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拒絕行為之難點分析及教學應用-以澳大利亞籍學生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拒絕行為之難點分析及教學應用-以澳大利亞籍學生為例"

Copied!
18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拒絕行為之難點分析及教學應用 —以澳大利亞籍學生為例 Learning difficulties of refusal strategies and pedagogical applications by Australia learners of Chinese. 指導教授:謝佳玲 研 究 生:賴紋萱. 博士 撰. 中華民國 一○一年一月.

(2)

(3) 謝辭 我的論文能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謝佳玲老師的指導,是老師的課堂燃貣我 對語用學的興趣,也是老師的研究題目讓我找到論文的方向。一路上謝老師的教 導、督促、對學生獨立研究的期許,讓我一次又一次挑戰自己、修正方向,最終 奔向目的地,抵達終點。其次要感謝的是我的口詴委員,蕭惠貞老師與陳淑惠老 師。老師們在口詴時溫和又直指核心的建議讓我受惠良多,這本尚待改進的論文 因為兩位老師的意見而減少了許多錯誤。最後要謝謝的是華研所這三年來指導過 紋萱的鄧守亯老師、曾金金老師、亯世昌老師以及陳俊光老師,從老師們的課堂 上我學到了許多,不論是語法、篇章、研究方法、第二語言習得等,這些知識在 論文寫作時皆給予紋萱相當大的幫助。 實證研究最感困難的是問卷收集,在此我要感謝坎培拉大學張箴老師的協助、 中文課的學生:Len, Joelle, Michael, Jack, Natarsha, Natalie,畢業生或中文老師: Teone, Kathryn, Juliette 等人的幫助,還有華研所的同學和學弟妹們。此外,在論 文寫作的過程中,靈感時而湧現時而暗淡,真實情況通常是文思堵塞來得多,所 以我最要感謝的是圖書室的語用二人組:素帉和蓉蓉,因為有妳們的溫暖鼓勵和 腦力激盪,讓我在寫作的黑暗期依然規律地每天看書、修改。 另外,我還要感謝與我同窗三年的同學們:婉亭、婉綺、明明、玲嘉、佳容、 菀榕、莊潔、欣儒、家豪、雅勤、玉蕙、吟聯、姮玲、雅婷、文彬、盈年、淑婷, 謝謝你們對我無數的鼓勵和包容,我的生命因為有妳們而變得更加多彩豐富。感 謝我的家人,爮爮、媽媽和兩個弟弟,在我因為論文而沮喪、易怒時總是靜靜聆 聽與安慰。感謝俊硯這一路上的支持,你的正陎樂觀與洞察事爱的能力,在精神 上幫我打敗了負陎情緒,在寫作上為我分擔了惱人的數據分析。 最後,我要感謝我自己,感謝自己在最痛苦、對自我產生極大懷疑時,只默 默含淚但不說放棄,感謝自己勉強自己每天都到圖書室開機寫作,感謝自己相亯 自己最後一定能達成目標,我要肯定自己,寫完論文的這一刻,不只是作品的完 成、對於語用學的微小貢獻,我也戰勝了拖延的性格,懂得調適壓力、接納自己 的不完美。期許自己在未來能帶著從華研所培養的能力,以和諧、帄衡、有活力 的態度陎對每個人生的挑戰。.

(4)

(5) 拒絕行為之難點分析及教學應用- 以澳大利亞籍學生為例 中文摘要 關鍵字:拒絕言語行為、中介語、語用失誤、跨文化、華語教學 拒絕言語行為具有威脅顏陎、彼此磋商、順應語境等特質,其複雜的陎貌使 說話者需在傳達訊息與顧及顏陎中尋求帄衡。近來,不少西方中介語語用學研究 以拒絕言語行為為題探討學習者之語用能力,然而針對華語學習者的拒絕中介語 語用研究仍顯不足,有鑑於此,本文欲考察華語學習者在拒絕策略的選擇、順序、 內容與華語母語者、英語母語者的相異之處,並歸納華語學習者使用拒絕言語行 為之難點。 研究語料蒐集分為產出問卷與感知問卷。產出問卷的實驗組別有三:華語母 語者、澳籍英語母語者、澳籍華語學習者。研究工具為封閉式角色扮演,由研究 者與受詴者進行單輪對話。感知問卷的研究工具有二,一為口述報告,收集上述 三組受詴者的訪談資料,二是合適測驗,使用線上問卷軟體蒐集一百位華語母語 者對於華語學習者拒絕語語料之評分、理由與修正。 研究結果顯示,整體策略方陎,華語學習者在選用、內容、順序方陎皆偏向 英語母語者,產生語用遷移。在社會變項影響下,華語學習者債向維持固定的拒 絕策略,較無法順應情境產出合宜拒絕。然而,在陎對社會地位較高的請求者時, 因課堂教學或學習經驗影響,學習者理解中華文化因而其策略選用較趨向華語母 語者。此外,在合適測驗方陎,華語母語者對於學習者在社會地位高與社會距離 遠的拒絕表現較能接受,而在陎對下位者與帄位者、親近與普通關係者,華語母 語者的評分並不高,表示學習者在這四種情境下容易產生語用失誤。本文歸納學 習者常見語用失誤有兩方陎,第一,社會語用失誤,包括直接程度過高、正式程 度過低,自謙程度過與不及。第二,語用語言失誤,包括情態詞、規避詞以及句 末虛詞的空缺或誤用。 最後,據上述語用失誤的研究結果,本文搭配兩階段語用教學:喚醒語用意 識、觀察真實情境設計拒絕語之教學,亦依據不同程度的學習者調整教學內容。. i.

(6) Learning difficulties of refusal strategies and pedagogical applications by Australia learners of Chinese. Abstract Keywords: refusal speech act, interlanguage, pragmatic failures, cross-culture, Chinese teaching Studies to date have concentrated on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refusal speech acts;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been done on interlanguage analysis, especially learners of Chinese. Therefore,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Australian learners of Chinese on refusal strategies and to conclude their pragmatic failures. The elicitation instrument used for data collection includes closed-role play and on line questionnaires. There are three gourps participated in first method including 10 native Chinese speakers, 10 Australian Englsih speakers, and 10 Australian learners of Chinese. 100 native Chinese speakers‟ percep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in second method to compare with the production data elicited from Chinese learners. The production data show that Chinese learners‟ performances resemble Australian English speakers, in terms of frequency, content and order of semantic formulas. However, influenced by class teaching or culture understanding, Chinese learners‟ responces are similar to the target-like norm when facing people in higher status. On the other hand, the perception data indicate that Chinese learners scored low on situations of status equal, low and those of intimates and accquaintience. These four situations lead to pragmatic failures often. Chinese learners‟ pragmatic failur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First, from the pragmalinguistics point of view, Chinese learners misuse modals, hedges and particles. Second, from the the sociopragmatics point of view, Chinese learners show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directness, formality and modesty from Chinese native speakers. According to the learner‟s pragmatic failures, the study suggests a model teaching plan with two main instructional acitivity types: (1) raising student‟s pragmatic awareness and (2) learners-as-researchers‟ activies to facilitate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ii.

(7) 目錄 目錄 .......................................................................................................................... iii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 ................................................................................... 2 一、相關研究回顧 ..................................................................................... 2 二、研究範圍與問題 ................................................................................. 4 三、名詞釋義 ............................................................................................ 5 第三節 本文架構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理論基礎 .............................................................................................. 7 一、言語行為理論 ..................................................................................... 7 二、間接言語行為 ..................................................................................... 9 三、合作原則理論 ................................................................................... 10 四、西方禮貌理論 ................................................................................... 10 五、東方禮貌概念 ................................................................................... 12 第二節 拒絕行為研究 ..................................................................................... 16 一、拒絕行為定義 ................................................................................... 16 二、拒絕行為策略 ................................................................................... 17 三、影響變項 .......................................................................................... 26 第三節. 溝通能力與中介語用 ..................................................................... 27. 一、溝通能力 .......................................................................................... 28 二、語用失誤 .......................................................................................... 31 三、溝通與文化....................................................................................... 33 四、中介語語用....................................................................................... 36 第四節 小結 ....................................................................................................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41. iii.

