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臺灣環境教育政策與立法之沿革

第一節 環境教育興起

一、公害污染喚起民眾的環境意識

1960 年代臺灣政府推行「客廳即工廠」的政策,創造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經濟發展,

產業政策以出口產業為重心,並以勞力製造工業為主,此時被稱為經濟起飛階段。在此 階段,政府引入外資與國內中小型企業紛紛設立工廠,生產電器零件與設備向外出口,

無論是環境保護或勞工衛生安全等意識皆未發芽,相關法規及配套措施亦未完善。但在 工業生產的過程中,產生大量廢棄物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於外,從事勞動者更無任何防護 裝備而直接接觸了污染源,此或許是公害事件的開端。

自從 1970 年代起,國際間因水污染及空氣品質惡化與能源短缺等問題一一浮現,

迫使工業國家開始正視環境品質問題。此時,臺灣知識份子透過報紙和雜誌傳播環境保 護與生態保育觀念,關心公害污染、自然保育、環境資源與管理的問題,以及環境保護 相關法規的制定等等。從立法委員在 1960-1980 年間的質詢內容來看,提出有關環境問 題共計 376 次,以 1970 年為分界,1960-1970 年有 42 次(11%),1970-1980 年有 334 次 (89%),顯示在 1970 年以後,公害污染和環境保護就受到許多的關注。再以各議題質詢 次數所占的比率來看,最多以工業造成的公害 27%,其次為空氣污染 22%,再來是水污 染 16%(劉翠溶,2011)。又根據行政院前研考會自 1980 年起進行多次「臺灣現代化研 究」調查結果,發現民眾對環境污染防治的滿意程度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例如,1980 年 2 月污染防治的滿意度為 55.4%,1981 年 4 月為 43.5%,1981 年 12 月為 37.9%,1983 年 12 月為 34.3%,1984 年 12 月降為 30.7%,而 1986 年 12 月更下降為 26.1%,整體顯 現了民眾對於環境品質的惡化極為關切,對於環境保護工作的不滿意度與日俱增。

再就媒體的報導來看,自 1979 年發生多氯聯苯中毒事件之後,《中國時報》就推出 生態專輯。曾華璧(1996)對此專輯進行分析,認為此專輯有廣泛宣傳環境知識,發揮了 開啟民智的功能。曾華璧統計 1980-1989 年間《中國時報》對環境議題報導結果,10 年 共有 5,364 則,其中前 5 年 1,999 則(37%),後 5 年 3,365 則(63%),顯示臺灣環境保護在 1980 年代中期已備受關注。各議題的比重在前後 5 年有些變化,但持續性較高的議題有 5 項:綜合性環境問題報導與探討(各占 7%與 11%)、環境技術管理與取締(各占 5%

與 10%)、空氣污染(占 7%)、環境政策與規劃(各占 7%與 5%)、一般性廢棄物(垃 圾)及處理(各占 5%與 4%)。再來是,環境議題相關的社論共有 163 篇,以 1987 年最 多(37 篇),其次是 1985 和 1986 年(各 22 篇)(曾華璧,1996)。這些社論傳達的觀念,

公害污染已是臺灣重要的問題,而公權力不彰是造成環境問題惡化的主因(劉翠溶,

2011)。由此可見,一般民眾所關心的環境問題,常常與日常生活及環境品質相關,諸 如環境衛生、垃圾處理、水源水質及空氣污染等,幾乎已成為民眾評估政府施政滿意度 的指標。

臺灣民眾普遍對環境問題的認知與關切,根據蕭新煌在 1983 年和 1986 年進行調 查。依 1983 年的調查結果,公害污染在列舉的社會問題當中排名第六,有 70%的民眾 認為公害問題已呈現嚴重和很嚴重的情形。而 1986 年的調查結果,公害污染排名躍升 到第二,已有高達 88%的民眾發出警告之聲,而且認為「很嚴重」的比率有 46.5%。屬 於前 5 名環境污染為空氣污染、噪音、水污染、垃圾問題及農藥氾濫,並有民眾(51%) 普遍認為自然資源與環境正在遭受匱乏與破壞(蕭新煌,1986)。若在環境保護與經濟 成長做選擇時,比較傾向於環境保護(52.9%),有 60%的人認為臺灣環境問題嚴重。92.84

%民眾認為自己很關注環境問題(高翠霞,1987)。在這段時間,已有不少學者及社會 運動人士批評政府的環境及能源政策,在地居民對於住家附近的環境污染問題有所警 覺,開始與政府進行抗爭的活動。

二、1980 是環保烽火年代

1980 年代,臺灣被加速整合進入全球經濟與勞動力分配體系,政治的解嚴,讓這 些被視為「進步代價」的生態環境化情況浮上檯面,反公害自力救濟事件頓時風起雲湧

(林子倫,2008),對社會產生重大的衝擊,並引起社會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孰重的 省思和辯論,喚起了民眾的環保意識。加上,1987 年 7 月臺灣解除戒嚴,由於政治及社 會快速邁向自由開放,人民的權利意識高漲,對於自身權益也積極爭取。根據蕭新煌 (1999)研究,在 1980-1996 年間地方環保抗爭事件總計 1,211 件。依時間區分,解嚴前

