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發展、資料收集與分析

本節說明研究採兩個階段採用的資料蒐集方法,包括研究工具編製、資料蒐集策略、

與回收之資料處理及分析方式。以下分成兩個階段的進行方式做說明。

一、 第一階段研究訪談大網發展、訪談資料收集與分析

本階段以訪談方式獲得資料,因此為了瞭解訪談對象的意見,同時避免在訪談議題 上失焦,故採用半結構式訪談方法(Semi-structured Interview),這種引導訪談方式將焦 點集中於已設定的話題,訪談者與受訪者在話題範圍內,彼此自由的建構會談,自發性 的詢問問題,以闡明研究所設定的特殊話題(吳芝儀、李奉儒,1995;王文科,2002)。 以下便針對本研究的資料收集,說明訪談大綱擬訂、訪談執行策略和資料分析等方式。

(一) 訪談大綱擬定

依據研究的目標與架構,研究者擬訂出訪談大綱。大綱規劃分為三部分。第一 部分為個人描述,包括個人背景、進入領域原因、對環境教的看法等。第二部分為 能力探索。第三部分則為能力影響因素,包括自信的促進或阻礙等。

研究者於民國 103 年 11 月完成第一版的訪談大綱,並於該年 11 月 27 日進行 第一次約訪及測試。訪談發現題目過多,且部分題意不明,在訪談過程中需要時間 對題目進行解釋,加上題目彼此有關聯而導致問題的回應不斷重覆,因而進行第二 版的訪談大綱修正,使題目簡要清楚以及較為開放。

第二版的訪談大綱經過研究者於民國 103 年 12 月 4 日以及 12 月 13 日約訪兩 位教師之後,大致可以詢問到研究所需要的資訊,因此僅對進行內容與敘述的微調。

同時研究者也請參與訪談的三位受訪者提出對於訪談大綱的意見,並依據她們的 意見進行修正與調整。最後實地進行訪談題目如本研究之附錄一:〈探討臺灣環境 學習中心環境教育教師重要能力及其影響因素:實務工作者之觀點訪談大綱〉。

(二) 訪談執行策略與訪談工作進行

訪談執行策略上,由於研究者過去曾投入部分台灣環境學習中心的成立,以及 成立後的輔導、評鑑工作,因此在本領域之中已認識一些環境教育教師,故研究可 以這些人員做為接觸的開端。另外因為第一階段採用質性研究的取徑,而質性研究

適合處理動態的研究現象,允許研究者運用合宜的取樣策略。因而在考慮到本研究 面對新領域而有樣本數量上的限制,為保持彈性,除了前述接觸中心人員的方法外,

亦運用「滾雪球抽樣方法」(snowball sampling)持續獲得符合研究條件的樣本。滾 雪球方法適用於當特殊族群成員難以被定位,或母群體不明的時候使用,是研究者 訪談符合研究目標的特定人士後,再由該特定人士指認其他符合樣本徵的人士接 受訪談,常為初期進行探索性研究採用(Babbie, 2008;王文科,2002),適合本研 究第一階段探索能力與影響因素的需要。

研究者擬訂出曾經參與輔導協助的中心,以及熟識且已滿四年工作的環境教 育教師名單共有 17 位。同時擬訂訪談的邀請資訊以及訪談同意書,寄發給這 17 位 人員。在訪談對象同意之後,研究者隨即與其約訪,並於研究者在進行訪談前,提 供受訪者訪談同意書(consent form),並於訪談開始前告知受訪者所參與的計畫,

包括研究目的、瞭解研究單位、自願參與退出、匿名、過程資料蒐集的方式以及資 料使用範圍。

訪談工作自民國 103 年 11 月 27 日開始(包括預試者)至民國 104 年的 4 月 30 日結束,除了原先擬訂的 17 位受訪者名單,在訪談過程中經受訪者提醒,或是 於訪談後詢問合適的受訪人員,研究者合計訪談了 28 位累積四年以上的環境教育 教師。每一次的訪談時間約 70 分鐘到 90 分鐘不等,以錄音方式蒐集資料。研究觸 及的 28 位受訪者基本資料請見附件二。

(三) 轉錄與分析資料

回收的資料由研究者轉錄為逐字稿,並挑出重要敘述句編號,編號方式以「訪」

開頭,以 1 與 2 代表男性與女性,接著是第幾位受訪者,與重要敘述句的流水號。

例如「訪-206-08」,代表女性受訪者第 6 位,編號 8 的重要敘述句。

編號後的資料,採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系統性編碼方式進行分析。開 放編碼方式(open coding)將資料分解成類別。主軸編碼(axial coding)將資料的

類別與次類別組織與連結起來。選擇編碼(selective coding)提出核心類別以詮釋 資料(吳芝儀、廖梅花,2001)。分析過程以質性研究軟體 Atlas7.0 版做為研究者 編碼與分析的輔助工具。

此外部分重要敘述句的引用,研究者以[]符號標注,表示研究者在不違反受 訪者原意的情形下,為避開組織名稱以免資訊提供者曝光的研究倫理考量,或是協 助讀者去瞭解對話的情境脈絡而做的改寫,與適當地添加少量文字。