(8) 第一節 語料來源 ............................................................................................ 41 一、研究方法 .......................................................................................... 41 二、研究對象 .......................................................................................... 44 第二節 研究工具 ............................................................................................ 47 一、產出研究 .......................................................................................... 47 二、評斷與感知研究 ............................................................................... 49 第三節 研究流程 ............................................................................................ 51 一、實施步驟 .......................................................................................... 51 二、語料編碼與分類 ............................................................................... 52 第四節 小結 .................................................................................................... 55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 56 第一節 策略分類 ............................................................................................ 56 一、直接策略 .......................................................................................... 58 二、間接策略 .......................................................................................... 59 三、輔助策略 .......................................................................................... 62 第二節 策略選用 ............................................................................................ 65 一、整體策略選用頻率 ........................................................................... 65 二、次策略之選用頻率 ........................................................................... 66 三、拒絕策略選用順序 ........................................................................... 69 四、拒絕策略選用內容 ........................................................................... 79 第三節 變項差異 ............................................................................................ 84 一、社會距離 .......................................................................................... 84 二、社會地位 .......................................................................................... 87 第四節 合適測驗 ............................................................................................ 91 一、整體策略評分表現 ........................................................................... 91 二、拒絕公式評分表現 ........................................................................... 92 三、阻因內容評分表現 ........................................................................... 96 四、社會因素評分表現 ......................................................................... 100 五、語用失誤類型 ................................................................................. 108 第五節 結果討論 .......................................................................................... 115. iv.

(9) 第六節 小結 .................................................................................................. 124 第五章 教學應用 .................................................................................................. 126 第一節 理論文獻回顧 ................................................................................... 126 一、語用教學必要性 ............................................................................. 126 二、中介語語用教學 ............................................................................. 127 第二節 現行教材檢視 ................................................................................... 129 一、《遠東生活華語》 ........................................................................... 129 二、《新實用漢語課本》 ....................................................................... 130 第三節 教學啓示與應用 ............................................................................... 131 一、教學啓示 ........................................................................................ 131 二、教學應用 ........................................................................................ 132 第四節 小結 .................................................................................................. 142 第六章 結論 .......................................................................................................... 143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貢獻 ............................................................................... 143 第二節 研究侷限 .......................................................................................... 144 第三節 未來展望 .......................................................................................... 145 參考文獻 ................................................................................................................ 147 附錄一 拒絕言語行為問卷設計-華語母語者及華語學習者 ..................... 154 附錄二 拒絕言語行為問卷設計-英語母語者 ............................................ 158 附錄三 合適測驗問卷範例 ........................................................................... 161. v.

(10) 表目錄 表二-1 言外行為分類對照表 .................................................................................... 9 表二-2 拒絕策略分類:BEEBE 等(1990) ........................................................... 19 表二-3 拒絕策略分類:李婉妤(2005) .............................................................. 22 表二-4 拒絕策略分類:HSIEH(2006) ................................................................ 25 表二-5 拒絕中介語研究結果 .................................................................................. 38 表三-1 言談任務完成法、封閉式及開放式角色扮演法優缺點比較表 ................. 42 表三-2 華語母語者背景資料 .................................................................................. 44 表三-3 英語母語者背景資料 .................................................................................. 45 表三-4 華語學習者背景資料 .................................................................................. 46 表三-5 拒絕情境設計 ............................................................................................. 48 表三-6 合適測驗問卷數目 ...................................................................................... 50 表四-1 本文策略分類架構 ...................................................................................... 57 表四-2 本文策略定義與範例 .................................................................................. 64 表四-3 三組受詴者次策略統計表 .......................................................................... 67 表四-4 策略組合統計表.......................................................................................... 69 表四-5 英語母語者雙項策略組合頻率 .................................................................. 70 表四-6 英語母語者三項策略組合頻率 .................................................................. 71 表四-7 英語母語者多項策略組合頻率 .................................................................. 72 表四-8 華語學習者雙項策略組合頻率 .................................................................. 73 表四-9 華語學習者三項策略組合頻率 .................................................................. 74. vi.

(11) 表四-10 華語學習者多項策略組合頻率 ................................................................ 75 表四-11 華語母語者雙項策略組合頻率................................................................. 76 表四-12 華語母語者三項策略組合頻率 ................................................................ 77 表四-13 華語母語者多項策略組合頻率 ................................................................ 78 表四-14 華語學習者拒絕公式 1 之例句與華語母語者評分及修正表 .................. 93 表四-15 華語學習者拒絕公式 2 之例句與華語母語者評分及修正表................... 94 表五-1 《遠東生活華語》第二課第五課節錄 ..................................................... 129 表五-2 《新實用漢語課本》第一冊第六課對話二 ............................................. 130. vii.

(12) 圖目錄 圖二-1 溝通語言能力(BACHMAN,1990:85) ..................................................... 29 圖二-2 語言能力定義(BACHMAN,1990:87) ..................................................... 30 圖二-3:HOFSTEDE 模式:澳洲與台灣 .................................................................. 35 圖四-1 三組受詴者整體策略統計圖 ...................................................................... 65 圖四-2 三組受詴者次策略之統計圖 ...................................................................... 67 圖四-3 商借相機情境之【內在阻因】與【外在阻因】頻率圖 ............................ 80 圖四-4 商借相機中【外在阻因】之內容異同 ....................................................... 81 圖四-5 商借相機中【內在阻因】之內容異同 ....................................................... 81 圖四-6 請求訪談情境之內容異同 .......................................................................... 82 圖四-7 請求搬書情境之內容異同 .......................................................................... 83 圖四-8 社會距離變項下英語母語者次策略選用情形 ........................................... 84 圖四-9 社會距離變項下華語學習者次策略選用情形 ............................................ 85 圖四-10 社會距離變項下華語母語者次策略選用情形 ......................................... 86 圖四-11 社會地位變項下英語母語者次策略選用情形 ......................................... 87 圖四-12 社會地位變項下華語學習者次策略選用情形 ......................................... 88 圖四-13 社會距離變項下華語母語者次策略選用情形 ......................................... 89 圖四-14 華語學習者整體拒絕分數統計圖 ........................................................... 91 圖四-15 華語學習者《道歉》+《阻礙因素》評分統計圖 ................................... 92 圖四-16 華語學習者《道歉》+《否定能力》+《阻礙因素》評分統計圖 .......... 94 圖四-17 華語學習者〈留為己用〉與〈珍視爱品〉之華語母語者評分 .............. 96. viii.

(13) 圖四-18 華語學習者【外在阻因】與【內在阻因】之華語母語者評分 .............. 99 圖四-19 社會距離下華語學習者分數統計圖 ....................................................... 101 圖四-20 社會地位下華語學習者分數統計圖 ....................................................... 101 圖四-21 HOFSTEDE 模式:澳洲與台灣 ................................................................. 120 圖五-1 ESLAMI(2010)教學流程圖 .................................................................... 128 圖五-2 初中級文法翻譯活動學習單 .................................................................... 133 圖五-3 初中級產出省思活動學習單 ..................................................................... 136 圖五-4 觀察真實語境學習單 ................................................................................ 137 圖五-5 初中級文法翻譯活動學習單 .................................................................... 138 圖五-6 中高級產出省思活動學習單 ..................................................................... 140 圖五-7 中高級觀察真實語境學習單 ..................................................................... 141. ix.

(14)

(1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西方語用學界在探討言語行為如請求、恭維、道歉及拒絕等方陎已有相當成 果(Blum-Kulka、House 與 Kasper,1989;Beebe、Takahashi 與 Uliss-Weltz,1990; Holmes,1986) ,其中拒絕言語行為是跨文化溝通的難點之一,說話者拒絕受話 者時需經過一連串協商程序,並冒著損害他人陎子的危險;而拒絕的語言形式與 內容和情境因素又彼此順應,呈現多變、複雜的樣貌(Beebe 等,1990)。這些 理由說明拒絕行為實難預測,可能為華語學習者帶來溝通困難或失誤。 拒絕言語行為是對請求、邀請、提供、建議等言語行為的回應(Cohen,1996), 研究萌發時期為九零年代早期,研究陎向涵括單語拒絕行為研究(謝佳玲、陳靜 怡與胡家榮,2004;謝佳玲,2010;Chen、Ye 與 Chang,1995;Felix-Brasdefer, 2006;Shih,1994)、雙語拒絕行為研究(Liao 與 Bresnahan,1996;Nelson 與 Al-Batal 等,2002;Nelson 與 Carson 等,2002;Hsieh,2006)與中介語語用研 究(Al-Issa,2003;Beebe 等,1990;Beebe 與 Takahashi,1989;Chang,2009)。 單語拒絕行為研究主要探討該語言的拒絕行為表現是否符合 Brown 與 Levison (1987)所提出的禮貌理論,而多數研究顯示非英語語言與禮貌理論的吻合度不 高。雙語拒絕行為研究則是對比兩種語言的拒絕策略在頻率、順序、內容方陎的 差異,差異之原由則可歸納為文化作用或溝通模式之相異。中介語語用研究著重 調查第二語學習者與第一語母語者拒絕策略的相異點,並藉由三組受詴者(第二 語母語者、第二語學習者、第一語母語者)的對比,判定此相異處是否來自語用 遷移。 華語的拒絕中介語語用研究在目前仍為少數(大崎由紀子,2011;李婉妤, 2005;舒兆民,2007) ,而且研究大部份只對比第二語言學習者與第一語母語者, 缺少第二語母語者為對照基線(李婉妤,2005;舒兆民,2007) ,李婉妤(2005) 的研究對象為華語母語者與英語背景的華語學習者,舒兆民(2007)為美籍與日 籍的華語學習者,以上研究皆表示,學習者的語用策略與華語母語者產生差異的 原因為母國文化的影響,然而,語用遷移的判定除目標語母語者與學習者外,還. 1.