(1987 年以前)110 件(9%),解嚴後(1988-1996 年)1,101 件(91%),顯示解嚴之後,

環保抗爭事件就急速增長。

另外,有關環保問題,往往因民眾與廠商的立場對立或溝通不良而演變成為自力救 濟事件,例如,鹿港民眾激烈反對杜邦在彰化濱海工業區設廠生產二氧化鈦、高雄林園 阿米諾酸暴力事件、彰化花壇鄉磚窯廠事件、新竹新豐鄉倍克農藥廠事件、北部保護紅 樹林事件、新竹李長榮化工廠圍堵事件、高雄後勁居民反對中油興建五輕、宜蘭民眾反 對臺塑興建六輕、蘭嶼雅美族反對臺電將核廢料存儲蘭嶼等等(黃俊英、蔡敦浩、汪銘 生,1988)。由於這些環境污染事件才讓國家及民眾的環境意識覺醒,進而促使政府相 關機關擬定環境保護政策與計畫,大力開展保護環境的工作。

綜言之,1980 年代,臺灣經過經濟起飛的轉型之下,生態與環境受到嚴重的污染 與破壞,各地風起雲湧的反公害運動,不僅使工廠營運困難,也造成社會的不安。因為 工業化後大量廢棄物產生及突然致富之後人民的浪費,導致城市垃圾量大增,無法妥善 處理,產生了城市之間的垃圾大戰。加上以「不要在我家後院」(not in my backyard)的 觀念作祟,垃圾焚化爐與垃圾衛生掩埋場的興建極為困難。民眾為垃圾處理問題而產生 許多自力救濟事件,是為臺灣環境保護工作的最艱難時期。

三、保護環境,從教育做起

環境問題錯綜複雜,包含的範圍非常廣範,一般學者將它分為污染、土地使用、自 然資源、能源、經濟、人口問題、技術和價值觀等,其中人口、污染和資源直接影響人 類的生存條件和生活品質,是環境問題的核心。由於工業生產、人口集中等因素,使人 們賴以為生的空氣、水質及土壤中物質等發生不良的影響,以致危害到生物的生存、人 類的生活和健康,甚而破壞了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由於造成環境污染的原因甚多,根據 學者的見解認為人口的膨脹、經濟的發展和人類價值觀的偏差,乃是環境污染最直接的 原因(柯平順、王佩蓮,1992)。

柴松林(1987)認為,在 1963 年以後,工業生產與工業就業超過了農業生產與農業就 業,原有權利與利益分配不為當時社會所容忍,加上教育普及、所得提高、都市化、傳

播媒體發達和社會漸趨開放等,民眾產生了環境的意識。尤其,社會過分強調以經濟成 長作為唯一的追求目標,在環境被破壞、消費者權益被犧牲之下漸趨瓦解,甚至造成對 立的現象,是為國內環境意識逐漸興起之重要因素之一(高翠霞,1987)。

此時,環境污染問題普遍受到民眾的重視,環境意識漸行抬頭,簡又新(1990)提到,

儘管民眾環境意識有提升,但是環保知識卻有待充實,唯有民眾具備正確的環境認知和 態度,保護環境的措施與建設,才能得以落實。否則徒因環境意識的緊張與膨脹,將使 經濟發展受挫,甚且連重大的環保基本建設亦受波及而遲滯,終非國家之福。

因此,政府除了體認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外,也深感若要改善環境污染問題,除了 要有環境政策、法令與技術人才之外,整個社會有必要發展對其所處環境的瞭解和敏銳 意識,這就必須在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的過程中,利用每一個機會,發展和教育民眾 有關保護環境正確的認知與態度 (簡又新,1990)。對此,政府已意識要積極推展環境 教育,並為推動環境保護諸項工作中,刻不容緩之事,有必要透過有組織、有計畫、有 系統的推動之下,讓民眾在經濟成長的同時,仍能享有健康、舒適及美好的生活環境。

過去環保抗爭事件凸顯了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在實務上,環境保護所需適當之知 識、態度與技能,却因缺乏健全的教育管道來培育,尚未有效地將環保意識進一步轉化 為環保共識與力量。環境教育是環境保護的先驅工作,唯有徹底推廣與落實,環境保護 措施才得以充分發揮。在此時,環境教育還處於呼籲和研究階段,在此情形下,對於環 境教育推動的理念與內涵就顯得十分的迫切。

在此時期,總統與行政院院長曾多次呼籲環境教育的重要性,例如,蔣總統經國於 1984 年 4 月 10 日主持財經座談會,以及行政院俞院長國華在 1986 年 6 月 5 日行政院第 1986 次院會、1988 年 5 月 12 日第 2081 次院會時均提示環境教育的重要(行政院環境 保護署【環保署】,1990a)。

另外,行政院李煥院長在 1989 年 6 月 9 日全國環保行政會議及 1989 年 8 月 17 日 蒞臨環保署聽取工作報告時,均提示應加強推動環境教育。更於 1989 年 9 月 19 日在立 法院施政報告時,就強調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並揭示環境教育是最根本的環保工作,他 說:「地球只有一個,臺灣也只有一個。最根本的環保工作,還在於環境教育,從學前

教育開始,就應該灌輸孩子們尊重自然、愛護環境的意識,日後才能建立全民的環保共 識,也才能替我們自己與後世子孫留下一個藍天綠地與青山淨水」(環保署,1990a)。

就整體的發展,臺灣推動環境教育主要是因為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日益沉重的環境 負荷。由於層出不窮的公害污染事件,喚醒了民眾的環境意識,並促使環保抗爭事件紛

就整體的發展,臺灣推動環境教育主要是因為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日益沉重的環境 負荷。由於層出不窮的公害污染事件,喚醒了民眾的環境意識,並促使環保抗爭事件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