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環境教育者的能力

先前確立環境教育教師在環境學習中心角色的多元性,緊接著討論環境教育教師的 專業能力,環境教育從業人員到底需要具備那些專業,一直是這個領域討論的重點。何 以要探討環境教育教師的專業能力呢?國內目前有大專院校的環境教育研究所培育人 才,但在現行國內環境教育快速發展的趨勢,以及環境教育法的推波助瀾之下,若是僅 靠環境教育研究所來培育人力資源是供不應求的。因此需要靠其他單位的協助,這也是 現行環境教育法推動環境教育機構的一個重要因素(環境教育法,2011)。另外從環境學 習中心現場的人資需求來檢視,依據王喜青等人(2011)調查林務局系統的環境教育教 師基本資料,環境教育背景的約為三成,表示其他教育人員並非受到正規環境教育訓練 的養成。該研究在進行調查時自然教育中心系統已推動四年,最年輕的中心亦有兩年的 經營歷程,但人員的服務年資未滿一年的卻有 46.7%,教師的流動情形可見一般。從上 述環境教育教師的數量以及流動率的比例來看,勢必要有類似環境教育法規定的環境教 育機構讓師資培育系統更加完善。然而為了設立標準以及環境學習中心或非正規領域環 境教育師資訓練的基礎,專業能力的功效就在這裡被突顯出來,理解一個需要什麼能力 可以做為協助人員專業發展參考方向,也是邁向專業化的第一步,接下來才會有培訓課 程與學習方式的設計(魏惠娟,2001)。以下先針對能力的概念說明,再自環境教育、環 境解說、戶外教育、環境學習中心等領育的能力,來探討環境教育教師的能力。

一、 能力的概念

本研究所指的能力(competency),亦稱作知能、職能等,該字具有勝任、資格、能 力之意義,是指個人分具有擔任某種職務的能力,或是個人的身條件合乎法定的條件(張 春興,2006,p158)。依據 OECD 的《定義與選擇能力方案》(Program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e,DeSeCo),認為能力的概念不僅於知識和技能,而涉及到特定 情境下(particular context),個人心理資源的應用和啟動(drawing on and mobilising psychosocial resources)(包括技能和態度),因而有能力回應複雜的需求。例如,能有效

溝通是種能力,其應用了個人在溝通過程中,語言上的知識,實際的技能和態度(OECD, 2005)。根據成人教育學者 Jarvis 的說法,認為能力可以從實務工作者的「知識」、「技 巧」、「態度」三個層面來分析(許雅惠,2002):

(一) 具有該領域的知識與理解力:對相關的學術領域,心理活動因素、人際關係 及道德價值有所認識。

(二) 具有該領域的特定技巧:運用心理活動技巧及與人互動。

(三) 保持特定態度:一種對專業有所承諾、擁有專業知識的態度,並樂於以專業 態度來扮演其角色。

此外,Cebriánh 與 Junyent(2015)認為,能力的面向尚有倫理價值和情緒的面向存 在,其研究中亦以這些能力構面進行分析,能力的構面及描述如下表示:

表 2-3 Cebriánh 與 Junyent 提出的能力構面

知識 指認知範圍,某種概念的事實知識 實務技能

指過程、一般性的工作,和問題解決技能,其他技能,如溝通 技能,社會改變與行動能力,過程、方法、策略、以及具知識 背景的工具和技術

倫理價值

指任何時間和情境規範性原則管理和規範人類行為。

價值是指在社會和社會與自然間,人們思考他們應該如何與其 他人互動

態度 指特定、外在或內在情境的行為傾向,例如獲得評價他者的態 度、對話、參與和合作

情緒 指自我覺察和自我知識,支配(govern)我們的感覺和情緒

Cebrián & Junyent (2015, p. 2774)

由上述可知,能力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也因為它涉及到知識、實務技能,以及倫 理價值,因此能力應是指具有特定情境、領域、專業範疇的界線,代表了個人得以勝任 某事,或是執行某一項特定的工作。

二、 環境教育工作者的能力

涉及到環境教育工作者的能力相當的多,以下分成幾個部分來探討,一為環境教育 能力的相關研究,其次是環境解說、環境學習中心環境教育教師能力的相關研究,以及 其他的研究或觀點。

(一) 環境教育能力相關的研究

關於環境教育的能力方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 1987 年的國際 環境教育計畫(UNESCO-UNEP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指 出環境教育的教師有一些被期望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做為執行環境教育方案的行 為能力(behavioral competencies)。這些能力有兩個標準(criteria),一為跨學科的 一般的教育的「基本教育專業」能力,另一項則是表現應用於環境教育的特殊知識、

態度、技能與行為的「環境教育內容」能力。基本教育專業能力包括以下十項(Wilke, Peyton, Ben & Hungford,1987;楊冠政,1997):