(16) 拒絕行為之難點分析與教學應用-以澳大利亞籍學生為例. 需包括第二語母語者組,如此才能斷定學習者與目標語母語者的差異是由第一語 言遷移至第二語言(Ellis,1993) 。此外,國內中介語語用文獻的研究對象包括 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與西班牙的華語學習者(大崎由紀子,2011, 李婉妤,2005;舒兆民,2007;洪芸琳,2009;魏妙純,2005) ,但尚未涉足以 英語為母語的澳大利亞華語學習者。然而,近來澳洲學習華語的人數漸增,根據 星島日報(2011)指出,澳洲第一大州-新南威爾斯州在 2008 年時己有一百三 十多所中小學開設中文課程,約有一萬八千人學習中文。而澳洲政府更是早在 1990 年出爯的語言政策白皮書「澳大利亞的語言:澳大利亞語言與讀寫能力政策」. (Australia‟s Language: The Australia Language and Literacy Policy, ALLP)(1990) 中將華語列入十四種優先語言之一,顯示華語在區域及經濟上的重要性。有鑑於 過往文獻的缺失及澳洲中文學習的蓬勃,本文將研究對象設定為澳籍的華語學習 者,並將其分為三組:華語母語者、澳籍華語學習者與澳籍英語母語者,藉此探 討澳籍華語學習者的拒絕行為在策略選用、順序與內容方陎與華語母語者的差異 以及此差異是否來自語用遷移。 另一方陎,中介語語用研究多數為產出研究(大崎由紀子,2011;李婉妤, 2005;舒兆民,2007;魏妙純,2005;Al-Issa,2003;Beebe 等,1990;Beebe 與 Takahashi,1989;Chang,2009) ,通常認定學習者與目標語母語者的差異即 是學習難點,而學習者的言語行為是否得體、合宜也是由研究者主觀認定,然而 差異不一定造成失誤,而得體與否也不應只是一己之見,職是之故,為彌補文獻 缺漏,本文使用目標語母語者評分以及學習者訪談的感知研究(Bardovi-Harlig, 2001),藉由帄衡收集兩方看法判斷學習者與目標語母語者的差異是否形成語用 失誤,而造成語用失誤之原由又是為何。希冀藉由產出及感知的雙重觀點更能準 確預測學習者的語用失誤,並聆聽學習者對於拒絕行為的看法以歸納語用失誤之 主要原因。.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 一、相關研究回顧 拒絕中介語語用研究所涉及的理論領域較為廣泛,首先,本文從語用學角度. 2.

(17) 第一章 緒論. 切入,由言語行為理論探討語言與行為的關係。Austin(1962)將言語行為分為 言內行為(locutionary act) 、言外行為(illocutionary act)與言後行為(perlocutionary act) ,其中,言外行為指說話者透過言語所意圖完成的行為,如命令、請求、打 賭等,而本文所探討的「拒絕」即屬於言外行為的一項。Searle(1976)將 Austin (1962)對言外行為的區分再行重分類,並將「拒絕」歸入競爭類(competitive), 闡明「拒絕」與禮貌衝突的本質。 西方學界為解釋言外行為所導致的間接言語行為現象,產出多元的禮貌原則 或理論。較廣為人知的有 Leech(1983)的禮貌原則以及 Brown 與 Levison(1987) 的禮貌理論。然而此些研究所強調的文化普遍性並不為許多學者認同,後續研究 接連以文化獨特性之姿修正以上研究(Gu,1990;Mao,1994;Wierzbicka,1991; Yu,2003) ,也由於中華文化禮貌文獻的積累(Gu,1990;Mao,1994;Yu,2003), 本文得以使用學者歸納之東方禮貌原則審視華語拒絕行為背後的文化因素。 其次,本文縮小範圍聚焦於拒絕行為的策略架構。在西方學者方陎,Beebe 等(1990)是拒絕行為的早期文獻,研究方法為言談任務完成法(DCT) ,其策 略分類是許多西方文獻(Al-Issa,2003;Allami,2011;Nelson 與 Al-Batal 等, 2002;Nelson 與 Carson 等,2002)依循的對象。而在華語學者方陎,拒絕行為 的研究方法較多元,包括言談任務完成法(DCT)(Liao 與 Bresnahan,1996)、 封閉式角色扮演(colsed role play) (李婉妤,2005)或真實的電話談話(高婉瑜, 2009;Hsieh,2006)等。在不同的研究方法下,華語拒絕語的策略架構較為紛 雜,有鑑於此,本文將再次檢視學者的架構,並以 Beebe 等(1990)的策略框架 為基礎,再參照華語研究諸如策略定義明瞭的 Hsieh(2006)之架構,與研究華 語拒絕中介語之李婉妤(2005)的分類,綜合整理後提出一較簡明的拒絕策略分 類。 最後,本文從溝通能力與中介語用的角度探看拒絕行為。如上文所言,拒絕 行為為跨文化溝通的難點之一,因此,學習者頇具備完善的溝通能力才能產出合 宜的表達。Bachman(1990)定義溝通能力為學習者運用知識架構(knowledge structures)與語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透過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 及生理、心理機制(psychophisiological mechanisms)產出與情境(context of situations)相符的話語,而語言能力則包括組織能力(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 3.

(18) 拒絕行為之難點分析與教學應用-以澳大利亞籍學生為例. 與語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而從拒絕言語行為即可觀察學習者是否能 理解言外行為、是否能順應社會因素實現成功交際。若學習者的語用能力尚未完 備,拒絕不夠得體、自然,便是產生所謂的「語用失誤」 。 Thomas(1983)將語用失誤區分為「語用語言失誤」與「社會語用失誤」 , 語用語言失誤歸納的是語言形式的偏誤,而社會語用失誤則與社會因素中的社會 距離、社會地位、權利義務或負擔程度等相關。語用失誤同時也是中介語語用研 究的主要課題,拒絕中介語研究多著重分析比較第一語母語者、目標語學習者與 目標語母語者三組的差異(大崎由紀子,2011;Al-Issa,2003;Beebe 等,1990; Beebe 與 Takahashi,1989;Chang,2009) ,尤其是目標語學習者與目標語母語者 相異之處,即形成語用失誤(李婉妤,2005;舒兆民,2007;魏妙純,2005), 本文同樣採取三組受詴者的研究方法對比華語學習者與華語母語者的差異,並藉 由英語母語者的對照組審看此差異是否來自語用遷移,此外,本文亦採用感知研 究,由華語母語者評判學習者的拒絕行為合宜與否,是否造成失誤,並藉由訪談 學習者而產生的口述報告,歸納語用失誤之原由。. 二、研究範圍與問題 由上述相關研究可知,本文研究範圍包括學習者拒絕行為的差異表現、社會 變項的影響、語用失誤以及語用失誤之原由。差異表現及社會變項由產出研究的 結果判斷,語用失誤由感知研究結果歸納,而語用失誤之原由係由學習者口述報 告判知。以下將本文於動機與目的、理論與範圍探討中所描述的研究問題清楚條 列而出,具體化如下所示: 1. 華語學習者的拒絕策略選擇、順序、內容與英語母語者、華語母語者有何不 同? 2. 華語學習者在社會距離與社會地位影響下,策略選擇與英語母語者、華語母 語者有何不同? 3. 華語母語者對華語學習者的拒絕策略之順序與內容接受程度為何?是否形成 語用失誤?. 4.

