。

因此迷是最顯意見也是最能夠被辨別的閱聽人,他們會穿著支持球隊的衣 服,為了演唱會門票排隊數小時,而且只有迷才能深刻體會到迷群的感受、愉 悅以及迷群再現(represents)於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並且其實每個人都是某種 事物的迷(Lewis,1992:1)。且迷不僅僅是一個標籤或類別,更是一種身份 和表現,而作為迷的分類與社會背景和時間有很大的關聯,例如自己自認為是 迷,但別人可能不認同他的支持模式是迷的展現,不同的時間和背景也可能造 成不同的支持模式(Hills,2002)。

Wann、Melnick、Russell 與 Pease(2001)將運動迷定義為一個對於特定運 動、球隊或是運動員有興趣並且支持和追隨的個體。而運動迷之所以觀賞運動 賽事並成為迷,根據李嘉宜(2016)整理運動迷觀賞特定運動賽事的動機提 出:(1)「娛樂性」是運動迷主要的動機:且擁有特定支持球隊者能夠獲得比 沒有特定支持球隊者更高的愉悅和滿足。(2)永遠不知道結局:無法預期勝方

(Wilson,2013),比賽的不確定性與懸疑感為運動迷帶來刺激感受,心情隨 著比賽而高低起伏,能夠降低日常壓力(Wann,1995)。(3)歡呼、吶喊成 為「逃離」日常瑣碎生活的出口。(4)「美學」:因球員的技巧、優美體態表 現與美技而觀賞運動 (Wann,1995;Wann & Wilson,1999)。郭馥滋、黃貴 樹、王正忠、雷小娟(2012)則指出男運動員要備受關注必須要強壯、擁有霸 氣,女運動員則是依靠身材和服飾裝扮。(5)「自尊」:基於支持球隊的成 功,獲得對自身正向的自我概念,將支持球隊看作自己的一部分,也因此會更 傾向支持戰績好的球隊,而原本支持的球隊如果戰績好讓球迷更認同球隊與球 員。(6)「社交」:和家人朋友一起觀賞運動賽事,運動賽事提供溝通和資訊

交流的平台(Wenner & Gantz,1998)。(7)「群體聯繫」:運動可以提供運 動迷一個社群的歸屬感,對支持隊伍產生認同、認為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

(Wann & Branscombe,1993)。

Funk 與 James(2001)提出心理連續模式(Psychology Continuum Model,

PCM)依照個人心理與運動、球隊或是球員的連結程度並透過參與作為表徵,

區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知曉(awareness)」、「吸引(attraction)」、

「依附 (attachment)」與「忠誠 (allegiance)」(圖 2-2),而在此模式中 個人可能從較高階段後退或是停滯於某一個階段。

圖2-2 心理連續模式(Psychology Continuum Model,PCM)

資料來源:Funk, D. C., & James, J. D. (2001). The psychological continuum model: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 individual's psychological connection to sport. Sport Management Review, 4(2), 119-150.

在「知曉」的階段,表示知道這項運動或是知道這個球隊或是球員,而在人 生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因素造成個人認識不同的運動和球隊;接著到了

「吸引」階段,則是開始被運動或是球隊所吸引進而喜歡,這可能是基於支持 當地球隊,或是支持父親所喜愛的球隊或是喜歡戰績好的球隊,在這個階段個 人會透過電視觀看或是到現場參與比賽,且會穿著球隊球衣,但和下一個階段 的不同在於,處於「吸引」階段時個人,被運動吸引觀賞運動賽事的動機是基 於短暫的情境或是娛樂的動機;而「依附」階段,即是將自身與運動或是球隊 連結,對於運動或球隊產生情感依附,並將其視為個人生活風格的一部分;最 後到達「忠誠」,則是將運動或是球隊視為人生中極重要的一部分,與球隊的 連結變成持久且不易改變的關係(Funk & James,2001)。

以切爾西足球俱樂部為例,在「知曉」階段時是處於「我知曉切爾西這支 球隊」的狀態,接著被切爾西「吸引」成為了「我喜歡切爾西」;而「依附」

階段,即是認同「我是切爾西球迷」;最後到達「忠誠」,則是將切爾西球隊 視為人生中極重要的一部分,此時已到達「我為切爾西而存在」的境界

(Funk,2008)。

Crawford(2004)則結合 Moorhouse 分類的一般大眾、有興趣的大眾、業 餘愛好者、專業者,以及Abercrombie 和 Longhurst 的流行文化迷熱情程度光 譜,從一般大眾為起點提出成為運動迷的生涯發展歷程(圖2-3),加以定義運 動迷的各個階段,但強調這是過程而不是將運動迷分類,是用熱情

(enthusiatic)和忠誠(devoted)等詞語來表達運動迷的行為,而非將運動迷的 行為標籤和類別化。而此模型建立於Crawford 過去對於英國冰球支持者的研 究,雖然當時的研究對象是至少有過一次現場觀賽經驗的球迷。但Crawford

