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七節 研究立基之理論與方法

本研究採用社會認知理論的三元交互決定論做為開始探索的路徑,協助研究者聚焦 於個人對於工作任務(環境)及能力項目(行為)的看法,以及個人內在因素(個人)

及外在環境因素(環境),對於能力的影響(行為)。此外研究者採用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的系統編碼方法,歸納資料並描繪出環境教育教師之工作、觀點與重要能力之 間的關係,並形成調查方法的基礎架構。接著再以調查研究法進行實證研究以理解現況。

因此以下便說明研究所採行的理論和方法,提供基本的理論背景以供參考。

一、 社會認知理論的三元交互決定論

本研究中,研究者嘗試探討能力與影響能力的因素,而從過去個人的工作經驗觀察 所發現,個體的工作表現,並非單純源自於職位、薪資、福利等外在環境條件所給予動 機,尚包括對個人內在的信念、工作價值、成就感等,讓個體能主動地投射在工作表現 上。也就是個體的表現不僅是由外而內的被動回應,也是由內而外的主動創造,而這樣

的想法,與社會認知理論的三元交互決定論不謀而合,因此研究者採取這樣的概念,做 為開啟研究的基礎架構。

傳統行為主義認為人的行為是由外在特定環境刺激、自發性或機械性的控制而來,

人是環境的產物,控制了環境就控制了人。它們排除人類自省的部分,認為行為藉由環 境來決定,人類的學習是透過直接體驗產生的結果,人類藉由不斷試誤,直至正確的行 為產生,並淘汰錯誤的行為。這種環境決定人類行為的觀點,受到心理學者 Bandura 的 批判,其認為行為主義以動物實驗來推論人類行為的解釋、預測和控制並不能代表人類 的行為,而且運用外顯行為來解釋人的內在動因,例如用行為推論動機存在,用成就行 為推斷成就動機、用支配行為推論權利動機,那麼動機將是無限的。由於人的學習多數 來自對於他人或社會觀察模仿而不一定是透過直接經驗而來的,如此,行為主義將無法 解釋人們是如何透過觀察或模仿學習這種替代經驗獲得新技能的。因此,Bandura 吸收 了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創建了其著名的「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Bandura, 1986; 2001;阿爾伯特‧班德拉,1995;郭本禹、姜飛月,2008)。

社會認知論的重要假設之一,即是人具有主體性能力或意向。人不只是由外部事件 塑造的反應性有機體,還是自我組織、積極進取、自我調節與反思的主體,不是消極的 環境反應者,更是積極的環境塑造者。因為人們具有運用符號能力(symbolizing capability)

(例如看到「環境教育」一詞有自己的詮釋),預先思維能力(forethought)(會預期執 行環境教育產生什麼結果)、替代學習能力(vicarious)(能觀察或模仿其他環境教育者 的行為)、自我調節與反思的能力(能反省、調整和改進自己的環境教學)。藉由這些能 力,人們得以運用抽象思考進行學習,或是藉由觀察來學習,並且思考未來,針對個人 行為進行自我反省與調節。因此人不僅僅是環境消極的反應者,也是環境積極的塑造者,

個體的心理和行為改變,得以通過其欲達成某種行為結果的感受來實現(Bandura, 1986;

2001、郭本禹、姜飛月,2008)。

據此,人即不是被內在力量驅使,也不是被外在環境的刺激型塑和控制,而是由「外 部環境」、「內部主體性因素」、「過去現在的行為」三者間的動態交互作用的產物,稱為

三元交互決定論(triadic reciprocal determinism)。這裡所指的「交互」(reciprocal),係為 因果因素之間的相互(mutual)行動,而「決定」則表明了某種因素影響的產物(Bandura, 1986)。三元交互決定論的模式如下圖所示:

圖 2-5 社會認知理論「三元交互決定論的因果模式」

這個模式指出了三組因素的不同作用:

(一) 個人內部因素-行為因素:個人的內部因素,指的是個人的認知、動機、情 感和生理,對於行為有強有力的支配與引導作用。如認為在某個情境中不會 成功,則傾向不主動採取行動,行為失敗的可能性較大。過去和現在的行為 結果也會影響內部因素,如小孩摸動物,之後就認知到有能力做出這種舉動,

因而減少恐懼。

(二) 環境因素-個人內部因素:個人認為在某種環境中能夠獲得成功,則會選擇 進入該環境,並積極改造環境,人為地創造環境。

(三) 行為因素-環境因素:行為是個人內部因素與環境因素的中介,是人選擇、

改造或創造適應環境的手段,但行為也受環境條件的控制。

B E

P

根據這個模式,人對於環境的反應是認知的、情感的、行為的,而通過認知,人們 控制他們的行為,這不僅影響環境,也影響個人自身的認知、情感和生理狀態,因此,

人的能動性是主體、行為、環境三者交互動用的產物。然而雖然這個模式表明了兩兩因 素之間的互惠或交互作用,但並不是指雙向的因素具有對稱性。當環境對行為給予強而 有力的限制時,環境就是作為壓倒一切的決定因素出現,例如掉入深水時,環境可能造 成個人行為和認知都產生了變化。有時行為及個人內部回饋會成為交互作用的關鍵因素,