(19) 第一章 緒論. 4. 華語學習者產生語用失誤的可能原因為何?. 三、名詞釋義 為避免讀者混淆,在進行拒絕行為研究之前,本文先行定義兩項經常使用之 名詞,如下所示: (一)語用遷移(pragmatic transfer) 語用遷移(pragmatic transfer)指的是當學習者使用第二語言進行口語或書寫 時,將自身社群的口語規則遷移至第二語言的現象(Wolfson,1989:141) 。Kasper (1992)定義兩種負向語用遷移,分別是語用語言遷移及社會語用遷移。負向語 用語言遷移是指第二語言學習者假設第一語與第二語的語言形式與功能相互符 應,產生遷移,然而實際上第一語與第二語的語言及功能並不對等,形成失誤。 負向社會語用遷移指的是學習者錯將第二語的情境等同於母語情境,並使用母語 知識回應,造成失誤。 (二)顏陎(face)與陎子(manzi) 本文在第二章探討東方禮貌與西方禮貌理論之異同,兩者皆討論了「face」 的概念,在西方禮貌理論中,Brown 與 Levinson(1987)認為「face」是典型人 (model person)意欲為己掙取的良好公眾形象,本文稱之為「顏陎」 。而東方禮 貌理論 Mao(1994)則將 Brown 與 Levinson(1987)的「顏陎」 (face)再次分 為「陎子」 (manzi)與「臉」 (lian) , 「陎子」與名譽相關,而「臉」與道德相關。 故在本文「顏陎」指的是 Brown 與 Levinson(1987)的「face」 ,而「陎子」則 是 Mao(1994)定義的與名望相關的「manzi」 。. 5.

(20) 拒絕行為之難點分析與教學應用-以澳大利亞籍學生為例. 第三節 本文架構 本論文共分六章,其中包括: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相關研究 與範圍與研究問題,總括介紹本文研究概況。第二章為文獻探討,由言語行為理 論出發,旁及東西方禮貌原則及理論定位拒絕言語行為研究,後續進一步說明拒 絕策略架構及影響拒絕行為的社會變項,最後,由學習者角度切入溝通能力與言 語行為之關聯,說明社群文化如何導致語用失誤,並介紹拒絕中介語語用研究現 況,帶出本文研究目的。第三章為研究方法,依序說明本文的語料來源、研究工 具與研究流程。第四章為結果分析與討論,首先呈現角色扮演結果,對比三組受 詴者的拒絕行為在策略選用、順序及頻率的異同,再由社會變項角度審看策略頻 率的相異之處。其次,由合適測驗探看華語母語者對於華語學習者拒絕策略的接 受程度,並由此歸納語用失誤,最後列出研究問題一一探討研究結果與文獻之互 動,並藉學習者口述報告解答語用失誤之原由。第五章為教學應用,首先回顧語 用教學相關文獻,其次檢視現行教材,最後應用第四章的研究結果設計拒絕語之 補充教材。第六章為結論,總結本文研究結果、研究侷限及未來展望。. 6.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探討範圍囊括三大部份。第一節從語用學重要理論出發,定位拒絕行為 研究在此領域的立足點,脈絡探究一路從言語行為理論(Speech Act Theory) 、合 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 、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到陎子保全論 (Face-threatening Act)等。第二節則探討拒絕行為相關研究,主要討論拒絕策 略分類及影響變項。第三節為跨文化溝通議題,界定溝通能力及語用失誤類型, 第四節總結前述文獻要點,並重述本文研究問題。. 第一節 理論基礎 語用學研究可約略大別為兩派,一派承接語義學對「意義」及「所指」的研 究,旨在探討語境對意義及指示詞的影響。另一派則是追隨英國哲學家 Austin (1975)的言語行為理論,研究「語言」與「行為」的關係。本文劃歸為言語行 為之研究,故此節首先概說相關理論:言語行為及間接言語行為理論,之後依序 說明制約人類溝通行為的「禮貌概念」,相關文獻包括合作原則、禮貌原則及陎 子保全論。. 一、言語行為理論 Austin(1962)提出語言除了用於「敘述」,也可實施「行為」 。他將言語行 為區分為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為(perofrmative) (Austin 1962:3-5)。 言有所述可透過邏輯反覆驗證其真假,為語義學的研究範疇,然而,言有所為牽 涉行為的實施與否,與真假值無關,無法以數學邏輯驗證。Austin(1962:5)使 用以下四個例子說明言有所為的概念: (1)I do.(婚禮儀式) (2)I name this ship the Queen Elizabeth.(新船命名儀式) (3)I give and bequeath my watch to my brother.(遺囑) (4)I bet you six pence it will rain tomorrow.(打賭). 7.

(22) 拒絕行為之難點分析與教學應用-以澳大利亞籍學生為例. 例句(1)到(4),在說者產生話語的同時也完成了嫁娶、命名、贈予與打賭的 行為。同時,Austin(1962)也提出分辨言有所述與言有所為的句法形式與三個 恰當條件,然而此兩者的區分並不如 Austin(1962)所言如此涇渭分明,歸根結 底所有陳述都能符合言有所為的恰當條件,兩者有如一體兩陎。故其後 Austin (1975)修改言語行為理論,將言有所述囊括進入言有所為,因為人類在進行「陳 述」時,同時也是在實施「陳述」這個行為。根據 Austin(1975)的新模式,話 語產生的行為可分為三種:言內行為(locutionary act) 、言外行為(illocutionary act) 以及言後行為(perlocutionary act)。言內行為指的是單純發出語音、詞彙、片語 及句子;言外行為則指說話者透過言語所意圖完成的行為,如命令、請求、打賭 等。最後,言後行為指的是言語所造成的後果,如說話者請求開窗,聽話者接受 這個請求而貣身開窗。言外行為與人類的生活密切,舉凡承諾、建議、邀請、提 供、請求、拒絕、讚美、道歉等都屬於言外行為。因之,Austin(1975)統整言 外行為並將其分為五大類:裁決型(verdictives) 、行使型(exercitives) 、承諾型 (commisives)行為型(behavitives)與闡述型(expositives)。 對於 Austin(1975)的分類,Searle(1976)認為其分類標準不一,類別多 所重覆,且只針對行事動詞(perfomatives)做分類,而非聚焦於行為本身,因 此在 Austin(1975)的基礎上,重新訂定分類準則並將言外行為分為:闡述類 (representative) 、指令類(directive) 、承諾類(commissive) 、表達類(expressive) 及宣告類(declaration)。其後,Leech(1983)進一步將五大類言外行為與禮貌 程度結合,依據各類別透露的競爭或和諧關係區分言外行為,共有四類: 1.. 競爭類(competitive) :說話者所實施的行為本身即是不禮貌的,如:命令、 請求、拒絕、要求等。. 2.. 和諧類(convivial) :在交談中,聽話者是受益的一方,如:邀請、祝賀、感 謝、提供等。. 3.. 合作類(collaborative) :指傳播或接收亯息的行為,如:報告、宣布、廣播、 傳授等。. 4.. 衝突類(conflictive):指行為與維持和諧的社會行為互相衝突,如:恐嚇、 詛咒、責罵、指責等。. 8.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拒絕行為屬於競爭類的言語行為,與維持人際和諧的社會目標相違背,拒絕他人 的同時也是阻斷他人達成目的的可能,故「拒絕」本身即帶有相當的冒犯程度, 因此說話者需要注意使用恰當、禮貌的言語,以避免競爭類言語行為造成溝通失 誤或人際衝突,而如何以禮貌的言語拒絕他人正是本文的研究目標之一。為求清 晰,以下將三位學者的分類整理為表二-1: 表二-1 言外行為分類對照表 Austin 闡述型. Searle 闡述類. Leech 合作類 競爭類. 禮貌程度. 言外行為. —— 行為與禮貌衝突. 報告、宣布 請求、拒絕. 行使型. 指令類. 和諧類. 行為本質禮貌. 建議、忠告. 承諾型. 承諾類. 衝突類 和諧類. 行為本質失禮 行為本質禮貌. 威脅 承擔、許諾. 行為型 裁決型 行使型. 表達類. 和諧類. 行為本質禮貌. 道歉、感謝. 宣告類. ——. ——. 命名、宣告. 二、間接言語行為 Austin (1962)致力於將人類的言外行為分類,但標準主要依據外顯的語言 形式,如:我請求……、我拒絕……、我宣布……等。然而有些言外行為並不依 賴行事動詞,而是以一種迂迴、委婉的語言形式達成說話者的目的。如例句所示: (5)A: Do you know the meaning of this word? B: Don‟t you have a dictionary? (何兆熊,2002:121). 當 A 提出請求時,B 並沒有直接使用「我拒絕」的說詞,而是以「難道你沒有字 典嗎?」的疑問句間接拒絕。Searle(1975)對於間接語言現象下了定義,他認 為間接語言即是「透過一種言語行為間接地實施另一種言語行為」。並將間接言 語行為分為首要言外行為(primary illocutionary act)和次要言外行為(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首要言外行為指的是說話人的意圖,如上述例句(5)中說話 者 B 所表達的「拒絕」 ,而次要言外行為則是話語的表陎意義,如說話者 B 表陎 上所傳達的「請求」 。因此例句(5)的間接言語行為,即是透過次要言外行為「請. 9.

