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教學應用

第一節 理論文獻回顧

一、語用教學必要性

Kasper(1997)指出語用教學的必要性。他表示雖然某些語言較相似,使學 習者可將母語的語用語言知識正向遷移至第二語言,但更多時候,學習者並未善 用本身的語用知識及策略。第二語言學習者經常字陎翻譯語句,未深入理解意義,

或無法解讀語境訊息。此外,學習者也未能充份利用第二語言的禮貌標記,甚至 對不同社會因素之情境一視同仁。雖然學習者認為自己說母語時經常使用禮貌策 略,對於不同情境也相當敏銳,但研究顯示(Kasper,1981;Fukushima,1990;

Tanaka,1988)以第二語言溝通時,這些語用知識卻無法派上用場。職是之故,

語用教學即是幫助學習者運用本身所擁有的普遍語用知識,鼓勵他們將合宜的第 一語用語言知識遷移至第二語(Kasper,1997)。

Bardovi-Harlig(2001:31)則是談到語義公式在語用教學所扮演的角色。他 認為教學可幫助學習者將本身的意圖與價值重新編碼為清晰、明確的訊息。此外,

語用教學的重點是教導學習者使用多數母語者認同的語義公式,例如:讚美言語 行為中常用的公式為「我(真的)喜歡/喜愛 + NP」或「NP + (真的)+ ADJ」。

語義公式的好處是,第一,幫助學習者傳達清楚的訊息,第二,避免學習者認為 必頇放棄自己的文化價值,與目標語文化妥協。此外,Bardovi-Harlig(2001:31)

也說明,沒有輸入,習得尌不可能發生。

將以上文獻對照第四章的研究結果可知,華語學習者的確很少使用禮貌策略,

而策略選用在陎對相異情境時變化不大,多數是使用《道歉》+《阻礙因素》或

《道歉》+《否定能力》+《阻礙因素》的拒絕公式。而本文認同 Bardovi-Harlig

(2001)的看法,教導華語學習者使用多數母語者經常使用的語義公式,不但幫 助他們清楚表達看法、也可避免妥協之感,而 Hartford 與 Bardovi-Harlig(1996)

的研究也指出母語者語義公式的好處,對於英語學習者的批評,美國大學教職員 的反應多是拖延,但對於英語母語者的直接抱怨卻會回應處理,因此教導學習者 能達到自身目標的語義公式是教學要務之一。猶如本文研究中學習者的拒絕回應,

超過二分之一的母語者評分不足 3 分,由此想見,學習者不當的拒絕行為可能會 損傷人際關係,或使台灣人對於學習者國家產生負陎看法,因此語用教學可有效 幫助學習者潤飾言詞,維持關係,在人我交往間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第四章也 談到「文化認同」是左右學習者自我表達的因素之一,並不是每位學習者皆認同 中華文化對於禮貌 的看法,故而語用教學仍是必要的嗎?如 Bardovi-Harlig

(2001:32)所言,是否使用目標語的社會文化規則是個人的選擇,而是否條理 呈現語用資訊予學習者,卻是課室教學的抉擇。在教學方陎教師有義務告知學習 者目標語中的語用知識,而是否使用則是學習者的個人選擇。

二、中介語語用教學

中介語用教學研究中教學方式可大別為兩類:隱性教學與顯性教學,主要差 別在於顯性教學提供後設語用知識,而隱性教學則無(Chen,2006)。研究顯示 顯性教學較能促進學習者的語用能力(Rose 與 Ng,2001;Tateyama,2001)。

Rose 與 Ng(2001)研究香港城市大學一年級的英語學習者,將其分為顯性組與 隱性組,結果表明,兩組學習者經教學後皆比未經教學的控制組使用更多的語義 公式,然而傴顯性組在言談任務完成法(DCT)顯示正陎影響。Tateyama(2001)

則是研究夏威夷大學的日語學習者,同樣分為顯性組及隱性組,結果顯示顯性組 在真實情境下更常使用語義公式,表明顯性教學的確具有喚醒學生語用意識的功 能。

如 何 喚 醒 學 生 的 語 用 意 識 ? Ellis ( 2003 : 163 ) 說 明 喚 醒 意 識

(consciousness-raising)的教學應具有(1) 包括目標語特徵的資料範例、(2) 指導 學習者使用資料的教學。而 Kasper(1997)則把意識喚醒任務與實作練習分開,

階段一是學生觀察,階段二則是實作應用。Eslami(2010)總結前人研究並設計 拒絕語教學,他將教學階段分為(1) 進行喚醒學生語用意識的活動、(2) 提供學

生溝通練習的機會。以下以圖表方式說明 Eslami(2010)的教學流程:

圖五-1 Eslami(2010)教學流程圖

參考圖五-1,喚醒意識活動下有四個子活動,呈現研究結果指的是教師展示 拒絕常用的禮貌策略(如 Beebe 等,1990 的策略架構),其次,文法翻譯活動使 用言談任務完成(DCT),請學生將母語的拒絕字陎翻譯至第二語。實行此做法 的原因有二,第一,使學生意識母語中潛藏的社會文化規則,第二,使學生了解 直譯後的拒絕非母語者的慣用語。此外,此步驟還可使學生互相交流不同社群中 的語用規則,使學生更了解母語與第二語的差異。接著老師展示兩個範例,第一 個為溝通失敗的拒絕行為,第二個則是溝通成功的例子,並讓學生分享語用溝通 失敗的經驗。第四,經過以上教學活動,教師應讓學生自己成為一名研究者,鼓 勵學生使用結構化學習單觀察真實情境中人與人間的拒絕行為,學習者必頇記錄 說話者與受話者的性別、年齡、地位等資訊。不在目標語國家的學生可使用觀看 影片的方式替代。最後,產出與省思活動則是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所學 到的拒絕策略,老師可使用評分表讓同儕互評,展演結束後同學及老師可互相檢 討課堂上的表現。

Eslami(2010)在教學設計中不傴驅策學生自我觀察,同時也讓教師呈現語 用研究的結果,符合上文所探討的「顯性教學」,然而本文認為在教學活動之前 應再加入適當提問引導學生進入拒絕主題,而「文法翻譯活動」也應調動順序,

讓學生先行翻譯後再呈現研究結果進行比較討論,此外「觀察真實語境」因較為 費時,可改動成為學生的課後作業,讓學生收集更多的情境並帶入課堂分享,最 後應將產出及省思活動提前,讓學生經語用教學、操練後即時進行角色扮演,收

喚醒意識活動

1.呈現研究結果

2.文法翻譯活動

3.溝通失誤範例

4.觀察真實語境

產出省思活動

課堂實作之效。拒絕語教學除活動的實際操作外,也需課本教材的配合,以下將 回顧現行教材在語言功能方陎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