1. 應用教育哲學知識選擇、發展課程方案與運用策略達成一般教育與環境教 育目標。

2. 應用現有的道德推論(moral reasoning)理論,針對學習者選擇、發展、實 施能有效達成環境教育目標的環境教育課程。

3. 應用現有的知識、態度、行為關係理論於選擇、發展、實施盡可能讓學習者 獲得預期行為最大改變的平衡(balanced)課程。

4. 應用現有的學習理論(如 Piaget, Bruner, Gagne’)針對學習者選擇、發展、

實施課程教材與教學策略有效達成環境教育目標。

5. 應用學習轉換理論(transfer of learning)選擇、發展、實施課程教材與教學 策略,以確保學習者的知識、態度、和認知技能能夠轉變運用在生活型態的 決定上。

6. 選擇對學習者認知與情意結果,符合學習者特性和運用不同設施(包括時 間、金錢、人員)的有效教學方法。

7. 有效的運用能達成環境教育目標的教學策略,例如戶外教育、價值澄清、角 色扮演、社區資源運用等。

8. 發展和使用有效的教學計畫。

9. 能於各教師的教學學科中有效地融入合適的環境教育課程與方法。

10. 能有效地評估環境教育課程和方法對學習者在認知與情意領域的成就。

環境教育內容的能力部分則有四個階層,分別為:

1. 生態學基礎(ecological foundations):能夠運用生態學知識分析、辨認環境 問題,以及預測環境問題解決策略產生的後果,並不斷的研究、評量和發現 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法,並將生態學概念融入於課程之中。

2. 概念認知(conceptual awareness):能夠選擇、發展和實施課程,讓學習者 從生態學觀點看個人與人類文化對環境的影響,了解地方、區域、國家、國 際的環境問題以及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所涉及到的生態與文化內涵,並認 識不同人類的價值以做為環境決策的一部分,然後瞭解面對環境問題時的 負責任公民行動。

3. 調查與評鑑(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環境教育教師應有能去調查研究 環境問題,以及對可替代的解決方案進行評鑑,同時能發展、選擇和實施教 材與教法,讓學生亦發展同樣的能力。

4. 環境行動技能(environmental action skills):有效的環境教育教師應有能力 在生活品質與環境品質的動態平衡中,採取正向的環境行動,並同時能發 展、選擇和實施教材與教法,讓學生發展同樣的能力(例如說服、消費者保 護主義、政治、法律或以上綜合的行動)。

當時對於環境教育的思考,是將其融入在各學科之中,因此在對象上比較著重 在學校教師的能力展現。教師藉由理解環境中的各項因子、生態學概念、社會及自 然環境的互動、不同文化的價值觀點等環境教育內容,再透過教育專業能力,包括 對教育的理論、原理、方法,轉化、教學給學習者。

北美環境教育學會(North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AAEE)在 2000 年的《環境教育者預備與專業發展指南》(Guidelines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ors)之中,為了促 進優質環境教育工作,提出了環境素養、環境教育基礎、人員的專業責任、規劃和 實施環境教育方案、促進學習、評估與評量六大核心能力主軸,這雖然是針對環境 教育人員所設立朝向專業化發展的核心要項,不過環境學習中心的教師,基本上就 是在執行環境教育工作,因此這些核心能力也是相當合適的生涯發展規劃方向。

NAAE 在這六個主軸下擬訂了共計 24 項的環境教育核心能力項目(NAAEE, 2000):

表 2-4 NAAEE 提出的環境教育者核心能力

本表整理自NAAEE (2000)

另外 Wesselink 等人(2011)針對荷蘭的環境教育組織的人員能力架構探討,

區分了環境教育實務工作者的三個核心挑戰,並且提出針對核心挑戰的能力:

1. 發 展 需 求 - 驅 動 的 教 學 方 案 ( development of demand-driven instructional programmes):要滿足這個專業挑戰,教育實務工作者至少要有以下能力:

(1) 有能力精準地澄清組織的實質問題 ,因而需要問題分析的能力

(problem analysis);

(2) 能夠將焦點置於顧客的求上,是顧客導向的能力(custom orientation)

(3) 與顧客溝通,首要獲清楚的問題陳述,其次為回應結果:口頭溝通的 能力(oral communication)。

2. 自 發 性 、 客 製 化 ( ad-hoc ) 方 案 發 展 ( spontaneous, ad-hoc programme development):要滿足這個專業挑戰,至少要有以下能力:

(1) 教育者具有許多自由排列完全的方案,以及能夠有創意的進行方案 設計:要具創造力(creativity);

(2) 儘管具創造力,教育者仍要處理一些情境,因此他必須是:結果導向 的(result orientation);

(3) 教育工作者要覺察初等教育的發展:一般性的覺察現有的教育和學 習趨勢。(general awareness of current trends in education and learning)。

3. 任務與目標導向(task and goal orientation):要滿足這個挑戰至少需要以下 能力:

(1) 教育實務工作者要有能力顧及到目標族群的需求與問題:口頭溝通 能力;

(2) 教育實務工作者將焦點置於目標的滿足:結果導向;

(3) 教育實務工作者應要能夠聯結外部環境教育的網絡,以及形成關於 這個議題相關的網絡:網絡工作(networking)。

(3) 教育實務工作者應要能夠聯結外部環境教育的網絡,以及形成關於 這個議題相關的網絡:網絡工作(networ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