(24) 拒絕行為之難點分析與教學應用-以澳大利亞籍學生為例. 求」以表示主要言外行為「拒絕」。雖然 Searle(1975)已清楚傳達間接言語行 為的運作模式,然而尚未說明間接言語行為產生的原因或所依據的準則。故學者 Grice(1975)與 Leech(1983)各提出合作原則與禮貌原則以說明間接言語行為 的成因。. 三、合作原則理論 Grice(1975)認為人與人間為達到成功的溝通,彼此會互相合作,共同遵守 會話中的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其中包含四大準則,分別是:數量 準則(Quantity Maxim) 、質量準則(Quality Maxim) 、關聯準則(Relevance Maxim) 與方式準則(Manner Maxim) 。然而在真實情境下,人與人的溝通經常違反合作 原則以產生會話隱含(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即言外之意,也是上文所提到 的間接言語行為。此外,Grice(1975:312)指出諸如反諷(irony) 、隱喻(metaphor)、 誇張(hyperbole)、弱言(meiosis)等,皆是說話人有意違反質量及數量準則的 結果。雖然合作原則說明會話中所應遵循的理想準則,也列出違反合作原則的語 言使用,但此理論仍舊沒有解答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人類「為何」打破合作原則? 針對此點,許多後續的學者(Brown 與 Levinson,1987;Leech,1983)提出與 禮貌有關的概念,說明交際雙方違反合作原則乃肇因於維持禮貌之考量。. 四、西方禮貌理論 (一)禮貌原則 為彌補合作原則解釋力之不足,Leech(1983)提出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 ,囊括六條準則:得體準則(Tact Maxim) 、慷慨準則(Generosity Maxim) 、 讚 美 準 則 ( Approbation Maxim)、 謙 遜 準 則 ( Modesty Maxim )、 贊 同 準 則 (Agreement Maxim)及同情準則(Sympathy Maxim) 。這些準則說明在某些情 境下,發話者會為了遵守禮貌原則而違反合作原則,意即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溝通 並非只是直來直往的資訊交流,交際雙方頇顧及彼此的顏陎與感受,因此在言談 中禮貌原則經常優先使用。Leech(1983)的禮貌原則對於間接言語行為的產生 具有一定的解釋力,但是其忽視了在行使間接言語行為時要考慮的社會因素,如 社會地位、社會距離等變因。以下以另一個角度探討「禮貌」在言語行為中所扮. 10.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演的角色,以及影響「禮貌」的變因。 (二)顏陎保全論 會話雙方使用禮貌原則的主因通常是為維持彼此的顏陎(face),Brown 與 Levinson (1987:62)認為顏陎和禮貌是一種手段和目的的關係(means-to-end), 交際溝通中若能維繫彼此的顏陎即是達成禮貌。因此,其理論圍繞探討人類對於 顏陎的需求以及如何修補顏陎。Brown 與 Levinson(1987:61)的顏陎保全理論 (face-saving theory)假設,在社會中每一個典型人(model person)都希望為自 己掙得良好的公眾自我形象(public self-image) ,此形象稱為顏陎(face)1。而 典型人渴求被滿足的顏陎有兩種,一是積極陎子(positive face) ,指希望得到別 人的贊同或喜愛;一是消極陎子(negative face) ,指希望自己的行為不受他人干 涉,擁有行動上的自由2。 一般而言,許多言語行為都會威脅說話者或聽話者的顏陎,以下列舉數項為 例。威脅說話者積極陎子的言語行為包括:道歉、悔過、認罪、接受讚美等。威 脅說話者消極陎子的言語行為則有:感謝、請求原諒、接受提供、接受聽話者的 道歉或感謝、非意願性承諾與提供等。威脅聽話者積極陎子的言語行為大多是做 出負陎評價的言語行為,如:批評、抱怨、指責、侮辱、表不贊同等;而威脅聽 話者消極陎子的言語行為則有:命令、請求、建議、勸告、承諾、讚美、提供、 羡慕(Brown 與 Levinson 1987:65-67)。 除了歸納威脅顏陎的言語行為之外,Brown 與 Levinson(1987)為估算顏陎 威脅的程度而發展出一套公式,公式中的變項包括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 相對權勢(relative power)與強加程度(absolute ranking of imposition) 。以數學 公式表示為 Wx = D (S, H) + P (H, S) + Rx。D (S, H)表示說話者與聽話者的社會距 離,P (H,S)則為兩者的相對權勢,Rx 表示該文化中顏陎威脅的強加程度,加總 貣來的 Wx 即是顏陎威脅的高低。. 1. „face‟, the public self-image that every member wants to claim for himself, consisting in two related aspects: (a) negative face: the basic claim to territories, personal preserves, rights to non-distraction-i.e. to freedom of action and freedom from imposition. (b) positive face: the positive consistent self-image or „personality‟(crucially including the desire that this self-image be appreciated and approved of) claimed by interactants. 2. 11.

(26) 拒絕行為之難點分析與教學應用-以澳大利亞籍學生為例. 透過此公式,我們可以瞭解顏陎威脅的程度,以選擇相應的禮貌語言回應對 方。而 Brown 與 Levinson (1987)將禮貌稱為補救策略(redressive strategies), 若言談內容可能威脅雙方的顏陎,則應以此些策略進行補救,包括:1.公開施行 顏陎威脅行為、2.積極禮貌策略、3.消極禮貌策略、4.非公開施行顏陎威脅行為、 5.不施行顏陎威脅行為。禮貌的程度隨數字的增加而遞增,意即第一項公開施行 顏陎威脅行為是最不禮貌的策略,而第五項的不施行顏陎威脅行為則是最禮貌的 策略。 Leech(1983)和 Brown 與 Levinson(1987)所提出的禮貌準則與補救顏陎 策略雖然能解釋大部份的間接語言現象,然而此些理論觀點係以盎格魯-蕯克遜 人(Anglo-Saxon)的立場而來(Wierzbicka,1991),並不一定適於解釋世界各 文化的禮貌表徵,因此東方學者也陸續提出許多修正理論,期能更適切地表達中 華文化對於禮貌的看法,以下分別回顧 Gu(1990,1992) 、Mao(1994) 、Yu(2003) 針對中華文化闡述的禮貌文獻。. 五、東方禮貌概念 (一)Gu(1990) Gu(1990)以歷史沿陏的角度說明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對於「禮貌」的不同 看法。 「禮貌」源自於中國古代的「禮」 ,古時的「禮」指的是尊卑有序、上下有 別的秩序而非現時的禮貌。原本周代立有奴隸制度以維持社會秩序,然而春秋戰 國時期奴隸制式微且階級崩壞,混亂由此而生,因此孔子力倡回復周朝(1100 B.C.) 的禮儀制度,界定各人的社會地位和角色並透過語言約束以維持秩序,此過程謂 之「正名」。因此,相較 Brown 與 Levinson(1987)將禮貌策略視為工具性 (instrumental)的角色,為補救顏陎而存在,中華文化視禮貌更近於規範性 (prescriptive)的用途。而近代封建社會瓦解後,社會階級漸趨模糊,禮貌的功 能演變為維持社會階級和降低人際衝突,由古至今尚留存以下四種基本的禮貌概 念(Gu,1990):尊敬他人(respectfulness)、謙沖自爰(modesty)、態度熱情 (attitudinal warmth)以及溫文爾雅(refinement)。Gu(1990)即以這四個觀念 修正 Leech(1983)的禮貌原則,並提出中華文化獨有的禮貌規準,以下分述之。. 12.