(2004)認為這個概念也可以適用於主要是透過大眾媒體和消費品接觸運動的 球迷,因為在如今大眾媒體飽和的時代,運動相關的消費產品充斥在社會中,

大眾媒體和消費商品已經成為人與運動之間主要的連結管道。

圖2-3 運動迷的生涯發展歷程 Career progression of a sport fan

資料來源:Crawford, G. (2004). Consuming sport: Fans, sport and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從圖 2-3 中可以發現「一般大眾」(general public)是發展歷程的起點,是 對於某項運動只有一些或是根本沒有興趣,然而在大眾媒體飽和的當代社會 中,即使是一般大眾,仍然會對所處的社會和文化中最受歡迎的運動有些許的 認識和經驗,如在臺灣對於籃球和棒球應該有基本的了解,而當開始對特定運 動項目產生更多的關注,會透過大眾媒體關心比賽結果和搜尋訊息,就邁出運 動迷生涯發展的腳步,進入下一個階段「有興趣」(interested)(Crawford,

2004)。此階段很常發生在小孩子時期,而且很常是被預定好的,就像是並非 是球迷選擇支持的球隊,而是球隊選擇了球迷,誘發對於特定運動項目和球隊 的過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Crawford,2004)。McPherson(1976)即指出家 庭、同儕、學校以及社群是讓個體成為運動迷的四個關鍵的社會化因素,而此 處的社群是指在家庭、朋友和教育之外的所有社會因素,包含了大眾媒體、運 動員角色模範等等。由於受到重要他人,如父母、朋友、教練以及學校,教 會、社區和媒體等機構的影響,人們被運動所吸引,且其中父母是在學齡前塑 造孩子對於活動和遊戲興趣的主要角色,而父親通常是讓孩子(尤其是男孩 子)認識運動的關鍵樞紐(Funk & James,2001)。李嘉宜(2016)研究臺灣 職棒女球迷的發展脈絡中,也發指出從一般大眾到深度女球迷的歷程上,將受 到個人特質(本身對運動的偏好)、重要他人(在其研究中發現多為父親、同 儕)和社會化情境(職棒發展興衰期與國際賽事)的交互影響。

接著「參與」(engage)階段,是對於特定的球隊和運動比前兩個階段更 感興趣,可能透過大眾媒體尋找資訊或是到現場觀看比賽(Crawford,

2004)。對於該運動項目規則有些許的了解,但此時的個體並不會認為自己是 迷,也並未加入球隊支持者的俱樂部,不認同自己是社群的一份子,也可能不 會擁有球隊相關產品,且重視球場上的娛樂勝過於球隊的輸贏(Crawford,

2003)。到了「熱情」(enthusiastic)的階段,運動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重要 的一部分,會定期透過電視觀看比賽或是到現場觀賽,認同自己是屬於某項運 動、某支球隊的迷,透過在球場內或是場外配戴具有球隊符號、象徵的球衣和 商品以此表達認同(Crawford,2004)。他們除了享受賽事帶來的娛樂,也開 始在意支持球隊的勝負(Crawford,2003)。本研究也將以此階段研究對象標 準,須認同自己為網球迷,觀看網球賽事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並且為特定 球員的球迷。

而當運動迷能夠持續對特定運動或是球隊、球員投入熱情,即到達「忠 誠」(devoted)。到達這個階段的運動迷是特定運動或是球隊的長期追隨者,

而且這在他們的日常生活和身份認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於運動的規則和 支持球隊的歷史有深刻的了解(Crawford,2004)。他們擁有並且展示相當數 量的球隊相關產品(Crawford,2003)。然而性別之間的差異也在此開始顯 現,以男性為主的運動,到達此階段的運動迷多數是男性,但這並不是指女性 運動迷在此階段後就難以前進,在媒體滲透的時代,透過大眾媒體和消費商品 都可以讓女性運動迷繼續跨出運動迷的腳步,只是相對而言,女性運動員參與 度較高的運動,如網球,女性運動迷的發展也受到較小的限制,然而無法否認 的是過去運動迷研究中女性球迷通常是被忽略的一群(Crawford,2004)。

而且這在他們的日常生活和身份認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於運動的規則和 支持球隊的歷史有深刻的了解(Crawford,2004)。他們擁有並且展示相當數 量的球隊相關產品(Crawford,2003)。然而性別之間的差異也在此開始顯 現,以男性為主的運動,到達此階段的運動迷多數是男性,但這並不是指女性 運動迷在此階段後就難以前進,在媒體滲透的時代,透過大眾媒體和消費商品 都可以讓女性運動迷繼續跨出運動迷的腳步,只是相對而言,女性運動員參與 度較高的運動,如網球,女性運動迷的發展也受到較小的限制,然而無法否認 的是過去運動迷研究中女性球迷通常是被忽略的一群(Crawford,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