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甘泉學派的心學思想

第三章 陳士元易學的重要義理思想

第一節 甘泉學派的心學思想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陳士元易學的重要義理思想

湛若水雖宗主心學,卻調合心學與理學,比同期的王陽明及其後學更重視「學」

在體認天理的修養工夫中的重要性,陳士元師承甘泉學脈,早期的思想深受影響,

學術研究以經史考據為主,思辨的內容較少,表現在易學上則主要偏重於象數,

尤其是象的部分。義理的闡揚略顯不足,主要表現在儒家性格的治道關懷與道德 修養,亦融攝甘泉之心學。陳士元在《易象鉤解》中博引群籍眾說發明經義,遍 及經、史、子、集。引述《易》說時多用程、朱之言,則晚明的易學思潮,在陳 氏考證性的著述中也不無體現。

第一節 甘泉學派的心學思想

張嘉雯碩士論文《明陳士元《論語類考》研究》認為陳士元在《論語類考》

中表現得對心學不甚重視,內容全無甘泉學派影響的痕跡,亦無相關引文。宋明 之間,凡是帶有心學色彩的《四書》著作及學者言論,《論語類考》皆不引述。

凡宋以降的理學家關注的議題,書中亦無考。雖然《論語類考》也有少數談及義 理之處,在引述時,程朱一派的學者,有偏向訓詁的內容,會被參酌引用,若是 心學學者,陳士元於按語中都隻字未提,由此看出陳士元並未關注心學的論述。

《論語類考》考證項目以具體名物為主,但不考性理、德行,異於同時期的同類 書籍。造成此種現象的外部原因,可能是陳氏受到當時官定經學宗主朱注的影響;

內部原因,一方面和陳士元自己的性格及家學淵源相關,另一方面,陳士元創作

《論語類考》的部分原因是為了供人查考,也和他向來注解各類經典的習慣一致。

1

筆者爬梳陳士元易學著作的義理特徵,與張嘉雯考察《論語類考》得出的結 論並不完全一致。《易象鉤解》注重《易》例的運用與卦爻取象,雖有少數的義 理闡發,又以傳統儒家性格的君子小人、治道關懷為主。在引用宋人說法時,多 用朱子、伊川之言,未及心學家的隻言片語;然而,《易象彙解》卻對心學議題 多有觸及,當受湛若水心學易的敘述方式影響,林忠軍總結湛若水的易學特色曰:

湛氏心學易的影響集中表現為如下三點:第一,甘泉對《周易》經傳有一 宏觀系統的理解。其心學易的總體思路是先將《周易》賦予整體的心學定 位,然後在「心之體即是易體」的總綱下,一面以心學思想重釋《周易》

1 張嘉雯:《明陳士元《論語類考》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頁 94-95,2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文句,一面又以重釋的《周易》文句來解說心學。這一思路,為後來的心 學解《易》者提供了範本;第二,心學易在解《易》方法上固然屬於義理 派,但甘泉在主張擱置象數的同時,並沒有真正徹底地否棄象數。從易學 史的角度看,這既是對南宋陸九淵的繼承,亦是與此後心學易的共通之處;

第三,甘泉大量援引《周易》經傳,尤其是《繫辭》和《文言》以注解其 心學。這些援引和注解又為心學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資源。儘 管《修復古易經傳訓測》一書今已亡佚,但從《湛甘泉先生文集》和《聖 學格物通》中留存的資料來看,湛氏易學內容豐富、思想成熟。相較陽明 和白沙,其易學成就無疑更高。2

林氏所云「擱置象數」過於大而化之,上文「甘泉學派之師承淵源」引述湛氏對 於《易》象的看法,可知他的易學主張為傳統象數之學。湛若水真正擱置不取的 象數易學有三端:朱子採用的漢《易》卦變說,邵雍、蔡元定父子代表的宋代先 天之學,流行於兩宋並流衍至明的圖書之學。在甘泉眼中,漢代象數易學是正統,

此外的象數學派皆為歧出別說,未可採納。但湛若水批評用「數」:「天地間只是 一個理,縱他死生榮辱得喪之數不齊,而吾之理未不一也。……所遭之數不齊,

而吾行道之心一也,又何必論數?聖人知天命,必不如此。」3 雖然人於世間的 際遇起伏不齊,但是天地間的常理不變,人的行道之心也應持守不失,故而不用 特別強調於「數」。陳士元《易》著承續其師的觀點,純用兩漢象數之法,尤以 用象為主。以下列舉陳氏《易》著中的心學內涵,以湛若水的心學《易》說觀點 為參照,以見甘泉心學對陳氏心學思想的具體影響。

一、以心體體認天理

《易象鉤解》及《易象彙解》均強調了乾卦在心學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乾,天也。九三有人道焉,在二卦之中,日與夕之會也。三在下卦之終,上卦 之始,君子天其天釋爻乾乾,而日夕惕若者,心學也。4

象非徒象也,善象者,觀乾足矣。乾道,其吾心之體乎?吾心之體,性命 之理也。5

2 林忠軍等:《明代易學史》,頁 141。

3 [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卷十,〈問疑錄〉,頁 500。

4 《易象彙解》,葉一。

5 《易象彙解》,葉二十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乾乾,天理不息也。6

憂之如何?乾乾而已矣。乾乾,敬也。是故離之初九,敬成始也,訟之上 九,敬成終也。7

湛若水云:「《易》道非他也,即人心之天理也。」8 又周沖問甘泉先生,學《易》

如何是功夫要約處?其云:「體認天理,終日乾乾,便是學《易》,一部《易》只 說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聖人以此齋戒神明其德,夫更有何事?」9 湛若水主 張心理合一,《易》之道即是「心之理」。然而體認天理,還需要嚴格的修養工夫,