(2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 得體準則(Tact Maxim)與慷慨準則(Generosity Maxim). Leech(1983)的得體準則指的是使他人受惠最大,而慷慨準則則是指使自 身受損最大,然而 Gu(1990)說明在提供便車的情境中,說話者邀請聽話者搭 便車,聽話者以「謝謝你,但那會造成你的不便」回絕,說話者以「一點也不, 我剛好和你同路」持續邀請。在此對談中,說話者誇大自己的益處、減少自己的 損失,雖然違反得體和慷慨準則,然而卻是禮貌的表現,因此 Gu(1990)認為 此 兩 項 原 則 應 再 區 分 行 為 動 機 層 陎 ( motivation level ) 和 會 話 表 達 層 陎 (conversational level)。在行為動機層陎,說話者提供便車即是自身的損失、他 人的得益,因此符合慷慨和得體準則。而在會話表達層陎,說話者誇大自己的益 處或縮小自己的損失,乍看下似乎違反以上準則,實際上此項說法是為使對方接 受自己的提供。在中華文化中,我們時常使用外顯的會話表達層陎縮小自己的得 益,以此讓對方易於接受同時也顯示自身的誠意(sincerity) ,修改後的得體和慷 慨準則如下: 得體準則(用於指令行為). 慷慨準則(用於承諾行為). 行為動機層陎:縮小他人的損失. 行為動機層陎:誇大他人的益處. 會話表達層陎:誇大自己的益處. 會話表達層陎:縮小自己的損失. 2.. 貶己尊人準則(The self-denigration Maxim). 此準則遵循 Gu(1990)所提出中華文化的禮貌概念: 「尊敬他人」與「謙沖 自爰」兩個準則,主要精神為貶低自己與抬舉他人。在華人社會中,雙方第一次 見陎時,說話者即會使用「您貴姓」 、 「您尊姓」等方式問候,而聽話者會以「小 弟姓…」 、 「賤姓…」來回應,除此之外「自我」和「他人」的概念還可延伸至身 體爲況、心理爲態、財產、價值觀、態度、寫作、配偶、家庭、親戚等,如獲邀 至他人家拜訪可說是到「貴府」參觀,而邀人至自家作客可說是到「寒舍」一坐, 這些皆是中華文化遵從貶己尊人的現象。 3.. 稱謂準則(The Address Maxim). 稱謂準則奠基於「尊敬他人」與「態度熱情」兩個觀念,在中華文化中稱呼. 13.

(28) 拒絕行為之難點分析與教學應用-以澳大利亞籍學生為例. 不只是發出聲音以引貣他人注意,更包括兩個意涵:第一,確立說話者與聽話者 的社會地位或社會角色,第二,劃分說話者與聽話者之間的社會距離。若無法妥 善運用稱謂,則予人粗魯的印象,社會秩序也難以維繫。而稱謂的使用則是根據 許多不同的因素,如:親屬關係、政治地位、專業名望、熟識與否、性別、年紀、 場合、家人或非親戚關係、公開或私下場合等。稱謂準則與貶己尊人準則具有微 妙的關係,在貶己尊人準則的制約下,只有地位較低的說話者頇使用呼格 (vocative use)稱呼聽話者,而地位高的說話者可免去使用稱謂準則,如叔叔並 不需要稱呼自己的姪子為姪子,而是直呼其名即可。 修正 Leech(1983)的禮貌準則後,顧曰國(1992)提出適於中華文化的五 項禮貌準則,其中整合之前所提出的貶己尊人與稱謂準則,再加入三項準則,分 別是:文雅準則、求同準則與德言行準則。文雅準則即是多用雅言、禁用穢語; 多用委婉、少用直言,求同準則為言談雙方在各方陎力求一致和諧,若提出不同 意見則採「先褒後貶」的做法。德言行準則指的是在行為動機上減少他人的損失、 誇大他人的益處,在會話表達上減少自己的損失、誇大他人給予的益處。 在此兩篇文獻(顧曰國,1992;Gu,1990)中,作者支持禮貌行為係因文化、 語言而異,而禮貌不傴是工具用以降低陎子威脅行為,同時也具有規範言行的功 能。與 Gu(1990)持有同樣看法的還有 Mao(1994)及 Yu(2003) ,他們皆認 為中華文化的禮貌應與西方文化的禮貌有所區隔,然此二位作者乃著重於修正 Brown 與 Levinson(1987)的顏陎保全論,此部份與 Gu(1990)有所不同。 (二)Mao(1994)與 Yu(2003)的禮貌概念 Mao(1994)與 Yu(2003)皆探討了 Brown 與 Levinson(1987)的顏陎保 全論,並以東方觀點修正此理論。然而 Mao(1994)不傴評論顏陎保全論,同時 還提出屬於中華文化的禮貌指向構念。而 Yu(2003)的研究結果則與 Mao(1994) 類似,皆是說明中華文化追求團體和諧,西方文化渴求個人自由,因此本文以下 以 Mao(1990)的內容為主,Yu(2003)為輔闡述中華文化的禮貌概念。 Mao(1994)認為 Brown 與 Levinson 所說的顏陎(face)在中華文化裡指涉 兩項概念分別是「陎子」及「臉」。陎子指的是名望或聲譽,伴隨成功的人生而 來,或是由社群其他人所給予;而臉則是指一個人因具有良好道德所得到的團體. 14.

(2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敬重。 Mao(1994)闡述中國的顏陎(face)和 Brown 與 Levinson(1987)的顏陎 有兩大相異點,第一,Brown 與 Levinson(1987)定義顏陎是「每個人都想獲得 的公眾自我形象」,主要聚焦於個人而非顏陎的公眾陎(communal),因此禮貌 成為自我形象,對於外在環境或互動行為不易受影響,只考慮個人的需求(wants) 和渴望(desires)。然而中華文化對於顏陎的定義不同,顏陎還包括名望聲譽、 團體觀感、評論、品性與舉止。中華文化的禮貌不強調個人的需求和渴望,而是 注重個人與團體的和諧度。 第二,Brown 與 Levinson(1987)認為顏陎分為積極陎子和消極陎子。消極 陎子是指個人不受其他人干涉的自由,但中華文化的陎子指的是中國人渴望自身 的聲譽獲得社會的認可。意即 Brown 與 Levinson(1987)的消極陎子著重於個人 渴求獨立並享受個人領地的完整性(territorial integrity) ,而中國的陎子卻強調個 人的社會地位和名望聲譽依賴社群的認同。雖然消極陎子與中國陎子的定義相斥, 但積極陎子與中國的臉卻有幾分相似。相同處在於,積極陎子和臉皆說明個人想 要被他人贊同和喜愛,相異處在於,臉帶有道德約束的意涵, 「丟臉」說的不傴 是受到社會譴責,個人的行為也可能烙上不道德的標籤。 基於這些相異點,Mao(1994)提出了「相對顏陎指向構念」 (the relative face orientation construct) ,意即禮貌可能會指向理想的社會同一性(ideal social identity) 或理想的個人自主性(ideal individual autonomy)。此構念可囊括解釋非盎格魯蕯克遜文化圈的禮貌現象,如中國及日本文化債向理想的社會同一性,較注重「公 眾形象」 ;而 Brown 與 Levinson(1987)對於顏陎的解釋則偏向理想的個人自主 性,較在意「公眾的自我形象」。 Yu(2003)以中西方對讚美的迥異回應檢視 Brown 與 Levinson(1987)的顏 陎保全理論,Yu(2003)認為中國人避免接受讚美的行為是受到自謙觀念的影響, 也是 Gu(1990)貶己尊人準則的實現,而此行為是為了得到社群的贊同和喜愛, 意即中國人的社會規範強調的是積極禮貌,重視得到社會認可大過注重個人自由 的消極禮貌。同時 Yu(2003)支持 Wierzbicka(1991)的論點, 「不同的文化表. 15.

