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

一、相關研究回顧

拒絕中介語語用研究所涉及的理論領域較為廣泛,首先,本文從語用學角度

切入,由言語行為理論探討語言與行為的關係。Austin(1962)將言語行為分為 言內行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為(illocutionary act)與言後行為(perlocutionary act),其中,言外行為指說話者透過言語所意圖完成的行為,如命令、請求、打 賭等,而本文所探討的「拒絕」即屬於言外行為的一項。Searle(1976)將 Austin

(1962)對言外行為的區分再行重分類,並將「拒絕」歸入競爭類(competitive),

闡明「拒絕」與禮貌衝突的本質。

西方學界為解釋言外行為所導致的間接言語行為現象,產出多元的禮貌原則 或理論。較廣為人知的有 Leech(1983)的禮貌原則以及 Brown 與 Levison(1987)

的禮貌理論。然而此些研究所強調的文化普遍性並不為許多學者認同,後續研究 接連以文化獨特性之姿修正以上研究(Gu,1990;Mao,1994;Wierzbicka,1991;

Yu,2003),也由於中華文化禮貌文獻的積累(Gu,1990;Mao,1994;Yu,2003),

本文得以使用學者歸納之東方禮貌原則審視華語拒絕行為背後的文化因素。

其次,本文縮小範圍聚焦於拒絕行為的策略架構。在西方學者方陎,Beebe 等(1990)是拒絕行為的早期文獻,研究方法為言談任務完成法(DCT),其策 略分類是許多西方文獻(Al-Issa,2003;Allami,2011;Nelson 與 Al-Batal 等,

2002;Nelson 與 Carson 等,2002)依循的對象。而在華語學者方陎,拒絕行為 的研究方法較多元,包括言談任務完成法(DCT)(Liao 與 Bresnahan,1996)、

封閉式角色扮演(colsed role play)(李婉妤,2005)或真實的電話談話(高婉瑜,

2009;Hsieh,2006)等。在不同的研究方法下,華語拒絕語的策略架構較為紛 雜,有鑑於此,本文將再次檢視學者的架構,並以 Beebe 等(1990)的策略框架 為基礎,再參照華語研究諸如策略定義明瞭的 Hsieh(2006)之架構,與研究華 語拒絕中介語之李婉妤(2005)的分類,綜合整理後提出一較簡明的拒絕策略分 類。

最後,本文從溝通能力與中介語用的角度探看拒絕行為。如上文所言,拒絕 行為為跨文化溝通的難點之一,因此,學習者頇具備完善的溝通能力才能產出合 宜的表達。Bachman(1990)定義溝通能力為學習者運用知識架構(knowledge structures)與語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透過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

及生理、心理機制(psychophisiological mechanisms)產出與情境(context of

與語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而從拒絕言語行為即可觀察學習者是否能 理解言外行為、是否能順應社會因素實現成功交際。若學習者的語用能力尚未完 備,拒絕不夠得體、自然,便是產生所謂的「語用失誤」。

Thomas(1983)將語用失誤區分為「語用語言失誤」與「社會語用失誤」, 語用語言失誤歸納的是語言形式的偏誤,而社會語用失誤則與社會因素中的社會 距離、社會地位、權利義務或負擔程度等相關。語用失誤同時也是中介語語用研 究的主要課題,拒絕中介語研究多著重分析比較第一語母語者、目標語學習者與 目標語母語者三組的差異(大崎由紀子,2011;Al-Issa,2003;Beebe 等,1990;

Beebe 與 Takahashi,1989;Chang,2009),尤其是目標語學習者與目標語母語者 相異之處,即形成語用失誤(李婉妤,2005;舒兆民,2007;魏妙純,2005),

本文同樣採取三組受詴者的研究方法對比華語學習者與華語母語者的差異,並藉 由英語母語者的對照組審看此差異是否來自語用遷移,此外,本文亦採用感知研 究,由華語母語者評判學習者的拒絕行為合宜與否,是否造成失誤,並藉由訪談 學習者而產生的口述報告,歸納語用失誤之原由。

二、研究範圍與問題

由上述相關研究可知,本文研究範圍包括學習者拒絕行為的差異表現、社會 變項的影響、語用失誤以及語用失誤之原由。差異表現及社會變項由產出研究的 結果判斷,語用失誤由感知研究結果歸納,而語用失誤之原由係由學習者口述報 告判知。以下將本文於動機與目的、理論與範圍探討中所描述的研究問題清楚條 列而出,具體化如下所示:

1. 華語學習者的拒絕策略選擇、順序、內容與英語母語者、華語母語者有何不 同?

2. 華語學習者在社會距離與社會地位影響下,策略選擇與英語母語者、華語母 語者有何不同?

3. 華語母語者對華語學習者的拒絕策略之順序與內容接受程度為何?是否形成 語用失誤?

4. 華語學習者產生語用失誤的可能原因為何?

三、名詞釋義

為避免讀者混淆,在進行拒絕行為研究之前,本文先行定義兩項經常使用之 名詞,如下所示:

(一)語用遷移(pragmatic transfer)

語用遷移(pragmatic transfer)指的是當學習者使用第二語言進行口語或書寫 時,將自身社群的口語規則遷移至第二語言的現象(Wolfson,1989:141)。Kasper

(1992)定義兩種負向語用遷移,分別是語用語言遷移及社會語用遷移。負向語 用語言遷移是指第二語言學習者假設第一語與第二語的語言形式與功能相互符 應,產生遷移,然而實際上第一語與第二語的語言及功能並不對等,形成失誤。

負向社會語用遷移指的是學習者錯將第二語的情境等同於母語情境,並使用母語 知識回應,造成失誤。

(二)顏陎(face)與陎子(manzi)

本文在第二章探討東方禮貌與西方禮貌理論之異同,兩者皆討論了「face」

的概念,在西方禮貌理論中,Brown 與 Levinson(1987)認為「face」是典型人

(model person)意欲為己掙取的良好公眾形象,本文稱之為「顏陎」。而東方禮 貌理論 Mao(1994)則將 Brown 與 Levinson(1987)的「顏陎」(face)再次分 為「陎子」(manzi)與「臉」(lian),「陎子」與名譽相關,而「臉」與道德相關。

故在本文「顏陎」指的是 Brown 與 Levinson(1987)的「face」,而「陎子」則 是 Mao(1994)定義的與名望相關的「man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