例如人會因為自娛而彈奏樂器,這是自我支配的,活動或情境這環境因素的作用就較小。

當環境限制較弱時,個人的喜好就決定了個體在信念和行為之間的相互作用,而決定改 善環境或是保護自我不受情境影響(Bandura, 1986)。

此外社會認知理論認為人的發展是因為社會機遇,這些偶然卻可能對個人的人生引 起決定性的作用,而人所形成的技能和興趣決定了他們移動的範圍和其最可能經歷的社 會機遇種類(例如唸自然科學的是否較容易遇到環境教育教師的工作)。人們也會因為 這些機遇而調節自我,例如個人會設定目標,給自己生活方向,並自行為中獲得滿足,

當然也會因為行為產生的後果而再次調節。這些過去的經歷以及面臨機遇的調節,成為 促進有價值未來的指導。所以當個體發展勝任能力、自我有效感和進行自我導向的調節 能力,就能擴大個人行動的自由,增加選擇道路、影響和建構自己的環境支配力量。雖 然擁有這些能力或手段未必保證能達成理想結果,但有了這些能力就能更好地為自己的 行為提供支持與方向(Bandura, 1986)。

二、 紮根理論的系統性編碼

由於現行在環境教育及環境學習中心領域研究,探討環境教育與解說能力給了相當 多的意見與方向(Wilke et al, 1987; ; Teeter et al, 1999; NAAEE, 2000; Wesselink et al, 2011;

NPS, 1996; Ivey et al, 2013;周儒等,2006;王喜青等,2012;許毅璿等,2013;周儒等,

2014;高翠霞等,2014),但是在影響能力的因素面上的探討較少。本研究在規劃上,

第一階段將採用訪談方式來探索現場教師對於環境教育、中心、職場工作項目之意見,

由研究者詮釋、發展故事軸線來呈現第一線人員的聲音。研究的第二階段需進入調查研 究程序,來實際地呈現經驗現象,因此需要藉由第一階段獲得的架構來詮釋。基於此,

研究需要一個立基於資料、真實反映現場,與系統化分析訪談資料的方法,故採用紥根 理論(grounded theory)的編碼方式操作。

紮根理論的出線,是對當時社會重視由上而下檢證,以及量化風氣的反動。它是一 種質性研究的設計,藉由收集大量參與者的觀點,去產生對經驗過程、行動、交互作用 的普遍性解釋(即形成理論)。研究方法使用的時機,通常源自於當研究者認為其研究,

理論無法用以解釋過程;或是現存的理論建立並非由質的取向來獲得;又或是現有理論 需要被充實,以滿足研究者之興趣。實務面向上與現存理論不同之處在於,現有的理論 在解釋人們如何體驗現象,而紥根理論則是由研究者提供這現象的普遍性架構,也就是 企圖以實徵資料向上發展,以系統化的資料蒐集與分析程序來發現理論(Creswell, 2007;

潘慧玲,2003;高淑清,2008)。

紮根理論包括了兼具科學性與創意,交替進歸納與演繹,既發現又檢證理論,與蘊 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潘慧玲,2003)。更特別是紮根理論提出了系統性的編碼,為質性研 究提供了科學分析的基礎。紮根理論編碼是流暢且具有動力的過程,由研究者持續地透 過問題而形成豐富的概念,過程之中資料被切成片段、經過仔細的檢視、並比較其間的 相似及相異情形。並將相似意義的片段歸類成一群而形成「類別」(categories)。並運用 主軸編碼或選擇性編碼方式,描述各類別之間的關係,逐漸形成「假設」(hypotheses), 來協助研究者瞭解或解釋所要觀察的現象(田秀蘭,2000)。也就是說,紮根理論的編碼 是將資料打散、標籤化,概念化,然後再將資料重新放在一起操作的過程。提供研究者 將質料解構再建構的過程,其編碼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Creswell, 2007;田秀蘭,2000 吳芝儀、廖梅花,2001;高淑清,2008):

(一)開放式編碼(open coding):將資料分解、檢視、比較、概念化、範疇化的過 程。即由研究者將資料分段、分解、比較、而分成各項不同的現象,然後賦 予可代表現象的名詞或概念(概念化)。之後再次檢視、比較概念,將相似的

概念歸類形「類別」(範疇化),並從中找出屬性與面向(dimension)。

(二)主軸編碼(axial coding):藉由分析現象條件、脈絡、行動/互動策略和結果,

將資料類別與類別相互組織與連結,重新組合資料的過程。這個過程能夠確 立核心現象(能力),探索因果情境(影響因素),特別的策略(能力與影響 因素的關係),以及描繪現象的後果。

將資料類別與類別相互組織與連結,重新組合資料的過程。這個過程能夠確 立核心現象(能力),探索因果情境(影響因素),特別的策略(能力與影響 因素的關係),以及描繪現象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