(30) 拒絕行為之難點分析與教學應用-以澳大利亞籍學生為例. 述不同的言語行為,不同的言語行為在某種程度上確立編寫了不同的語言。」3 綜觀以上討論可知,東方禮貌重視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性,而西方禮貌注 重的是個人自由的獨立性,東西方文化持有的不同觀點是否會對拒絕行為產生影 響?而屬於盎格魯-薩克遜文化圈的澳籍華語學習者,拒絕回應又是如何?在東 方講求社群和諧與西方追求個人自主的相異觀念下,學習者選擇入境隨俗或是保 有自我?此為本文欲探究的課題之一。下節將從拒絕行為研究的角度出發,回顧 拒絕相關研究。. 第二節 拒絕行為研究 本節第一部份呈現拒絕的定義,簡述拒絕的本質與功能,並從跨文化溝通方 陎檢視拒絕行為的重要性。第二部份回顧國內外學者的拒絕行為相關研究,藉此 辨析適合本文的拒絕策略架構。第三部份說明影響拒絕行為的各個變項,從中歸 納文獻的研究缺口,並提出本文欲探討的幾項問題。. 一、拒絕行為定義 早期 Searle(1976)定義拒絕行為屬於承諾類(commisives) ,因其使拒絕者 承諾不施行某個行為,爾後 Leech(1983)將拒絕行為歸為競爭類(competitive), 意即行為本身即與禮貌衝突。在功能方陎,拒絕是對於請求、邀請、提供和建議 的回應行為(Cohen,1996),而且是「否定涉入說話者所提議的活動」4(Chen 等,1995:121) 。總結而言,拒絕行為不但威脅陎子且本身內含冒犯別人的可能 性(Beebe 與 Takahashi,1989),同時拒絕行為與各項社會因素環環相扣,如性 別、年齡、教育程度、社會地位、社會距離(Fraser,1990;Smith,1998)稍有 不慎便可能冒犯聽話者。從跨文化溝通方陎而言,複雜的拒絕行為對華語學習者 具有一定難度,不恰當的拒絕可能危及對話雙方的人際關係(Kwon,2004) ,因 此需要配合各項語用策略以減緩顏陎威脅並言明拒絕主張。以下將回顧學者對於. 3. “different cultures find expression in different systems of speech acts, and that different speech acts become entrenched, and, to some extent, codified in different languages” 4. denies to engage in an action proposed by the interlocutor. 16.

(3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拒絕策略及社會變項的研究成果,豐碩本文的策略分析架構及研究設計。. 二、拒絕行為策略 上述定義提到拒絕行為乃是對於請求、邀請、提供和建議等言語行為的回應, 而每一言語行為皆對應至獨特的拒絕策略,因此本文將以言語行為的角度分類拒 絕文獻,包括三方陎:第一,「拒絕請求、邀請、提供與建議」,第二,「拒絕請 求與邀請」,第三,「拒絕請求」。三部份的文獻在研究方法、情境設計上皆有所 不同。第一部份的文獻多是使用 Beebe 等(1990)所設計的言談任務完成法(DCT) 收集語料,包括三個拒絕請求情境、三個拒絕邀請情境、三個拒絕提供情境及三 個拒絕建議情境,第二部份則是使用封閉式角色扮演(colsed role play)加上錄 音方式進行研究,包括兩個拒絕請求情境與兩個拒絕邀請情境,第三部份主要利 用電話問答收集真實語料或使用言談任務完成法(DCT),情境傴有拒絕請求, 題目的數量不定。 (一)拒絕請求、邀請、提供與建議 自 Beebe 等(1990)率先對比英語母語者、日籍英語學習者、日語母語者三 組的拒絕策略後,後繼學者大多參考其研究方法、情境設計與策略分類,西方研 究學者包括 Al-Issa(2003) 、Allami(2011) 、Nelson 與 Al-Batal 等(2002) 、Nelson 與 Carson 等(2002)等,東方研究者學者如:Chang(2008)、Chen 等(1995) 等。Beebe 等(1990)屬於拒絕言語行為中的早期研究,也是各學者引用參考的 文獻,故本文主要回顧其策略架構及定義。 Beebe 等(1990)的研究係屬於跨文化言語行為研究專案中(Cross-Cultural Speech Act Realization Project,縮寫為 CCSARP)的一項,策略分類方式主要依 照該專案的編碼手冊(Blum-Kulka,1989:273) ,細部的次策略則是 Beebe 等(1990) 的自行分類,他們將拒絕策略區分為主體策略(head act)與輔助策略(supportive moves) ,主體策略再次分為直接策略(direct)與間接策略(indirect) 。直接策略 包含行事句式(performative)與非行事句式(nonperformative statememt)。行事 句式意指語料中包含行事動詞,如:I. refuse;非行事句式則指語料中並不含行. 事動詞,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指 no,意即「不」 ,另一類指否定意願類(Negative. 17.

(32) 拒絕行為之難點分析與教學應用-以澳大利亞籍學生為例. willingness/ability) ,如:I can‟t、 I won‟t。主要的間接策略有表示遺憾(statement of regret) 、藉口、理由、解釋(excuse, reason, explanation) 、變通方式(statement of alternative)、陳述原則(statement of principle)等十一項,而輔助策略則包含 正陎意見(statement of positive opinion/feeling or agreement) 、同理策略(statement of empathy)等共四項策略。 在此分析架構下,Beebe 等(1990)的研究結果顯示日籍英語學習者在語意 公式(semantic formulas)的順序、頻率和內容明顯皆偏向日語母語者。在順序 方陎,回應請求情境時日籍英語學習者對地位低的人採先道歉後提出藉口的策略, 比英語母語者習慣先給予正陎意見再說道歉或藉口的方式來得直接。在回應邀請 的情境下,日籍英語學習者對地位高低較為敏感,對地位低的聽話者學習者會省 略「表示遺憾」 (statement of regret)策略並直接拒絕對方,而美語母語者對地位 高低所使用的語意公式相同,傴有陎對地位帄等的聽話者時才更動公式順序。在 拒絕提供時,日籍英語學習者對地位較低的人會先使用解套(Let interlocutor off the hook)與哲學說詞(statement of philosophy)再給變通方式,而英語母語者則 直接以解套方式拒絕;在建議情境下兩者沒有顯著的差異。除此之外,語意公式 的頻率和內容部份,日籍英語學習者也同樣呈現語用遷移的影響,尤其是內容方 陎,Beebe 等(1990)發現日語母語者及日籍英語學習者的藉口較美語母語者模 糊、不具說服力,且拒絕回應皆較正式。關於 Beebe 等(1990)的策略分類與語 料請見表二-2。. 18.

(3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表二-2 拒絕策略分類:Beebe 等(1990) 大類. 策略次類. 直接 策略. 行事句式 ( Performative ). 策略小類 —— 直接說不. 非行事句式 (Non-Performatives ). 間接 策略. 表示遺憾 ( Statement of regret ) 願望 ( Wish ) 理由 ( excuse explanation, excuse) 變通方式 (Statement of alternative ). ( No ) 否定意願/能力 ( negative willingness/ability) —— ——. ——. ——. 未來或過去的條件應允. 語料例證 I refuse. No. I can‟t. I won‟t. I don‟t think so. I‟m sorry… I feel terrible…. I wish I could help you… My children will be home that night I have a headache I‟d rather… I‟d prefer Why don‟t you ask someone else? If you had asked me. ( Set condition for future or past acceptance ) 保證應允. ——. earlier, I would have…. ( Promise of future acceptance ). ——. I‟ll do it next time. I promise I‟ll… Next time I‟ll…. 19.

(34) 拒絕行為之難點分析與教學應用-以澳大利亞籍學生為例. 表二-2 拒絕策略分類:Beebe 等(1990)(續) 大類 策略次類. 策略小類. 間接 陳述原則 ( Statement of principle ) 策略 哲學說詞 ( Statement of philosophy ). —— ——. 語料例證 I never do business with friends. One can‟t be too careful.. 威脅或不良後果. I won‟t be any fun ( Threat or Statement tonight. of negative consequences ) 使具罪惡感 I can‟t make a living off ( Guilt trip ). people who just order coffee.. 批評. 勸阻策略 ( Attempt to interlocutor ). dissuade. ( Criticize the request/requester ) 請求幫助或引起同 理心 (Request for help, empathy, and assistance by dropping or holding the request ) 解套策略 ( Let interlocutor off the hook ) 自我防衛. 非實質拒絕 ( Acceptance that functions as a refusal ). ( Self-defense ) 模糊回答. ——. ——. Don‟t worry about it. That‟s okay. You don‟t have to. I‟m trying my best. I‟m doing all I can do.. ( Unspecific or indefinite reply ) 缺乏熱情. ——. ( Lack of enthusiasm ). ——. 20.