(四) 研究倫理之關切

研究者製作訪談同意書(consent form),並於約訪時寄發給受訪者,請受訪者 於訪談當日交回。訪談前研究者將會再度告知受訪者研究的目的、研究者及組織單 位、資料蒐集的方式,以及蒐集後的資料分析、應用的範圍,以及相關的保護措施,

如隱匿受訪人姓名與組織。同時告知受訪者於訪談過程中,若有涉及到影響組織或 個人利益、權益者,受訪者可告知不記錄,或是有權力隨時退出研究。訪談同意書 由受訪者簽名後由研究者留存。

此外在質性探索階段,研究者本身即為研究工具的特性,加上研究者對領域較 為熟悉,因此使得在質性資料歸納、詮釋易產生刻板印象的限制存在。因此研究者 亦將訪談所轉錄的逐字稿件,連同研究者第一階段研究分析結果的內容,提供給參 與訪談的 28 位資訊提供者,進行成員審核(member checking)來確保效度,以及 內文有無對於受訪者不利、或揭露受訪者資料之訊息,檢視詮釋是否有不妥適之處,

同時亦排除掉研究者所造成的詮釋偏差。成員審核共有 20 位成員回應,且並未對 研究的內容提出異議。因此研究者考慮到因為訪談一開始即已讓受訪者了解研究 內容,加上有超過七成的受訪者回應內容無誤,顯示出多數的成員認為研究詮釋能 夠反映他們觀點,故資料使用仍以全數成員回應做為分析的依據。

二、 第二階段研究問卷發展、發放及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二階段統整了第一階段工作的結果,做為資料蒐集的依據。第二階段主要採用問 卷調查方法,來蒐集現場環境教育教師之意見,並做綜合性的分析。以下說明第二階段 資料蒐集的方法,包括整合第一階段資料所做的調查架構、與研究工具之規劃設計、效 度處理、問卷發放、信度及分析處理等工作。

(一) 調查研究架構統整

經歷第一階段 28 位環境教育教師的回饋彙整後。研究歸納了九大工作類別,

以及 14 個能力項目並且初步分成一般個人能力、有效教學能力、環境教育內容能 力及中心經營專業能力四個主軸。在影響能力的個人內外與認知因素方面,則包 括了個人經歷背景、人格特質、職場感知三個階層。外在環境因素則有學習者回 饋、同儕關係、成功榜樣,與組織經營方向與制度四項(結果詳見第四章)。

除此之外,研究者亦好奇一些變項是否對教師的能力掌握有影響,例如:

1. 能力的掌握是否受到性別、學科類別、教育程度、工作年資的影響。

2. 能力掌握是否與學科類別中的自然科與社會科背景,以及環境教育背景和 非環境教育背景的影響。

3. 另外研究者欲檢視個人的經歷能否運用在工作之中,因此在學科方面,就 著重在學科能否運用於職場上,而將之設為學科的運用。

4. 在外環境影響因素的組織經營方向和制度,則將聘任型態,是正職或是非 正職,以及月薪資是否影響能力的掌握。

基於第一階段歸納以及研究者觀察之經驗,將第二階段調查的架構,設定如 下圖 3-1。

圖 3-3 本研究一階段提出之架構圖

研究者依上圖之架構,調查工作類別現況、能力現況,並以人口學變項、個 人內在認知因素、外在環境因素,做為預測能力展現的變項組。

(二) 研究問卷規劃和設計

本階段採用問卷調查法來理解環境學習中心現場教師的回饋。研究者依據前 述之研究架構,整合相關文獻、第一階段訪談內容編製《探索環境學習中心環境 教育教師能力與影響因素問卷》(以下稱「能力與影響因素問卷」),問卷結構如 下:

1. 環境教育教師任務:依訪談結果歸納整理出九個類別 23 個工作選項。

2. 能力項目:依據第一階段訪談歸納之結果,並參考相關文獻(Wilke et al, 1987, NAAEE, 2004;王喜青等,2011),提出「一般個人能力」、「有效教 學能力」、「環境教育內容能力」、「中心營運專業能力」四個能力領域與 14 項能力。

3. 人格特質:參考 Costa & McCrae(1992)的五因素量表改編,包括神經 質(Neuroticism)、外向性(Extraversion)、經驗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親和性(Agreeableness)、審慎性(Conscientiousness)。

4. 個人背景經歷:學科背景(置於基本資料中)。自然經驗以 Chawla

(1999)自然經驗的時期區分。負責任環境行為則參考 Hungerford et al

(1990)說服行動、消費行動、政治行動、生態管理架構,以及張怡萱 等人(2011)的問卷內容改編。

5. 工作職場感知:包括工作幸福感,以 Ryff(1989)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42 版改編。工作滿意感除了訪談歸納外,依 Wiess, et al(1967)、 Spector(1985)、盧美束(2010)的量表改編。自信也指自我效能感,則 參考 Sia(1992)環境教育教學效能改編。

6. 外在環境因素方面,則主要以訪談歸納獲得的資訊內容自編,包括了學 習對象回饋、同儕關係(同儕支持、主管支持)、組織經營與制度、成功 榜樣。

7. 關鍵的能力影響因素,詢問填答者認為哪些因素影響較關鍵(複選)。

7. 關鍵的能力影響因素,詢問填答者認為哪些因素影響較關鍵(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