整日自強不息,到夜間仍時刻警惕慎醒,滌除心上的障蔽,如此方能昭見吾人性 命之理。「甘泉子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

聖人若是切切然者何也?其天理流行不息乎?天人一也,我心少懈,則天理息矣。」

10 因此,湛若水亦將「隨處體認天理」與「主敬」的工夫結合起來:「乾乾,健 而不息之意,敬也。終日而敬,體天理也,至夕而惕若,則敬之不息也。敬也者,

存吾心天理之本體也。一息有間,則天理滅矣。」11 「敬」是對心體的操存涵養,

湛氏將「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詮釋為君子修學持敬用功、乾乾不息 的狀態。乾純陽,故陽爻又可作為敬的代表,在離、訟初九、上九的爻辭中有所 體現。可見涵養心體的工夫,盡在於乾一卦,故「善象者,觀乾足矣」。是以乾 為基,以乾為本。

陳士元於《易象彙解》解釋「初筮」與「原筮」之意涵,云:「初筮、原筮也 者,其心也乎?」12 強調占筮源於本心,用心推筮,以明筮理。前推甘泉先生在

〈新泉問辨錄〉中言及占筮與心的關係,所謂「蓍卦是《易》理之形見者也,在 卦在心,皆是一理,因卦以感通其理,理見而心邪穢去矣。此即所謂易簡之學。

觀象玩辭,觀變玩占,即學《易》以感通此心之理,與『洗心退藏於密』一事。」

13 又云:「人謀者,謀諸人,驗其理之同然者也。鬼謀者,謀諸蓍,龜驗其理之 自然者也。蓋人心之理,即《易》也;《易》之理,即吾心也」。14 「古者占吉凶 於無心,求吾心天然之本心也。以聖人之心猶恐未合於天然,故用占卜以驗之」。

15 在湛若水的易學脈絡中,占筮是《易》理的具象體現,被賦予了濃厚的心學色 彩。卜筮的用意在於通過辭、變、象、占來洗滌心中的污穢雜染,輔助人感通心

6 《易象鉤解》,卷一,頁一。

7 《易象彙解》,葉九。

8 [明]湛若水:《聖學格物通》(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卷一,〈審幾上〉,頁 148。

9 [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卷八,〈新泉問辨錄〉,頁 368。

10 [明]湛若水:《泉翁大全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7),卷六,〈雍語〉,頁 139-140。

11 [明]湛若水:《聖學格物通》,卷九,〈儆戒一〉,頁 425。

12 《易象彙解》,葉十七。

13 [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卷八,頁 416-417。

14 [明]湛若水:《聖學格物通》,卷五,〈謀慮上〉,頁 271-272。

15 [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卷二十三,〈語錄〉,頁 144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具之天理。

此外,陳士元還並將心的生理位置、心理活動與易學的爻位、爻辭語意關聯 起來。〈身象解〉云:「心者,百體之官,全體三四,各體二五,其心之謂乎?」、

「心涵於內也,躬總於外也」,16 「過憂者,其小人之心乎,能憂者,其君子之 心乎?三、四,心之位也」。17 以心居身體之中位,就六爻而言,心為三、四爻,

就上下二體而言,心指二、五爻。是為陳氏易學將象數與義理相融通的特色所在。

二、無助無忘與寂感之道

「無助無忘」即「勿忘勿助」,原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必有事焉而勿正,

心勿忘,勿助長也」。18 也是湛若水心學修養論中的重要主張,「勿忘勿助只是說 一個敬字,忘助皆非心之本體,此是心學最精密處,不容一毫人力,故先師又發 出自然之說,至矣」。19 又曰:「勿忘勿助之間乃是一,今云心在是而不放,謂之 勿忘則可矣,恐不能不滯於此事,則不能不助也,可謂之敬乎?」20 勿忘勿助即 是主一、主敬,即陳白沙所說的自然,指一種特定的意向狀態,在這種意識—心 理狀態中,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既無所執著,又不是無所思慮。是對做功夫時 內心狀態的一種要求,只有意識狀態處於勿忘勿助時,才能使心之本體的天理顯 現無疑。21 《易象彙解》云:「無助無忘,心之體也。憧憧,助矣,咸九四。蘇 蘇,忘矣,震六三。非善,憂者也。」22 「憧憧」形容心意不定之狀,「蘇蘇」

為畏懼不安之貌,二者皆是心體在接物時發生的情緒流露。陳氏認為「心意不定」

是心執著於物,過分把持而有所滯掛的表現,是為「助」;「惶惶不安」則六神無 主,心神迷離不定,無法集中,是「忘」的體現,二者是人處於憂愁境地時,心 神狀態的偏差呈現。

《繫辭傳》曰:「《易》,无思也,无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23 此句原本指占筮無心,因筮者占問而示以感 通。宋明理學家好以此句言道德本心體用不二。牟宗三指出:「這個是宋儒最喜 歡講的。宋儒講寂感,從周濂溪開始就講這個觀念,一直貫通宋明儒全體。」24 漢人多以陰陽動靜之氣化現象解釋寂感。陳士元從自然運化的觀點,樹立了艮的

16 《易象彙解》,葉六。

17 《易象彙解》,葉八。

18 [漢]趙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頁 55。

18 [漢]趙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頁 55。