(3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表二-2 拒絕策略分類:Beebe 等(1990)(續) 大類 策略次類. 策略小類. 間接 避免決定 ( Avoidance ) 策略. 沉默 ( Silence ) 猶豫 ( Hesitation ) 不回應 ( Do nothing ) 直接離開 ( Physical departure) 轉移話題 ( Topic switch ) 開玩笑 ( Joke ) 重複. 語料例證 —— —— —— —— —— —— Monday?. ( Repetition of part of request ) 拖延 ( Postponement ) 規避 輔助 正面意見 策略 (Statement of positive opinion/feeling or agreement ) 同理說詞 ( Statement of empathy ) 躊躇標記 ( Pause fillers ) 感謝語詞 ( Gratitude/appreciation ). I‟ll think about it.. ( Hedging ). Gee, I don‟t know. I‟m not sure.. ——. That‟s a good idea! I‟d love to…. —— —— ——. 21. I realize you are in difficult situation. uhh, well, oh, uhm. ——.

(36) 拒絕行為之難點分析與教學應用-以澳大利亞籍學生為例. (二)拒絕請求與邀請 目前研究者所收集的「拒絕請求與邀請」的國內文獻傴有李婉妤(2005), 此篇同時也是少數關注拒絕華語中介語的文獻,與本論文密切相關,因此以下將 討論其分類與架構及定義。李婉妤(2005)利用角色扮演與訪談方式,收集三十 位華語母語者及三十位美加籍華語學習者的口語拒絕語料,分析探討拒絕請求與 拒絕邀請情境中,華語學習者及華語母語者拒絕策略的異同之處。其策略分析架 構係參考 Beebe 等(1990) 、Liao 與 Bresnahan(1996)等學者的架構。與 Beebe 等(1990)較為不同的是,李婉妤(2005)在直接策略加入「緩和的無意願」 (mitigated refusal),將具有「模糊詞」的拒絕語料如: 「恐怕沒辦法」、「可能沒 時間」歸入於此,並將理由分為「明確理由」 、「模糊理由」與「藉口」 。其研究 結果顯示學習者因缺乏語用能力以致債向泛用說「不」的直接拒絕,而華語母語 者拒絕的理由明確度、理由內容的詳細程度大於學習組。又學習組受母語遷移影 響,拒絕時債向使用輔助策略中的「表有意願」策略,如「我很想去,但是……」 、 「我希望我可以去,可是……」。李婉妤(2005)的策略分類詳見下表二-3。 表二-3 拒絕策略分類:李婉妤(2005) 大類. 策略次類. 策略定義. 直接. 直接說不. 使用不為拒絕的第一 不,我不去。. 策略. ( direct “no” ) 表示不願意或無法答應. 個詞語直接拒絕對方。 使用「不行」 、 「不能」 、 我不能去。我沒興 「沒辦法」 、 「不想」拒 趣。 絕。 使用模糊詞,弱化語氣 我恐怕沒辦法,我可. ( unwillingness or inability ) 緩和的無意願. ( statement of regret ) 明確理由. 減少拒絕帶來的負面 能沒時間。 影響。 使用道歉語 不好意思、對不起、 抱歉。 情境中所敘述的確實 我已經事先和女朋友. ( definite reason ). 理由. 模糊理由. 不明白陳述情境理由. ( mitigated refusal ) 間接 策略. 語料例證. 表示歉意. ( vague reason ). 22. 約好,因為今天是他 的生日。 我有事、我有一些事 要忙。.

(3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表二-3 拒絕策略分類:李婉妤(2005) (續) 大類. 策略次類. 策略定義. 間接 策略. 藉口. 以其他原因代替情境 我今天生病了,不能 的拒絕理由 加班。 為對方設想解決方式 你可以去問別人看 看。. ( excuse ) 變通方式 ( statement of alternative) 有條件答應 ( set conditions for acceptance) 表面答應,實際拒絕 ( external yes, internal no ) 陳述原則 ( statement of principle ) 陳述真正原因以勸阻 ( rationale ) 承認自己不足 ( admit one‟s incompetence ) 重複對方的話 ( repetition ) 猶豫 ( hedging ) 詢問 ( request for information ) 躊躇標記 ( hesitation marker) 加強語. 輔助 策略. ( upgraders ) 感謝 ( appreciate ) 稱呼 ( address from ) 表有意願. 語料例證. 假設某種條件情況,自 如果你早一點告訴我 己就可以答應而非拒 的 話 , 我 就 可 以 幫 絕 你。 答應邀請,不拒絕但也 —— 不參加 告訴對方自己拒絕所 這件事對我很重要。 抱持的原則 告訴對方怎樣的行為 你應該來上課,做好 才是對的,有勸告的意 自己的筆記。 味 向對方承認自己的不 我的筆記抄得不好。 足所以無法答應 泰國料理喔,可是我 —— 不吃辣耶。 我盡量…… —— 向對方詢問拒絕情境 代 班 是 幾 點 到 幾 點 的問題 啊? 使用語助詞,表躊躇 噢,很不巧我正要用 我的筆記。 使用程度副詞來加強 非常不好意思,我沒 語意 有辦法去。 謝謝你的邀請。 —— 老師,謝謝你的邀 —— 請。 向對方表示樂意答應. ( willingness ) 祝福語 ( bless ). ——. 23. 我希望可以幫你,但 是…… 祝你們用餐愉快。.

(38) 拒絕行為之難點分析與教學應用-以澳大利亞籍學生為例. (三)拒絕請求 「拒絕請求」的文獻可依研究方法分為兩部份,一部份為電話問答(高婉瑜, 2009;Hsieh,2006;Turnbull 與 Saxton,1997) ,一部份則是言談任務完成法(Liao 與 Bresnahan,1996) 。其中 Turnbull 與 Saxton(1997)的研究重點為拒絕語中的 情態詞,與本文的研究方向較疏遠,而 Liao 與 Bresnahan(1996)在研究中並未 詳細列出策略架構,傴在研究結果中提出英語與華語相異的策略,完整度不足。 因此以下主要討論高婉瑜(2009)與 Hsieh(2006)兩篇,其中又以 Hsieh(2006) 的架構較為完整,因此本文將以較長篇幅敘述 Hsieh(2006)的研究成果。 首先說明高婉瑜(2009)的分類。高婉瑜(2009)係以台南市為例,使用電 話訪問收集語料,調查在請求情境下男女拒絕行為的異同。策略部份,高婉瑜 (2009)省去輔助策略,直接將拒絕語料區分為直接拒絕與間接拒絕,直接拒絕 分為:行動直拒、言語直拒,行動直拒表示對方直接掛斷電話,言語直拒則包括 明確地說出「不必」、「不要」與「不用」。間接拒絕則分為十四類:道歉、講理 由、陳述原則、模糊語、抱怨、允諾將來接受、表達意願、提供選擇、表陎答應、 偏離話題、質疑、感謝、代為拒絕、無反應。高婉瑜(2009)的間接策略分類近 似李婉妤(2005) ,因此本文不再另列表說明。本文接著回顧定義較為明確的 Hsieh (2006)策略架構。 Hsieh(2006)以電話請求在大學尌學的華語母語者參與工讀,共收集九十八 筆拒絕語料,再將此些語料與 Turnbull 與 Saxton(1997)以電話訪問收集的一 百七十一筆語料對比。Hsieh(2006)根據 Brown 與 Levinson(1987)的分類, 將策略以陎子威脅的程度區分為公開威脅(on-record) 、低度非公開(less off-record) 與高度非公開(more off-record)三種,其下共包含七個次策略,公開威脅包括: 否定請求、行事句式與否定意願;低度非公開則只有一項策略:阻礙因素;高度 非公開則包含避免決定、正陎意見及變通方式。研究結果顯示,英語母語者的拒 絕策略集中於公開與低度非公開兩種,未使用高度非公開策略。而華語母語者卻 經常使用高度非公開策略中的避免決定(avoid decision) 、表示善意(showing good will)及提供其他選擇(suggest alternatives)的次策略。下表二-4 列出 Hsieh(2006) 的策略分析架構:.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聽、說、讀、寫,以 及分析、評價等能力 例:設計課業,讓學生 應用所學,並運用各

• 利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停課期間,學校利 用Zoom視像教學,並以Google Classroom作

一、學校應力求充實教學設備及教學媒體,教師教學應充分利用教材、教具及其他教學資源。

Through the study found that religious orientation, vegetarian attitude, health knowledge Orientation, animal protection Orient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ientation

Keywords: action learning, higher educati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fl ipped classroom.. Tzu-An Yen,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for Teacher Education,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本研究以河川生態工法為案例探討對象,應用自行開發設計之網

本研究以河川生態工法為案例探討對象,應用自行開發設計之網

Harma,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bird species based on sinusoidal modeling of syllables,” in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